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UniQ ICTP定量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对2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血清ICTP测定,并与SPECT核素骨显像比较.术后每6个月~12个月对骨转移患者、非骨转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定量测定ICTP,观察骨转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乳腺癌术后SPECT骨转移率为19.4% (48/252);正常对照组、SPECT阴性组(非骨转移组)和SPECT阳性组(骨转移组)的ICTP分别为3.5±1.4μg/L、4.4±1.9μg/L和7.8±2.6μg/L.ICTP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43,P<0.01;t=9.188,P<0.01).31例广泛骨转移与17例单发骨转移ICTP分别为9.5±3.5μg/L和5.1±2.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7,P<0.01).血清ICTP水平与骨转移数目多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df =48-2=46,x=0.362,P<0.01).结论 核素骨显像联合ICTP在早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方面可以相互补充,核素骨显像在及时发现骨转移上的优势以及与ICTP在及时观察骨质破坏程度上的优势互补,对乳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危险度分层、判断疗效以及预后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了骨转移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CTP和PI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骨转移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L-8、ICTP和PIN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骨转移癌患者在手术前血清IL-8、ICTP和PIN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IL-8水平与ICTP、PINP水平呈正相关(r=0.5123、0.6012,P<0.01)。结论:检测骨转移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CTP和PIN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绝经后1年~5年的绝经早期妇女骨密度(BMD)与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和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骨转换生化指标在绝经早期女性(绝经1~5年)骨质疏松(O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测定仪(DEXA)对90例绝经早期妇女进行不同部位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分为BMD正常组和BMD降低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PINP、ICTP和OC含量,分析与BMD的相关性。结果:36例出现BMD降低(40%);BMD减低组的PINP、ICTP和OC均明显高于BMD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1—4)BMD与ICTP、PINP和OC呈负相关。结论:绝经早期妇女BMD减低者的骨转换增高,妇女绝经后早期定期联检OC、PINP和IC-TP,可早期识别出那些有高骨转换率而致发生骨质疏松风险的人群,以指导及时的预防性治疗,从而可阻挡或延缓OP进程,降低O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血ICTP,PINP在骨转移Ca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ICT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在骨转移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血清ICTP、PINP采用放免法检测。 1 1 5例骨转移癌患者分三组进行研究即 :A组 :骨转移灶 <6个 4 7例 ;B组 :骨转移灶 6 2 0个 4 2例 ;C组 :骨转移灶 >2 0或超级显像 2 6例。结果 :骨转移癌患者血清ICTP、PIN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 ;A、B、C三组血清ICTP、PING逐步升高 ,组与组之间差异显著 ;血清ICTP、PING与骨转移数目的相关性好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8和 0 5 2 (p均 <0 0 1 ) ;35例患者经治疗后 ,血清ICTP和PINP不同程度地下降 (p分别 <0 0 1、0 0 5 )。 结论 :血清ICTP与PINP的检测都能反映骨转移患者的病情和疗效的变化 ,以血清ICTP的检测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转换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94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合并OP。选取同期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的健康体检者33例为对照组。按股骨颈BMD将所有RA患者分为3组:正常骨量A组,骨量减少B组和骨质疏松C组。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腰椎L1-4和股骨近端BMD、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包括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type I amino terminal peptide,NTX-1)、25-羟基维生素D[25-OH Vitamin D,25(OH)D]、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type I collagen cross- linking C terminal peptide,S-CTX)。结果C组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值与病程、关节肿胀数和关节压痛数负相关(P〈0.05),与RF无明显相关性(P〉0.05);NTX-1、S-CTX在A、B、C三组依次升高(均P〈0.05);RA患者NTX-1、S-CTX与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骨转换生化指标NTX-1、S-CTX可能参与了RA患者发生OP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骨代谢指标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本文对70例甲亢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 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了骨碱性磷酸酶(BAP)及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水平, 同时用二维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结果表明: 甲亢患者血清BAP、ICTP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小于0.01), 骨密度(BMD)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 甲亢患者血清BAP、ICTP水平与BMD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298和-0.276, P<0.05), 与T3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2和0.531,P<0.01), 与T4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9和0.398, P<0.01).提示甲亢患者骨转换增强, 并以骨吸收增加更为显著, 与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定量检测血清BAP、ICTP水平对于甲亢代谢性骨病的诊断、病情研究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活性, 以评价ICTP在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本院骨肿瘤科收治的40例恶性骨肿瘤、 14例骨转移性肿瘤患者, 采用酶免疫测定(EIA)方法测定ICTP活性.结果:恶性骨肿瘤组的ICTP活性为(16.33±11.82) μg/L,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骨转移性肿瘤组ICTP活性为(8.97±6.08) μg/L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肿瘤组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CTP是反映骨肿瘤骨代谢的一个灵敏而简便的检测指标, 并对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20例FGR孕妇(FGR组)和17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GF-Ⅰ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FGR组孕妇血清IGF-Ⅰ(115.44±4.34)μg/L,低于对照组(121.92±10.51)μ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GR组脐血清IGF-Ⅰ(121.48±5.85)μg/L,低于正常组的(124.24±10.08)μ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妇血清IGF-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相关性(r=0.189,P〉0.05)。新生儿脐血IGF-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575,P〈0.05)。结论 IGF-Ⅰ可能在FGR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为将来诊断和治疗FGR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转移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活性,以评价ICTP在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本院骨肿瘤科收治的40例恶性骨肿瘤、14例骨转移性肿瘤患者,采用酶免疫测定(EIA)方法测定ICTP活性。结果恶性骨肿瘤组的ICTP活性为(16.33±11.82)μ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骨转移性肿瘤组ICTP活性为(8.97±6.08)μg/L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肿瘤组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CTP是反映骨肿瘤骨代谢的一个灵敏而简便的检测指标,并对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标志物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绝经期妇女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值,并按骨密度值将136例患者分为63例骨量减少组和73例骨质疏松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N-MID),总骨I型前胶原N端肽(PIN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的水平。结果在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N-MID测定结果分别为21.63±24.77ng/mL和21.4±15.6ng/mL、PINP分别为46.8±46.37ng/mL和61.4±52.83ng/mL、β-crosslaps分别为0.48±0.46ng/mL和0.49±0.40ng/mL,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骨密度不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血清N-MD、PINP、β-Crosslaps只反映绝经后妇女骨转换的高低,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无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CRF)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瘦素(leptin)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血液透析(HD)组30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30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TH、leptin和Hcy水平。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DF组治疗后血清PTH从(60.8±32.5)pmol/L降至(28.2±17.2)p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leptin从(19.7±11.8)μg/L降至(14.1±10.6)μg/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cy从(32.3±10.7)μmol/L降至(21.1±8.9)μ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D组治疗后血清PTH从(61.6±30.8)pmol/L降至(42.2±16.5)p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eptin从(19.3±12.1)μg/L降至(18.9±12.3)μg/L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cy从(31.5±10.5)μmol/L降至(20.4±8.5)μ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DF组与HD组相比较能更好地清除PTH及lept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精子蛋白17抗体(Sp17Ab)、抗顶体蛋白酶抗体(AcrAb)在男性不育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对12例不明原因不育患者,20例其它原因引起不育的患者及25名正常的生育者的血浆中AcrAb、Sp17Ab进行检测并分析不明原因不育患者血浆中AcrAb和Sp17Ab的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1)血浆AcrAb水平:不明原因不育患者血浆中顶体蛋白酶抗体(4.15±1.1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9±0.51)μg/L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不育(1.56±0.4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其它原因引起的不育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Sp17Ab水平:不明原因不育患者血浆中精子蛋白17抗体(8.34±1.8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4.17±1.07)μg/L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育(4.10±0.95)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其它原因引起的不育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血浆中顶体蛋白酶抗体与精子蛋白17抗体水平无相关性(r=0.125,P0.05)。结论血浆中顶体蛋白酶抗体、精子蛋白17抗体水平变化与不明原因不育患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n)、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早期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检测血清PCT,磁珠凝固法检测血浆Fb,免疫荧光比色法测定全血CRP水平。分别对细菌感染组91例,非细菌感染组108例,非感染组40例(对照组)进行PCT、Fb和CRP的测定。并同时检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以血清PCT〉10.5ng/ml、Fb〉4.Og/L、CRP〉8.0mg/L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98.9%、浓度分别为(O.5~〈2.0)、(2.0~〈10)ng/ml、≥10ng/ml三个级别间;Fb的阳性率为93.4%,浓度为(6.19±1.44)g/L;CRP的阳性率为100%,浓度为(150.5±56.6)mg/L。非细菌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18.5%,浓度为(0.5-〈2.0)ng/ml;Fb的阳性率为48.1%,浓度为(4.01±1.18)g/L;CRP的阳性率为47.2%,浓度为(48.9±5.61)mg/L。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n、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P〈0.01)。非细菌感染组Fb、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2.58±0.32)g/L(P〈0.01),Cae(14.5±0.3)mg/L(P〈0.01)。结论:PCT、Fb、CRP联检可作为早期细菌性感染的敏感诊断指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中期甲胎蛋白(AFP)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妊娠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对孕中期14 008例孕妇进行唐氏筛查。研究组:①AFP MoM>2.0孕妇338例。②AFP MoM<0.5孕妇224例。依据AFP MoM值不同分组。对照组:AFP MoM值都在正常范围内的孕妇318例。回顾分析妊娠结局资料。结果①AFP MoM>2.0的孕妇发生出生缺陷(P<0.01)的机会明显比正常孕妇高。②AFP MoM>3.5的孕妇发生出生缺陷(P<0.001)和早产(P<0.05)的机会明显比正常孕妇高。③AFP MoM>5.0的孕妇发生出生缺陷(P<0.001)、早产(P<0.01)和胎儿窘迫(P<0.05)的机会明显比正常孕妇高。④AFP MoM<0.5和<0.25的孕妇均未发现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结论异常水平的标志物除了能够提供开放性神经管缺损风险外,还能提供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产前遗传咨询和妊娠管理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和骨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40岁以上女性患者2446例,按年龄分成三组:①40~49岁;②50~59岁;③≥60岁,采用超声定量骨密度测定仪,按常规方法测定骨密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和血清β-异构C-端肽(β-CTx);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密度值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P〈0.01)。PINP值随着增龄而升高(P〈0.05),≥60岁组比40~49岁组升高更显著(P〈0.05)。β-CTx值随着增龄而升高(P〈0.01),50~59岁和≥60岁两组比40~49岁组升高更显著(P〈0.05)。TRACP-5b在40~49岁组值最低,≥60岁组次之,50~59岁组最高(P〈0.01),50~59岁和≥60岁两组比40~49岁组升高更显著(P〈0.05)。骨吸收指标β-CTx和TRACP-5b值较骨形成指标PINP值升高更显著。25(OH)D的结果整体偏低,均属于缺乏状态(P〈0.01)。结论中老年妇女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普遍较差,老年妇女的骨量丢失更明显,更容易发生骨折。联合检测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为加强中老年妇女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对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比较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后血清氧化脂蛋白(a)[ox-Lp(a)]和β2-糖蛋白I-氧化脂蛋白(a)[β2-GPI-ox-Lp(a)]复合物水平,探讨这两种指标能否反映PCI术后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方法 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3天收集60例CHD患者血清标本,同时收集35例非CHD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后的血样.血清ox-Lp(a)和β2-GPI-ox-Lp(a)水平测定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同时测定血样的常规血脂指标以及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结果 CHD患者PCI术后hs-CRP水平显著高于PCI术前(9.31±8.22 mg/L vs 4.96±5.57mg/L,P <0.05);血清ox-Lp(a) (10.51 ±9.39 mg/L vs 7.38 ±6.65 mg/L,P <0.05)和β2-GPI-ox-Lp(a) (1.70±2.37U/mL vs 0.91±1.07 U/mL,P<0.05)水平在PCI术后也显著升高;而其他常规血脂水平PCI术后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PCI术前ox-Lp(a)和β2-GPI-ox-Lp(a)均与血管狭窄比例和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ox-Lp(a)和β2-GPI-ox-Lp(a)两指标之间在PCI术前、后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001).此外,冠状动脉造影也导致β2-GPI-ox-Lp(a)水平升高.结论 PCI手术引起血清ox-Lp(a)和β2-GPI-ox-Lp (a)水平升高,这两种指标若与hs-CRP 联合检测将可能有助于监控PCI术所引起的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7.
EH患者血清利钠多肽及血栓素B_2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ANP、BNP、CNP及TXB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EH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分为2组;不同EH分期Ⅰ、Ⅱ、Ⅲ期分为3组,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四项血清标志物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EH患者组ANP、BNP、CNP及TXB2四项血清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非常显著(P均〈0.01)。Ⅰ期组EH患者血清ANP、CNP及TXB2三项血清标志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而血清BNP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期组患者ANP水平显著高于Ⅰ期组和对照组(P〈0.05),而BNP、CNP和TXB2三项血清标志物则非常显著高于Ⅰ期组和对照组(P均〈0.01)。Ⅲ期组结果显示,ANP、BNP、CNP和TXB2四项血清标志物均非常显著地高于Ⅱ期组、Ⅰ期组及对照组(P均〈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ANP、BNP和CNP三项指标与自身的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r=0.298,P〈0.01;r=0.409,P〈0.01;r=0.412,P〈0.01)。结论:本文四项血清指标水平显著升高,测定数据的变化与EH的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与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的各种临床影响。方法112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41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2-3岁。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其外周血细胞、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肾功能、门静脉内径等。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5d后,外周血白细胞由(3.63±1.82)×10^9/L明显增高至(7.67±4.20)×10^9/L(P〈0.05),血小板由(62.03±36.55)×109/L明显升高至(125.71±98.18)×10^9/L(P〈0.05),凝血酶原时间由(17.68±3.44)s明显缩短至(16.68±2.92)s(P〈0.05)。肾功能中血尿素氮明显变化。血肌酐由(83.82±20.66)μmol/L明显升高至(90.54±19.15)μmol/L(P〈0.05),4周后门静脉管径由(1.33±0.16)cm缩小至(1.16±0.16)cm(P〈0.05),门静脉血液流速由(721.97±230.09)mL/min缩小至(492.30±174.67)mL/min(P〈0.05)。肝功能中观察了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谷酰转肽酶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不仅有缓解脾功能亢进,且能降低门静脉压,预防出血,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神经降压素(NT)和血清hs-CRP、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比浊法和酶联法对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浆NT和血清hs-CRP、APN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血浆NT和血清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APN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PN水平与NT、hs.C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108、-0.5984,P〈0.01)结论: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NT和血清hs—CRP、APN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定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服用利培酮治疗前及8周后分别抽血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前FT3(3.30±0.60)ng/L、T4(9.25±2.25)mg/L;治疗后FT3(3.10±0.60)ng/L、T4(8.54±1.71)mg/L,结果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FT4、T3、TSH、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患者需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