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细胞减少症是精神科常用药物氯氮平的一种危险副作用。笔者自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5月采用中药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2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 3年间住院病人 15例和门诊病人 35例。所有病人均符合《CCMD -2 -R》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氯氮平用量在 2 5 0mg/d~ 40 0mg/d。应用氯氮平治疗前 ,5 0例病人查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 ,粒细胞分类比例在正常范围。 5 0例患者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中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见表 1。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乏…  相似文献   

2.
氯氮平致粒细胞缺乏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氮平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对我院应用氯氮平治疗导致粒细胞缺乏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氯氮平是一种常用的有显著疗效的抗精神病药物,长期大剂量应用常引起心肌损害。但小剂量引起的急性心肌损害却不常见。现将1993~1997年间,我院住院单独应用氯氮平治疗的238例中,由小剂量所致急性心肌损害的24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氯氮平致遗尿3例营口市第一专科医院(115001)韩绍杰营口市委卫生所(115000)曹德全营口市人民政府卫生所(115000)董冲氯氮平是一种抗精神病药,合成于60年代,属二苯氧氮平类。由于具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明显镇静和抗精神病作用,特别是对难治...  相似文献   

5.
氯氮平是目前精神科中应用非常广泛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抗精神病作用强、奏效快,锥体外系反应小。但引起的心电图异常变化是出现快、异常率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氮平、利培酮致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电图异常情况,并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对单一口服氯氮平、利培酮致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心电图异常者对症处理或调整原药物剂量,观察心电图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电图异常率为50.00%,其中氯氮平组为63.16%,利培酮组为37.50%,利培酮组所致心电图改变明显低于氯氮平组(χ~2=5.132,P0.05);两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律失常最多,其中氯氮平组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多,利培酮组以窦性心动过缓最多;对心电图异常者采取对症处理后大部分病人恢复正常。结论两种抗精神病药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电图均有影响,经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入院时基础心率偏高者慎用氯氮平;入院时基础心率偏低者慎用利培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对白细胞的影响 ,我们对单用氯氮平与单用氯丙嗪患者的血白细胞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分析 :氯氮平组 32 6例中 ,4 6例 ( 14.11% )发生白细胞计数变化 ,其中男 30例、女 16例 ,平均年龄32 .5± 8.4岁。氯丙嗪组 368例中 ,2 1例 ( 5.71% )发生白细胞计数变化 ,其中男 14例、女 7例 ,平均年龄34 .2± 7.2岁。白细胞变化发生率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X2 =14.0 1,P<0 .0 1) ,但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 P>0 .0 5)。表现为 :1WBC计数变化 :a.白细胞升高 :氯氮平组 2 7例升高 ( 10 .2~ 2 4× 10 9/ L )…  相似文献   

8.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体重和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抗精神病药对体重和血糖的影响有一些报道,氯氮平和利培酮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代表在精神科临床上应用已十分普遍,本文通过对氯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和血糖的分析,以了解其对病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我院使用现状的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作一简要回顾,并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我院使用的现状作一简要的报告。方法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定义、分类、受体结合特征、治疗特点、临床益处、新用途、最适宜人群、进一步研究、优化的领导者、药物的研究、效益费用的关系等作一简要回顾。结果发现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这类药物统称为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基本保留了氯氮平的一些优点,已逐渐成为精神科临床首选的抗精神病药。结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情感症状的疗效优于经典药物,同时对认知功能也有改善作用,副作用也显著低于经典药物。因此,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带给人类新希望。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或有其他重性精神病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第二代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派唑、齐拉西酮等。与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相比,因作用广谱、疗效好、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大,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下称第二代药物)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尤其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常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多表现为心电图的各种异常,或发生心源性猝死[1、2]。现综述如下。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3]。精神病者服用第二代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多以不产生严重后果的窦性心律失常为主,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最高(50%)[4],多发生在用药初期。氯氮平作为此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与利培酮[5]、阿立派唑[6]等同类药物相比,其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最高的,可能该药物能拮抗乙酰胆碱受体、抑制迷走神经,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心率增快,增加心肌耗氧量[7]。其次是窦性心动过缓,利培酮的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达65.51%[8],可能与药物的奎尼丁样效应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奎尼丁样效应,可抑制钾-...  相似文献   

11.
氯氮平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氮平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常用药物 ,白细胞减少是其常见副作用 ,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 16.4 % ,多为粒细胞减少 ,伴其他血象改变者少有报告。我们观察了73例氯氮平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血象特点 ,发现其中15例伴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 采用日本东亚 F- 80 0血球计数仪测定 30 0 0例口服氯氮平患者的血液涂片 ,发现 73例有白细胞减少 ( WBC2 .1~ 3.9× 10 9/L) ,其中 15例伴有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降低。 15例患者平均用药 (氯氮平 )剂量为 2 0 3.2 2 ( 2 5~ 575) mg/d,用药时间 4 2 .70 ( 3~ 89)天 ;男 8例 ,RBC3…  相似文献   

12.
梁德敏 《内科》2008,3(3):F0003-F0004
氯氮平自1966年问世以来,用于精神病的治疗,其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副作用已广泛被临床医生所重视,而引起白细胞的增加却普遍认为是一过性的反应而被忽视。本文观察到的一例病人因氯氮平引起粒细胞双向变化,最终死亡,为引起人们注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晚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性精神症状是一个难于治疗的问题,有痴呆症状的帕金森病病人经常出现混乱状态和幻觉,减少抗帕金森药物或使用经典的精神抑制药会导致帕金森症状加重。氯氮平是一种有效的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该药很少引起锥体外的副作用。有报告应用该药治疗5例帕金森病伴药物性精神症状患者,结果显示有效的抗精神病作用,运动症状并无加重。病人作者选择16例有药物性精神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2例为维持必需的运动功能而长期稳定地服用大量的抗帕金森药物(左旋多巴和/或溴隐停);4例由于出现精神症状而减少了溴隐停  相似文献   

14.
<正> 氯氮平(Clozapine)是国产的一种新广谱抗精神病药物,用于临床已十余年。我院对新入院病人均作心电图常规检查、定期复查。在以往的心电图检查过程中,发现氯氮平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较其它抗精神病药物为大。该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报道尚少,现将我院应用氯氮平治疗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如下: 患者100例均为住院病人,治疗前经临床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心电图检查均正常,受检者均单用氯氮平治疗。患者分为两组:男组50例,年龄17~44岁;女组50例,年龄17~48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老年期精神障碍病例的逐年增多,因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影响认知功能、副作用大等原因已不适宜老年人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奥氮平是最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5-羟色胺(5-HT)、多巴胺和胆碱能拮抗作用,与其受体结合情况相符,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有严重阳性症状和/或阴性症状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国外报道奥氮平在控制老年期精神障碍,特别是老年人伴器质性精神障碍有较好的疗效[1],能较快控制精神症状且副反应小[2].本研究用奥氮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副反应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以来,精神病患者心源性猝死时有发生,有人认为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严重毒副作用,如肺栓塞、脑梗塞、粒细胞减少、麻痹性肠梗阻、恶性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传导阻滞等有关。尤其与抗精神病药诱发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肌炎和心肌病有关。近年来研究认为心源性猝死与QTc间期的延长有密切关系。QTc间期延长可作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危险信号。且与药物的种类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观察单纯使用氯氮平和单纯使用奥氮平的患者用药前及4周后QTc间期的变化,比较两药对QTc间期的影响,探讨药物引起猝死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急性间质性肾炎 (AIN)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主要原因 ,药物过敏反应是AIN最常见的原因。氯氮平 (Clozapine)是一种新型三环氯苯二氮类抗精神病药物 ,与其它精神抑制药物不同 ,仅用于其它安定类药物无反应或不能耐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除显著镇静及降低惊厥阈外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粒细胞减少症。作者报道 1例氯氮平引起AIN的病人。病例 女性 ,3 8岁 ,有情感失调病史 ,因无尿型肾功能衰竭入院 ,既往无肾脏病及全身性疾病史。 1 981年~ 1 996年接受多种情感稳定剂如锂剂、三氟拉嗪、氟奋乃静及舍曲林治疗 ,疗效不一…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的文献中已经报道过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所带来一些代谢后果,包括体重增加、高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虽然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不明,但是仍有一些可能的机制。由于体重增加被认为是糖尿病和脂代谢紊乱发展的诱发因素,所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监测体重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筛查措施。由于某些抗精神病药物不太可能造成体重增加,如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等,所以对于高风险人群或者之前诊断为糖尿病或者有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或体重显著增加的人群来说,选择低风险的抗精神病药物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不同科室医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时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上海地区有老年痴呆或认知障碍门诊的临床医师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年龄、性别、学历、每月诊断AD例数及诊断轻中重AD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职称、医院等级、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选抗精神病药物中,92.6%的精神科医师、96.6%的内科医师、91.5%的神经内科医师在首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氯氮平)上,三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利培酮、喹硫平、奋乃静、奥氮平、氯氮平等药物的选用上,三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医师治疗AD患者时,合并处方抗精神病药物较为普遍。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首选药物中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种类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及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变化的差异情况。方法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治疗,分别于第一、二、三月复查心电图。结果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三月后患者心电图改变显著,低于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P〈0.05);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与使用药物剂量有关。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心电图异常率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低,临床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