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肺栓塞回顾性分析CTPA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554支血管中256支发生肺动脉栓塞(46.2%)。54.0%肺叶以上动脉、65.5%肺叶动脉及42.2%肺段动脉受累。肺栓塞的CTPA表现:(1)直接征象:①腔内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8,6%)、锐角附壁型充盈缺损(18.4%)、钝角附壁型充盈缺损(46.9%)及完全闭塞(19.1%)。其中中心型及锐角型充盈缺损提示急性肺栓塞,钝角型充盈缺损及完全闭塞则为慢性肺栓塞的征象。②管腔突然狭窄(7.0%)。(2)间接征象:主动脉和(或)右侧叶间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少血”征、肺梗死、右室增大伴或不伴室间隔偏移、“马赛克”征等。治疗后CTPA上肺动脉血栓部分或基本消失,肺动脉显示率显著提高,急性PE变化更明显。结论螺旋CTPA能够清楚显示PE的征象及其演变过程,是诊断PE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CT观察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溶栓治疗前后对比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后2周、1月内定期进行CT观察其疗效。溶栓抗凝治疗方法:使用尿激酶溶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溶栓结束后监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再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40例急性PTE共显示约556支血管,显示受累肺动脉198支。2周、1月分期复查:分别有148支、172支受累血管呈现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2例患者5支血管有加重表现。结论 CT对急性PTE溶栓治疗效果定期观察评估有重要意义。急性PTE充盈缺损型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附壁充盈缺损型PT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经CTPA诊断的8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CT征像。结果8例经CTPA确诊的PTE病例,共累及86支肺动脉(51.1%)。受累肺动脉位于右肺56支(65.1%),肺段动脉受累58支(67.4%)。栓子形态包括完全充盈缺损16支,中心充盈缺损18支,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39支,附壁充盈缺损13支。PTE的间接征象主要包括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和支气管动脉扩张等。结论螺旋CT进行CTPA检查具有快捷、无创、安全等特点,是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MSCTPA的征象,利用随机软件对各支肺动脉血管1~4级分支血管进行多平面三维重建(MRP)、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PCR)和容积再现(VR)。结果 28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中,受累肺动脉及分支共102支,CTA直接征象表现:偏心型充盈缺损、中心型充盈缺损及完全闭塞性充盈缺损3型;CT间接征象表现:肺动脉高压、肺纹理稀疏、心脏增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合并肺感染等。结论 64排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具有无创、快速、直接、特异性较高及后处理功能强大的特点,为临床定性诊断及溶栓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已成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书动脉血管成像(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SCTPA检查并证实为PE的患者44例,采用多层螺旋CT机行肺动脉增强检查,并行CT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重建。结果:本组44例PE行SCFPA检查,均能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血管狭窄程度,其中中央型78支,占32.6%,附壁环型84支,占35.2%,完全闭塞型35支,占14.6%,不完全闭塞型42支,占17.6%。急性PE的CT征象主要为“截断征”.“双轨征”,慢性PE的CT表现为腔内偏心或附壁充盈缺损。结论: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是脉栓塞的无创、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颖  张双红  激扬 《安徽医药》2007,11(2):157-158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16 16层螺旋CT机对12例肺栓塞病人行造影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再处理.结果 共分析12例病人738支肺动脉,其中193支肺动脉分支显示栓塞,占26.2%.直接征象为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30支,偏心型充盈缺损102支,附壁血栓16支,完全闭塞15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1例,肺梗死3例,胸腔积液4例,肺动脉高压2例.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方便、快捷、无创,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赫崇安 《首都医药》2006,13(16):36-37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研究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临床诊断PE患者的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资料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肺动脉造影(DSPA)或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27例均与临床诊断相符,中心型11例,周围型13例,混合型3例。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叶及叶以上肺动脉的显示率达100%,检出PE阳性14支,段肺动脉清楚显示435支(显示率达81.0%),检出PE阳性77支,亚段肺动脉清楚显示801支(显示率达74.3%),检出PE阳性55支。PE的直接征象包括血管腔完全闭塞、部分充盈缺损、轨道征和附壁血栓;间接征象有肺梗死灶、“马赛克”征、右室增大和/或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PE简便、安全、无创、准确、可靠,尤其对亚段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先进的方法,可以代替有创的肺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结果。结果43例患者795支肺动脉分支中254支发生栓塞(32%),直接征象:部分性充盈缺损152处(60%)、完全性阻塞76处(30%)、轨道征8处(3%)、附壁血栓6处(2%),灌注减低并密度不均12处(5%);间接征象:肺动脉扩张13例(30%)、栓塞近端肺小动脉异常增粗6例(14%)、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22例(51%)、马赛克征3例(7%)、胸腔积液7例(16%)、肺不张7例(16%)、肺楔形变4例(9%)、磨玻璃影6例(14%)。结论SCTPA是诊断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准确、简便、无创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梁志明  黄卫明  张明理  李静 《河北医药》2016,(15):2306-230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影像科接受16排螺旋CT的门诊疑诊肺动脉血栓患者79例,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标准,分析16排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血栓的应用价值。结果16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血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8$.55%、90.00%、98.55%、90.00%、97.47%。16排螺旋 CT 共检出肺动脉受累分支990支,其中肺动脉分段1、2、3、4级分别占12.93%、23.03%、8.99%、55.05%,肺动脉管腔内附充盈缺损、管腔中央“轨道征”、管腔阻塞分别占24.95%、14.04%、61.01%,扫描时间5 s,平均射线剂量(2.71±0.43)mSV,对比剂用量45 ml,平均延迟时间(9.41±1.02)s。经Kappa检验,两名专业心血管影像诊断医师对16排螺旋CT质量主观评价与上腔静脉伪影评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系数≥0.7。头-足侧方向扫描CT值明显低于足-头侧,SD明显低于足-头侧,不同扫描方向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扫描方向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16排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血栓的应用价值,具有扫描时间短,射线损伤低,对比剂用量少与成像速度快等优势,且不同扫描方向不影响对肺动脉血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A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6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行64排螺旋CTA检查,将得到的原始数据传输至Vitria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等处理后,着重观察各级肺动脉内充盈情况。结果 26例均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及局部管腔狭窄的程度。肺动脉栓塞典型征象为肺动脉及其分支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和肺动脉的断面细小或突然截断,间接征象为肺动脉及右心不同程度扩张,胸腔积液,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梗死或梗死性肺炎。6例患者溶栓治疗后半月进行了复查,3例血栓消失,1例明显缩小,2例略有缩小。结论 64排螺旋CTA检查是肺动脉栓塞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首选诊断方法,而且对肺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行胸部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肺动脉重建。结果 38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中,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4支,叶肺动脉19支,段肺动脉42支及亚段肺动脉52支;肺动脉栓塞的直接CT征象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有"少血征"、节段性肺梗死、胸腔积液及肺炎等。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已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手段,能对肺动脉栓塞作出早期诊断,帮助临床及时实施有效的溶栓和防栓塞治疗,可以大大提高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刘正宇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35-313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病例在进行肺部螺旋CT平扫后再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位重建.结果:18例疑似PE病例检出15例.15例PE患者中发现32支肺段以上肺动脉发生PE,CT直接征象:充盈缺损(中心性和偏心性)、附壁血栓及完全性阻塞;间接征象:"马赛克"征、胸膜下梗死灶、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其中MPR和MIP对栓子显示肺动脉内血栓部分或完全充盈缺损改变,多平面重建显示较三位重建效果更好.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PE有效、安全、迅速的首选方法,能代替X线肺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行平扫以及造影增强扫描,采集图像。结果图像显示患者有栓塞肺动脉98支,其中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4支,叶肺动脉26支,段肺动脉28支以及亚段肺动脉40支;直接征象为中心型充盈缺损有7支,占7.1%,偏心型充盈缺损有79支,占80.6%,附壁环型充盈缺损有8支,占8.2%,闭塞型充盈缺损有4支,占4.1%;间接征象为双肺见斑片状渗出灶及实变影2例,纤维条索影11例,伴胸腔少量积液3例,患者的间接征象表现为肺灌注不均。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同时具有快速、有效及无创伤等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CE-MR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拟诊为PE患者进行三维MRA检查.取心电门控超高速3D-FLASH(3D fast low angle shot)序列,以最大强度投影法获得3D-MRA.结果:31例均能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急性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截断征、双轨征;慢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和附壁性充盈缺损,1例亚段以下未能显示.结论:3D-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可重建直观的三维肺血管树,可较清晰地显示亚段以上血管情况,但对外周细小血栓的诊断受局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放射诊断效果和体会,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39例,收集患者肺部 X 线片、肺动脉螺旋 CT 血管造影检查、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资料,分析急性肺栓塞的影像学特征。临床确诊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肺部 X 线片显示,肺野透亮度升高的阳性率为76.92%,横隔抬高的阳性率为56.41%,胸腔积液的阳性率为66.67%,片状实变影的阳性率为43.59%;肺动脉螺旋 CT 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病变累及的肺动脉有113处,其中右侧下叶肺动脉栓塞有26处,右侧上叶肺动脉栓塞有22处,左侧下叶肺动脉栓塞有17处;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显示,22例肺动脉血流减少或者消失,26例出现肺动脉管腔充盈缺损,13例出现肺动脉分支狭窄或者阻塞;患者经过抗凝和溶栓治疗后,36例病情好转,预后良好,3例由于病情发展迅速,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放射诊断是早期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重要手段,肺部 X 线片检查可作为该病的筛查方法,肺动脉多层螺旋 CT 检查可为该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确诊该病和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 25例患者均确诊为肺动脉栓塞,25例患者均见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改变。6例出现中央性充盈缺损,呈双轨征和靶征;10例出现偏侧性充盈缺损;4例出现附壁性充盈缺损;5例出现完全性阻塞;部分患者可见肺梗死、支气管动脉扩张、胸腔积液和右室功能不全等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结论 CT检查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可提供较为客观的资料,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8例临床诊断为肺动脉栓塞(肺栓塞)的患者应用4层螺旋CT行肺动脉成像。CT后重建技术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结果 28例患者共发现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子172支,包括肺动脉完全闭塞29支(占16.9%),肺动脉不规则充盈缺损116支(67.4%),肺动脉中心性充盈缺损(轨道征)27支(15.7%)。结论 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是基层医院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观察扫描结果。结果 86例患者中,共有72例患者出现40支肺动脉栓塞问题,通过CT影像检测出肺动脉主干扩张,肺动脉充盈缺损、附壁缺损、完全堵塞等,患者肺叶部出现缺血性变化或者肺部出现“马赛克”病征。其余14例患者在临床栓塞治疗结束使用CT进行复查,11例患者的肺动脉栓塞症状基本消失,3例患者的症状好转。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该设备拥有扫描清晰、无痛苦、无创伤的优点,可以在快速扫描中提高图像的分辨率,是影像学扫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21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 21例患者中,叶及叶以上肺动脉均清晰显示.21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见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栓子部分或完全融解,管腔内充盈缺损部分或完全消失,相应肺部症状也得到改善.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准确、快速、无创性的优点,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均 《江苏医药》2002,28(11):835-837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并发的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诊断与治疗及预防的对策。方法 肺栓塞患者34例,分析一般状况、临床特点,对29例急性肺栓塞采用静脉尿激酶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脑卒中患者急性肺栓塞发病率为6.9%;70岁以上占61.8%;其中89.5%伴有深静脉血栓,最多见的原发病为脑梗死占29.4%,脑栓塞占20.6%,脑出血约为19.7%,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2.4%;初诊误诊率为64.7%,总病死率为23.5%;静脉溶栓有效率为86.2%。结论 急性肺栓塞有很高的误诊率与病死率,应对高龄的、长期卧床的并有深静脉血栓倾向的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预防;溶栓与抗凝疗法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