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种方法制备硫酸卷曲霉素脂质体及其药剂学性质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硫酸卷曲霉素脂质体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分别采用pH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和醋酸钠梯度法3种主动载药法制备硫酸卷曲霉素脂质体并将其制成冻干制剂,通过测定包封率、粒径和ζ电位及考察稳定性等研究脂质体的性质。结果:3种方法制备硫酸卷曲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冻干前、后分别为65.7%、65.2%,20.1%、18.6%,34.6%、32.4%,粒径分别为136、145nm,144、153nm,142、159nm,ζ电位分别为—20.2、—19.5mV,—24.4、—22.9mV,—18.7、—17.8mV。稳定性考察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3种方法中pH梯度法更适于制备硫酸卷曲霉素脂质体。 相似文献
2.
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并对其处方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H梯度法和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用超滤法分离游离药物与脂质体,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考察各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最佳处方和工艺: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为3∶1,药物与磷脂质量比为1∶20,pH值梯度范围为3.0~5.8,50℃孵育20 min,包封率达70%以上。结论采用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的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 相似文献
3.
脂质体主动载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佳昳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32(4):271-274
脂质体主动载药法是在制备脂质体的传统方法上引入pH梯度法等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制备方法,使得制备高包封率脂质体成为可能,较好地改变了难以制备水溶性药物脂质体的局面。本文主要对主动载药法的分类、起源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HCPT)脂质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高压乳匀法制备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Zeta电位、粒径大小;考察其在0.9%NaCl溶液、水、5%葡萄糖溶液中8 h的稳定性;用凝胶柱层析法考察包封率;采用薄膜透析法考察体外释药性质.结果:羟基喜树碱脂质体Zeta电位为(-33.1±1.3) mV,平均粒径(182.5±5.6) nm,8 h内在水、5%葡萄糖溶液中稳定性良好;包封率(91.2±1.2)%;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Q=1.291 6t1/2 0.309 8,r=0.980 3.结论:本试验制备的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稳定性好,大小均匀, 包封率高,并具有延缓药物释放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5,(12):1266-1269
目的制备柚皮素脂质体,优化其处方和工艺,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柚皮素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利用马尔文动态光散射粒径测定仪测定其zeta电位和粒径,采用微型凝胶柱离心法分离游离药物和脂质体,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柚皮素的包封率。结果确定最佳处方为:磷脂的质量浓度为0.006 g·m L~(-1),胆固醇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3,药脂比为1∶20,缓冲液p H值为7.40,类脂溶液的溶解温度设定为55℃,类脂溶液的溶解时间为25 min。制得的柚皮素脂质体包封率为(80.44±0.98)%,平均粒径为(223±11)nm,Zeta电位为(-35.9±5)m V。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柚皮素脂质体工艺简单可行,所制备的柚皮素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较小、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7.
蔗糖八硫酸酯三乙胺梯度法制备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0):1903-1906
目的:制备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并对制备工艺进行考察。方法:以蔗糖八硫酸酯三乙胺(triethylammonium sucrose octasulfate,TEA8SOS)梯度法制备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结果: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包封率约为95%,粒径为129.5 nm。结论:以蔗糖八硫酸酯三乙胺梯度法制备的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包封率较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米非司酮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米非司酮脂质体,应用葡聚糖凝胶法测定包封率,并考察该脂质体的形态、粒径、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结果所制备的米非司酮脂质体包封率达85.2%,平均粒径为112.7nm,4℃冷藏保存3个月稳定性良好,具有体外缓释作用。结论米非司酮脂质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脂质体制剂学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9.
主动载药法制备两亲性药物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脂质体跨膜梯度主动载药方法主要有pH梯度法和硫酸铵梯度法.本文介绍了两亲性药物脂质体跨膜梯度载药方法的原理、制备工艺、影响包封率的因素等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对其体内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改良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粉;用激光粒度仪考察了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超滤法测定了包封率;以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为对照,比较体外释放、大鼠骨髓抑制和裸鼠体内肿瘤抑制情况。结果:多西他赛脂质体平均粒径为92 nm,Zeta电位为-52.3 mV,包封率>95%,24 h累积释放率为84.1%;相同剂量下,多西他赛脂质体比多西他赛注射液的骨髓抑制作用降低,但二者对HT-29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相同。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与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毒性较低,同时具有相同的抗肿瘤效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分离硫酸卷曲霉素组份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和液质联用(LC-MS),定性定量分析各组分.方法 通过环糊精的种类及浓度、缓冲液的pH及浓度、温度及电压的优化,选择最佳的HPCE分离条件,并建立适合于LC-MS的分析条件.结果 最佳的HPCE缓冲液为3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2.5,内含8 mmol/L羧甲基-β-环糊精);检测波长为214nm;电压为30kV;温度为30℃,基线分离了卷曲霉素4个组分;采用XBP-C18色谱柱,电喷雾ESI为电离源,分析检测了卷曲霉素的各组分.结论 建立的HPCE法和LC-MS法可用于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采用2种方法制备尼莫地平脂质体,并考察其包封率与体外透皮性。方法:用薄膜法和乙醇注入法制备尼莫地平脂质体,考察2种方法所制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及包封率;采用Franz扩散装置对脂质体进行体外透皮试验,并与尼莫地平溶液比较。结果:薄膜法和乙醇注入法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分别为(768.7±190.6)、(1 742±270)nm,平均包封率均高达97%以上。与尼莫地平溶液比较,脂质体中药物透皮缓慢,其中以薄膜法制备的脂质体在48h以后其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显著更高。结论:2种制备方法中以薄膜法更优。 相似文献
14.
抗癌复方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复方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以及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采用pH梯度法合并逆相蒸发制备同时包载硫酸长春新碱(VCR)和盐酸米托蒽醌(MTO)的复方脂质体,实验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鼠组织中的VCR和MTO浓度。结果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复方脂质体中VCR在24 h释放完全,对照溶液中VCR在6 h释放完全,脂质体中MTO在288 h仅释放了0.05%,对照溶液中MTO在12 h释放完全;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复方脂质体在血浆中VCR的AUC是对照溶液的1.70倍,T1/2(Ke)为对照溶液的1.14倍;MTO的AUC是对照溶液的40.62倍,T1/2(Ke)为对照溶液的432倍。结论 与对照液比较,体外释放实验证实复方脂质体具有缓释特性,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脂质体可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并且提高了药物在血液中浓度,改善了原药的体内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5.
兰索拉唑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及稳定性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兰索拉唑脂质体;采用超滤法测定其包封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采用粒径分析仪和Zeta电位仪分别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透析法考察脂质体的释放规律。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约为(80±1.23)%(n=3);脂质体的形态为粒径均匀的球形和类球形;粒径为(184±21)nm(n=3),Zeta电位为(36.1±5)mV(n=3);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制剂性质稳定,其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脂质体的性质。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筛选最佳处方,逆相蒸发法制备甘草酸二铵脂质体;葡聚糖凝胶柱法测定其包封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马尔文测定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并用溶出度第3法考察了脂质体的释放规律。结果:制得脂质体的包封率约为(56±1.54)%(n=3);脂质体的形态为粒径均匀的球形或近球形,粒径为(183±9)nm(n=3),Zeta电位为(22.8±6)mV(n=3);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采用逆相蒸发法,添加十八胺可制得具有较高包封率及稳定性的甘草酸二铵阳离子脂质体,制得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17.
氨溴索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氨溴索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氨溴索脂质体,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和工艺;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激光散射测定ξ电位和粒度分布,UV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动态膜透析法探讨氨溴索脂质体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药物孵化时的形式、孵化温度、孵化时间是影响氨溴索脂质体包封率的主要的工艺因素,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的最佳处方为磷脂与胆固醇之比8∶1、药脂比为1∶8、硫酸铵浓度为0.2 mol/L,最佳处方制备的脂质体为封闭的多层囊状或多层圆球体,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7.189μm,ξ电位为+10.13 mv,包封率为80%,体外释放符合双向动力学方程(rα=0.998 1和rβ=0.992 3)。结论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氨溴索脂质体,包封率较高,体外释药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体外释放测定方法,考察两种方法制备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含有铵离子的PBS作为释放介质,采用微柱离心法分离样品,考察以蔗糖八硫酸酯三乙胺梯度法和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伊立替康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载药脂质体在PBS中24 h释放度分别为43.3%、89.8%。结论:两种伊立替康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存在明显差异,以蔗糖八硫酸酯三乙胺梯度法制备的伊立替康脂质体改善了药物的滞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