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背景:很多实验已证实,可溶性CD30可作一种除群体反应型抗体以外的新的分子标志物来评估移植受者移植前免疫状况。 目的:比较sCD30与群体反应性抗体对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7-01/2008-01在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完成。 参试者:接受肾移植的患者120例。 方法:检测120例肾移植前患者血清sCD30与群体反应性抗体浓度,移植后患者接受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的免疫抑制疗法。移植后6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映判断采用肾穿刺活检,确诊患者是否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检测移植前后sCD30,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观察患者sCD30、群体反应性抗体与急性排斥关系。 结果:总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5.8%(19/120),sCD30与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均阳性患者与两项都是阴性的患者相比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42%和7%,P =0.001)。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患者中若检测出sCD30呈阳性,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概率会显著升高(21%和5%,P =0.019)。致敏组人群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 结论:sCD30的高表达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体外实验数据表明了在同种异体移植免疫反应中存在CD30阳性的T细胞。 目的:通过对肾移植手术前后患者血清溶解性CD30分子的检测,结合临床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对于评估受者术后免疫状态、监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设计、时间及地点:临床病例分析,于2004-04/2007-03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完成。 对象:肾移植患者153例,男103例,女50例,平均年龄37岁。 方法:分别采集移植前 (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移植后第0,1,3,5,7,14,21,28天移植受者外周血3 mL,分离血清-20 °C保存,使用由BenderMedSystems提供的溶解性CD30 细胞因子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各样本溶解性CD30水平。 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前后溶解性CD30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 结果:对17例发生急性排斥患者与136例未发生排斥患者的术前溶解性CD30水平进行比较,排斥组平均113.2 U/mL,未排斥组83.2 U/m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术后5 d内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 0.05);而从术后5 d开始,排斥组与未排斥组具有明显差异(P < 0.01)。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和排斥缓解的时间与溶解性CD30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 >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术后5 d溶解性CD30水平可以很好的诊断急性排斥反应,曲线下面积为0.850,理想的临界值为100 U/mL,其特异性为85.0%,敏感性为83.6%。预后结果显示,术前溶解性CD30阳性患者移植肾存活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 < 0.01)。 结论:肾移植患者溶解性CD30水平对于预测急性排斥反应及对预后的判断均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同种异体肾移植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是移植肾功能减退和最终移植肾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与治疗急性排异反应是关系到肾脏移植患者能否长期存活的重要问题。 目的:总结肾移植后1个月内急性排异反应患者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体会。 方法:选择首次肾移植患者12例,移植后采用霉酚酸酯+环孢素A+甲泼尼龙三联预防排异反应。当肾移植后3~30 d内出现尿量减少、移植肾区胀痛不适、血肌酐升高、尿蛋白增加等不同临床表现,确诊为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时,先选用甲强龙500 mg/d静脉滴注,连续3 d。然后改甲泼尼龙24 mg口服1次/d,每5~7 d递减4 mg,至8 mg/d维持。 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成功逆转,其中6例甲强龙冲击疗法成功;不能逆转者选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CD3治疗。4例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患者中1例8h内尿量迅速增加,2例24 h内尿量迅速增加,1例72 h后尿量迅速增加;1例选用CD3治疗48 h内尿量迅速增加;1例将环孢素转换为他克莫司治疗,同时服用霉酚酸酯胶囊和甲泼尼龙片。经以上治疗12例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提示肾移植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急性排异反应成功逆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安全性。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09-10维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数据库。以“肾移植、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环孢素、雷帕霉素、抗CD25单克隆抗体、抗CD3单克隆抗体”为检索词。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免疫抑制剂预防、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相关。 结果:肾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急性排斥发生率,使得移植肾短期存活明显改善,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仍然是制约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出现新型免疫移植剂如雷帕霉素、FFY720等使得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成为可能。新型免疫抑制方案应着重减少毒副反应而不是单纯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 结论:随着近年来对移植免疫认识的深入,在免疫抑制剂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给临床医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但是令人满意的免疫抑制剂和免疫抑制方案还需不断探索。 关键词:肾移植;雷帕霉素;环孢素A;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外周血CD4+CD25highTreg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对肾移植受者免疫力的影响,为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比例变化作为评估移植受者免疫状态及作为预测排斥反应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肾移植受者52例按肾移植术后恢复情况分为免疫力正常组26例,发生排斥反应组17例,发生感染组9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比例,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Treg细胞比例较免疫力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发生感染组外周血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比例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FK-506和CsA分别对CD4+CD25highTreg细胞比例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eg细胞比例与受者免疫状态密切相关。CD4+CD25high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可以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的变化,其升高或降低可以作为预测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背景:越来越多的实验在分析免疫耐受标志,以期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进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方法:采集62例肾移植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移植稳定组40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经免疫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 结果与结论:移植稳定组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反应排斥组(P < 0.01);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与白细胞介素2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与白细胞介素10呈显著正相关(P < 0.01)。提示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细胞因子常常在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早期即被释放,因此可以作为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指标。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表达的变化。 方法:将2004-09/2005-09在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进行的肾移植尿毒症32例患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24例,急性排斥组8例。另选择以往手术后移植肾功能正常,平均存活时间4年的肾移植患者12例为长期存活组。同期查体未发现异常健康自愿者7例为健康对照组。提取受试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双荧光标记的鼠抗人CD4/IL-18Rα及CD8/IL-18Rα单克隆抗体,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 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IL-18Rα及CD8/IL-18Rα在尿毒症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2,P=0.04)。肾功能稳定组及长期存活组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表达明显低于急性排斥组(P < 0.05)。急性排斥反应组激素冲击治疗后其阳性率明显低于激素冲击治疗前(P < 0.05)。3例耐激素排斥反应者IL-18R表达值高于5例激素治疗有效者。结果显示外周血CD4/IL-18Rα及CD8/IL-18Rα的变化可以较早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预测肾移植后恢复情况,评估排斥反应对激素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 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 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 Ⅱ类IgG抗体> 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相似文献   

9.
背景:肾移植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如何提高移植物及受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仍然是肾移植的重要课题。B细胞群的浸润与移植肾失功间的关系尚处于争论阶段。 目的:分析CD20+ B细胞浸润与移植肾存活时间的相关性,探讨浸润B细胞在移植肾排斥反应病变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89-01/2006-12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研究室完成。 对象:纳入40例难治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失功并行移植肾切除的患者。 方法:切除的移植肾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中CD20的表达情况,CD20+ B细胞群在肾间质呈弥漫性浸润者视为阳性。计算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主要观察指标:统计分析CD20表达对移植肾存活时间的影响及其与移植肾排斥反应导致失功的相关性。同时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免疫抑制方案、术后高血压以及是否为二次移植对CD20表达的影响。 结果:①40例切除的移植肾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中,CD20+ 19例(48%)。②失功的移植肾中CD20的表达与其性别、年龄、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免疫抑制方案、术后高血压以及是否为二次移植不相关。③40例移植肾的存活时间最长为110个月,最短为2周,平均为35个月。CD20+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明显短于CD20-组[(34.9±5.4),(45.8±5.9)个月(P﹤0.05)]。 结论:CD20+的B细胞群浸润可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减少,导致移植肾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相关研究已证实,趋化因子IP-10、Fractalkine在器官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检测尿液中IP-10和Fractalkine水平变化,并结合肾组织活检病理,探讨尿液中IP-10 和Fractalkine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10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根据移植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n=16)和非急性排斥反应组(n=90);另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IP-10和Fractalkine浓度变化。 结果与结论:急性和非急性排斥反应组患者在移植后的尿IP-10及Fractalkine的表达水平均较移植前明显升高,但非急性排斥反应组在移植后7 d呈下降趋势,至第11天降至移植前水平,而急性排斥反应组则持续高表达,IP-10在移植后第1天和Fractalkine在移植后第3天即与急性排斥反应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肾移植后尿液中IP-10和Fractalkine水平的检测对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对移植受者尿液成分进行定期监测可以作为判断移植肾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尿液中供者细胞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60例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的肾移植受者,分为移植后早期检测组40例、急性排斥组10例、移植后功能稳定组10例。定期提取尿液中细胞DNA,利用PCR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段DYZ-1。 结果与结论:在手术第1日受者的尿液中可检测到供者细胞DNA,随着时间的延长,尿液中供者细胞DNA量逐渐减少,至术后1个月,有8例受者的尿液中供者细胞DNA消失,其中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另外32例受者的尿液中仍有供者细胞DNA的出现,其中7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存活3个月以上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患者,7例尿液标本中能检测到供者细胞DNA,对急性排斥者进行治疗后1个月,71.4%转为阴性;而在稳定期的10例肾功能良好受者,仅1例受者尿液中DYZ-1基因阳性。提示对肾移植受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进行定期检测,可以作为监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及预后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与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极为密切,内皮微粒脱落于激活或凋亡的内皮细胞,能直接而特异地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检测血浆中内皮微粒对肾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监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目的:探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循环内皮微粒的数量和表型的变化及与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 方法:建立同基因和同种异基因大鼠腹腔原位肾移植模型;移植后5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进行Banff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中CD144+内皮微粒数量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CD144+内皮微粒的数量;分析内皮微粒的数量和表型与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与同基因移植组比较,异基因移植组Bnaff评分明显增加(P < 0.01),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明显增强(P < 0.01);与同基因移植组比较,异基因移植组CD144+内皮微粒的数量和携带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内皮微粒的水平明显增加(P < 0.01)。内皮微粒的数量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呈正相关(P < 0.01),携带细胞间黏附分子1内皮微粒的水平与移植肾脏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呈正相关(P < 0.01)。提示肾移植后对内皮微粒数量和表型进行检测对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临床实践中发现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并不少见,耐激素导致的排斥反应屡有发生,且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严重者导致移植失败,影响人/肾长期存活率。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临床特点及转归。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2005-02/2008-09活体肾移植192例和尸体肾移植168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转归,对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活体肾移植和尸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耐激素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46.2%和22.8%,5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发热,移植肾区疼痛、血尿、尿少等症状及感染、肾周血肿等并发症少于尸体肾移植。活体肾移植19例急性排斥反应经强化治疗全部逆转,而尸体肾移植38例急性排斥反应,35例逆转,2例破裂切除,1例肾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提示,活体肾移植较尸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少,临床表现轻,易逆转,预后好,同时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不典型,耐激素排斥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众多实例和资料证实,群体反应性抗体的存在与否及该抗体的致敏程度对于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及移植物存活率的高低、移植后器官功能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 目的: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并结合患者临床排异情况,分析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8-09/2000-05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科肾移植研究室完成。 对象:选择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肾移植的633例患者,男348例,女285例,年龄16~67岁。 方法:采用美国One Lambda 公司和德国Biotest公司淋巴细胞冷冻板,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一两个月内血清中的群体反应性抗体。 主要观察指标:术前及术后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临床排斥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591例,移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164例,61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占10.3%;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42例,移植后30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占71.4%,12例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肾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与阳性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01);肾移植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均为阴性患者427例,术后24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占5.6%;肾移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164例,70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占42.7%。肾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与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并发生排斥反应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01)。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和阳性与术后排异与否的相关系数为0.612,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和阳性与术后排异与否的相关系数为0.685,二者在P=0.01水平有明显相关性。 结论:群体反应抗体对预测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前、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的概率较高;而术前、术后群体反应抗体阴性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的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的成熟,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致敏肾移植受者较前增加很多,肾移植后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甚至移植失败。文章对24例致敏肾移植受者进行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克隆抗体联合免疫吸附预处理后,观察其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情况,并与正常肾移植受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肾移植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相似,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应用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克隆抗体及免疫吸附对致敏肾移植受者预处理后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降至正常后,可以安全地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几年有报道,检测环孢素A的峰浓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环孢素A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指导移植后的临床用药比检测谷浓度更合理,而对大样本临床资料统计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早期监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峰值对判定环孢素A抗排异疗效及毒副作用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单抗免疫荧光偏振法同步监测环孢素A全血谷浓度和峰浓度,回顾性分析78例肾移植受者,移植后观察6个月,48例未发生任何移植后并发症设为正常组,16例发生急性排异反应设为急性排斥反应组,14例出现药物性损害设为药物损害组,观察各组谷浓度及峰浓度在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或药物毒性时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各时间段发生急性排异患者环孢素A谷浓度与未发生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各时间段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环孢素A峰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 < 0.05)。移植后1个月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肾中毒患者谷浓度和峰浓度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的(P < 0.05)。移植后2~6个月,药物性肝损害、肾中毒组谷浓度与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峰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5)。提示,监测环孢素A峰浓度能有效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移植后2~6个月监测环孢素A峰浓度能有效预测肾移植后药物性肝损害、肾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