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血清游离睾酮水平与男性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CHD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吸烟等[1].但是,上述已知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CHD的发病.如CHD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即使考虑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性别仍然是一个独立的CHD发病的危险因子.这种现象提示性激素内环境与CHD的发病可能存在着某些联系,国内外学者已对此予以关注.我们对男性性激素睾酮水平与CHD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性激素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男性高雌激素血症或雌二醇/睾酮比值增高被认为是冠心病(CHD)的可能易患因素,但是还存在争议及一些尚难解答的问题。目前对于性激素影响CHD发病的机理及影响性激素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近年来一些学者相继对性激素与CHD的关系及其对脂质代谢、心脏舒缩功能、血栓形成及肾上腺素系统和前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的致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eheart—disease),简称冠心病(CHD)。CHD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CHD的发病因素除了其本身的器质性病变外,各种危险因素在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危险因素就是病因。危险因素的控制对CHD的防治起到决定性作用。胡大一教授倡导站在疾病的上游,从“心”做起,领跑健康中国,开展危险因素的控制。打断心血管事件链的任何一环,均能有效预防或阻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现将CHD危险因素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两者的共患率很高〔1〕。目前已有很多文献报道了抑郁症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但增加CHD的发病率,而且对CHD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2,3〕,且与传统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对CHD的影响程度相同〔4〕,并且CHD的发病风险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有关。抑郁症作为一种与心理行为相互影响的社会适应不良性疾病,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而  相似文献   

5.
2004~2008年东营市围产儿先心病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东营地区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病情况及分布规律,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5 a间在东营城区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 d的25 655例围产儿进行监测,设计统一调查表,观察围产儿CHD的发病率、病种构成、分布规律及分析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东营市城区围产儿CHD发病率为7.83‰,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主要类型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复杂心脏畸形、Follat四联症;环境污染(废气、居住地装修),孕早期合并症、感染、孕期精神刺激等为发病危险因素.结论 东营城区先心病患儿的发病率高,环境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心血管传统、非传统危险因素的差别。方法收集住院的CHD患者451例,比较男、女性CHD患者传统及非传统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CHD类型、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①在CHD传统危险因素中,男性患者吸烟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显著多于男性;②在CHD非传统危险因素中,男性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女性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水平和腹型肥胖与男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男性患者冠脉病变以多支为主,病变类型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CHD患者发病的传统危险因素、非传统危险因素、冠脉病变支数、病变类型都有差别,应重视非传统危险因素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清瘦素水平与男性冠心病发病及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瘦素 (leptin)是 1 994年鉴定的一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产物 ,瘦素与冠心病 (CHD)的相关性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观察国内男性CHD患者体内血清瘦素水平 ,研究瘦素、瘦素抵抗与CHD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旨在探讨CH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  对象与方法CHD组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7月住院的 60例男性患者 ,年龄 5 2~ 80 ( 66.32± 6.2 4 )岁。按照1 979年WHO关于CHD的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静息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以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而确立诊断。其中 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而确诊。排除严重…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的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认为炎症在CHD及其并发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发现作为炎症的一个重要启动因素的免疫反应与CHD的发生发展有关。补体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C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流行趋势,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诊断为CHD的患儿共2415例为研究对象。统计CHD的每年检出率,构成类型和各年龄段构成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和独立保护因素。结果: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CHD检出率分别为19.42%、34.99%和45.59%,呈现明显的逐年升高趋势(P=0.018,0.107)。统计分析表明CHD的主要类型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分别占37.31%、30.97%和13.71%,居前三位。各年龄段间比较发现1岁以下各类型CHD占比均最高,1岁以上的各类型CHD患病率呈逐渐降低趋势;<4岁的CHD患儿占CHD患儿的74.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是CHD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88,P=0.011],先兆流产史、父亲吸烟史和孕期室内装修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48~7.151,P<0.05或<0.01]。结论:近年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定期检查,针对父母情况和环境因素提早进行干预,可达到早期诊断及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5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寰  张玉顺  贾国良 《心脏杂志》2001,13(2):135-137
目的 :探讨 5 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 (CHD)的发病特点。方法 :48名年龄≤ 5 0岁 ,因“胸痛、胸闷”入院的女性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 ,回顾性分析 CHD发病的危险因素 ,临床症状及其冠脉病变特点。结论 :5 0岁以下女性 CHD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和 CHD家族史 ;典型心绞痛症状 ,是此人群 CHD发病的一个重要特点 ;冠脉以单支病变多见 ,前降支是最易累及的血管。结论 :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伴有高血压和 /或家族史者 ,患 CHD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DM)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相通[1,2],作为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CHD的DM患者死亡率可占DM患者的70%以上[3].因此,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CHD的危险因素对本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CHD)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目前,临床医生、遗传学家、流行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对其危险因素的研究与干预。传统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脂质代谢紊乱等不能完全解释不同地区,不同时期CHD患病率及严重程度的不同。因此,寻找新的CHD危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CHD发病机制的认识,制定新的防治策略,开发新的防治药物。本文将对CHD危险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 高Hcy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首先是在罕见  相似文献   

13.
内皮细胞结构改变与功能失调是冠心病(CHD)发病的重要机制 ,内皮素 - 1 (ET- 1 )及前列环素 1 α(PGI1α)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二者在血浆中水平的变化可反映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 ,但有关 ET及 PGI2 与心肌缺血程度的报道不多。笔者测定不同类型 CHD患者血浆 ET- 1及 PGI2 代谢产物 6 -酮 -前列腺素 F1α(6 - K- PGF1α)的水平 ,旨探讨体液因素在不同类型 CHD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CHD组 :76例 ,男 5 4例 ,女 2 2例 ;年龄 3 1~ 71(5 6 .9± 8.5 )岁。为 1 998年 3~ 1 1月我科住院患者。 CHD诊断按 WH…  相似文献   

14.
肺炎衣原体感染促进冠心病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俊  段凤英 《国际呼吸杂志》2006,26(10):774-775,780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高脂饮食)、肥胖和吸烟一直被认为是冠心病(CHD)的传统危险因素,感染或免疫异常可能也是CH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n)感染与CHD的发病相关性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大量的血清学、病理学以及动物模型等研究提示感染与CHD的发生发展等有关。近年许多研究表明Cpn感染后促进冠心病发展可能与使炎症因子增多从而影响动脉粥样斑块、通过热休克蛋白(HSP)途径损伤动脉的内皮细胞、影响脂质代谢、通过单核巨噬细胞途径损伤动脉的内皮细胞、增加血液凝固性、和破坏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有关。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发病率约为1%。CHD病因复杂,目前大部分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除了遗传因素,人们越来越多的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探寻CHD的发病机制。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表观遗传机制,胚胎发育不同阶段DNA甲基化的失调,可导致组织特异性基因的异常沉默,从而增加心脏发生畸形的风险。不同组织中特异性CpG岛甲基化位点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分析外周血细胞甲基化变化与心脏组织甲基化变化之间的联系可以找出一些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建立CHD发病的预测模型。本文就DNA甲基化在CHD,尤其是法洛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对DNA甲基化调控CHD发病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总结。  相似文献   

16.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不同,密度高而颗粒小的亚组份可能作为CHD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预防CHD的发生.本文就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的类型、与CHD相关的有关证据及可能引起CHD的机制作一综述,并对以后的研究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7.
吴赛珠 《心肺血管病杂志》1993,12(2):126-127,90
<正> 六十年代初翁氏发现去睾男性血清类脂质增高,用睾酮制剂治疗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对心绞痛(AP)有效率为78. 4%,血清胆固醇下降72. 8%。1976年Phillips 提出高雌激素血症是男性CHD 易患因素的学说。以后,性激素(SH)与CHD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大多学者认为雌二醇与睾酮比值(E_2/T)增高可能是老年男性CHD 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8.
动脉硬化和冠心病(CHD)由于发病率高及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而备受重视。本病虽早已定为多基因遗传病,但各种危险因素,尤其是遗传因素如何导致动脉硬化和 CHD,以及它们的发病始动环节是什么仍有待研究。本文对致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CHD)是由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传统危险因素(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在CHD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不能完全解释CHD的发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CHD的发生,甚至有人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CHD的新危险因素,并且Hcy水平还可能与CHD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补充B族维生素可以有效降低血浆Hcy水平,然而当前人们对降低Hcy水平能否预防CHD及心血管事件存在不同看法。部分研究结果提示,降低Hcy水平可预防CHD及心血管事件,然而更多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本文就Hcy与CHD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对冠心病基础的研究深入,学者们注意到冠心病在男女发病及表现的差异性,人们开始注重女性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与男性的差异性。本文对女性冠心病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女性冠心病的特点1.1女性CHD的现状2001年以来,心脏病专家们注意到男性人群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