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药药对配伍的现代研究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对配伍是中医方剂遣方用药的关键。本文从药对沿革、药对配伍原则、现代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药对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通过药对配伍这种形式,可以加深对方剂组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临床的选方用药和疗效的提高;对方剂配伍理论内涵的揭示及中医药理论的挖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整理归纳历代补气方剂用药特点的基础上,对补气方剂的制方配伍方法及其用药规律进行探讨,提出以补气药为主,配伍温阳药、养阴药、安神药、化痰药、活血药、收敛固涩药、清热药等是补气方剂的主要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3.
简要阐述了中药方剂配伍的实验研究现状,从方剂配伍的药理学、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中药含药血清等方面进行了详述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目前研究中药方剂配伍规律多围绕“综合分析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方剂物质基础的认识,并在方剂药理学、方剂药代动力学、中药含药血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随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新近研究的特点,对于继承和发展配伍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和筛选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方剂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方剂的疗效之所以优于单味药,是由于配伍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正如清·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所说"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因此,配伍理论是研究方剂的重要手段,许多学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方剂组方原理及配伍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拆方研究是对方剂配伍原理进  相似文献   

6.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通过有序的配伍,增强自身功用,发挥药物间相辅相成作用,使各具特性的药物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组成药物中的核心配伍药物的作用则显得尤为关键,它决定着整个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取向。试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运用等方面论证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作为六味地黄丸"三补"药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方剂配伍作用实验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方剂配伍作用实验研究展望樊巧玲(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部方剂教研室210029)主题词方剂十中药配伍,综述中医方剂的配伍作用,主要是指方剂中各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诸药组合成方后的整体综合作用,有关方剂配伍作用的研究是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早见于...  相似文献   

8.
配伍对细辛在复方中功效发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发掘历代医家运用配伍方法控制细辛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经验与技巧,总结历代名方中细辛常用的配伍组合规律,正确指导临床遣药组方,为进一步弄清其减毒增效的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据,收集含细辛的方剂1312首,采用归类统计的方法,总结细辛常见配伍结构.结果及结论细辛的配伍运用广泛,涉及<中药学>各类药物,主要与解表药、补虚药、温里药、清热药、活血药配合运用,其中常见的配伍结构有细辛配干姜和五味、细辛配防风、细辛配川芎、细辛配白芷、细辛配茯苓、细辛配大黄等.  相似文献   

9.
掌握方剂的配伍是学好方剂学的关键之所在。因此,方剂学教学以“配伍”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君药在方剂中的主导地位,提纲挈领解析君臣配伍,深入浅出剖析难点配伍,培养了学生分析方剂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几个常用经典方剂中药物组成的配伍及方药分析出发,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指出临床疗效好的中药方剂,离不开"动力药"。旨在进一步阐明中药应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认为中药通过合理的辨证,科学的配伍,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严氏济生方》附子方药配伍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附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济生方》中82张附子方,对其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附子方中温里药使用频率最高;补气药、解表药、补阳药、理气药、收涩药、补血药是附子常配伍的药物。结论:《济生方》附子方药配伍规律体现重视温补阳气以固根本的思想,通过合宜的配伍,增强药力,使扶正不恋邪,祛邪不伤正,既取速效,更求稳妥。  相似文献   

12.
中药七情含有丰富的哲学内容。一、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表现为配伍六情中的药物出现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1.具有联系的多样性,如相须相使能增强功效或产生新功效,……相反能增强或产生毒性。2.六情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特,点而成系统。如配伍的整体功能可大于或小于组成它的各药功能之和;一味药随配伍不同而功能有异;配伍药间比例或剂型不同功能亦有异;配伍可以是两味,也可增加药味组成较大或更大的方,具有整体化特点。二、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1.药物配伍后出现功能增强或新功能,药在方中的主次地位又可改变,呈现同一性。2.药物配伍后可消减功效,可增强或产生毒性,呈现斗争性。3.上述两种情况可存一方中,但在总体上呈协同作用。4.相须与相反、相畏与相杀、相使与相恶构成三对矛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神农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药物学内容的相关性,《神农本草经》的药性、功效及主治证在解析方剂配伍中的应用的探讨,从而为解析方剂配伍澄本溯源,提供本草文献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历代主要外科著作中关于阳证肿疡外用药的整理与分析,根据其配伍组成不同,可将阳证肿疡外用药归纳为两类,且总结出两类外用药有不同的配伍特点、组方规律、适用症状和阶段。由此,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及丰富中医外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正>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一种不以自杀为目的的反复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包括割伤、烧伤、咬伤、抓伤等多种形式[1]。非自杀性自伤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类疾病,在全球青少年中的患病率高达17%[2-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者高达44.8%,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圣济总录》心悸方用药规律。方法:使用方剂配伍信息综合挖掘系统(V1.0)统计药物频次及药类频次,并使用病药关联规则及病证药关联规则分析心悸方证与药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根据用药规律分析得出,心悸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主要表现为心气虚,治疗以补气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有人参、茯苓、远志、炙甘草、防风、天竺黄等,同时病证不同,选择的药物不同。高频药物配伍主要为茯苓-炙甘草,麦冬-炙甘草,人参-炙甘草等。结论:通过对《圣济总录》心悸方的系统分析研究,可了解治疗心悸病的基本思路,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文献总结归纳中风后口眼歪斜的常用药物及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华医典5.0》中治疗中风后口眼歪斜的古代及近代中药处方,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软件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并利用SPSS Statistics24和SPSS Modeler18.0软件对数据库中的处方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方剂621首,中药331味,药物总频次7880次。其中最常用单味药物为防风,频率达47.5%。最常见药类为解表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温里药。常用药组蝎梢-天麻-僵蚕在设定支持度15%、置信度70%条件下出现频次最高。[结论]数据挖掘结果体现了先贤治疗中风后口眼歪斜重视单味药物防风的应用及虫类药与平肝熄风药的配伍使用,对现代遣方用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川芎是临床常用药,对药配伍,各取其长,补彼此之不足,全个体之未备,乃合群之妙.系统整理文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15种川芎"对药"配伍关系(主要包括同类相从、异类相使及相反相成),解析与川芎配伍药物的性味功效,总结对药配伍规律,探讨组方用药比例,发掘用药特点,以期规范川芎对药应用范围、剂量等,从而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佤族医药单验方是佤族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用药概况、药物使用依据、用药特点三方面阐述,对佤族的常用药物进行了统计,对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组方规律和特点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方剂方解的概念、作用、历史发展、现行君臣佐使法建立方解的局限性进行论述,提出了药群(即体现一定治法、针对某病或某证的药物集合)法建立方解的思路和可行性,对透彻理解方剂的配伍原理、指导临床运用、创制新方及科学研究方剂配伍等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