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9例ASAⅠ~Ⅱ级病人择期行腮腺区肿块摘除 ,均用“两点法阻滞” ,方法如下。1.病人去枕平卧 ,头偏向健侧 ,麻醉药为 1%利多卡因及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15ml(内含 1∶2 0万肾上腺素 )。2 .颈 2深支神经阻滞 :触第 2颈椎横突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进针 ,触及横突回抽无血注药 5ml,退至皮下沿胸锁乳突肌肌腹上注药 5ml,阻滞耳大神经及颈前皮神经。3.三叉神经分支下颌神经阻滞 :在颧弓下沿 ,在下颌骨升支冠状突及髁状突之间进针 ,一般在耳屏前 2~ 3cm处 ,用 5 # 针与皮肤垂直刺入 ,直至出现异感 ,如进针 4~ 5cm即遇骨质 ,则退…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一种安全、效果更满意、操作标志更明确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将 2 6 2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0 3例 ,采用传统肌间沟找异感细针头一点法注药 (对照组 ) ;B组 ,15 9例 ,采用经肌间沟C6横突位粗针头分层注药法 (观察组 ) ,即用一次性 2 0ml空针12号针头 ,局麻药为 1%丁卡因 5ml +2 %利多卡因 18~2 0ml+肾上腺素 2滴。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支外侧环状软骨水平 ,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垂直进针 ,直至C6横突 ,回抽无血液或脑脊液 ,注药 12ml。然后沿进针原路退针 0 3~0 8cm ,再回抽无血…  相似文献   

3.
颈丛神经阻滞局麻液中加小量吗啡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资料甲状腺腺瘤手术 40例 ,均为女性 ,2 3~ 61岁 ,40~70kg ,手术时间 60~ 1 30分钟 ,手术侧自C4行颈深丛神经阻滞 (注药 9ml) ,另侧以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行颈浅丛阻滞(注药 6ml)。随机等分为两组 ,Ⅰ组局麻药为 1 %利多卡因、0 1 %丁卡因混合液 ;Ⅱ组局麻药同Ⅰ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1991年5月起,对11例锁骨骨折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采用颈浅神经阻滞,效果较满意。患者平卧,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一小薄枕,取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颈浅静脉交叉处(相当于C_4横突)为穿刺点,皮肤常规消毒,以左手食指推开颈浅静脉,用6(1/2)或7号短针头紧贴左手食指垂直刺入直达颈浅筋膜,此时有一突破感,再进针少许回抽无血后将局麻药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10ml一次注入。本  相似文献   

5.
患者18例,均仰卧位,头转向对侧。穿刺点取乳突尖端与下颌角之间连线的中点,从该点垂直刺入皮肤缓慢进针约15~2cm,触及茎突,然后沿茎突前滑过05cm,回抽无血,即可注2%利多卡因2ml,同法阻滞对侧。麻醉后约10min即可顺利插管。体会舌咽神经...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71岁 ,因头痛头晕、枕部颈部痛、手麻木、视物模糊 ,拟诊为“颈椎病” ,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治疗。穿刺采用前方入路法 :患者平卧 ,头稍后仰 ,微张口 ,常规消毒 ,以环状软骨为标志 ,左手食指于胸锁乳突肌内缘触到C6横突前结节 ,指腹感颈总动脉搏动后 ,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 ,用 5ml注射器 (盛 2 %利多卡因 5ml) 2 2G针头 ,与皮肤呈垂直方向靠指尖部进针。进针 2cm触及骨质 ,注药前稍退针回抽 ,即有清亮液体回流 ,缓慢抽出约 1ml后 ,判断误入蛛网膜下隙。拔出穿刺针 ,去枕平卧 6 0min后坐位 15min ,病人…  相似文献   

7.
例1,男,36岁,左尺桡骨骨折二次手术。于患测前中斜角肌间沟进针2cm,有突破感,回抽无血及液体、气体,注局麻药25ml(1%利多卡因、0.2%丁卡因、1:30万肾上腺素),5min后肘部尺神经沟注5ml,用针刺法测痛。注药25min后患肢麻醉效果佳,患侧胸腹壁T_(2~9)痛觉消失,4h后C_2~L_5痛觉仍迟钝。麻醉及术中血压平稳,无咳嗽、胸闷及弊气感,语音响亮,霍纳氏综合征(一)。测V_T下降34.72%(见表1)。例2,男,53岁,麻醉方法同上,局麻药20ml,注药25min后阻滞测颈胸壁(C_2~T_7)痛觉减退。讨论 1966年发现肌间沟臂丛阻滞后同侧胸腹壁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及前颈部手术具有应用颈丛神经阻滞的强烈指征,过去采用三针穿刺法,在C_2-C_4横突附近阻滞深颈丛,然后沿胸锁乳突肌后缘皮下呈扇形阻滞浅颈丛。这种方法操作复杂,用药量大,并发症多。我院自1980年1月起采用小剂量一针法浅颈丛阻滞,我们认为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头偏向对侧、显示胸锁乳突肌,在其后缘中点,即颈外静脉和该肌后缘的交叉处上方,紧靠肌膜避开静脉垂直进针。穿过皮肤和颈浅筋膜,  相似文献   

9.
小儿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程燕生,吕改华,史素丽穿刺方法以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内侧交点向外旁开0.3~0.5cm处为穿刺点,针向喉头水平、颈动脉搏动点外侧0.5cm下内侧方向进针1cm左右,针与冠状面呈30~45·角,边进针或退针边用5ml注射器抽...  相似文献   

10.
颈4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颈肩部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自 1997年起以颈 4结合肌间沟两点神经阻滞法用于颈肩部手术 (以下称实验组 ) ,与单纯肌间沟神经阻滞法(以下称对照组 )相比较 ,发现实验组似较对照组麻醉效果更好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45 0例患者 ,其中实验组 35 0例 ,对照组 10 0例 ,5~ 10岁 76例 ,10岁以上 374例。手术时间一般为 1~ 3小时 ,最长时间 5小时。 45 0例患者手术部位分类见表 1。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 ,充分显露胸锁乳突肌及前中斜角肌。在锁骨上 3~ 4cm处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平面 ,行肌间沟阻滞 ,患者诉手臂麻术或异感后注药15~ 2 0…  相似文献   

11.
200例颈部手术分成两组,每组100例。分别用颈深、浅丛阻滞麻醉下手术,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一针法颈深丛阻滞(Ⅰ组),以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叉处外侧缘为穿刺点垂直进针,触及C4横突处,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即在该点双侧各注射0.375%布比卡因10ml...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988年,我们对47例锁骨手术采用单侧颈浅神经丛阻滞麻醉。其中男36例,女11例,年龄18~65岁。骨折开放手术复位40例,闭合手法复位3例,骨髓炎病灶清除4例。手术时间2h以内28例,2h以上19例。阻滞穿刺点取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皮肤垂直进针至皮下后,紧靠该肌后缘缓慢推进1~2cm。每次用1%利多卡因和0.15%丁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15ml,阻滞效果满意45例。其中2例发生部分臂丛阻滞,3例一过性声嘶,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均恢复。效果不全2例,追加局麻后完成手术。39例在术中未用任何辅助药,8例术中静注哌替啶25~  相似文献   

13.
针刺麻醉下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5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3年至今将针刺麻醉用于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囊肿摘除术 53例 ,优良率 88 7% ,成功率 98%。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3例中 ,男 11例 ,女 4 2例。年龄 2 1~ 6 2岁 ,平均年龄 4 3 6 9岁。均为甲状腺腺瘤或囊肿 ,行肿瘤切除术或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 35~130min。2 操作方法2 1 穴位选择 双侧合谷、内关穴 ,用或不用双侧扶突穴。2 2 进针方法 合谷、内关穴垂直进针 ,扶突穴双侧进针 ,进针入点在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颈外静脉交点的上方 1cm处 ,以 1 5寸毫针与胸锁乳突肌外缘平行进针于皮下。另一针在扶突穴的…  相似文献   

14.
肌间法颈丛神经阻滞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了改良性探索。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前、上、内进针约2cm,穿过颈深筋膜浅层(有明显的突破感和空气空虚感)。将局麻药注入胸锁乳突肌深面与肩胛提肌及中斜角肌浅面之间的疏松组织中,简称肌间法。通过30具(60侧)尸体模拟解剖实验研究和100例的临床应用观察,发现本方法操作容易,指征明确。麻药浸润范围正是颈丛神经穿过椎前筋膜后较集中之处,与交感干、椎间孔距离较远。颈丛神经阻滞效果良好,副作用少,无严重并发症。作者认为,部分病例出现的血压升高,脉膊加快和声音嘶哑乃是局麻药渗过颈动脉鞘,部分阻滞迷走神经所致。  相似文献   

15.
副神经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副神经行程及与周围毗邻结构关系。方法 :选取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标本 10例 2 0侧。介绍副神经的寻找及保留方法 ,记录副神经与周围结构关系。结果 :副神经从二腹肌后腹深面的后下缘穿出。 5 5 % (11/2 0 )越过静内静脉浅面 ,45 % (9/2 0 )经其深面 ;副神经出二腹肌后腹后 60 % (12 /2 0 )穿入胸锁乳突肌 ,40 % (8/2 0 )在胸锁乳突肌深面 ;副神经在距耳大神经出胸锁乳突肌后缘处上方约 2cm以内浅出 ;80 % (16/2 0 )幅神经和颈神经根间存在交通支 ;副神经在锁骨上方 3~ 4cm进入到斜方肌前缘 ,10 0 %副神经支配斜方肌。结论 :定位副神经的标志较恒定的有两个 ,一是耳大神经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方约 2cm以内 ,另外一个是在锁骨上方 3~ 4cm斜方肌前缘处  相似文献   

16.
男性,35岁,因腰间盘突出症(Ls~S1间盘).于1995-07-03日入院,于8月19日行第4次腰大肌肌间沟封闭.患者左侧卧位,取L4棘突中点向下(骶尾部)3cm,再向患侧外移5cm为进针点。垂直稍向内进针6cm时阻力消失,并有向足部放射感,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将药液(2%利多卡因5ml,利美达松1ml,VitBJ:500μg生理盐水加至20ml)一次注入。注药后约3分钟,患者诉全身热感,即查麻醉平面达T2水平,去枕平卧床头摇高,患者诉胸憋,气短,此时血压12KPa-8KPa,心率60次/分,呼…  相似文献   

17.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并发全脊髓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15岁。因右髁上骨折并肘关节脱位在臂丛下行手法复位。全身体检未发现异常。术前用药按常规、麻醉时取肩下垫薄枕;头偏向健侧体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颈外前缘相当于第六颈椎横突水平,斜角肌间沟处进针,取6(1/2)号针头向内下进入2cm时仅有局部异感,退针至皮下改向内后方进针,针深3.5cm左右出现明显异感并放射至腕部,回抽无液体及血后,即注入1%利多卡因、0.3%地卡因混合液(内含肾上腺素1:20万)5ml。观察5分钟未见不良反应,继续推入15ml。拔针1~2分钟左右发现病人面色苍白、神志淡漠、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14岁,41 kg,162 cm,因右侧锁骨骨折术后1年,愈合良好,拟行内固定钢板取出术入院,选择右侧颈丛神经阻滞.各项术前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ASA Ⅰ级,无慢性疾病及耳疾病史,无应用耳毒性药物史,无长期配戴耳机史.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4 mg和苯巴比妥80 mg.局麻药采用0.25%左旋布比卡因与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不加肾上腺素.消毒,铺中后用22 G穿刺针于右侧乳突至锁骨中点连线的中点垂直皮肤进针,抵达横突后注射局麻药3 ml,然后退针至肌膜下向乳突、锁骨和颈前方向各注射局麻药3 ml局部浸润,每次注药前均回抽无血或脑脊液.  相似文献   

19.
经颈路臂丛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 45例患者 ,男 31例 ,年龄 15~ 6 9岁 ,均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局麻药为 1%利多卡因与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含 1∶2 0万肾上腺素 )。入室后 ,患者仰卧 ,头偏向健侧。选定锁骨上 4cm与胸锁乳突肌外侧缘外 2cm之相交点为穿刺点 (约C5横突处 )。垂直进针约 0 8~ 1  相似文献   

20.
骶管注射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采用骶管注药阻滞骶神经治疗CP患者489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骶管注药组489例,年龄16~58岁,平均29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2年3个月。联合用药对照组30例,年龄17~55岁,平均27岁。病程24天~19年,平均2年1个月。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尿液,前列腺液(EPS)检验确诊。方 法 骶管注药组:于骶裂孔处进针约1~3cm达骶管腔(骶部硬膜外腔),将药(05%布比卡因5ml、曲炎缩松20mg,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6100mg,维生素B121mg,生理盐水6ml)缓慢注入。每周一次,4次为一疗程。联合用药对照组:口服高特灵片2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