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报道2例超长时间离体心脏移植早期结果.方法 2例均男性,年龄32、24岁.诊断: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心脏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期末径分别为91、83 mm,射血分数分别为24%、12.9%.手术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双腔静脉法),供心用UW液经升主动脉灌注,放入盛有冰块的保温容器内运输.移植吻合时间为44、49 min,心脏离体时间为542min和367 min.围术期免疫抑制药用CD25单抗,后续治疗用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和泼尼松方案.结果心脏自动复跳,窦性心律.术后呼吸循环基本平稳,除1例术后出现大量心包积液,经多次穿刺治愈外;其余无低心排综合征,无严重感染、心律失常和明显排异反应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个月和4个月,心功能均恢复至Ⅰ级.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期末径分别为46、49 mm,射血分数分别为54%、62%,各瓣膜无返流.结论有限病例提示,供体的正确获取、有效的心脏保存和心肌保护、双腔静脉吻合法,对离体较久的供体心脏仍有获得较好手术结果机会.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心脏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可权 《人民军医》2004,47(2):111-113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惟一方法。心脏为单一器官,移植后的心脏要有立即承担起全部循环功能的能力,而不是像肝、肾移植那样,在移植后有一段休整、调理和适应的时间,因此,供心的良好保护极为重要,这是心脏移植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手术中较合理的供体心脏的切取方法及心肌保护的注意事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原位心脏移植术供心的切取配合及心肌保护方法。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9例自动复跳,3例经电击除颤后复跳。结论充分的准备、熟练的供心切取配合、合理的供心保护、严格的无菌操作可以快速切取供体心脏并使供体心肌得到良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2001年10月19日为1例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患者施行改良标准式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现将与手术有关的麻醉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32岁,体重50kg。诊断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心衰明显,肝肿大,双肺淤血,心胸比率0.60,FS0.18,EF0.26。肾功能轻度损害,术前伴有肺动脉高压。术前多巴胺3μg/(kg.min),硝普钠0.05μg/(kg.min),微泵连续输注。1.2 供体情况 供体为脑死亡者,男,22岁,供受体之间ABO血型一致,体重差<20%,淋巴细胞毒抗体试验(PRA)<10%。2 麻醉处理 术前晚鲁米那0.06g,安定5mg口服。术前药免用。入手术室后监测NIBP、ECG、SpO_2,面罩吸氧,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连接换能器,测IBP,利多卡因15μg/(kg.min)静滴。麻  相似文献   

5.
1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围术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 1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的经验 ,探讨、改进适合国情的供受体选择、供心保护、术后治疗及免疫监测方法。方法 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阶梯式顺行灌注 冷氧合血续灌方法行供心保护 ;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采用标准术式行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采用他克莫司(FK5 0 6 )、骁悉及甲泼尼龙(强地松龙)新三联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应用肌钙蛋白I,α1、β2微球蛋白 ,C反应蛋白 ,白介素系列 ,淋巴细胞亚群及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等检测方法进行免疫排斥反应监测 ;定期行心肌活检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3例患者术后分别因肝功能衰竭、精神异常导致全身衰竭及感染而死亡 ,余 8例患者生活质量良好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受体的严格选择、高质量的供心、术后早期正确的处理及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总结2例患者心脏移植后的护理管理.做好参与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相关的消毒隔离制度,严密术后的监护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是确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冷缺血期三种液体对鼠心保存的效果。方法:将离体鼠心分别用HTK液,UW液及St.ThomasⅡ液灌停并4℃冷冻保存6h。利用离体鼠心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流功能测定模型。复灌1h后,取心肌组织做光镜电镜观察。结果:经过HTK液保存后的鼠心细胞损伤较轻,UW液鼠心细胞损伤较重,但冠脉血管内膜剥脱较重。St.ThomasⅡ液鼠心细胞损伤最重。结论:HTK液心肌保存效果最好。高钾对血管内皮有损害。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离体心脏的动物实验研究温血心麻液的心肌保护作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离体大鼠心脏灌注心肌保护实验 1.1.1 方法 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冷晶体心麻液组(CC组),冷血心麻液组(CBC组),温血心麻液组(WBC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 ,为心脏移植手术及平稳过度到临床应用积累经验。 方法 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 15例犬的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结果  8例移植心脏自动复跳 ,7例移植心脏通过电除颤复跳 ,血流动力学参数较稳定。有 4例移植心脏出现心肌肿胀 ,10例移植心脏吻合口出血较多。 结论 操作轻柔、供体与受体心脏的主动脉大小相匹配以及缝线均匀有助于减少术后吻合口出血 ,改善心肌保护能减轻心肌肿胀 ,以上因素是保证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金素芩  陈丽健 《武警医学》1997,8(4):232-232
心停跳液灌注方法的改进武警浙江总队医院手术室金素芩,陈丽健(嘉兴314000)关键词心肌保护,心停跳液灌注心肌保护是体外循环心肌手术的保证[1]。主动脉根部灌注4℃心停跳液是目前术中保护心肌普通应用的重要方法[2],临床常用灌注方法有重力灌注法、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高压右心衰心脏移植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4例终末期心衰患者,术前评价肺高压,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原位心脏移植术。以氯胺酮、咪达唑仑、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维持用芬太尼、咪达唑仑和哌库溴胺。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有创桡动脉压、CVP、PWCP、SpO2、鼻咽温度、血气、电解质和尿量,全部患者安装心室起搏器备用,全程静滴前列腺素E110~30 ng/(kg.min)。肺动脉压上升伴气道压力上升,给予左旋精氨酸、米力农、氨茶碱,同时经肺动脉导管泵入酚妥拉明,气管导管吸入NO。结果移植手术完成顺利,患者于术后2~4 h清醒,术后35~46 d出院。结论肺高压心脏移植重点在加强监测,移植前后心脏活性药物的支持和肺高压危象右心低心排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以龙门剑气(外气)施于31以任氏液灌注的离体蟾蜍心脏。结果,其中20例(64.52%)心房和心室搏动停止,26例(83.8%)出现心律不齐。而在32例对照组中停博5例(15.63%),心律不齐8例(25%)。两组间两项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实验表明龙门剑气对离体蟾蜍心脏搏动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人胸部骨骼异常的X线表现.方法对252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人的胸正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胸部骨骼异常8例,包括弥漫性胸骨前凸、胸骨弓形前凸、鸽胸、颈、胸椎蝴蝶椎、半椎体及肋骨畸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人常伴胸部骨骼异常,后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相似文献   

14.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附3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对346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主要从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诱因及死亡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是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病因(55.2%),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21.1%)、风湿性心脏病(8.9%)及肺源性心脏病(8.2%)。感染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的主要诱因(68.2%),其次是劳累(14.9%)、心律失常(10.8%)及精神情绪因素(5.7%)。结论:冠心病、高血压是发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年龄越大,越易发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是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慧俐  胡建军 《西南军医》2009,11(5):813-81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肾综合征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心肾综合征发生率24.2%(86/356);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其发生的三大主要原因;肾功能损伤以中度为主,GFR30~59ml/min占72.1%(62/86),15—29ml/min占12.81%(11/86),〈15ml/min占15.1%(13/86);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液净化、促红素和铁剂有一定疗效。结论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发生心肾综合征,肾功能以中度损害为主,临床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3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采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手术治疗,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围术期的处理,特别是术中采用心脏不停跳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无空气栓塞并发症。1例室缺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5 d脱离呼吸机顺利恢复。术后1周复查心脏彩超9例无分流,Pp/Ap为0.45~0.63。3例有右向左单向分流,Pp/Ap为0.76~0.82。术后3个月复查仅1例存在分流,Pp/Ap为0.74,术后6个月分流消失。12例生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功能为Ⅰ~Ⅱ级。结论采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拓宽了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的适应证,同时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术中的心肌损伤,取得了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为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 (CHD)病情程度及冠脉病变程度与C 反应蛋白 (CRP)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关系。方法 测定 1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确诊CHD患者的CRP、LDL水平 ,并与 4 0例正常者相比较 ,分析CRP及LDL的临床意义。结果 血浆CRP、LDL水平显示 :CHD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CRP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 (SA) ,AMI及UA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冠脉多支病变组CRP及LDL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 ,CRP浓度与LDL浓度呈正相关 (r=0 36 ,p <0 0 5 )。结论 CRP在临床评价CHD病情严重程度及冠脉病变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RP与LDL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刘英  李梅  黄海  王宇  张中秋 《西南军医》2004,6(1):13-14
目的 探讨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S)在糖尿病及冠心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了 115例糖尿病患者和 2 95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DHEAS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及冠心病组DHE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DHEAS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发病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但确切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 对59例原发性高血压、54例冠心病和3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与34例健康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除高血压组的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外,其余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参数差异极有显著性(P<0.01);但不同疾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当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时这种受损更加明显。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高是导致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心外膜标测方法,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及窦性心律患者心房房波的传导顺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选择风心病慢性房颤患者23例及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12例,采用48导同步心外膜标测,通过心外膜电图对房颤的同形态房波及窦性房波的传导顺序进行分析,并对房波传导时间及波宽进行比较。结果 窦性心律组右房侧壁上部房波最为领先,平均右房房波早于左房房波(72.2±19.8)ms,慢性房颤组患者同形态房波则以左房后下部房波最为领先,平均左房房波早于右房房波(80.2±25.7)ms;窦性心律组房波心房传导时间为(149.5±28.4)ms,慢性房颤组同形态房波心房传导时间为(151.5±35.4)ms,两者心房传导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窦性心律组房波波宽为(41.3±12.7)ms,慢性房颤组房波波宽(39.0±10.5)ms,两者波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心房房波由左房传向右房,而慢性房颤患者的房波由右房传向左房,窦性房波与慢性房颤同形态房波的心房传导时间及波宽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