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出血部位隐蔽,止血困难时的鼻内镜下止血方法.方法:对81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在鼻内镜下传统和改良方法填塞止血,鼻内镜下鼻腔填塞53例,传统组21例,改良组32例.传统组用凡士林纱条或藻酸钙敷料+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改良组前、后鼻孔填小块膨胀海绵,鼻腔填塞藻酸钙敷料.后鼻孔填塞28例,传统组13例,改良组15例.传统组后鼻孔填塞带气囊的导尿管,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改良组后鼻孔填塞改良制作的凡士林碘仿纱球,鼻腔按改良方法填塞凡士林纱条.结果:鼻内镜下鼻腔填塞53例,传统组21例,16例一次成功止血,5例再次出血,改用改良鼻腔填塞方法填塞后出血停止;改良组32例,30例一次成功止血,2例改后鼻孔填塞成功止血.后鼻孔填塞28例,传统组13例,10例一次成功止血,3例改用改良后鼻孔填塞方法填塞后出血停止;改良组15例均一次成功止血.结论:鼻内镜下改良填塞止血对出血部位隐蔽、止血困难的鼻出血是一种经济有效、痛苦较小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杨汉霞 《四川医学》2013,(11):1698-1700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鼻内镜联合手术疗效.方法 39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内镜鼻窦开放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者鼻中隔矫正居中,无1例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或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的鼻内镜联合手术方式有效,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由于鼻腔解剖结构和鼻、鼻窦手术的特点,鼻内镜手术后鼻腔通畅依靠鼻腔填塞来完成。鼻腔镜术后填塞物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到病人术后的痛苦、出血以及抽取时给医患造成的精神负担。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鼻腔填塞材料多种多样,为了寻求更合理的填塞材料,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将473例鼻内镜下行鼻窦手术或鼻中隔偏曲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凡士林纱条、医用凝胶海绵、宾格膨胀海绵(德国)、瑞纳止血材料(美国)填塞鼻腔,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棣 《安徽医学》2013,34(6):769-770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两种鼻腔填塞材料的效果,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术后鼻腔填塞材料。方法将41例接受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选择凡士林纱条、高分子膨胀止血海绵填塞。记录填塞期及抽取时患者的舒适程度、抽取时鼻腔出血情况和术后1周鼻腔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分子膨胀止血海绵组患者填塞期不适程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P0.05),抽取时的不适感也较小于凡士林纱条组;抽取时凡士林纱条组渗血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P0.01);高分子膨胀止血海绵组术后1周鼻腔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凡士林纱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9,P0.01)。结论高分子膨胀止血海绵是一种较好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鼻腔填塞材料。  相似文献   

5.
董雪峰  孔喆  李华 《现代医学》2007,35(5):368-369
目的 对凡士林纱及双腔瑞纳气囊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观察131例单纯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其中56例采用凡士林纱填塞,75例采用双腔瑞纳气囊填塞,比较两者鼻腔填塞后疼痛、拔除填塞物后鼻腔出血及黏膜肿胀情况.结果 双腔瑞纳气囊填塞与凡士林纱填塞相比,疼痛轻、拔除填塞物后出血少、黏膜肿胀反应轻.结论 双腔瑞纳气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择l21例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患者鼻腔情况采取不同的术式,如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或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慢性肥厚性鼻炎行鼻内镜下下鼻甲外移术酌情联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或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下双侧鼻窦对称性开放。结果:术后随访3-l2个月,有效率为97.5%,无一例出现鼻腔干燥、头痛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处理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手术是近年来诊治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方法,术后止血常规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时有渗血,拔纱条时出血的几率颇多,由填塞及抽取凡士林纱条引起的疼痛,导致病人痛苦不堪。我们采用四种鼻腔填塞物,除传统凡士林纱条外,还包括新型止血材料胶原蛋白海绵、Merocel,以及藻酸钙,通过对填塞期和抽取时病人的舒适程度、控制鼻出血的有效性两个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它们的疼痛情况和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于我院接受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的67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接受手术,术前以1%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以及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方法327例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一并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32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鼻通气、嗅觉功能明显改善,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消失,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均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治愈266例(81.3%),好转61例(18.7%);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一并同时手术后半年内无复发,窦口开放良好。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仅可以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同时还可以完成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手术治疗,无需二次手术。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分两次分别进行鼻中隔偏曲整形术和鼻窦开放手术;观察组在鼻内镜辅助下一期进行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的患者实施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前鼻孔填塞凡士林短纱条治疗鼻腔后段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8例鼻腔后段出血患者行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使用凡士林短纱条局部压迫止血。结果:出血部位于鼻中隔后段者15例,下鼻道后段者29例,中鼻道者4例。出血多为搏动性,全部病例1次治愈45例,2次治愈3例,随访1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精确定位出血点,并行凡士林短纱条局部压迫止血是治疗鼻腔后段出血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凤伟 《吉林医学》2007,28(11):1262-1263
随着鼻内镜的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实现了微创,最大限度的保全了鼻腔功能.但术后传统的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仍造成患者较重的鼻塞等症状.我科于2004年11月以来对32例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鼻腔填塞硅胶管,效果满意,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动脉结扎术与前后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对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47例因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失败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21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动脉结扎术,26例不愿手术者继续行凡士林纱条前后鼻孔填塞.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进食状况等,及治愈率、住院时间、血氧饱和度、并发症等方面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动脉结扎术组在精神状态、进食状况、住院时间、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前后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组,治愈率达90.5%,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动脉结扎术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是有效和安全的,能同时减少住院时间和避免前后鼻孔填塞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术后两种鼻腔填塞材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纱条与凝胶止血膨胀海绵两种鼻腔填塞材料,在鼻内镜手术后的应用效果,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鼻内镜术后鼻内填塞止血材料.方法 对在我科住院的96例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或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患者56例,随机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纱条和凝胶止血膨胀海绵各填塞术腔28例,以及40例行鼻窦手术者,随机按上述方法各填塞20例.24-48h后取出鼻腔填塞物,观察两种填塞材料在不同鼻内镜手术中的操作难易度,术后患者鼻痛、头痛程度,鼻腔填塞后24h的出血量,鼻腔填塞材料取出时患者疼痛,判定疗效.结果 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纱条组,用于填塞鼻窦手术具有容易操作,止血效果确切,但鼻痛、头痛较明显,术后出血偏多;凝胶止血膨胀海绵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有容易操作,术后止血效果确切,鼻痛、头痛较轻,出血少.结论 两种鼻腔填塞材料中,四环素可的松纱条用于鼻窦术后填塞,具有容易操作,止血效果确切,价格低廉,但疼痛明显,出血偏多;凝胶止血膨胀海绵用于鼻腔术后填塞有容易操作,止血效果确切,痛苦小,出血少,但价格略昂贵.  相似文献   

14.
鼻腔填塞是防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出血、粘连或再狭窄的重要措施。传统方法是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经济实用、效果可靠,但患者痛苦较大,且可出现填塞后并发症,抽纱条时还会出现再次损伤及再出血。2003~2004年我科采用膨胀止血海绵代替凡士林纱条行鼻腔填塞止血,经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凡士林纱条层叠填塞法在鼻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粱建林  乔丹  张剑  姚勇 《西部医学》2009,21(4):629-630
目的旨在快速止血,并减轻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止血的痛苦,利于专科换药。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凡士林纱条层叠填塞法治疗1063例鼻出血患者。结果1059例患者治愈,全部患者都能耐受该法填塞治疗。结论鼻内镜下凡士林纱条层叠填塞法能减轻患者痛苦,可作为鼻出血填塞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耳鼻喉科2008年2月-2012年2月因反复出血行鼻内镜检查止血术的206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在鼻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情况,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单极电凝烧灼、可吸收明胶海绵保护创面或凡士林纱条局部填塞等不同的止血方法止血,观察疗效。结果 1次手术治愈179例(86.9%),2次手术治愈21例(10.2%),3次手术治愈6例(2.9%),总有效率100%。术中发现鼻中隔偏曲12例,鼻息肉3例,鼻微小血管瘤3例,除微小血管瘤术中处理外,余嘱1个月后手术治疗。随访3~6个月无一例再出血,无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探查止血术具有准确、有效、无痛、安全等优点,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手术病人使用3种不同鼻腔填塞材料时鼻分泌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鼻腔黏膜炎性变化的关系,从而寻找理想鼻腔填塞材料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例鼻中隔矫正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术后分别使用3种不同鼻腔填塞材料:凡士林纱条,红霉素软膏纱条和sorbalgon;分别在术前及术后48h、96h取鼻分泌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的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白蛋白的含量,比较3组病人鼻分泌液中TNF-α及白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3组病人鼻分泌液中TNF-α和白蛋白水平均无差异(P=0.85;P=0.45).术后48h和96h 3组病人鼻分泌液中TNF-α和白蛋白均有显著差异,两组数据均以sorbalgon组病人的检测值最低,红霉素软膏组病人的检测值居中,凡士林纱条组病人的检测值最高(P<0.05).结论sorbalgon组病人术后鼻分泌液中TNF-α和白蛋白水平低于红霉素软膏纱条组和凡士林纱条组;表明sorbalgon在减轻鼻黏膜炎症方面优于其它两组,因此,sorbalgon为理想的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填塞材料.  相似文献   

18.
Merocel高膨胀止血棉在鼻内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鼻窦手术后及严重鼻出血多采用传统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虽然经济,效果较好,但存在填塞后患者局部胀痛、流泪、鼻腔粘膜反应重等弊端。近年来采用Merocel高膨胀止血棉作为鼻内镜手术术后的填塞材料,该止血材料具有止血效果好、术腔水肿充血程度轻、术腔上皮化良好、病人术区胀痛等不适反应轻等优点。我科对2004年1月~2005年3月600例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采用了Merocel高膨胀止血棉和凡士林纱条进行了止血.对2种材料的止血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998年1月-2003年12月完成随访的120例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进行临床分析。1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属中、重度,全部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4个月。结果 1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得到彻底矫正,满意改善鼻腔通气、嗅觉功能,有效控制鼻中隔穿孔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理想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安全、疗效持久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在局麻下鼻内镜术后无填塞与填塞的疗效,探讨不填塞的可行性。方法67例1型、2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术后,32例(56侧)未行鼻腔填塞,35例(61侧)行凡士林纱条填塞。结果术后疼痛和1个月后鼻腔粘膜水肿评分:无填塞组优于填塞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和6个月鼻腔粘膜水肿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局麻下对1型和2型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出血不多时,可以不行鼻腔填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