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骨架,分子量为35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侧链,合成了新型的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用红外对该聚合物的合成过程进行了跟踪。用红外、DSC、元素分析等对终产物进行分析,表明酯化反应进行完全,并按合成路线生成严格的半酯。产物的成膜性能好,比较柔软,电导率与盐浓度的关系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存在两个峰,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VTF行为。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以偏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为基质的聚合物电解质,并测定了该类电解质的电导率。讨论了锂盐浓度、增塑剂配比、纳米SiO_2粉末掺入等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VdF-HFP)为基质的电解质室温电导率最高达到2.81×10~(-3)S/cm。利用红外、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对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以分子量为55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侧链,苯乙烯/马来酸酐共的为骨架,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DSC、热失重等方法,对合成条件、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严格按照反应方程进行,精制产物是非晶的梳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68℃,分解温度为120℃。对动态这性能及其锂盐复合物离子导电性进行了研究,表明α转变温度和β转变温度分别是28℃他-47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羧基功能化聚合物-量子点荧光微球,基于量子点荧光猝灭建立一种槲皮素低浓度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溶剂挥发法,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马来酸酐-1-十八烯交替共聚物(PMA-ODE)对油溶性CdSe/ZnS核/壳量子点进行包裹制备羧基功能化聚合物-量子点荧光微球.基于槲皮素能够猝灭量子点荧光的特性,将...  相似文献   

5.
通过碱液处理对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进行改性,并利用IR、XRD、SEM等表征了改性后聚合物电解质的组成和结构。SEM照片显示改性后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呈海绵多孔状,有利于锂离子的传导。线形伏安扫描测得该聚合物电解质在6 V以内具有很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交流阻抗方法测得20℃时改性后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为1.272×1-0 3S/cm。此改性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且对环境无害。  相似文献   

6.
以聚氧化乙烯/高氯酸锂复合物[(PEO)8LiClO4]为基体,通过钛酸丁酯的水解缩合反应在其中原位生成TiO2,制备了(PEO)8LiClO4/TiO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采用SEM、DSC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形态、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晶度(Xc)和离子导电性能.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TiO2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加入TiO2后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的Tg和Xc均有所降低,而电导率明显提高,当TiO2添加量为ω=0.05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5.5×10-5S·cm-1(20℃).  相似文献   

7.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MMA-PEGDMA))共聚物为基体,介孔硅分子筛SBA-15为无机填料制备了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分析(TG)和交流阻抗(AC)等技术对其形貌、热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填料SBA-15与聚合物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SBA-15的加入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热稳定性,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当W(SBA-15)=0.03时,离子电导率达最大值3.68×lO-3S/cm;并且掺杂SBA-15后,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其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9V(vs Li /Li),可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红外测试结果表明:产物是含聚氧化乙烯侧链的聚合物。该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为10^-3S/cm数量级。并用动态力学方法,研究了分子链段活动性与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组成(增塑剂含量、含盐量和盐种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将实验室经固相反应的精细Li1.3Al0.3Ti1.7(PO4)3盐与聚氧化乙烯(PEO)按照不同,nEO/nLi摩尔比,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Li1.3Al0.3Ti1.7(PO4)3盐与PEO之间有络合产生。SEM照片显示PEO晶体外层为无定形相所包覆形成的胞状结构。经电化学阻抗(简称EIS)法测试发现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室温阻抗谱图是由高频处一压缩的半圆和低频下一条直线组成,而高温时的阻抗谱主要为一条直线。离子电导率的测试结果得到:当nEO/nLi=16时,聚合物电解质室温下电导率约为10^-6/cm,343K时达到10^-4s/cm。离子迁移率的数据表明聚合物电解质为离子和电子共混的导体,但在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电荷的迁移主要是由离子作为载流子导电造成的,由测试结果可得此电解质为离子导体。  相似文献   

10.
使用共混后浇铸成膜的方法,制备了聚苯并咪唑-锂盐-聚乙二醇单甲醚组成的锂离子电池共混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拉伸与交流阻抗测试表征了共混全固态电解质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了不同锂盐以及各组分含量对共混全固态电解质的力学性能与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苯并咪唑与聚乙二醇单甲醚之间存在氢键;共混全固态电解质中聚乙二醇单甲醚处于无定形态;锂盐的加入使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聚乙二醇单甲醚含量越高,共混膜强度越低,电导率越高,并且使用三氟甲磺酸锂作为锂盐时其电导率最高,室温下可以达到3.58×10-5 S/cm,高温下可以达到3.3×10-3 S/cm,高温下满足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