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英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0):595-595
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的患儿为主的诊疗系统.加强NICU的组织管理、人员培训,以及急救物品、设备及病室的管理,对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的患儿为主的诊疗系统,它集中新生儿病区的专业医生及专门训练过的护士。加强NICU的组织管理、人员培训、质量控制以及急救物品、设备及病房的管理,对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1抢救设备配置为了提高重症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我院于2006年1月成立了NICU室,内设多功能辐射抢救台3台、多功能监护仪2台、微量输液泵10台、微量血糖仪1台、早产儿监护仪1台、新生儿呼吸机1台、新生儿经皮测疸仪1台、新生儿暖箱和蓝光治疗箱15台,房间内配有空调、床旁X光机、人工呼吸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高危新生儿多能存活出院,但这些新生儿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之一就是听力障碍。国外报道,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2%~4%,远高于正常新生儿。本研究通过对我院NICU中高危新生儿及产科病房中正常新生儿的听力检测,探讨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评价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特点和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是病情危重、体重极低、发育不全和营养不良的新生儿,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差和侵人性操作多等是其共同特点,因而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作为医院感染监控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25%。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我院自2007年5月建科以来,  相似文献   

5.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在就地抢救、稳定病情的基础上,安全有序地将危重患儿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继续监护治疗。转运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监护治疗过程。本文对2002年1月~2010年2月59例将早产儿的途中监护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指导今后工作,降低早产儿病死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肠外营养液配置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从2019年9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加强肠外营养液配置管理,2019年3~8月为实施前,2019年9月~2020年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有5694袋NICU肠外营养液,实施后有6339袋NICU肠外营养液,比较实施前后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准确率。结果:实施后NICU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准确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NICU肠外营养液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新生儿用药安全,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NICU的高危儿存活率显著提高。脑损伤所导致的神经发育后遗症改变随之愈发突出。早期干预在NICU中介入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受到重视。现就近年来有关NICU早期干预介入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高危新生儿多能存活出院,但这些新生儿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之一就是听力障碍.国外报道,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2%~4%[1-2],远高于正常新生儿.本研究通过对我院NICU中高危新生儿及产科病房中正常新生儿的听力检测,探讨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评价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特点和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睡眠管理现状,制定提高患儿睡眠管理质量的对策。方法:采用医院自制NICU护士患儿睡眠管理问卷对28名NICU护士进行调查,观察NICU患儿睡眠管理得分情况。结果:患儿睡眠管理标准分60分的护士占21.43%;仅17.39%的护士接受过睡眠知识相关培训,7.14%的护士会采取措施改善早产儿睡眠,92.86%的护士睡眠管理知识掌握不理想;NICU护士在患儿睡眠基础知识、睡眠管理行为习惯及睡眠评估行为方面得分较高,在管理内容、睡眠评估知识、促进睡眠改善行为、睡眠评估行为方面得分较低。结论:NICU患儿睡眠管理亟待改善,护士缺乏相关知识培训,主动意识不强,应加强患儿睡眠知识培训,培养NICU护士主动改善患儿睡眠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医学向微观方向的深入,临床医学门类划分越来越多,各类专科ICU也相继建立并蓬勃发展。我院于2008年4月成立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江西省的第二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用于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与监护,经过近两年的不断努力,已在重症患者抢救与监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抢救了大量重症患者,对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三集中”的特殊护理单元,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严把护理管理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在NICU住院的916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 916例新生儿中发生56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11%;感染部位以浅表感染(62.07%)及呼吸道感染(34.8%)居多;独立危险因素是:出生体质量轻、胎龄≤30周、产妇重度先兆子痫及机械通气、脐静脉插管、PICC插管和经鼻口腔吸痰为代表的侵入性操作。结论胎龄小、体质量轻、侵入性操作等是NICU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重点关注重症先兆子痫产妇、胎龄小、低体质量儿,慎用侵入性操作,加强全面消毒,严格洗手等措施,同时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为省级新生儿救治网络医院,集中收治病理新生儿和重症新生儿。由于患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御外界侵袭能力差,并且该区域环境因素和侵入性治疗措施等多种原因,增加了患儿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为减少住院患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住院安全性,自2009年7月开始,护理部加强对该病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扶沟县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新生儿给予发展性照顾护理措施,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分别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指标、体质量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体质量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应用于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中能明显提高新生儿的体质量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新生儿的快速康复,临床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湿润烧伤膏预防新生儿红臀16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红臀又称尿布皮炎,是发生在新生儿尿布覆盖区的一种接触性皮炎。新生儿皮肤细嫩,角质层很薄,血管较丰富,易受损伤及发生继发感染。新生儿大小便不能自理,大小便后皮肤被浸渍,臀部经常浸泡在尿液或粪便中,受物理、化学物质的刺激易出现红臀。为了减少新生儿红臀的发生,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对165例新生儿用湿润烧伤膏涂抹臀部,预防新生儿红臀,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护理体会,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NICU收治86例新生儿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观察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86例新生儿肺炎,治愈72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专业的护理对改善通气功能、减少肺部瘀血、控制感染、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应用医患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15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应用医患沟通技巧,与新生儿父母沟通患儿用药情况、病情等,观察家长的满意度。结果:护士照顾和指导满意度为96%,医生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6%,病房环境满意度为92%,总体满意度为90%。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应用医患沟通技巧能提高家属满意度,有助于改善医患信任度,协调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资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施配备先进,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重症如昏迷、中毒、休克、呼吸衰竭,心肺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DIC等全程监护救治。在护理管理上采取以人为本着重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护理工作过程控制,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对危重患儿的抢救及护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危重症病儿的抢救成功率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述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加减治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NICU)患者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临床体会。方法:将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医院与六安市中医院NICU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3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7例与对照组21例,均按现代医学理论指导治疗,治疗组以温化痰饮为主辨证论治,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总住院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总住院时间、高热波动时间、NICU监护时间缩短,其中NICU监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指导,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加减治疗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早产儿最佳的护理环境和护理方法,以促进早产儿的康复和舒适的生长发育。方法将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收治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环境干预护理,观察2组早产儿摄奶量、体质量增长情况、首次排便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值。结果实验组每日摄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快,首次排便时间短,血清总胆红素值低。结论对NICU的不良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能够减少NICU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对早产儿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儿8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预防感染和控制管理模式;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儿8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2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和手卫生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手、空气、雾化器水槽、暖箱湿化液、奶嘴、设备及仪器表面、其他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卫生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降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提高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