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瑞星  余惠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7):857-857,860
对于一些慢性疾患的康复治疗,家庭氧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已经成为低氧血症COPD病人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病人及家属对氧疗知识的缺乏,氧疗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病人认为吸氧越多越好或不吸氧影响不大或感到气促才吸氧,错误的用氧方法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甚至还会造成生命危险。有地区性调查显示。100%患者对家庭氧疗指征和吸氧持续时间不了解。73%对用氧安全不了解,35.5%对吸氧浓度不了解。无1例进行正确家庭氧疗。因此对病人及患者家属进行家庭氧疗的适应症、治疗方法、副作用发生的机制及其预防的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肺心病人的家庭护理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有国家庭氧气治疗对于肺心病人来说,实行家庭氧气治疗(氧疗)效果是肯定的。经过大量研究证实,氧疗是能改善患者预后的基本治疗方法。但其效果好坏与吸氧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每日吸氧时间超过18小时者的生存率比不...  相似文献   

3.
1887年3月,Holzapple让肺炎患者吸氧,这是氧疗(Oxygen Therapy)的最早记载。经过一个世纪的医疗实践,氧疗的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近几年来,已强调和推广家庭氧疗(HOT)。这是因为,许多急症常发生在家中,现场吸氧,可争取抢救时间,大大降低死亡率;另一方面,许多慢性疾病经过家庭  相似文献   

4.
家庭氧疗被认为是最能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等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起着明显的作用。但是,不少患者和用氧者对吸氧知识还不够了解,甚至存在滥用氧或不敢用氧的情况。那么,究竟如何正确吸氧呢?哪些患者需要家庭氧疗氧疗是指各类缺氧疾病的治疗,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浆中溶解氧量增加,能改善组织的供氧。那么,哪些患者需要家庭氧疗呢?  相似文献   

5.
张雪梅  徐蕾  周小燕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196-2198
[目的]了解伴严重低氧血压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家庭氧疗的状况.[方法]收集华西医院老年科门诊及住院COPD患者共187例,给予调查问卷,问卷内客包括一般基线资科及氧疗情况调查.[结果]COPD患者实施氧疗者占59.9%,未实施氧疗的原因包括:经费原因、不了解氧疗重要性及害怕对氧疗产生依赖;对氧疗知识完全掌握者<40.4%;每日坚持吸氧15h者仅占7.1%;影响氧疗时间的因素包括制氧机原因及氧疗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应该加强家庭氧疗的护理及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COPDⅣ级稳定期患者分为氧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氧疗组在社区医师指导下每日双腔鼻导管吸氧1~2L/min,每日15h以上,对照组不吸氧或偶尔吸氧,每日不超过3h.密切随访2年,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氧疗组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病死率降低.结论社区医师正确指导COPD稳定期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是COPD稳定期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家庭氧疗可减少COPD患者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从而降低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继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氧疗状况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对氧疗知识的认知状况及影响氧疗依从性的有关因索,提供开展氧疗护理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4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氧疗知识严重缺乏,氧疗的依从性差。绝大多数患者的吸氧时间都没有达到氧疗规范的要求,每日总吸氧时间≤2h的31例(57.4%),≤8h的14例(25.9%),了解日吸氧时间应≥15h的只有6例(11.1%)。依从性差与缺乏正确的氧疗知识、自理能力、家庭经济状况和吸氧不舒适密切相关。结论需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有效的护理对策,大力普及氧疗知识,注重对家属的教育,提高COPD患者氧疗的依从程度,减少再入院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rrjk》2017,(2)
目的:了解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氧疗情况。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60例患者家庭氧疗认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家庭氧疗的使用率仅为8.3%,使用时间为2-10h;未使用率为91.7%。结论:COPD患者对长期家庭氧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呼吸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对COPD病人氧疗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指导,为病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每日吸氧时间、吸氧量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观察组的氧疗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效果明显,可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大众健康》2012,(4):37-37
我父亲患有冠心病和老慢支,有人建议我父亲经常在家吸吸氧,我想问一下,什么样的人可以进行家庭氧疗?应当吸多大的量,吸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11.
陈亚静  钱文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43-5744
目的 为意识障碍患者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氧疗方法.方法 选择50例脑血管意外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单鼻塞吸氧管吸氧,B组采用双鼻塞吸氧管吸氧,并于吸氧前,吸氧后60min对患者的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动脉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02)及氧分压(Pa02)进行观察.结果 单鼻塞吸氧管吸氧组与双鼻塞吸氧管吸氧组比较,R、PaO2、pH值、SPO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鼻塞吸氧管吸氧效果优于双鼻塞吸氧管吸氧,是意识障碍患者的一种更有效的氧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以及肺原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尽管抗感染(消炎)和舒张支气管(平喘)等治疗对改善症状和控制病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10余年国内外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能否坚持长期家庭氧疗是影响慢阻肺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长期氧疗?长期氧疗是指病人脱离医院环境后返回社会或家庭,每日实施吸氧,并持续较长时期。那么,哪些病人适合于长期家庭  相似文献   

13.
氧疗对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  陈艳艳  聂川  罗先琼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4996-4997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氧疗的关系。方法:选择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较规范的6所三级甲等医院作为调查医院,收集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0日在调查医院出生或收治的并已进行眼底检查的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治疗用氧情况。结果:吸氧浓度<40%、40%~60%、>60%的ROP发病率分别为12.14%、30.00%和53.19%,吸氧时间<7天、7~14天,>14天ROP的发病率为13.50%、23.60%和25.30%,不同吸氧时间和不同浓度下RO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方式与ROP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规范使用氧疗、降低用氧浓度和缩短用氧时间是ROP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展 《长寿》2005,(12):11-11
家庭氧疗通常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心绞痛、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家庭治疗,吸氧能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正>从专业角度看,慢阻肺患者进行氧疗是有明确指标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患者在呼吸困难时,可以建议短时间吸氧;第二,患者在运动时,由于身体本身耗氧量增加,此时出现缺氧,也可以吸氧;第三,长期持续氧疗,尤其是患者已经出现了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好等情况时,医生会建议患者吸氧。慢阻肺患者由于机体本血氧饱和度低于88建议长期氧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的预充氧不同的吸入氧浓度(Fio2)和吸氧时间对吸氧后SPO2的影响。方法对20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出现吸痰指征时分别不给予高浓度吸氧,和按不同的FiO2,吸氧时给予高浓度吸氧的处理。然后对患者进行吸痰,于氧疗后,吸痰5min后记录SPO2,并对各组资料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后SPO2值均下降,但氧疗后的SPO2高于不予氧疗的SPO2;吸氧时间越长SPO2值越高。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给予吸入FiO2为80%的氧2min,能达到改善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减少氧疗引起的副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胡楠  申琳 《中国职业医学》2012,39(4):290+292
目的探讨不同卧位吸氧对煤工尘肺(CWP)合并肺感染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92例气喘、胸闷、咳嗽、咯痰及呼吸困难的CWP合并肺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仰卧位、俯卧位吸氧,连续5 d,每天8 h,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不同卧位吸氧测得患者的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俯卧位吸氧患者的SpO2明显高于仰卧位吸氧的患者(P<0.05)。结论俯卧位吸氧疗效明显优于仰卧位吸氧,CWP合并肺感染患者吸氧时应采取俯卧位,以提高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梁瑞清 《现代医院》2008,8(2):146-147
目的通过家庭氧疗防止或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方法给病人阐明长期家庭氧疗的意义;令其树立氧疗意识和清楚家庭氧疗的方法,并在家庭氧疗过程中结合呼吸功能训练。结果每位病人的住院频率均较家庭氧疗前明显降低。结论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确切疗效,可以降低住院的频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我科曾对5例慢性呼衰患者进行家庭氧疗,均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之目的。现择其资料齐全者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60岁,20多年前因左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反复咯血经正规抗痨治疗无效而行左肺全切术。近10年来反复咳嗽、咳痰、气促,1987年2月5日因症状加重而入院,当时诊断为“左肺全切术后、慢支(喘息型)、肺气肿呼衰(Ⅱ型)、肺心病右心衰(Ⅲ°),经抗炎、祛痰、平喘及执续低流量吸氧等处理后症状减轻。考虑在院生活不便而要求出院治疗。当时吸氧下血气分析为pH7.28,PaO_2 6.80kPa,PaCO_2 8.28kPa,HCO_3~-29.40mmol/L,BE1.50mmol/L。但解除氧疗后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生活不能自理,遂于同年5月份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行家庭氧疗,症状改善。此后病情渐好转,半年后改为夜间氧疗,并能自理生活。这次因受凉后病情加剧而于1990年11月19日再次入院,经相应处理后症状一度减轻。但终因肺功能严重损害、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不能纠正以及严重感染而于1990年12月5日死亡。一般认为,家庭氧疗可提高血氧分压,从而防止或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右心功能、防止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慢性肺心病患者对氧疗的遵医行为。方法对40例慢性肺心病拒绝氧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有32例接受鼻导管吸氧方法进行氧疗,4例干预失败,4例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死亡。接受氧疗者多在持续吸氧6~12h后,缺氧及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对氧疗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