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和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 5年12月我站出现检验误差的血液标本5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误差情况、误差原因等进行分析,总结出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血液标本采集、献血者自身情况、标本送检、标本检验是导致我站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结论:为了减少血液标本检验的误差,血站应该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让血站工作人员能够规范进行血液采集、血液送检、血液检验等工作,有效提高血站血液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找到具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血液检验的准确性。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发现的30例血液检验中出现误差的标本,对其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其进行总结及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分析,发现引起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标本采集原因;(2)患者自身原因;(3)标本检验原因;(4)标本送检原因。结论:导致误差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注意每个环节,提升医务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血液检验中出现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性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及相关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12月血液检验科出现的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结果: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标本采集原因(占41.7%)标本送检原因(占25.0%)标本检验原因(占23.3%)患者自身原因(占10.0%)。结论:血液检验影响因素较多,不合理操作是造成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从多方面综合入手,规范血液检验工作,对各环节进行针对性防控,可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以及检验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站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146例血站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来提升血液标本的质量。结果:引起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因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较差导致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出现错误;因献血者献血前饮食及运用情况存在差异以及献血者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在标本送去检验的途中,标本储存条件不符合规定,在运送过程中出现振动;标本没有及时送检以及标本处理不当。结论:在血液标本检验的过程中出现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献血者自身的因素,还包括标本送检过程中的不正确操作以及血站工作人员样本采集不正确。因而,需要规范血液检验中的每项操作,严格送检制度,最大限度的提升血站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站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策略,以确保血液检验标本质量可靠。方法对我站在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间出现的70例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予以回顾性分析,探究形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最大限度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结果造成我站70例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血液样本采集原因,由于血站工作人员对于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的责任意识不强,严重忽视检验报告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抗凝管使用方法有误、血液检验标本用量标准不明确等;②献血者自身因素,献血者个体间存在差异及献血者未将采血前的相关活动及饮食情况告知采血工作人员、资料填报有误;③标本送检原因,标本储存环境不符合要求,标本在运送过程中遭受大幅度震动,造成血细胞破裂;④标本检验原因,标本处理不当和检测不及时。结论在血液检验过程中除献血者自身因素外,由于血站工作人员样本采集不当、标本送检及标本检验过程的不合理操作是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注重规范血液检验中各项操作,加强送检工作,才能提高血站血液检验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有检验科明确标记的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调查分析误差原因及类型,找寻解决措施.结果: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中,凝血标本具有最高发生率,其次为溶血、血液标本量不准者;标本检验误差原因中,送检因素最高(43.62%),相比于其他因素,差异显著(P<0.05),其次为采集因素(23.40%);送检因素所导致误差中,送检时间过长所致最高(27.66%).结论:临床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引起因素多样且较为常见,需在各环节多加重视,提升操作者责任心与临床技能,强化送检工作,并规范化整治标本检验操作与流程,以此实现临床检验质量的最大化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01 6年2月检验科血液标本20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检验误差及时记录,针对误差分析其具体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随机选取的20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177份存在检验误差,误差所占比为8.85%,其中14份由于血液检验人员技术操作不当导致,26份因标送检过程不当导致,103份由于患者本身因素导致,34份由于血液标本采集不科学导致,通过明确患者状况、确保标本采集工作正常、及时送检标本、加强对血液检验过程控制等防范措施,血液检验误差大大降低,经分析只有5份样本存在误差,均由患者等不可控因素导致,且误差对临床治疗并无影响。结论:导致血液检验误差出现的因素有多种,检验过程中每一操作环节都应高度重视,只有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科学操作,才能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准出现误差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保证血液检验的质量。方法选取在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进行血液检查的10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对这些标本进行分析,找出检验结果存在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从而提高血液标本的质量。结果在所有检验血液标本时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中,有15%是患者自身的原因,共15例;标本送检的原因占15%,共15例;标本检验的原因占30%,共30例;标本采集的原因占40%,共40例。结论在进行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很多原因会影响到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因此在进行血液检验工作时必须要规范各项工作,加强送检工作,确保临床检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与防控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2398例血常规检验血液标本,分析其检测结果产生误差的具体原因,同时分析解决方法。结果:在2398例血液标本检测中,检测结果不合格为214例,占比8.92%,具体原因中,送检时间延迟为82例,占比3.42%,标本保存不当为57例,占比2.38%,采集时间不当为51例,占比2.13%,抗凝剂使用不当15例,占比0.63%,受检者因素为9例,占比0.38%。结论:血常规检验中从受检者到血液采集、保存与送检各环节都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不规范因素,需要对应管理才能保证检测结果标准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常见的误差原因并提出把检验质量提高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500例血液样本资料,分析误差率、导致误差出现的原因并且提出提高检验质量的措施。结果:500例血液样本资料中有35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占7%;漏诊率为4.4%,误诊率为2.6%;导致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不合理,其次分别为送检不及时、溶血、试管选择不当、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及其他原因。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较多,每一环节如果不加强质量控制均会导致误差。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全面培养和监督并且加强对受检人员的宣教工作,从而把检验质量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检验准确性的具体因素和提高血液检测准确性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某医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之间出现了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60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对象,检验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将这些资料初步整理并上报给质量管理科,由质量管理科负责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质量管理科的专业人员分析血液检验样本后发现,这60份出现了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主要由于下述几点原因导致的:(1)血液样本采集的不规范。采血人员缺少责任意识,主观疏忽导致采集过程出现血液检验标本用表标准不明确、抗凝管错误使用等等,归根结底是没有充分重视检验报告;(2)献血者提供错误信息。献血者如果没有将献血前的饮食情况如实告知采血工作人员,或者献血者隐瞒了一些自身身体情况和参与过的活动情况,都可能导致采血人员资料填报错误影响血液检验标本的准确性;(3)标本送检和储存的因素。如果标本送检过程发生震动或者储存环境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4)标本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手段不当。结论:规范血液检验的各个步骤,可以更好地规范血液检验,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探讨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方法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时间、姿势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结果检验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从标本采集上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方法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时间、姿势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结果检验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从标本采集上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以及预防策略。方法:以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发生的血液检验标本误差128例作为研究对象,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了分析研究,探析造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具体原因。结果:造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身体状态不佳、标本采集过程和送检过程以及检测过程中存在不足。根据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对应的预防策略。结论: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降低误差需要严格把关血液检验中的各个流程,提升血液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确保误差率能够得到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造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3月血液检验课血液标本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血液检验误差标本90例,回顾性分析误差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此次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有多种因素造成,其中由送检因素引起的有36例(40.0%),由采集因素引起的有18例(20.0%),由溶血因素引起的有16例(17.8%),由患者身体引起的有9例(10.0%),由检验因素引起的有11例(12.2%)。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此应注重临床各个环节,增强操作者的业务水准,提高责任心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检验准确度,避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在采集前、采集过程中、运送标本的过程中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采集血液标本的体位、时间、饮食、药物、运动等因素,和标本溶血以及送检过程都会对血液检测造成影响。讨论:能够对血液检验造成直接影响的就是标本血液的质量,要加强血液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应该提高标本血液的质量、加强血液检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有效提高标本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河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接收的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150份,分析不合格标本类型及不合格原因,总结有效解决措施。结果 150例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痰液标本为非标准痰占72.5%,血液标本为标本污染占70.0%,分泌物标本为标本污染占60.0%和送检不及时占40.0%。尿液标本为标本污染占80.0%,无菌体液为标本污染占70.0%,粪便标本为送检不及时占60.0%。结论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等是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应针对各类型标本不合格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规范标本采集、送检等各环节,提升检验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100份采集1 h后送检并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0份规范采血标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与其生化检验结果带来不良影响,因而规范血液标本采集流程与标准能够显著降低误差。  相似文献   

19.
医护人员采血时的不规范操作,标本采集的时机不当,标本送检不及时,甚至弄错标本导致了不规范标本,不仅影响了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干扰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造成误诊、漏诊,现就不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导致检验结果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各环节因素可能对生化检验最终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搜集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诊断的48 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采血位置、送检时间和溶血情况3个方面分析探讨血液标本采集的各环节对生化检验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采血位置、送检时间和溶血情况对生化检验的最终结果具有明显影响,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的最终结果与标本的采集位置、送检时间和溶血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规范化合格化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操作是确保生化检验最终结果真实可靠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