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应用直肌止端移位术矫治眼性斜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李素饶眼性斜颈为眼肌麻痹的主要症状之一,尤以上斜肌麻痹时常见,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型,以先天性者多见。矫治眼性斜颈,常作麻痹肌的直接拮抗肌(患眼下斜肌)徙后术及其配偶肌(健眼下直肌)徙后术。当合并水...  相似文献   

2.
常规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术式 ,主要有患眼上斜肌加强术 (麻痹肌 ) ,患眼下斜肌减弱术 (直接拮抗肌 ) ,健眼下直肌后徙术(配偶肌 ) ,而较少采用患眼上直肌后徙术[1 ] ,其理由为上直肌减弱会增强眼球外旋 ,加重眼性斜颈。近年来有些学者[2 ] 认为手术矫正第 1眼位的垂直偏斜并联合患眼下斜肌减弱术 ,斜颈即可以得到改善。但笔者经临床观察 ,对多数眼性斜颈程度较重者矫正尚不满意。为此 ,笔者将上直肌后徙术改良为上直肌后徙联合向颞侧移位半个肌幅到 1个肌幅宽度 ,以增强其内旋转作用 ,达到矫正斜颈的目的。临床资料  本文病例来源于…  相似文献   

3.
眼性斜颈的病因中,上斜肌麻痹较为常见,其次为上下直肌的麻痹。后天性眼外肌麻痹多数经药物治疗能见效,部分无效者可以手术矫治。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所致的斜颈应早期作手术。其手术方法有:患眼下斜肌减弱术、患眼上斜肌加强术、健眼下直肌减弱术以及患眼上直肌减弱术等。作者自1984年3月至1988年10月,用上直肌后徒术治疗眼性斜颈13例,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眼外肌移位术是指将叭外肌的肌腱或肌肉部分移开其自然作用方向。眼外肌移位术同常规的眼外肌加强术或减弱术不同,其主要目的不是改变肌肉的力量,而是改变肌肉的作用方向及位置,从而达到特殊的治疗目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眼外肌移位术有如下几种。一、治疗单眼垂直性斜视:单眼垂直性斜视多同时伴有水平性斜视,故可在矫治水平性斜视的同时,将内、外直肌等量地上移或下移,从而一举两得,顺便矫治了垂直性斜视,减少病人的手术次数及痛苦。上述术式的变法是眼外肌边缘切开术,如果将一条水平眼外肌(内直肌或外直肌)上缘和下缘分别切开半个肌腹,使其上方切口距肌肉附  相似文献   

5.
黄建纲  张诚庆 《眼科研究》1991,9(3):173-175
报告10例因上斜肌麻痹引起的眼性斜颈,其中8例为先天性,1例后天性,另1例原因不明。经手术矫治后随访21个月,结果斜颈改善和消失者各半,疗效比较满意。讨论了有关上斜肌麻痹(眼性斜颈)的诊断和手术方法,认为减弱作用过强的患眼麻痹肌上斜肌的对抗肌下斜肌(后徙、切断或肌肉切除)是可取的首选手术,次选手术为后徙患眼上直肌或对侧健眼的下直肌。  相似文献   

6.
分离性垂直偏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的更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24眼)不同程度DVD患者行不同量手术,评定不同量手术的效果.结果24眼术后外观均取得较满意效果.23眼术后第一眼位垂直斜度<5°,1眼术后第一眼位垂直斜度为8°.结论上直肌大量后徙联合下斜肌切断移位术对DVD患者的斜视矫正能取得较满意效果,未联合下斜肌转位术的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显微眼外肌术后角膜曲率及屈光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12/2017-05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行显微眼外肌术患者62例85眼,年龄18~43岁,按手术方式分为水平直肌组:Ⅰ组(单纯后徙组)32眼、Ⅱ组(单眼一条直肌后徙联合其拮抗肌截除组)34眼;斜肌组:Ⅲ组(单眼下斜肌断腱组)10眼、Ⅳ组(下斜肌转位组)9眼。分别于术前与术后1d,1wk,1、3、6mo行主观验光获得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采集角膜前表面(0~3、5、7mm)曲率值,比较各组内不同时间点患者屈光状态及角膜形态动态变化。结果:水平直肌术后短期可导致水平角膜曲率改变,此仅限于角膜中央5mm区内,基本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斜肌术后对角膜曲率无明显影响。水平直肌术后早期散光值增加,并出现近视移位,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斜肌术后球镜度、散光值无明显变化。结论:成人眼外肌手术后短期会出现角膜曲率及屈光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斜肌转位手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1月~2007年9月采用上斜肌转位术矫正动眼神经麻痹所致重度外斜视病例,并观察分析。结果20眼动眼神经麻痹行外直肌后退,内直肌折叠,上斜肌转位术。下斜视者3眼加下直肌后退术,上斜视6眼二次手术行上直肌超常量后退及下直肌超常量缩短术。患者外观取得满意效果,随访6月~3年眼位无明显改变。结论上斜肌转位术矫正动眼神经麻痹性斜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原发于眼外肌肿瘤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6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9例原发于眼外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原发眼外肌肿瘤9例,累及内直肌6例,外直肌2例,下直肌和下斜肌1例;累及肌全长3例、肌腹及前部肌腱2例,肌腹及后部肌腱3例,单纯肌腹1例;静脉性血管瘤3例,纤维血管瘤2例,神经鞘瘤2例,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副神经节瘤1例;影像学表现受累眼外肌高度肿大,边界清楚,B超、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CT和MRI检查结果的表现各有特点;手术摘除肿物,部分病例切除眼外肌后行直肌移位术.结论 原发于眼外肌肿瘤以血管性肿瘤多见;临床特点为肌止点充血水肿,眼球突出并向受累肌肉对侧移位;病变内部影像学特性与其病理类型有关;手术切除肿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外斜视V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外斜视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69例外斜视V征手术,观察手术前、后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69例中有40例(76眼)行下斜肌减弱术。29例(58眼)行外直肌后退术并肌止端向上移位术,其中12例(12眼)行内直肌缩短术并肌止端向下移位术。术后眼位恢复正位61例(88.41%),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42例(60.87%)。结论外斜视V征的手术方法是根据病因不同,选择下斜肌减弱术或者水平肌止端移位术联合外斜视矫正术。  相似文献   

11.
眼眶结缔组织在眼球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随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改变,这种变化能够引起眼球控制眼外直肌运动的Pulley结构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类型的斜视发生,即“松眼综合征”,包括分开功能不足性内斜视及小度数的垂直斜视.眼眶磁共振检查发现其产生与眼外直肌Pulley位置的退行性改变有关.对于松眼综合征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斜视,其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不同,对于分开功能不足性内斜视,临床上既有内直肌后退手术,也可采用外直肌缩短手术,而对于小度数的垂直斜视,则可采用不同程度的垂直肌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眼肌移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肌移位术能适度地改变一条眼外肌的正常作用,大脑并不能再建新的功能。术后发生的变化是肌止端易位后肌肉作用的向量发生了改变。Vorhoff和Logan等解释为局限性机械性因素。Metz和Janpotz等人通过测量移位术前后的麻痹肌作用野的扫视速度;Millen利用核磁共振影像等研究手段均得出相近的推断。目前大多数人认为移位术操作难度大,如再次手术则难度更大,优点是能得到减弱术和加强术所不能获得的手术效果,且避免多条直肌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但是如果一般手术可以获得良好手术效果,则不首选移位术。如果使用移位术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效果。那么采用这种术式亦是明智之举。移位术式的选择依据不同情况酌情选择不同的眼外肌。  相似文献   

13.
Kang XL  Wei Y  Zhao KX  Dong LY  Cen J  Chen YY  Xu Y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1):972-977
目的 评价改良的Yokoyama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限制性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研究.分析5例(7只眼)高度近视眼性斜视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手术资料.眼轴长应用A超检查.斜视角度应用Krimsky加三棱镜方法检查.根据眼球运动情况行受限程度分级.手术前后均行眼眶MRI和CT检查,并分析眼外肌和眼球位置的改变.手术方式为改良的Yokoyama术,并联合内直肌后徙术.结果 5例(7只眼)患者的平均眼轴长为32.62 mm( SD l.84).术前平均内斜视角度为82.86 PD( SD 37.62),平均垂直斜视角度为20 PD(SD 7.91).7只手术眼均存在明显的眼球外转和上转运动受限.术前眼眶MRI和CT检查显示,上直肌鼻侧偏位,外直肌下偏位,眼球从肌锥的颞上方疝出,眼球的后部与外侧骨壁的空间变窄.术后第1天术眼眼位均正位,眼球外转和上转均能过中线,随时间推移眼球运动又进一步改善.术后MRI显示,外直肌和上直肌联结后,脱位的眼球被还纳至肌锥内,上直肌与外直肌止点位置偏移恢复正常.平均随访时间5个月,患者的术后情况保持稳定.结论 通过改良的Yokoyama术可有效矫正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还纳脱出的眼球至肌锥内,并改善眼外肌走行及眼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上斜肌麻痹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上斜肌麻痹手术76例(78眼),并对术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其中先天性53例、后天性23例。行下斜肌减弱术56眼,其中联合健眼下直肌或患眼上直肌后徙术34眼;上斜肌前部前徙术15眼;健眼下直肌后徙术3眼;患眼上直肌后徙术4眼。治愈61眼(78.2%)。提出有下斜肌功能过强的先天性麻痹首选下斜肌减弱术,以外旋转偏斜为主的后天性麻痹首选患眼上斜肌前部前徙术。二种方法均需酌情联合健眼下直肌或患眼上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 Helveston 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15例30眼Helveston 综合征病例,根据患者上斜肌亢进及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结果:患者8例16眼行双眼上斜肌鞘内断腱术,术后随访1~3a,A 征均消失,其中3例6眼 DVD 消失,5例10眼DVD 减轻,均未再次行 DVD 矫正手术;患者4例8眼行双眼上直肌后徙联合双眼外直肌后徙并垂直移位术,术后随访1~3a,眼位正位,A 征消失,1例2眼 DVD 消失,3例6眼 DVD 减轻,未再行二次手术;患者3例6眼行双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垂直移位术,术后随访6mo,眼位正位,A 征消失,DVD 减轻,未再次行二次手术。
  结论:Helveston 综合征可根据患者上斜肌亢进及 DVD 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眼外肌手术刺激引起的胃电图变化。方法 应用体表胃电描记法对眼科病房 1 63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患儿的胃电活动进行监测。结果 斜视儿童内直肌或外直肌因手术刺激引起胃电图变化的主要表现为主功率增加 ,内直肌组 3 7例主功率差值增加 :胃窦 63 5 9μV± 1 2 8 2 2 μV、胃体 78 2 4μV± 1 43 85 μV ;外直肌组 1 2 6例主功率差值增加 :胃窦 5 7 3 5 μV± 1 89 60 μV、胃体 64 95 μV± 1 2 9 94μV ,内直肌组主功率差值增加较外直肌组程度更为明显。与此同时 ,眼 -胃反射发生率内直肌组 ( 4 3 2 4% )也略高于外直肌组 ( 4 0 47% ) ,但其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胃电图记录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胃电图是监测不同眼外肌手术眼 -胃反射的一种可以量化的客观检查方法 ,内直肌与外直肌后徙手术时的胃电图未呈现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讨论共同性内斜视手术对儿童双眼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全部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大部分患儿采用等量双内直肌后徒术,对于大角度内斜患儿在等量双内直肌后徒的同时加1条外直肌截除。结果32例中81%患儿眼位得到矫正,其中18例获得不同程度的双眼视功能,19%患儿术后眼位欠佳,严重者经二次手术得到满意矫正。结论:为促进儿童双眼单视功能的发育,必须尽早矫正斜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斜V征不同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48例外斜V征,32例行下斜肌部分切除或后退术,联合外直肌后退及内直肌缩短,16例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联合外直肌后退及内直肌缩短(其中4例联合上直肌肌止端向鼻侧移位),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下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的情况。结果术后第一眼位正位者45例,V征消失或缓解者43例,双眼视恢复者17例。结论下斜肌部分切除或后退术适用于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外斜V征,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适用于无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外斜V征。  相似文献   

19.
李珍  章应华 《眼视光学杂志》2001,3(4):221-222,242
目的:探讨眼直肌内睫状前动脉(ACAs)显微分离术的方法和技巧及应用此方法在一眼同时行4条直肌手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对健康成年杂种犬10只16只眼行直肌内睫状前血管显微分离术。其中8只眼行直肌联结术(Jensen术式),8只眼行肌肉转位术(Hummelsheim术式),术后观察眼前段反应三个月。结果:垂直肌的血管较水平肌粗,易分离。ACAs在直肌内的数目存在变异。每例手术均成功分离并保留了大多数ACAs,两种术式术后均未发现眼前节缺血(ASI)。结论:直肌内血管显微分离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显微手术方法,可使累及多条直肌的复杂斜视手术一次完成,避免或减少了ASI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实验性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超微病理变化及分离和保留睫状血管对其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第1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2条水平直肌。第2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2条垂直肌。第3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及内或外直肌共3条直肌。第4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上下4条直肌。每组动物均在右眼分离保留睫状血管,左眼切断直肌和睫状血管。术后4周取虹膜和睫状体组织电镜检查。结果第1组动物双眼无明显缺血改变,第2、3、4组不保留血管眼有明显甚至严重缺血改变,保留血管眼无缺血改变。结论论证了切断不同的直肌引起的眼前段不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其与眼前段缺血发生的关系,分离和保留睫状前血管可以有效预防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