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老年化进程及糖尿病病人的增加,下肢动脉疾病日趋增多。影像检查技术包括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越来越多地应用其中,特别是多层螺旋CT具有方便、快捷、直观、无创、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等特点,尤显临床价值。就近几年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的技术及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老年化进程及糖尿病病人的增加,下肢动脉疾病日趋增多.影像检查技术包括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越来越多地应用其中,特别是多层螺旋CT具有方便、快捷、直观、无创、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等特点,尤显临床价值.就近几年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的技术及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16层螺旋CT副肾动脉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16层CT显示副肾动脉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0例中腹部扫描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获得的所有肾动脉原始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副肾动脉发生率为25.9%,左、右侧分别为24.3%、27.3%,其中1支及2支副动脉发生率分别为24.2%(右25%,左23.3%)、1.7%(右2.3%,左1.0%);男、女分别为27.8%、23.5%,它们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1支及2支副肾动脉平均直径分别为2.5mm、2.2mm(右)和2.4mm、2.1mm(左)。结论:16层螺旋CT在显示副肾动脉方面可提供较详细的信息,可应用于外科肾脏手术、介入治疗及肾移植供肾术前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64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的显示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305例患者行肝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准直宽度0.625mm、螺距0.984,标准重建。成像方法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以Michels分型观察肝动脉的解剖与变异类型。结果:305例患者中,肝脏肿瘤190例,其他115例。Michels分型Ⅰ型255例,Ⅱ型30例,Ⅲ型19例,Ⅴ型1例。其中50例肝脏肿瘤患者的DSA表现与CTA对照,肝动脉解剖及变异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能够准确的显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并能明确肿瘤血管异位侧支来源,对临床手术、介入治疗及肝脏移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连续性AD患者行64层螺旋CTA,对所有数据进行MPR、MIP、VR等重建分析。结果:CTA结果显示依据DeBakey分类法,Ⅰ型夹层14例,Ⅱ型2例,Ⅲ型4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明确的撕裂内膜片及真假腔,动脉期真腔平均CT值较假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所有患者均明确显示了初始破口的位置,55例显示了一个或多个再破口,3例Ⅲ型患者未显示再破口。39例Ⅲ型患者初始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降部或降胸主动脉近端,其近端瘤颈长度、宽度分别为0.4~10.8cm(平均3.5cm)、2.2~3.6cm(平均2.8cm),瘤体最大径为3.2~9.2cm(平均5.4cm)。图像准确显示了所有患者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以及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快速、准确性高等优点,是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术前评价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凹肺动脉成像最佳扫描方法。方法:22例患者采用自动激发扫描、22例采用常规12s扫描、23例通过绘制时间密度曲线找出最佳扫描时间三种扫描方式。扫描完毕对数据进行后处理,包括MPR、MIP、VR。比较这三种扫描方法肺动脉的显影情况。结果:22例自动激发扫描患者中12例肺动脉显影清晰而肺静脉不显影,肺动脉显影清晰但肺静脉有强化8例,扫描失败2例;22例固定12s进行扫描,14例肺动脉显影清晰且肺静脉不显影,肺动脉显影清晰但肺静脉有强化者5例,扫描失败3例;23例采用时间密度曲线法进行扫描,21例肺动脉显影清晰且肺静脉不强化,肺动脉显影清晰但肺静脉有强化者2例,无扫描失败。结论:通过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确定肺动脉扫描延迟时间的方法是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最佳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造影检查病例,使用对比剂跟踪技术,后处理使用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CTVE)等技术重建,分析其发育变异、斑块性质、狭窄程度等情况,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65例130条颈动脉中,34条无异常,颈内动脉瘤8条,粥样斑块并狭窄88条。88条狭窄的颈动脉中,轻度狭窄59条(67.0%),中度狭窄22条(25.0%),重度狭窄5条(5.7%),闭塞2(2.3%)条;130条椎动脉中,正常52条,先天性变异27条,粥样斑块并狭窄46条,椎动脉受增生骨质压迫5条。51条狭窄的椎动脉中,轻度狭窄40条(78.4%),中度狭窄8条(15.7%),重度狭窄3条(5.9%)。结论:应用64层螺旋CT颈部CTA检查,可同时完成颈动脉与椎动脉血管成像,准确显示血管病变的类型、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术前的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64-SCTA)在主动脉夹层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主动脉夹层的64-SCTA征象,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De BakeyⅠ型8例,De BakeyⅡ型2例,De BakeyⅢ型45例,主动脉壁内血肿8例.主动脉腔内见线状低密度内膜瓣影55例,将主动脉分成真假两腔, 64-SCTA显示破入口位于升主动脉10例,距动脉瓣平均(5.65±2.93)cm,位于弓降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44例,瘤颈长度平均(2.69±2.03)cm;瘤颈直径平均(2.86±6.06)cm.64-SCTA精确显示夹层破入口25例,DSA精确显示19例,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64-SCTA在主动脉夹层术前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不但能明确诊断,还可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成窗变异的发生率及CT血管成像(CTA)特征,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0年1月本院共有2734例患者行头颈联合64层CTA检查,其中14例确诊为大脑中动脉成窗.回顾性分析大脑中动脉成窗的发生率、部位、形态等CTA特征及其合并症.结果 (1)14例患者共15个大脑中动脉成窗,发生率为0.51%(14/2734).M1段近端成窗12个,占80%;M1段远端成窗2个,占13.3%,均由一支桥血管与M1段远端及M2段近端构成;M1段中部成窗1个,占6.7%.M1段近端成窗中,9个成窗位于大脑中动脉起始部,3个成窗由一支桥血管与M1和A1近端三支血管组成.(2)2个"窗"径较小者(<2 mm)呈孔状,13个"窗"径较大者中,10个分支粗细不等呈"OK"手势样,3个分支粗细大致相同呈"凸透镜"样.(3)1例合并基底动脉成窗,1例合并大脑后动脉成窗,1例合并永久三叉动脉,3例合并颅内其他动脉的动脉瘤.结论 CTA能快速、直观、准确地判断大脑中动脉成窗及其合并症,熟悉其CTA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相应治疗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何其舟  唐光才 《西南军医》2010,12(6):1149-1151
肠系膜上动脉是腹部肠道重要的供血动脉,解剖变异大,其病变是腹部较常见的疾病,目前诊断方法较多.本文分析了64层螺旋CT成像在SMA解剖变异及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对结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患者(其中结肠癌12例,息肉10例,肠壁多发性小凹陷9例,多发性憩室2例,CTVC阴性2例,肠先天性旋转不良、溃疡性结肠炎伴黏膜腺体增生、回肠末端与乙状结肠吻合术各1例)常规清洁肠道,应用GE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将所得的容积数据经0.625mm重建后传至工作站。运用CTVC、VR、MPR、360°大视角解剖视图、RaySum、导航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并将结果与常规结肠镜检查(CC)比较。结果对12例结肠癌和10例息肉患者,CTVC均良好地显示肠腔内病变的大小、数量、形态。12例结肠癌中RaySum均准确地显示了病变的位置、范围,以及因癌肿浸润导致的肠管明显狭窄。MPR显示了肿瘤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结合2D横断面图像发现3例结肠癌伴肝脏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60°大视角解剖视图较准确地测量出了肿瘤距肛门的距离,结果与CC一致。1例CTVC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伴降结肠癌的患者,病理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伴黏膜腺体增生。1例CTVC诊断为乙状结肠癌和1例横结肠息肉与CC不符。结论64层螺旋CT结肠成像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结肠病变的技术,CTVC结合MPR、RaySum、VR等技术还能获得比CC更多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肺恶性肿瘤行CT灌注扫描,其中腺癌12例,非腺癌9例,均经病理证实.将所得图像传入工作站后以CT灌注成像处理软件处理,分别获得最高灌注区、高灌注区均值和最大层面全肿瘤区域的血流量、血容量、表面渗透性等灌注参数.绘制时间-密度曲线,并测量肿瘤的CT强化峰值.对所获得的各种灌注参数值及CT强化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腺癌与非腺癌的各项灌注值进行均数t检验.结果 (1)肺恶性肿瘤CT强化峰值与最大层面全肿瘤区域及高灌注区的血容量均值呈显著正相关,与表面渗透性无明显相关性;(2)肺腺癌与非腺癌的对比,所有灌注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恶性肿瘤评价方面提供一定的信息,但对肺肿瘤的组织学定性诊断方面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3.
头颈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成像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成像(64-SCTSA)的检查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头颈部血管64-SCTSA的影像资料,讨论其技术特点、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范围,诊断结果与手术或DSA比较。结果本组检查及成像参数合理、有效,患者检查全部成功。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分别达很好51例(60.7%),好29例(34.5%),一般4例(4.8%)。84例中发现阳性病变79例,其中颅内血管病变58例,颈部血管病变21例。64-SCTSA诊断结果与手术或DSA检查比较,结果基本一致。结论64-SCTSA技术能减少骨结构等对血管的阻挡,有利于显示头颈部血管病变,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个性化重建方法在冠状动脉CTA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排CT不同个性化重建方法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5-06-2006-06常规重建不满意而进行个性化重建后达到诊断要求的患者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7岁);扫描采用TOSHIBA(Aquilion)64排螺旋CT( 120 kV、400 mA、0.5 mm、0.4 s/r )进行数据采集;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绝对期相和相对期相重建.结果 高心率患者好的相对期相重建平均为40%R-R间期(范围20%~60%),绝对期相平均为350 ms(范围200~600 ms).心律失常的患者相对期相重建均未达到诊断要求,绝对期相重建对图像质量有较大的改善,绝对期相平均为380 ms(范围300~420 ms).结论 绝对期相重建后的图像质量要好于相对期相重建后的图像质量;低心率患者好的重建图像质量多位于舒张中期,高心率患者好的重建图像质量多位于收缩末期和舒张早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三维重组在胰岛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患者的64层螺旋CT表现,重点分析动脉期及静脉期强化特点.结果 12例胰岛细胞瘤均为单发,全部位于胰头,平扫8例与胰腺呈等密度,4例可见钙化,部分可见局限性隆起,但与正常胰腺分界不清.增强后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CT值较正常胰腺平均高75~85 HU,静脉期强化程度较动脉期略下降,CT值较正常胰腺平均高47~57 HU.增强后瘤体边界与正常胰腺分界清晰.结论 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组在胰岛细胞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64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肝脏血管造影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8例患者行肝区3期血管成像扫描.重建方法为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 在228例病例中,正常肝动脉168例,肝总动脉(CHA)来源异常10例,肝左动脉(LHA)来源异常18例,肝右动脉(RHA)来源异常8例,原发性肝癌显示肿瘤供血血管18例,正常门静脉143例,门静脉变异11例,肝内门静脉栓塞28例,肝外门静脉主干栓塞38例,门静脉显影淡28 例,未显影2例,受压移位8例;正常肝静脉(HV)128例,肝静脉变异23例,右下副肝静脉2 例,肝静脉显影淡36例,未显影18例,受压移位5例.结论 64排螺旋CT肝脏3期血管成像是了解肝脏动脉及门、肝静脉系统正常、变异及病变情况的无创、安全、方便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胡芸  张树桐  金朝林  王翔   《放射学实践》2009,24(6):622-624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大小形态改变,探讨其在指导临床诊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OSAHS患者及20例健康成人行上气道64层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2组患者软腭长度、悬壅垂长度、咽侧距、腭咽距及腭咽腔最小截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AHS患者软腭长度[(29.11±3.78)mm]较健康对照组[(23.40±2.55)mm]增大,而咽侧距、腭咽距及腭咽腔最小截面积[分别为(22.35±3.59)mm、(12.84±1.94)mm和(175.50±24.43)mm2]较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23±4.17)mm、(9.72±2.04)mm和(52.61±3.13)mm2]减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64层CT上气道扫描并进行定量分析可协助临床判断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及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64层螺旋CT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为腰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912例,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和有无骨质疏松引起的病理性骨折.结果 本组研究经行CT检查的9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其中203例患者引起病理性骨折.结论 64层螺旋CT能够判断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并能预测其引起病理性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14例主动脉缩窄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3~ 59岁,平均31.3岁,均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 数据在ADW 4.3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后处理.结果 14例患者中管状型缩窄12例,隔膜型缩窄2例.管状型缩窄包括弓降部局限性狭窄7例、升主动脉发育不良1例、腹主动脉节段性缩窄1例、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瘤3例.其中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可显示狭窄和侧枝血管,结果与手术发现一致.结论 CTA能够全面地显示主动脉缩窄和侧枝循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最佳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脾动脉造影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前行64层螺旋CT脾动脉造影检查的32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原发性脾功能亢进3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9例.血管成像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结果 32例患者脾动脉血管均明显增粗、扭曲;27例脾动脉走行于胰体尾部上缘,5例走行于胰腺后方;脾动脉分支型25例,主于型7例.脾动脉终末端多为二分叉型.发现脾动脉瘤8例共21处,其中5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位于脾动脉主干1处,位于脾叶动脉8处,位于脾内动脉分支12处.结论 64层螺旋CT脾动脉成像能够准确显示脾动脉生理及病理状态,为腹腔镜术前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