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阿霉素心衰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成年♂SD大鼠(250±20)g,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μg·g-1,每周1次,共6周,制成阿霉素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将阿霉素心衰大鼠分为6组: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10μg·L-1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 1组)、30μg·L-1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 2组)、60μg·L-1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 3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肌灌注模型。除Sham组为持续灌注165 min外,所有心脏予以30 min缺血,90 min再灌注。IPC组在缺血前结扎左冠状动脉5 min,松开5 min,共3个循环。RPC组在缺血前给予含浓度分别为10、30、60μg·L-1的瑞芬太尼的K-H液灌注5 min后改用不含瑞芬太尼的K-H液灌注5 min,共3个循环。记录各组心脏在平衡末、再灌5 min、再灌30 min、再灌90 min时的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和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最大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并测定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再灌末TTC法计算心肌缺血梗死区(IS/AAR)。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p-Akt和总Akt的含量。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基础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5、30、90 min时,RPC 2组和RPC 3组的LVDP、±dp/dtmax、CF较I/R组高,LDH值较I/R组低(P<0.05)。灌注结束后,见RPC 2组、RPC 3组的IS/AAR较I/R小,p-Akt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IPC组和RPC 1组的各项指标较I/R组无差异。结论 RPC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阿霉素心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缺血预处理对阿霉素心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分为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缺血均为30 min,瑞芬太尼预处理组为缺血前输注瑞芬太尼30 min,生理盐水对照组以相同的速率及容积输注生理盐水。分别在再灌注1,3,5 h处死6只大鼠,取左肝组织检测细胞凋亡及Bc1-2和Bax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C组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表达均增高,而瑞芬太尼预处理减弱了缺血再灌注上述指标的升高(P<0.05);C组Bc1-2蛋白表达减少,瑞芬太尼预处理可增强其在肝组织的表达(P<0.05)。光镜和电镜检查显示瑞芬太尼预处理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Bc1-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异丙酚预处理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CA1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表达的影响,分析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拟AD模型组(简称模型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简称异丙酚组).模型组、异丙酚预处理组在大鼠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OA),建立拟AD大鼠模型.异丙酚预处理组大鼠于拟AD模型制作前30 min,腹腔注射异丙酚100 mg/kg.然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ChAT的表达.结果 30只大鼠顺利完成全部实验的有27只,模型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有2只大鼠死亡、1只出现偏瘫无法进行余下实验,这可能与动物的个体差异不能耐受实验有关.随机取27只大鼠作为结果分析样本(每组9只).①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海马CA1区ChAT免疫组化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②异丙酚预处理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海马CA1区ChAT免疫组化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 拟AD模型建立前30 min异丙酚预处理能增强ChAT的表达,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APK信号通路在瑞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心力衰竭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通过随机数字表将54只模型大鼠分为9组(n=6):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ERK抑制剂PD98059+RPC组(RPD)、p38抑制剂SB203580+RPC组(RSB)、JNK抑制剂SP600125+RPC组(RSP)以及抑制剂对照组(PD、SB和SP)。化学比色法检测再灌注5min和10 min时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再灌注末行TTC染色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通过Power Lab系统记录血流动力学。结果与IR组相比,RPC可以明显降低梗死面积与缺血危险区的比值(IS/AAR),同时,也可以降低再灌注5 min及10 min LDH活性;而JNK抑制剂SP600125几乎完全取消RPC的保护作用,明显增加IS/AAR,并升高再灌注5 min LDH活性;ERK抑制剂PD98059也可部分阻断RPC的保护作用;而p38抑制剂SB203580对RPC的保护作用则无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与IR相比,RPC及加入MAPK抑制剂后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JNK和ERK信号通路可能在瑞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心力衰竭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瑞芬太尼预处理(Rem)组,每组18只。采用大鼠4条血管阻断方法制备大鼠全脑I/R模型,各组在大鼠脑缺血15min后,设再灌注6、12、24h组,相应时间点检测各组脑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与IR组比较,Rem组可显著减少大鼠脑I/R损伤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脑I/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分别在再灌注1、3、5h处死6只大鼠,取左肝内叶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各组Bcl-2和Bax的表达,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的情况,光镜、电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S组相比,IR组细胞凋亡指数、Bax表达均增高(P<0.05),而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组减弱了缺血再灌注上述指标的升高(P<0.05),二者没有区别;IR组Bcl-2表达减少(P<0.05),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再灌注组可增强其在肝组织的表达(P<0.05),二者没有区别。病理检查显示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都有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的作用,均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瑞芬太尼可模拟缺血预处理的抗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脑缺血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本文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筛选后14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假手术组(24只)、脑缺血预处理对照组(32只)、脑缺血组(32只),脑缺血预处理组(32只)5组和术后12、24、48、72h四个时间点。采用“4-动脉阻断”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脑缺血后大脑皮层、海马CA1区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缺血预处理对照组大脑皮层、海马CA1区无形态学改变,未见有细胞凋亡。脑缺血组大脑皮层、海马CA1区神经元缺失明显,12h、24h、48h、72h神经元凋亡逐渐加重。与脑缺血组相比,脑缺血预处理组大脑皮层、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小,水肿程度轻,神经元形态恢复快,凋亡细胞数目少。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海马CA1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抑制全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对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年龄在20~60岁、ASA Ⅰ~Ⅱ级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和低剂量瑞芬太尼组(SL组)、七氟烷和高剂量瑞芬太尼组(SH组)、以及丙泊酚和高剂量瑞芬太尼组(PH组),每组30例.SL组和SH组均以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诱导;PH组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维持:SL组为七氟烷和瑞芬太尼[0.1 μg/ (kg·min)],SH组为七氟烷和瑞芬太尼[0.3 μg/ (kg·min)],PH组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0.3 μg/ (kg·min)].分别在术前、术后6h和24 h测量切口周围(脐周)的机械痛阈,记录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与SL组比较,SH组患者的术后6h、24 h的脐周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术后30 min、2h及6h的VAS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SH组比较,PH组患者的术后6h、24 h的脐周机械痛阈值明显增高(P<0.05),术后30 min、2h及6h切口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0.05).PH组和SL组患者舒芬太尼消耗总量明显低于SH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减轻因高剂量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体外心脏功能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麻醉后开胸取心脏,建立Langendorff大鼠体外心脏灌注模型.每组均灌注平衡20 min.对照组(CON)用95%氧气和5%二氧化碳饱和的K-H液持续灌注20 min,停灌30 min再灌注45 min.芬太尼预处理组(FPC1,FPC2):缺血前用含芬太尼20或40 μg&#8226;L-1的95%氧气和5%二氧化碳饱和K-H液灌注20 min,全心缺血30 min,复灌45 min.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1,RPC2):瑞芬太尼浓度及灌注方法同芬太尼组.记录各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及冠状动脉流量(CF)变化,测定平衡15 min后到再灌注后15 min内冠状动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再灌注后45 min时的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大鼠心肌做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在平衡20 min末,各组LVEDP,LVSP以及LDH的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芬太尼及瑞芬太尼预处理组在灌注后各时间点LVEDP降低(均P<0.01),LVSP及CF升高(均P<0.01),灌注后15 min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均P<0.01),再灌注后45 min后心肌MDA含量降低(均P<0.01),梗死面积较小(均P<0.05),电镜下心肌结构破坏不明显;组内比较,高浓度处理组保护作用明显(P<0.05);组间比较瑞芬太尼组保护作用较好(P<0.05).结论 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体外大鼠全心缺血 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有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的瑞芬太尼与芬太尼比较保护作用更明显,二者对体外心肌心功能影响无差别.  相似文献   

10.
咖啡酸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咖啡酸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咖啡酸低、中、高剂量组(咖啡酸溶液,10、30、50mg·kg-1),每组7只,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后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寻台潜伏期为指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固定视野内神经元细胞计数,并考察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核转录因子NF-κBp65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咖啡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5d内的寻台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程度降低、神经元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5或P<0.01),海马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增加、MDA含量和NF-κBp65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咖啡酸可能通过降低NF-κBp65阳性细胞表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来实现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上的阿片受体是否介导了瑞芬太尼预适应对缺血后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麻醉开胸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CON),缺血预适应组(IPC)和瑞芬太尼预适应组(RPC);瑞芬太尼预适应的方法:在缺血再灌注前分别静注瑞芬太尼5 m in,停止5 m in共3个循环。三种阿片受体阻断剂Naltrindole(NTD,δ受体阻断剂,5 mg.kg-1)、nor-B inaltorph im ine(nor-BNI,к受体阻断剂,5 mg.kg-1)、CTOP(μ受体阻断剂,1 mg.kg-1),分别在RPC(NTD+RPC,BNI+RPC和CTOP+RPC组)和IPC(NTD+IPC,BNI+IPC和CTOP+IPC组)前静脉注射。观察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记算收缩压心率乘积(RPP);缺血危险区(AAR),梗死区(IS)的体积,心肌梗死面积以IS/AAR来表示。结果在IS/AAR方面:NTD+RPC与CTOP+RPC与CON组之间无差别,与RPC有差别;nor-BNI+RPC与RPC及CON组之间都有差别;NTD+IPC和no-BNI+IPC与IPC组之间有差别,并且nor-BNI与CON组之间也有差别。结论μ,δ和κ-阿片受体介导了RPC对大鼠缺血后心脏的保护作用,μ-阿片受体的作用可能来至心脏之外的组织或器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urantide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及PKC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大鼠心脏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urantide低、中、高剂量组(3,10,30μg.kg-1)、维拉帕米对照组(1.6 mg.kg-1)、urantide+CHE组(30μg.kg-1+1 mg.kg-1)、urantide+LY294002组(30μg.kg-1+0.3 mg.kg-1)。Urantide低、中、高剂量组中urantide于缺血前5 min舌下静脉1 min内一次性推注,urantide+CHE组与urantide+LY294002组中,在穿线稳定后舌下静脉分别快速推注CHE与LY294002,5 min后舌下静脉快速推注uran-tide 30μg.kg-1,稳定10 min后再行缺血/再灌注操作。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一氧化氮(NO)含量。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urantide 30μg.kg-1能明显升高SOD活性(P<0.01),明显减少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明显提高NOS活力(P<0.01),使NO含量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urantide+CHE组与urantide+LY294002组与urantide30μg.kg-1组相比,SOD活力和NO含量下降,MDA含量上升,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上升,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rantide能够通过激活PKC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减少心肌组织氧自由基的含量,进一步调控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间硝苯啶对猫冠脉流量,心肌耗氧量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剂量m-Nif 10,20,40μg·kg~(-1)iv显著增加猫冠脉血流量(CBF),并呈明显量效反应关系,按作用峰值计算,分别增加原水平30,68,94%,Nif-20μg·kg~(-1)增加原水平49%,同时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MOC),按作用峰值计算,分别降低原水平29,46,55%,Nif降低原水平45%,心肌氧摄取减少,m-Nif分别减少原水平31,44,54%,Nif43%,血压分别降低原水平39,42,50%,Nif45%,m—Nif明显减慢心率,Nif则不减慢心率.m—Nif在40μg·kg~(-1)iv增加冠脉流量远较其他剂量强而持久,Nif较同量m-Nif作用弱而短。  相似文献   

14.
Urantid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UT受体(urotensinⅡreceptor,UTS2R)拮抗剂——urantid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和松开法(LAD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urantide3、10、30μg.kg-13个剂量组,以及1.6mg·kg-1维拉帕米(Verapamil,Ver)阳性药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别大鼠均实施30min缺血,60min再灌注。受试药于缺血前10min经舌下静脉给药,记录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各组心率和心电图ST段变化值。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中MDA、NO的含量以及NOS、LDH的活性;取心脏行伊文思兰和TTC双染色,计算IS/AAR。另取一批大鼠,实验方法同前。实验结束后剪取左心室缺血区,提取蛋白后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iNOS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urantide(10,30μg.kg-1)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心电图ST段的抬高;明显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和LDH的活性,明显升高血清中NO总量和总的NOS活性;同时明显降低IS/AAR。3μg.kg-1urantide预处理对上述指标均无影响。Westernblot显示urantide(10,30μg.kg-1)能抑制iNOS的表达。结论urantid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促进NO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雷米芬太尼的依赖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雷米芬太尼 (Rem)的依赖性潜力。方法·· :采用大、小鼠催促戒断模型、大鼠自然戒断模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和药物辨别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1)在催促戒断试验中 ,小鼠没有出现明显的戒断反应 (P>0.05);(2)大鼠催促戒断试验中 ,Rem在出现死亡的剂量下 ,只观察到轻微的戒断症状(P<0.05);(3)在自然戒断试验中 ,大鼠没有出现明显的戒断反应;(4)在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中 ,Rem5.0μg·kg-1形成了明显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5)在大鼠药物辨别试验中 ,Rem20μg·kg-1 能完全替代大鼠对2.5mg·kg-1 吗啡的辨别效应。结论·· :Rem具有产生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的潜力 ,但由于其作用时间短 ,较难形成身体依赖性 ,而其精神依赖性的形成 ,不受药物作用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吗啡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及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鞘内注射和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NS)和鞘内注射吗啡预处理组(M),M组分4个剂量组(M1,10μg·kg-1;M2,1μg·kg-1;M3,0.1μg·kg-1;M4,0.01μg·kg-1)。鞘内注射吗啡的方法是分别在缺血/再灌注前30 min鞘内注射吗啡5 min,间隔5 min共3次。在M2组鞘内注射吗啡前鞘内注射3种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NTD,δ阿片受体阻断剂,15 nmol(nM),NTD+M2组)、nor-Binaltorphimine(nor-BNI,κ阿片受体阻断剂,15 nmol.L-1,nor-BNI+M2组)和CTOP(μ阿片受体阻断剂,15 nM,CTOP+M2组)。观察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计算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乘积(RPP);缺血危险区(AAR)、梗死区(IS)的体积、心肌梗死面积以IS/AAR来表示。结果M1组、M2组和M3组的IS/AAR均低于NS组(P<0.05,P<0.01),M4组与NS组的IS/AAR相似(P>0.05);NTD+M2组、nor-BNI+M2组和CTOP+M2组与自身对照组(NS+NTD组,NS+nor-BNI组和NS+CTOP组)及NS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均高于M2组(P<0.05,P<0.01)。各组在各时点的MAP、HR和RPP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鞘内注射吗啡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δ,κ和μ三种阿片受体都参与介导了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柴胡皂苷a血浆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LC-ESI-MS),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静注(5mg·kg-1)和灌胃(50mg·kg-1)柴胡皂苷a,用LC-MS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利用DAS软件拟合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柴胡皂苷a的血药浓度在0.025~5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25μg.L-1,以质控样品计算,在各浓度水平下,此法的回收率均大于80%,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小于1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单剂量静注柴胡皂苷a5mg·kg-1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AUC0-t,T12β,CL,Vd分别为:5min,1907μg.L-1,64370mg.h-1.L-1,100.6min,0.0867L·min-1.kg-1,21.89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柴胡皂苷a的体内大批量样品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γ-羟基丁酸受体(gamma-hydroxybutyrate receptor,GHBR)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Isc/R),NCS-356160、320、640μg.kg-1组(N1、N2、N3),NCS-382640+NCS-356640μg.kg-1组(NCS-382+N3),尼莫地平600μg.kg-1组(Nim)。采用改良的Longa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再灌24h后,一部分动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另一部分动物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NCS-356160、320、640μg.kg-1及Nim增加缺血神经细胞的Bcl-2表达和Bcl-2/Bax比值,降低Bax、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细胞凋亡百分率,上述作用可被NCS-382拮抗。结论激动GHBR可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磷酸喹哌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磷酸喹哌(PQP)9mg·kg~(-1)iv明显降低小鼠室颤的死亡率;PQP 18mg·kg~(-1)ip对氯仿诱发小鼠室颤具有保护作用;PQP 6.3mg·kg~(-1)ip显著增加恒速(10mg·L~(-1)·min~(-1)滴注乌头碱引起麻醉大鼠室性早搏(VE)、室性心动过速(VT)、室性纤颤(VF)所需的乌头碱用量;PQP5.4 mg·kg~(-1)iv显著增加恒速(50mg·L~(-1)·min~(-1))滴注哇巴因引起麻醉豚鼠VE、VT和VF所需哇巴因用量;PQP3.36mg·kg~(-1)iv明显缩短肾上腺素诱发家兔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结果表明PQP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小鼠PQPLD_(50)iv为93.33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