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并对其处方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H梯度法和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用超滤法分离游离药物与脂质体,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考察各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最佳处方和工艺: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为3∶1,药物与磷脂质量比为1∶20,pH值梯度范围为3.0~5.8,50℃孵育20 min,包封率达70%以上。结论采用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的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A23187制备重酒石酸长春瑞滨长循环脂质体,优化了处方工艺,并考察了含量、包封率、药脂比和体外释放等检测指标。方法:采用A23187介导的pH梯度法制备了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用HPLC法检测了脂质体中重酒石酸长春瑞滨的含量和脂质(HSPC)的含量,考察了药脂比;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HPLC法检测包封率;以4 mmol.L-1NH4Cl-PBS(pH 7.4)为体外释放介质考察了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包封率为96.1%,药脂比为1∶5(w/w);高药脂比有利于延长药物体外释放的时间。结论:采用A23187介导的pH梯度法制备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工艺可行、载药量大、包封率高;所建立体外释放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黄芩苷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和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黄芩苷脂质体的包封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用逆相法制备黄芩苷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溶出度第三法考察黄芩苷脂质体体外释放规律。结果:测得黄芩苷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54.4%,黄芩苷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黄芩苷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4.
3种方法制备硫酸卷曲霉素脂质体及其药剂学性质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春晖  王东凯  李翔  叶林茂  贺晓玲 《中国药房》2008,19(31):2442-2444
目的:制备硫酸卷曲霉素脂质体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分别采用pH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和醋酸钠梯度法3种主动载药法制备硫酸卷曲霉素脂质体并将其制成冻干制剂,通过测定包封率、粒径和ζ电位及考察稳定性等研究脂质体的性质。结果:3种方法制备硫酸卷曲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冻干前、后分别为65.7%、65.2%,20.1%、18.6%,34.6%、32.4%,粒径分别为136、145nm,144、153nm,142、159nm,ζ电位分别为—20.2、—19.5mV,—24.4、—22.9mV,—18.7、—17.8mV。稳定性考察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3种方法中pH梯度法更适于制备硫酸卷曲霉素脂质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苦参碱隐形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苦参碱隐形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G-100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用《中国药典》中溶出度第二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制得脂质体的包封率为52.40%;苦参碱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05~0.200m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6%(RSD=0.95%);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脂质体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0):1903-1906
 目的:制备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并对制备工艺进行考察。方法:以蔗糖八硫酸酯三乙胺(triethylammonium sucrose octasulfate,TEA8SOS)梯度法制备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结果: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包封率约为95%,粒径为129.5 nm。结论:以蔗糖八硫酸酯三乙胺梯度法制备的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包封率较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石杉碱甲脂质体(huperzine A liposome,HUPA-L)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pH梯度、硫酸铵[(NH4)2SO4]梯度、乙二胺四乙酸铵(NH4EDTA)梯度方法制备HUPA-L,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HPLC法测定HUPA-L的包封率,并考察温度、孵化时间及药脂比对HUPA-L包封率的影响。体外释放实验研究HUPA-L的释放行为。结果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HU-PA-L包封率最高,包封率随着硫酸铵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药脂比的降低而增大,当药物与磷脂质量比小于1∶100时,HUPA-L包封率可达100.0%;HUPA-L体外释放呈现明显的缓释效果。结论硫酸铵梯度法是制备HUPA-L优选方法,硫酸铵的浓度、温度和药脂比是影响包封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盐酸莫西沙星脂质体,建立盐酸莫西沙星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盐酸莫西沙星脂质体,正交试验优选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采用葡聚糖凝胶柱法、超滤离心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优选出测定盐酸莫西沙星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结果:盐酸莫西沙星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为 3:1,药脂比为 1:7,水合介质中聚山梨酯20的用量为1%,优化后的包封率为90.73%。葡聚糖凝胶柱法和超滤离心法都能将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葡聚糖凝胶柱法的平均柱加样回收率为85.54%~88.15%,超滤离心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40%~97.35%。结论:盐酸莫西沙星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稳定,包封率较高。葡聚糖凝胶柱法不适于盐酸莫西沙星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超滤离心法可高效、准确、方便地测定盐酸莫西沙星脂质体包封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两种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分别以葡聚糖凝胶法和超滤法分离rhGH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HPSEC法测定外水相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并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两种方法测定不同药脂比的rhGH脂质体包封率,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凝胶法的建立需详细考察凝胶的种类对分离度的影响;超滤法分离度良好,分离速度快,为优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溶剂扩散法制备脂质纳米粒,高速离心法分离纳米粒和游离药物,HPLC法测定包封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结果测得纳米粒的平均包封率为60.73%,其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 iguch i动力学方程。结论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有较高的包封率,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娟  栾立标 《抗感染药学》2012,9(3):186-189
目的:制备鬼臼毒素(PPT)MPEG修饰脂质体(PPT-MPL),以及考察PPT-MPL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合成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MPEG-PE),并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优化脂质体处方和工艺,采用改进的超滤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及透析法研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优化后的PPT-MPL平均粒径为(106.20±4.10)nm,包封率为(83.30±2.50)%;加入血浆后PPT-MPL体外释放速率比普通脂质体慢(P<0.05)。结论:该法制备PPT-MPEG修饰脂质体,具有粒径小、包封率高以及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考察包封率及粒径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考察不同处方和制备工艺对脂质体包封率及粒径的影响。结果通过处方工艺优化,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达到95.73%,粒径为112.8 nm。结论以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制备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较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建立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以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对质量浓度为1.0~2.4 g.L-1伊立替康能够完全吸附,且对空白脂质体无吸附,空白脂质体回收率达99.73%;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伊立替康含量,在372 nm波长下,空白辅料对药物测定无干扰,盐酸伊立替康质量浓度在2.5~45.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为95.4%。结论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适用于制备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和脂质体各成分含量。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以超速离心法、微柱法、超滤法对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以HPLC-ELSD测定脂质体各成分含量。结果:超速离心法能将未包封药物与脂质体很好地分离,最佳超速离心条件:离心速度为60000 r·min-1,离心时间为1 h,离心温度为10℃,脂质浓度为6 mg·ml-1。结论:包封率测定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分离等优点。 HPLC-ELSD能够同时测定脂质体各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