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受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顺气通腑合剂,连用3~5 d。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测定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substance P,S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MTL、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S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S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P和MTL变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S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与其调节血浆胃肠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舒促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左旋精氨酸(L-Arg)模型对照组、L-Arg加胃肠舒组和L-Arg加西沙比利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腹腔注射L-Arg,各组分别给等容积的受试药物灌胃,腹主动脉采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TL)、P物质(SP)和生长抑素(SS)。结果 L-Arg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TL、SP、S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用药后胃肠舒组与L-Arg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浆MTL、SP、SS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肠舒促进胃肠动力作用机制可能是:①通过调节血浆中胃肠激素的协调平衡而促进胃肠动力;②通过升高血浆MTL和SP含量,使胃肠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增加,Ca2+信号系统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而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腑汤的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甘草灌胃建立胃肠动力障碍动物模型;观察通腑汤对大鼠十二指肠,空肠肌间神经丛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通腑汤治疗6d后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内5-HT,SP和VIP含量有显著性差异,5-HT,SP含量明显增加,VIP含量明显减少。结论:通腑汤可纠治甘草引起的胃肠动力障碍,使5-HT,SP,VIP的分泌恢复正常,说明通腑汤的药物作用机制与5-HT,SP和VIP的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腑汤对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通腑汤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对甘草煎剂灌胃造成胃肠气滞证动物模型,观察通腑汤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大鼠胃肠电快波数的影响。结果:通腑汤能增强胃肠气滞证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其作用与西沙必利相似;通腑汤能增加模型大鼠胃肠电的快波数。结论:通腑汤对胃、十二指肠乃至回肠均有较好的促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通腑汤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以甘草煎剂灌胃造成胃肠气滞证动物模型,观察通腑汤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大鼠胃肠电快波数的影响。结果通腑汤能增强胃肠气滞证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其作用与西沙必利相似;通腑汤能增加模型大鼠胃肠电的快波数。结论通腑汤对胃、十二指肠乃至回肠均有较好的促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健脾通腑汤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通腑汤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吗叮啉治疗,治疗组口服健脾通腑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腑汤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腑通丸对胃肠平滑肌电活动与胃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的整体同步记录的电生理方法,观察腑通丸对胃肠平滑肌电活动及运动效应的影响。大鼠以腑通丸1.5g/kg灌胃可显著增加胃肠电慢波平均振幅及胃运动总振幅,而对肠运动总振幅无明显影响;以3.5g/kg灌胃可显著增加胃肠电慢波平均振幅及胃肠运动总振幅,但两个剂量对胃肠电慢波频率及胃肠运动频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给予5一氟尿嘧啶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胃肠动力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例数为38例,占95.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37例,占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O.05);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P〉O.05):肠鸣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P〈O.05);肛门排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P〈0.05);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P〈0.05);肿瘤坏死因子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2,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保护胃肠黏膜和改善胃肠动力,对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及组织胃动素的影响,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不同药剂复制胃肠动力紊乱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为P<0.05),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龙牡壮骨颗粒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组织中的胃动素水平实现的. 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不同药剂复制胃肠动力紊乱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为P<0.05),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龙 壮骨颗粒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组织中的胃动素水平实现的. 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  相似文献   

10.
邓博  李乃卿  李玲 《疑难病杂志》2011,10(9):699-700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汤对腹部非胃肠吻合手术术后胃肠动力功能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腹部非胃肠吻合手术术后胃肠动力功能紊乱患者72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通腑汤和西沙必利,观察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63.9%)优于对照组(33.3%),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通腑汤可安全有效促进腹部非胃肠吻合手术术后患者胃肠动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润肠软胶囊对大鼠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以阿托品形成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阳性对照组、西药阳性对照组和活血润肠软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用药后观察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阿托品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的含量(P<0.01),降低胃动素(MTL)和血浆P 物质(S.P)的含量(P<0.01);活血润肠软胶囊高剂量能明显降低血浆VIP 和SS的含量( P<0.05,P<0.01);中剂量能明显降低血浆VIP 的含量( P<0.01),提高血浆MTL含量( P<0.05)。结论:活血润肠软胶囊对大鼠血浆胃肠激素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清肠汤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肠动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由胆总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P,随后灌服清胰汤,红霉素,观察小肠推进比和血清胃动素水平,结果:AP组较对照组小肠推进比明显减低,血清胃动素水平亦降低,与AP组相比,清胰汤组和红霉素组大鼠的小肠推进比明显提高,清胰汤组胃动素水平明显增高,结论:清胰汤能改善AP大鼠的胃肠动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血清胃动素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对幼龄脾虚大鼠胃肠运动及血清、结肠、下丘脑SP含量的影响,探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幼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方药组和捏脊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幼鼠灌服番泻叶汤建立脾虚证模型。造模结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方药组灌服四君子汤,捏脊组进行捏脊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墨汁灌胃法检测幼鼠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幼鼠血清、结肠、下丘脑S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方药组、捏脊组胃内残留率均降低(P0.05),小肠推进率均升高(P0.05);方药组血清、结肠、下丘脑SP显著降低(P0.01);捏脊组结肠、下丘脑SP显著降低(P0.01)。与方药组比较,捏脊组血清、下丘脑SP略微上升(P0.05),结肠SP显著升高(P0.01)。结论:捏脊疗法可调节幼龄脾虚大鼠胃肠运动及血清、结肠、下丘脑SP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SP分泌来改善胃肠运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胃肠动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行开腹关腹操作)、模型组(行结肠吻合术)、针刺组,针刺组及假手术组术后均针刺双侧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连续3d。检测各组大鼠排便情况、核扫描胃液相排空实验及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针刺组与假手术组均能显著缩短腹部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增加排便粒数和质量,降低60min胃残留率(均P0.05或P0.01);针刺能促进结肠吻合术后结肠组织的溃疡愈合,减轻炎症水肿。【结论】针刺足三针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调整作用与其能促进胃排空及减轻结肠组织病理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观察了中药制剂胃肠康,对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实验表明:胃内注射胃肠康后,胃、十二指肠、降结肠的运动幅度增加,预先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或皮下注射阿托品,可使胃肠康增强胃肠运动的作用明显减弱;另外,该制剂可明显减低由消炎痛所致的胃粘膜损伤,预先注射阿托品、酚妥拉明、心得安等,对这一保护作用均无影响。结果提示:胃肠康可能是通过兴奋胃肠道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运动,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胃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评估胃动力功能障碍患者经体表胃肠起搏器治疗后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2月经检查诊断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患者22例。应用泰士WCH胃肠起搏器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症状及症状积分的评估。结果:患者经体表胃肠起搏器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77±3.35较治疗前0.77±1.19明显改善(t=7.88,P<0.05),2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86.4%。结论:体表胃肠起搏器能有效改善胃动力紊乱性疾病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