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外周血、脾脏、肝脏内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CD4^+T淋巴细胞对HCV不同基因重组抗原或人工合成多肽的增殖反应,综合了该类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状况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HIV)/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与CD4^+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河南省某艾滋病疫情高发村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51例患者CD4^+细胞数进行分析。结果 当CD4^+细胞数在300—400/mm^3时,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发生率为3.9%,以并发肺外结核为主。当CD4^+在200—300/mm^3时,发生率为15.7%。当CD4^+在100—200/mm^3时,出现血播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的发生率为19.6%。CD4^+细胞计数〈100/mm^3时,血播、结脑的比例明显上升。〈50mm^3时,当机体的免疫状态处于崩溃状态,各类型的结核均可出现。结论 不同水平的CD4^+细胞计数,合并结核病感染的几率不同,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CD4^+细胞计数作为开展机会性感染预防的参考指标,对于提高HIV/ARDS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外周血、脾脏、肝脏内CD_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CD_4~+T淋巴细胞对HCV不同基因重组抗原或人工合成多肽的增殖反应,综述了该类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兔疫功能状况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终未期艾滋病患者临床诊治情况,提高相关认识。方法对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极低的终未期艾滋病患者临床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高值64/mm3,最低值4/mm3,平均为18.6/mm3;30例病人经抗病毒治疗,临床好转率达76%。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极低的艾滋病人经抗机会性感染、对症治疗,可获一定的效果;应缩短重症艾滋病人的DC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时间,以适应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肺部并发症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常见肺部并发症与CD4 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非洲博茨瓦纳Nyangabgwe医院>1万例HIV/AIDS患者的胸部平片,电脑随机抽取300例作为样本,根据CD4 T淋巴细胞计数,以200/mm3为界,将该样本分为两组,分析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病的情况,并以最具有特征性的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为例,观察PCP治疗效果及其随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IV/AIDS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有肺结核(PTB)、PCP、细菌性肺炎、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卡波济肉瘤(KS)肺侵犯;当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mm3时肺部并发症少;当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到≤200/mm3时,肺部并发症明显增多,且治疗效果差;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滋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与CD4 T淋巴细胞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台州地区可追踪到的78例HIV感染者/病人的CD4 T淋巴细胞值,并估计HIV感染者/病人中进入艾滋病期的比例.方法:对采集的78份全血样本以三色荧光抗体进行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CD4 /CD8 比值的检测,统计分析测定值,预估艾滋病患者所处的病程阶段.结果:按照国家2005年发布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台州市能随访到的78例HIV阳性感染者中,已有30.8%HIV感染者进入了发病期.结论:按照现在执行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标准,台州市能随访到的HIV感染者已经进入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铜仁地区HIV感染者/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水平,为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ar)对559例HIV感染者/病人进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检测。结果:559例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03.46±212.90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33.09%,201~350个/μl的占30.23%,351~500个/μl的占21.47%,>500个/μl的占15.21%。不同性别、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铜仁地区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中、晚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淮安市新发现的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分析,了解其免疫水平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收集淮安市2000-2014年报告的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分析其免疫水平,预测其疾病进程。结果 422例HIV/AIDS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22.81±245.81)个/μl,其中≤200个/μl占34.83%。年龄越大,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越低(F=17.024,P0.001),未婚、离异或丧偶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比已婚有配偶者高(F=12.091,P0.001)。其他就诊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其他来源的HIV∕AIDS(χ2=83.076,P0.001)。结论新发现的感染者中有1/3已经进入艾滋病期,应加强宣传干预,扩大检测,早期发现感染者,加强感染者随访监测,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凋亡、计数及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设立HIV感染组和正常人群组,用流武细胞术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并分析两组的差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IV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计数结果的相关性.[结果]HIV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6.75%±2.30%)显著高于对照组(2.82%±0.92%)(x=-5.410,P<0.01),HIV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其计数呈明显负相关(r=-0.884,P<0.01).[结论]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的减少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检测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有助于判断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1 CD4+T淋巴细胞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体内的变化规律1.1感染HIV后CD4+T细胞减少机制HIV感染者血液中CD4+T细胞以每年25个/μL~40个/μL的幅度下降,出现症状时CD4+T细胞<300个/μL,如其急转直下下降到200个/μL,则为疾病恶化的先兆。据报道,感染HIV的CD4+T细胞所占总比率,在无症状HIV感染者的外周血中最多占1/10 000;AIDS病人外周血可达1/200,淋巴结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及免疫功能状态,探讨其与结核病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结核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用链霉亲和素碱磷酶法(SAP法)检测其外周血CD3+T、CD4+T、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采用酵母菌花环法检测其红细胞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15.882 ±4.65)%、CD8+T淋巴细胞比例(27.69±0.74)%、红细胞免疫复合物阳性率(19.40±0.5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3+T淋巴细胞比例(46.48±1.34)%、CD4+T淋巴细胞比例(28.12±0.69)%,CD4/CD8比值(1.0223±0.09362)和红细胞C3b受体阳性率(17.73±0.63)%明显降低(P<0.01);结核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CD4+T淋巴细胞比例之间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结核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致CD4+T淋巴细胞数减少,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正相关,且均有所下降,可能与肺结核的免疫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分析,了解其免疫状况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采集的全血样本进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检测,统计分析其测定值。结果:能随访到的182例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均值为(459.85±240.21)个/μl。不同年龄组HIV感染者间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509,P=0.0001**<0.05),且随年龄增长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具有下降趋势。结论:内蒙古新发现HIV感染者中1/3已进入艾滋病期,需要监测疾病进程并及时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加强宣传,早发现、早干预、早管理,以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为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宁波市鄞州区304例艾滋病患者资料,分析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结果鄞州区304例艾滋病患者基线与治疗3、6、12、24和36个月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在治疗前3个月增幅最大,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增幅趋缓。秩相关分析显示,治疗3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基线水平相关(r=0.471,P0.01)。结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效果明显,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应全面推进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渝东北片区新发现HIV感染者CD4+和CD8+水平及相关情况,为早期对艾滋病(AIDS)患者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采集的抗凝全血标本进行CD4+和CD8+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能随访到的741例新发现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均数为(302.86±216.99)个/μL,不同年度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3,P=0.59>0.05),不同年龄组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0,P=0.000001<0.01),且随年龄组增大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值有下降趋势。结论 1/3的HIV感染者发现时已经进入AIDS期。今后应加强宣传,早发现、早干预、早管理,以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胃癌患者胃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7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进行定量及量化关系分析.结果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阳性率在胃癌、癌旁组织、正常时照组分别为(11.2±0.9)%、(6.4±1.1)%、(4.1±0.8)%.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05,P<0.05).在肿瘤组织,随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加,CD8+T淋巴细胞出现了快速减少趋势.而在癌旁组织中却没有此现象出现.结论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通过对CD8+T淋巴细胞的抑制参与胃癌细胞抗肿瘤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应用PLG-CD4方法检测HIV/AIDS全血的CD4+T绝对计数,与传统流式细胞仪比较其准确性;分析在不同时间检测结果的重复性。方法 采集102份HIV感染者的抗凝全血,在采血的d 1用BD Calibur流式细胞仪的CD4/CD8/CD3和PLG-CD4方法检测CD4+T绝对计数;其中43份样本采用PLG-CD4方法在1、3、5、7 d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分析;将43份样本应用PLG-CD4方法检测的d 1的结果分别与d 3、d 5、d 7的结果进行准确性的比较。结果 对102份标本用BD Calibur和PLG-CD4方法检测CD4+T绝对计数进行相关性比较,R=0.908,R大于0.9,有高度相关性;对43份样本在1、3、5、7 d检测的CD4+T绝对计数进行重复性的比较分析,P=0.197,大于0.05,说明实验的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LG-CD4在d 1检测结果分别与3、5、7 d的做两两之间比较,F值为0.855(F>0.05)、0.112(F>0.05)、0.002(F<0.05)。结论 PLG-CD4方法与BDCalibur的CD4/CD8/CD3方法比较,样本保存5 d内的检测结果有高度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病毒学抑制的HIV - 1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免疫衰老状态,探索主成分分析法能否用于评价HIV - 1患者的免疫衰老。方法 选择抗逆转录疗法治疗半年以上成年病毒学抑制HIV - 1感染者,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分为CD4无缺陷组(≥500个/μl)和缺陷组(<500个/μl),每组65人,另选择22名未暴露且HIV - 1抗体检测阴性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4+T淋巴细胞(CD45RA+CD27+)、活化CD4+T淋巴细胞(HLA - DR+CD38+)和复制性衰老CD4+T淋巴细胞(CD57+CD28-)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三种细胞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缺陷组(27.64%)和无缺陷组(32.04%)的初始CD4+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51.27%)有明显下降(F = 24.35,P<0.001),活化CD4+T淋巴细胞(14.26%,13.03%)较对照组(2.35%)有明显上升(F = 19.75,P<0.001);缺陷组(12.64%)的复制性衰老CD4+T淋巴细胞较无缺陷组(7.36%)和对照组(3.58%)有明显升高(F = 6.68,P = 0.002),而无缺陷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主成分分析能区分出三组对象CD4+T淋巴细胞免疫衰老的差异程度:缺陷组>无缺陷组>对照组(F = 20.787,P<0.001)。结论 病毒学抑制良好的HIV - 1感染者即使CD4+T细胞数量正常也表现为免疫衰老,CD4+T细胞数量异常的人免疫衰老状态更严重,可运用主成分分析对病毒学抑制的HIV - 1感染者免疫衰老相关细胞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三亚市HIV感染者/病人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三亚市可追踪到的HIV感染者/病人进行首次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等的测定,来了解并估计其免疫水平及疾病的进展情况,并为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四色荧光抗体进行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对131例HIV感染者/病人进行首次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等的检测,并计算CD4+/CD8+的比值,统计分析其测定值,并估计HIV感染者/病人进入艾滋病期的比例。结果 131例HIV感染者/病人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47.73±208.70)个/μl,CD4+/CD8+比值平均为(0.34±0.23),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22.1%,201~350个/μl的占29.8%,351~500个/μl的占25.2%,﹥500个/μl的占22.9%,CD4+/CD8+比值﹤1的占98.5%;不同性别、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病人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HIV感染者/病人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我国发布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第2版)中的治疗标准,三亚市可追踪到的HIV感染者/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普遍偏低,已有51.9%的HIV感染者进入了发病期,应进一步加强我市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张兵  文岚  姚栋  田斌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4):598-600
目的通过观察80例未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和11例经HAART的病例,了解HIV-1感染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和免疫系统损害程度。方法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及其配套试剂TriT-EST CD4 FITC/CD8PE/CD3 PerCP测定该人群外周血标本并对结果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累计≤350/mm3的在24周有26%,在48周有34%,在72周达到42%,在96周时为56%,中位时间为109.76周。HAART治疗组和未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59.24和60.10周(wilcoxonP=0.015)。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同>350/mm3比较,中位生存时间为168.0和61.98周,生存曲线比较显示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P=0.000),采用SPSS统计软件的曲线估计功能分析未接受HAART病例CD4检测结果(y1)与初次CD4检测结果(x)、未接受HAART病例CD4检测结果与初次CD4检测结果差值(y2)与初次CD4检测结果(x)的关系,结果如下:y1=0.712x+122.240(R2=0.594,P=0.000,N=80),y2=-0.288x+122.240(R2=0.139,P=0.000,N=80)。结论 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关系到HIV-1感染后的疾病进程,是评价疾病早期进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影响CD4+T淋巴细胞增长的因素。方法按《广东省艾滋病诊疗管理工作指引》对广东省某市19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随访;在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血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检验可能影响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的各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艾滋病患者192例,男女比例为2.3∶1,平均年龄41.3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92.00±118.11)个/μL,治疗后为(282.15±145.1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BMI指数及漏服情况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CD4+T淋巴细胞的增长有影响(P〈0.05或P〈0.01),年龄越小、BMI指数越高、漏服次数越少的患者细胞计数值越高(β=-24.02、26.30、-31.56)。结论增加依从性、全面改善营养状况、鼓励坚持治疗有利于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