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作者将《肿胀专辑》治水肿的293首方剂及其组方药物215味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分要,从对水肿病治疗组方的三方面即:祛除水湿、理肺、补脾、温肾、调理腑腑和疏通气血进行剖析,以总结出治疗水肿病的证治组方规律。  相似文献   

2.
"气血水并调理论"是中医治则治法研究中的经典理论,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属于中医皮肤疾病范畴,阐述"气血水并调理论"理论渊源与含义,并以"气血水并调理论"理论指导临床立法组方,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病,为血管神经性水肿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谈盗汗用药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虚实两大方面对盗汗的病因、治疗、用药组方进行了探讨.提出临证时,当结合脏腑实际情况(虚证尤宜)明辨虚实,正确用药,组方选方.  相似文献   

4.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遣药组方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北京市2家医院中医生治疗ACS患者的遣药组方特点,探索ACS的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利用冠心病个体化诊疗系统,实时采集患者信息,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对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治疗用药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患者主诉依次是胸闷、胸痛、气短、心悸、喘憋。舌诊多见黯红、淡黯、紫黯、腻苔、白苔。脉诊多见弦滑、弦、滑、弦细。治疗常在西医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中成药,挖掘出了黄芪、丹参、半夏、炙甘草、茯苓等7种遣药组方规律。结论:ACS患者西医治疗基本能够按照指南执行,中医常随症以益气、活血、化痰、养阴为主遣药组方。  相似文献   

5.
段祯  王亚丽 《中医杂志》2012,53(2):170-172
对《武威汉代医简》方剂进行简要分析后发现,其组方用药具有方小药精、表里兼顾、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随症加减等特点.这些组方用药方法又往往因证候表里、寒热、虚实错杂而参合使用,以期实现综合、全面的治疗.《武威汉代医简》组方用药之特点,应为同时代诸多方书所共有,并被后世医家继承发展而成为中医组方用药规律之重要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收集张伯礼教授专家门诊处方数据,筛选心悸病处方,分析用药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张伯礼教授临床治疗心悸的处方进行整理和筛选,运用关联分析方法,挖掘老专家组方思路与配伍规律,通过社区探测算法对组方进行模块化分析,从而构建组方配伍网络,总结处方内在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243首处方进行分析,涉及常用中药186种,得出各种药的药对89对(按有向统计),挖掘出用药频次超过20次以上的药物48种,探测出6个组方网络模块,分析出常用组方链路组合。[结论]张伯礼教授治疗心悸的方剂配伍多以活血化瘀为主,体现了他"痰瘀互生,病重之源"的观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组方配伍规律,总结名老中医用药规律,对于临床用药指导与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 5),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颁布的诊疗方案、各个疫区及部分云南民族民间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构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组方数据库,运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组方数据库进行中药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等研究。结果:共涉及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90首方剂,涉及中药196味,分析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常用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6首。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颁布的诊疗方案、各个疫区及部分民间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处方主要以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燥湿化痰、扶正祛邪等功效为主,药性多寒温并用、药味多苦甘辛,体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攻补兼施、标本同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挖掘李东垣治疗便秘的组方用药规律,并探讨高频核心药物的运用思路和原理.方法 检索《李东垣医学全书》治疗便秘病的50首方剂及药物加减作为数据来源,使用Excel 2016、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分析高频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 符合收录标准的50首中药组方中,单药以当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广西壮医治疗龙路病的用药特色和组方规律。方法:采用问卷于2008年812月对广西128名民间壮医治疗龙路病的用药和组方情况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常用药、药物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等。结果:广西壮医治疗龙路病多用新鲜药物(76.6%)、动物药(60.9%),并使用引经药米酒(壮族地区以大米为原料酿制的白酒)治疗(60.9%);高频使用药物(频次≥6)依次为旱莲草、仙鹤草、扶芳藤、血见愁、卷柏、三七、侧柏叶、鸡血藤、藕节、五指牛奶、黄花倒水莲、百草霜、铁树叶、土党参、牛大力;药物类别以止血药、通龙路药和补虚药居多,三类用药占68.8%;药物组方以l-3味(48.4%)最多,4-6味(25.8%)次之,7-lO味(16.4%)和10味以上(9.4%)较少;药物配伍以主帮合用(59.4%)最为常见,主帮引合用(24.2%)次之,主引合用和主帮公母合用均较少。结论:广西壮医治疗龙路病以新鲜药、动物药为主,擅用米酒为引,常用药物有旱莲草、仙鹤草、扶芳藤、血见愁等15味药物,组方多1-3味为宜,配伍以主帮合用、主帮引合用居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文献,将方剂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进行数据处理,对筛选出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92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处方,得到了方剂中药物的应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8个,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6个,新处方3个。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并阐明了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组方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