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川芎嗪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计数,MTT法测定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结果:川芎嗪直接作用于ECV304细胞,其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川芎嗪作用于VEGF诱导的ECV304细胞,其A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能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对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南蛇藤总萜类化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南蛇藤总萜类化合物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及基因蛋白Bcl-2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VEGF分泌含量的变化。结果:20、40、80、160μg/mL不同浓度的南蛇藤总萜类化合物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 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6. 11%、13. 59%、22. 48%、29. 61%,呈剂量依赖性。南蛇藤总萜类化合物可以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随着药物浓度不断增大,其凋亡率也在逐步升高,并且存在时间依赖性。能明显下调基因蛋白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且与药物的浓度呈负相关。结论:南蛇藤总萜类化合物能够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诱导其细胞凋亡,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芎嗪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凋亡及对MDR1、GST-π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不同剂量(0~120μM)川芎嗪内酯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同培养不同时间(24、48及72 h),50μM 5-氟尿嘧啶(5-FU)作为阳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与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测定MDR1、GST-π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RT-PCR测定MDR1、GST-π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川芎嗪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川芎嗪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浓度及作用时间依赖性且120μM川芎嗪的抑制率与阳性对照组相当;而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川芎嗪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48 h后,细胞出现凋亡。Western blot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MDR1、GST-π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川芎嗪可下调MDR1、GST-π表达,下调作用与TMZ相当甚至更具优势。结论:川芎嗪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且能抑制细胞中MDR1、GST-π的表达,其表达量与川芎嗪剂量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4,(7)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质量浓度为0.25、0.5、1.0、2.0、4.0 mg/mL川芎嗪分别作用LoVo细胞24 h、48 h和7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基因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PUMA)及Bax、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川芎嗪可有效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且显示质量浓度时间依赖性(P<0.01);但川芎嗪对293T细胞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质量浓度为1.0、2.0、4.0 mg/mL川芎嗪均能提高PUMA 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促进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同时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 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PUMA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介导了川芎嗪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油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灵芝孢子油对MCF-7增殖的影响;伤口愈合实验观察灵芝孢子油对MCF-7细胞迁移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灵芝孢子油对MCF-7的增殖和迁移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灵芝孢子油能显著诱导MCF-7细胞凋亡;RT—PCR结果显示,灵芝孢子油能上调Bax同时下调Bcl-2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灵芝孢子油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和Bcl-2/Bax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VEGF和HIF-1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 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给予脂多糖(LPS)刺激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共同培养。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VEGF的含量,MTT法观察巨噬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HIF-1α的表达。结果: 480,48 μmol·L-1川芎嗪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VEGF,并抑制巨噬细胞表达HIF-1α,但对巨噬细胞增殖没有影响。 结论: 川芎嗪可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其机制与抑制巨噬细胞表达HIF-1α密切相关。这种作用不依赖于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TMP对U937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P27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caspase-3,cyclin E1,CDK2,P27的表达。 结果:川芎嗪呈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作用48 h的IC50为160 mg·L-1;并且诱导U937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川芎嗪使U937细胞中凋亡相关分子bcl-2表达下调,caspase-3上调,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E1,CDK2表达下调,P27上调。 结论:川芎嗪对白血病U937细胞呈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分布,下调bcl-2的表达,最终激活caspase-3,启动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塔斯品碱对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S180肉瘤动物模型,利用该模型观察塔斯品碱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法检测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塔斯品碱对小鼠S180肉瘤具有抑制作用,瘤体血管内的VEGF,bFGF,Bcl-2,Bax蛋白表达逐渐下降,Bax/Bcl-2比值逐渐上升,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塔斯品碱能够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瘤体组织内VEGF,bFGF,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林蓉  刘俊田  甘伟杰 《中药材》2003,26(10):728-730
目的:研究在缺氧缺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前列环素生成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前列环素含量。结果:川芎嗪抑制缺氧缺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其作用主要使S期和G2M期细胞比率增加,促进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结论:川芎嗪具有保护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和前列环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蝎毒对白血病HL—60细胞生长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蝎毒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观察蝎毒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光镜、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检测DNA断裂,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蝎毒可明显地抑制HL-60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对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蝎毒并能下调HL-60细胞bcl-2蛋白表达。结论:蝎毒能抑制HL-60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蛋白表达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处理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CNE-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NF-κB、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及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莪术醇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CNE-2细胞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呈量效关系;Western blot检测显示NF-κB、Bcl-2和VEGF的表达水平随莪术醇剂量的增大而下降(P<0.01)。结论莪术醇能够诱导鼻咽癌CNE-2细胞的凋亡,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表达,从而影响了Bcl-2转录激活;此外莪术醇还可抑制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补气化痰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分为5组:补气化痰方药物血清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MTT法观察补气化痰方药物血清对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作用的保护;采用west-ernblot检测法测定细胞VEGF蛋白水平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补气化痰方药物血清能减少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生长的抑制,并通过上调VEGF蛋白途径达到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结论:补气化痰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上调VEGF蛋白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应用视网膜消化铺片法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VEGF蛋白的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视网膜VEGF、Ras、Raf-1与ERK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密度及内皮细胞/周细胞比例与较正常组升高(P<0.001),VEGF蛋白及VEGF、Ras、ERKmRNA表达升高(P<0.05),Raf-1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方组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密度和内皮细胞/周细胞比例降低(P<0.01和P<0.001),VEGF蛋白与VEGF、Ras、Raf-1、ERK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能明显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的增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Ras/Raf-1/ERK信号转导通路,下调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抑制血管新生,从而改善D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Fas、VEGF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随机分组,实验组细胞加入苦参碱溶液,对照组或阴性对照组细胞加入等量培养液,阳性对照组细胞加入端粒酶抑制剂莪术油。采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CF-7细胞中Fas、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苦参碱对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MCF-7细胞24、48、72 h后,端粒酶活性随苦参碱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呈剂量—效应正相关和时间—效应正相关;苦参碱能够上调MCF-7细胞Fas蛋白表达和下调MCF-7细胞VEGF蛋白表达。结论 苦参碱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Fas蛋白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及通过下调VEGF蛋白表达,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等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槲皮素治疗胃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胃癌BGC823细胞后,采用四唑盐比色试验检测癌细胞生长,分别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癌细胞凋亡,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存活素(survivin)基因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槲皮素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恶性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显示,槲皮素处理组出现凋亡现象,且呈浓度依赖性。槲皮素处理组survivin基因mRNA、蛋白表达下调,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槲皮素体外能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增殖,与诱导凋亡、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探讨莪术油对移植瘤生长、转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以Lewis肺癌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与高、中、低剂量莪术油治疗组,分别于接种第7天起予莪术油、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7次。检测莪术油对移植瘤的抑制率,并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莪术油对荷瘤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莪术油处理15天后莪术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表现出明显抑瘤作用,其高、中、低剂量抑瘤率分别为85.0%,75.0%,51.0%。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莪术油可有效抑制肺癌转移,能够下调VEGF的表达。结论莪术油具有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川芎嗪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24h、48h和72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川芎嗪对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均P〈0.01),800mg/L川芎嗪作用细胞72h后,其抑制率及凋亡率分别为49.59%和31.31%。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不同浓度的川芎嗪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48h后,突变型p53表达呈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川芎嗪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内皮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调控基因的作用及心可舒片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了在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内皮细胞凋亡率及凋亡基因Fas和Bcl-2表达量的变化和应用药物后对其的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可明显促进凋亡率及凋亡基因的表达量,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经药物处理后的内皮细胞对AngU的反应完全不同,凋亡率明显降低,同时Fas的表达量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Bcl-2则增高。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明显的促进细胞凋亡和凋亡基因表达的作用;心可舒片对细胞凋亡和凋亡基因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探讨复方君子汤(FFJZ)对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复方君子汤作用于K562细胞,应用MTT法观察复方君子汤对K56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8蛋白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一定浓度的复方君子汤作用后的K562细胞的增殖被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及使用时间的延长,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比例明显增加;同时,Caspase-8蛋白及Fas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结论一定浓度的复方君子汤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8蛋白及Fas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单体抑制神经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雷公藤单体是从传统中草药雷公藤中分离出的化学单体成分,主要包括二萜、三萜、倍半萜、生物碱等,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肿瘤等活性.近年来的文献报道雷公藤单体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以剂量-效应方式抑制颅内恶性肿瘤神经胶质瘤生长.其作用与调控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核因子NF-κB的表达及下调Ras/Akt和Ras/ERK信号转导通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RNA聚合酶转录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C)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降低EC的增殖、迁移及小管的形成能力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机制相关.深入研究雷公藤单体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分子机制将有助于阐明其药理机制.寻找高效低毒的单体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