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针法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第3,6,9月时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总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治疗后3,6,9月IBS-SSS总积分均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月IBS-SSS总积分降低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治疗后3,6,9月腹痛程度积分和腹胀程度积分均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腹痛程度积分和腹胀程度积分降低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远期疗效较好,并对腹痛和腹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9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根据治疗药物差异分成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匹维溴铵,观察组患者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程度、腹泻程度以及每天的排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为可靠,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腹泻、腹痛症状,排便次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IBS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药的基础之上配合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1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均在2个疗程结束后,记录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匹维溴胺和培菲康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腹泻、腹痛症状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腹泻型IBS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浮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测(IBS-SSS)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胀与腹泻症状消退的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感觉阈值的变化情况,以及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拟杆菌等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P物质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54/56),对照组为83.93%(47/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与腹泻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感觉阈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感觉阈值方面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药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疗程共4周,3个月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腹痛、腹泻、发作次数和程度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症状积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采用联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联合治疗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显著提高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针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针法配合穴位贴敷组(观察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运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28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瑞健)口服,每次0.2 g,3次/d,28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该病证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药物对照组73.33%。2组治疗该病的主要单项症状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配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和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70例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疏肝和中汤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焦虑量表评分及IBS-SSS严重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腹泻、腹胀腹痛、肠鸣、口淡口苦4种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比较X2:12.145-16.614,P<0.05,组间比较X2:10.214-13.228,P<0.05,治疗组评分降低明显;治疗后脘腹痞满、食欲不振、乏力、嗳气4种症状评分在对照组无降低,X2:0.889-0.981,P>0.05;治疗前后两组IBS-SSS严重度评分均有差异,X2:18.274-19.036,P<0.05,组间比较,两组IBS-SSS严重度评分无差异,X2:0.726-1.254,P>0.05;治疗组HAMA、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差异,X2:13.089-21.584,P<0.05;对照组HAMA、HAMD评分较治疗前无差异,X2:0.318-1.107,P>0.05;结论:疏肝和中汤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改善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及住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口服,观察组予以匹维溴铵、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IBS症状严重程度评分(IBS-SSS),生存质量评分(IBS-QL),并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判,同时记录可能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BS-SSS为(18.06±4.53)分,低于对照组的(20.23±6.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IBS-QL为(89.88±1.24)分,高于对照组的(82.53±1.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2,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4,P>0.05)。结论:采用匹维溴铵、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谷维素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变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只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马来酸曲美布汀的基础上予以谷维素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2.50%,观察组比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而言,应用谷维素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有很大帮助,且治疗效果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异烟肼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在25℃、37℃条件下6h内,观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异烟肼注射液配伍后其外观、pH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和异烟肼的含量。结果混合配伍液在6h内其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37℃条件下6h内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异烟肼注射液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生脉液、脉络宁及两药合并静脉滴注对麻醉犬脑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脉液(0.4g/kg,iv)、脉络宁(5.5g/kg,iv)及两药合并(生脉液0.4g/kg+脉络宁5.5g/kg,iv)均能增加麻醉犬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合并用药组效果优于单用组。各给药组均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随着血压降低,脑血流量亦很快下降,但降低脑血管阻力的作用维持较久。  相似文献   

13.
14.
周方敏  来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436-243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组(60例)和丹参注射液+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饮食、降糖、控制血压及调脂治疗;前列地尔组另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1次/d);联合治疗组另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1次/d)及丹参注射液(20 ml,1次/d),总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TC、TG、LDL-C)、Cr、BUN、UAER、β2-M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前列地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早期DN。  相似文献   

15.
当归、黄芪注射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当归、黄芪注射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种蛋在37.8℃孵育7d后制备CAM模型,当归、黄芪注射液及其不同配比滴加于CAM表面的载体上,继续孵育3d,观察鸡胚存活状况,然后制备鸡胚CAM标本,解剖显微镜下计数新生毛细血管数目。结果当归、黄芪注射液及其不同配比均具有促进鸡胚CAM血管生成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当归与黄芪1∶5,其他各组药效低于表皮生长因子(EGF)(P<0.05)。结论当归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及其不同配比具有显著促进鸡胚CAM血管生成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神经症状评分、神经体征评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分别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及两组间对照。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神经症状和体征评分,增加神经传导速度,综合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4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d。14d后判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3.5%和91.2%,优于对照组的50.0%和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以观察组下降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香丹注射液指纹图谱。方法利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仪和液质联用仪对香丹注射液分析。结果建立了香丹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和确定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中部分主峰的结构。结论该分析方法能有效地控制香丹注射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肉芽肿性唇炎是顽固性口腔疾病,治疗方法很多,特效者较少。近年来我们对该病按照西医诊断标准作出诊断,采用中药制剂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初步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