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用于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2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合颈动脉彩超结果,划分三组,比较各组患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检测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轻度狭窄组70例、中度狭窄组90例、重度狭窄组80例,三组左右两侧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狭窄组的左右两侧颈动脉的IMT值、斑块检出率、颅内动脉的血液流速增加及颈动脉与颅内动脉均为异常所占比重均高于其他两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早期检测中应用颈动脉彩超,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颈部血管彩超血流参数在突发性耳聋及耳鸣的相关性关系,阐明其在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该院95例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根据听力下降程度分轻度组(n=41)、中度组(n=30)和重度组(n=24),另选同期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各组一般资料、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粥样斑块及斑块类型、有无官腔狭窄及狭窄程度、颈部血管(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彩超血流参数[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分析IMT、颈部血管彩超血流参数与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听力下降程度的相关性、诊断突发性耳鸣及耳聋的价值,所有患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后IMT、颈部血管彩超血流参数,分析治疗后IMT、颈部血管彩超血流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IMT、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官腔狭窄率及狭窄程度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EDV、PSV均低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特点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彩色超声检测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8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I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各组内软斑和混合斑比硬斑更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P<0.05)。两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密切,软斑与混合斑为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在斑块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超声检查判定颈动脉斑块性质,并分析其与冠心病(CHD)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张家口市建国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D患者214例,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轻度狭窄患者36例(轻度组),中度狭窄患者72例(中度组),重度狭窄患者106例(重度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入选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及形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同时设置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CHD3个亚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IMT、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IMT、斑块数量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患者颈动脉稳定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及中度组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脉Gensini评分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CHD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越高,预示CHD患者冠脉硬化程度越重,颈动脉斑块性质与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10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患者,根据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52例与不稳定斑块组52例;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24例、中度狭窄组42例、重度狭窄组38例;同时选取52例健康人群做对照.测定各组Fg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IMT、F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不稳定斑块组IMT、Fg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均<0.05);颈动脉硬化狭窄组IMT、F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各颈动脉硬化狭窄组IMT、Fg水平差异显著(P<0.05),随着狭窄程度越重,IMT及Fg含量越高.结论 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与狭窄程度均与Fg水平相关,Fg可能通过增加IMT影响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7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A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利用CTA联合彩超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分级,分析动脉内-中膜不同厚度者的Cys-C、Hcy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172例患者经CTA检查发现,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分别为16例、39例、28例;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者有52例,IMT增厚者31例,其余89例患者均有斑块形成,其中硬斑块22例,软斑块34例,混合斑块33例;IMT正常者的Cys-C、Hcy水平明显低于IMT增厚组者、斑块.形成者,其i中i斑块形成组Cys-C、Hcy水平最高(P<005),Logs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Hcy水平.升高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ys-C和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CTA可有效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早期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7.
梁淑银  吴金萍  段琼 《吉林医学》2012,33(23):4953-495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彩超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大小、数量、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病变组的IMT值、斑块的发生率及颈动脉狭窄的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彩超能准确判断颈动脉内的斑块和狭窄面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深部脑白质缺血患者MRI表现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以及影像学分级程度与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MRI表现符合皮质下深部脑白质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探测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数目,并与MRI表现正常者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深部脑白质缺血患者MRI表现程度与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中度患者颈动脉IMT高于轻度,重度患者颈动脉IMT高于轻度与中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深部脑白质缺血患者斑块检出率(93%)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深部脑白质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深部脑白质缺血患者MRI表现程度不同,颈动脉IMT亦不同.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80例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80例,均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粥样斑块性质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两组颈动脉斑块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BIF)最为多见,脑梗死组双侧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以混合斑最多,脑梗死组混合斑、软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内动脉狭窄率比较显示两组中均以轻度狭窄比例最高,脑梗死组中度、重度狭窄率明显高于非梗死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本研究发现所有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合并症患者.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和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早发现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性斑块的患者,应早期制定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和追踪观察,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郭坤霞  卢桂林  刘诚 《农垦医学》2004,26(5):332-334
目的:探讨彩超监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意义。方法:应用血管超声技术对63例糖尿病(2型)患者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检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63例糖尿病患者中,颈动脉有IMT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者占54例,检出率达85.71%;对照组中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8例,检出率为1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糖尿病与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呈显著相关。高分辨率彩超诊断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预报和疗效的观察、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无名动脉分叉处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经CT或MRI检查后,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颈动脉及无名动脉扫查,并与对照组134例同年龄组非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颈动脉及无名动脉扫查结果相比较.结果缺血性脑中风组的颈总动脉分叉处及无名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名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此外两组均发现了无名动脉扩张疾病,且缺血性脑中风组的无名动脉扩张检出率高于非缺血性脑中风组,P<0.05.结论颈动脉及无名动脉的动脉硬化及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中风密切相关,且无名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更为紧密,无名动脉分叉处的动脉硬化及斑块发生率高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检查更有助于发现动脉硬化和粥样斑块的存在,从而减少漏诊,并有助于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其临床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B inswanger病(BD)患者颈动脉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探查42例BD患者和40例年龄匹配、伴随疾病相似的对照组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与颈外动脉(ECA)粥样斑块声像图特点、颈总动脉壁内中膜厚度(IMT)以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 I),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①B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两组均以硬斑、扁平斑多见。②颈动脉狭窄两组均以轻度为主,但BD组中、重度狭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D组IMT较对照组增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BD组PSV及EDV均较对照组减慢(P<0.05)。结论BD的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部血流低灌注有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探查在评价本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程进展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踝肱指数(ABI)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无狭窄组(n=8)、轻度狭窄组(n=30)、中度狭窄组(n=85)和重度狭窄组(n=57);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无狭窄组(n=20)、轻度狭窄组(n=96)、中度狭窄组(n=49)、重度狭窄组(n=15)。比较各组患者的ABI、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分析ABI与IMT、hs-CRP及LDL-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时,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均低于无狭窄组,IMT均高于无狭窄组(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IMT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与IMT呈负相关(r=-0.238,P<0.05)。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时,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均低于无狭窄组,hs-CRP均高于无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hs-CRP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间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I与hs-CRP、LDL-C呈负相关(r=-0.549、-0.124,P<0.05)。结论 ABI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裴福祥  刘洁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15-3917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检测高血压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意义,并对好发部位及狭窄程度性质作一分析。方法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血管技术,分别检测60例高血压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30例无高血压及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及脑血流量。结果二维超声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均明显增高,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普勒超声显示,高血压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CCA、ICA、VA血流量及脑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血流量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负相关。结论应用超声技术检测高血压和缺血性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不同状态,便于判断病程及预后,对临床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血管结构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95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非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颈总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IMT)值、斑块数目及面积,并按超声特征分类,测量血管腔的狭窄程度。结果老年高血压各组比非高血压组IMT值增厚,斑块数目及软斑混合斑检出率增加,斑块面积增大(P<0.05或0.01),高血压组以伴发心脑血管卒中最明显,而血管腔狭窄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进展,便于判断病程及预后,对临床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和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8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和88例对照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根据颈总IMT将所有患者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1) 缺血性卒中组的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颈总IMT明显高于对照组.(2)斑块组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hs 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结论 颈总IMT、hs-CRP、LDL与缺血性卒中发生有关; hs-CRP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它可能通过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娟 《伤残医学杂志》2014,(16):126-127
目的: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颈动脉疾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7月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5例,将本组作为对照组,取同一时期入院体检正常者69例作为观察组,2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TCA)、颈外动脉(ECA)的内中膜复合体(IMT)厚度值、粥样硬化宽块形成、动脉管腔狭窄情况。结果:2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IMT)厚度增厚和斑块形成比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管腔狭窄轻度22例、中度67例、重度6例、2组颈动脉IMT值比较,左右CCA、ICA、ECA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筛查中具有预测作用,应当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意义,并对好发部位及狭窄程度性质作以分析.方法 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血管技术,检测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0例无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及脑血流量.结果 二维超声检测结果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均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普勒超声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CA、ICA、VA血流量及脑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血流量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 应用超声技术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不同状态以判断病程及预后,对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6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组,49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下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内-中膜厚度增加的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总动脉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以及颈总动脉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总动脉内径值及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而言,颈动脉超声检查能有效、快速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斑块类型、分布作出鉴别,是脑血管疾病优良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李雷  孙怡咪  刘刚 《海南医学》2022,(20):2672-2675
目的 探讨冠脉螺旋CT造影(CTA)定量参数与冠心病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确诊的1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脉CTA,根据患者检出的病变最严重的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25例、中度狭窄组58例和重度狭窄组67例,比较各组患者间的斑块定量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斑块定量参数与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记录各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ROC曲线面积评价斑块定量参数[总斑块负荷(包括钙化与非钙化斑块负荷)、动脉阻力指数(RI)、斑块最小密度]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 轻度狭窄组患者与中度狭窄组患者的总斑块负荷、RI值均低于重度狭窄组,斑块最小密度值均高于重度狭窄组,而轻度狭窄组患者的总斑块负荷、RI均低于中度狭窄组,斑块最小密度值高于中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患者发生MACE 9例(36.00%),中度狭窄组发生MACE 29例(50.00%),重度狭窄组发生MACE 54例(80.60%),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