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经验。方法:我院自1977年11月至1993年12月期间共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替换术229例(男148例,女81例)。瓣膜替换时平均年龄43.95±6.60岁。其中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224例,两次手术间隔为12.96±6.79年。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二尖瓣替换术208例(90.83%);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21例(9.17%)。结果:总手术死亡率7.42%,1987年前死亡率为23.68%,而近3年死亡率仅0.88%(1/113)。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注重心肌保护;避免广泛游离心包粘连;采用右房、房间隔切口显露二尖瓣,连续缝合法替换二尖瓣,使手术时间缩短;以及正确的术后处理等,均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式二尖瓣扩张术后心脏瓣膜替换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闭式二尖瓣扩张术后心脏瓣膜替换52例,男性14例,女性38例,年龄25~69岁。术式为二尖瓣替换46例,二尖瓣+主动脉瓣替换6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14例,左心房血栓清除8例,冠状动脉搭桥1例。结果:术后并发脑栓塞2例,其中1例死于严重脑损害;急性心包压塞1例,经及时心包引流治愈。随访3个月至16年,获访47例,晚期死亡1例,其余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有效预防脑栓塞和术中、术后出血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置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置换术的经验及提高治疗效果的措施.方法分析上海长海医院自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置换术34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至瓣膜置换术间隔平均时间为4~29(12.5±6.73)年.其中,二尖瓣置换术2例(5.9%),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术16例(47.1%),二尖瓣置换 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5.9%),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术14例(41.2%).并与同期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有关临床资料对照分析.结果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置换术患者与同期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手术后早期死亡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复发或病情加重的患者应尽早行瓣膜置换,加强围手术期合理治疗、有限分离心包粘连、术后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注意心功能支持及呼吸支持等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18例心脏瓣膜病急诊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行二尖瓣闭式分离术4例,二尖瓣替换术3例,再次二尖瓣替换术6例,主动脉瓣替换术3例,主动脉瓣加二尖瓣替换术2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占22.2%),其余均痊愈出院。本文对手术时机、手术要点及术后处理的特殊性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二尖瓣闭式扩张术、瓣膜成形术、瓣周漏、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生物瓣衰坏等原因引起的复发性瓣膜病变进行再次手术的效果和相关因素。方法: 复发性瓣膜病患者331(男143,女188)例,年龄12~73(46±12)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2月~25(17±8)年。其中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143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术后瓣膜病变复发53例,生物瓣衰坏32例,瓣周漏26例,换瓣术后其它瓣膜病21例,人工瓣膜替换或瓣膜成形术后心内膜炎17例, Ebstein畸形矫治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5例,人工瓣膜机械功能故障9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并行瓣膜成形术后心内膜炎7例,完全或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和矫正性大动脉转位术后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6 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例。再次手术方式为二尖瓣替换术,主动脉瓣替换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术,三尖瓣替换术,瓣周漏修补术及三尖瓣成形术等。结果: 全组共死亡27例,占8.2%,早期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左心室破裂、感染性心内膜炎、肾功能衰竭。随访259例,随访期6月~21(10±7)年,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89例。复发性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心功能差、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急诊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长等。结论: 针对再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防治,适时而妥善的外科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仍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由于风湿性心脏炎症不断侵袭心脏瓣膜,可再次导致二尖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和三尖瓣亦常不同程度受累。由于目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安全性的大幅度提高,往往选择二尖瓣替换术来彻底解决心脏瓣膜疾患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现报告26例此类手术体会。  相似文献   

7.
心包粘连与心脏瓣膜替换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心血管病研究所田作春,朱建宝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可能合并心包粘连,这给心脏瓣膜替换术造成一定困难。我所1982年11月至1992年11月,共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251例,术中遇有较重心包粘连11例,占4.38%...  相似文献   

8.
郑民  宋剑非  杜振宗  张卫  郭震  叶伟 《山东医药》2007,47(12):85-85
2001年1月~2006年3月,我们对232例二尖瓣扩张术后再狭窄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效果较好。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2例患者中,男107例,女125例;年龄34~72岁。均因二尖瓣狭窄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术后再狭窄而行瓣膜置换术。手术均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经胸部正中  相似文献   

9.
二尖瓣替换急诊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一例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吴洪斌,吴清玉,胡盛寿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既往有脑栓塞史。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3年,加重40天入院。患者4年前在当地医院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术后症状减轻。40天前出现...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中心室颤动七例复苏体会河南省郑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刘景旭,尤宗州,翟波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中发生的心室颤动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必须给以及时果断处理。我们从1982年到1990年间,共施行二尖瓣扩张术188例,...  相似文献   

11.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中发生急性肺水肿、心室颤动及意外大出血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救治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我院1983年4月~1992年5月,施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331例中出现上述并发症28例,现就处理中的经验、教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5,24(4):250-257
文题索引(文题关键词以汉语拼音为序)A爱波斯坦异常降低Ebstein心脏畸形手术早期死亡率的探讨(韩宏光)(1):8X综合征X综合征患者血管内分泌功能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张增堂)(2):81B白质脑病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1例报告(冯立群)(2):116瓣膜置换术保留整个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人工瓣膜置换手术43例临床总结(赵国芳)(2):87闭式二尖瓣扩张术闭式二尖瓣扩张术后心脏瓣膜替换52例(褚衍林)(3):155并发症超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及处理(郝蓬)(1):29C超声检查X综合征患者血管内分泌功能和内皮依赖性舒…  相似文献   

13.
用戊二醛处理的自体心包作补片,对64例二尖瓣缺损行修复术,近期效果良好。介绍心包补片采取方法和手术技术。方法简便,适用于风心、炎症性等特别是儿童瓣膜组织缺损的修复,能使部分病人免除作人工二尖瓣替换术。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2010年6月我科共为190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因症状复发,二尖瓣再次狭窄和(或)关闭不全而行瓣膜置换术患者施行再次手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对这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1983年5月至1986年4月,作者应用Bjork-Sh-iley单柱瓣为318名患者施行了心脏瓣膜替换。患者平均年龄52岁(11至69岁);男性168人(52%);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者119人(69%),43人有心脏瓣膜手术史(26例为闭式二尖瓣分离术、17例直视二尖瓣手术)。主动脉瓣替换(AVR)组136例:瓣膜狭窄、关闭不全及狭窄伴关闭不全(混合型)者分别为84例、41例及11例;二尖瓣替换  相似文献   

16.
在心脏手术中,心内或心外操作均可引起大出血,如果处理不当常可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行心脏手术中遇到2例大出血患者,经及时救治,痊愈1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45岁。因二尖瓣狭窄行闭式扩张手术,术后伴胸闷、憋气5年,加重6个月,拟行二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心脏手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9年03月,36例心脏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男30例,女6例;年龄26-74岁,平均(53.8+11.3)岁。首次心脏手术为非主动脉夹层手术20例,包括主动脉瓣置换9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成形1例,双瓣置换3例,冠脉搭桥2例,主动脉根部替换1例和室间隔缺损修补1例。首次心脏手术为夹层手术的有16例,包括单纯升主动脉替换术后主动脉弓部扩张2例,升主动脉+右半弓替换术后弓部扩张11例,Bentall+孙氏手术后右冠吻合口漏1例,升主动脉+右半弓替换近端吻合漏1例,升主替换+孙氏手术后近端吻合口漏1例。本次手术距首次手术0.3-11年(5.6±3.2y)。结果 所有36例患者均施行了主动脉夹层手术,体外循环90-409min(平均224.5±78.7)min;主动脉阻断60-207min,(平均107.2+39.4)min。34例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患者低流量时间16~47min,(平均25.6±8.2)min。死亡2例(5.6%);术后并发症6例(16.7%)。生存患者随访1~148个月(平均40.3+20.3m),随访期间无夹层破裂、截瘫和死亡。结论 心脏手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或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根部残余夹层或远端弓部扩张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但手术难度及风险均较初次主动脉手术增加,因此进行心脏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主动脉操作的规范和准确,一旦心脏术后再发A型夹层则应尽量施行全弓支架象鼻手术,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治疗各种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有显著疗效。我院自1985年12月至1988年3月间施行人工瓣膜替换手术4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龄17~54岁,平均36.5岁。瓣膜损害:单纯狭窄9例,关闭不全6例,混合病变30例。心功能Ⅲ、Ⅳ级者38例。二尖瓣替换术36例,主动脉瓣替换术5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替换术3例,三尖瓣替  相似文献   

19.
1981年6月以来,我院施行心血管外科手术310例,其中体外循环下手术232例。共发生并发症39例,死亡16例(死亡率5.16%)。为总结经验教训,现对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手术病种:室间隔缺损93例,房间隔缺损47例,动脉导管未闭60例,法乐氏四联症17例,右室双出口3例,法乐氏三联症8例,肺动脉瓣狭窄4例,二尖瓣替换术31例,二尖瓣成形术4例,二尖瓣闭式扩张12例,左房粘液瘤3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主动  相似文献   

20.
李本良  于松杨 《山东医药》1999,39(20):26-27
993年8月~1997年7月,我院对58例重症心血管患者施行麻醉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2~63岁,实施双瓣替换术15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二尖瓣替换术3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5例,紫绀型复杂先心矫治术6例,Bentall手术3例,室缺肺动脉高压矫治术1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佛氏窦瘤破裂各2例。本组患者心功能Ⅲ~Ⅳ级;心胸比例(CTR)049~083。肝肾功能受损6例,室缺肺动脉高压房颤14例,左房血块6例。查Hb80g/L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