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患者,男,71岁。因心前区疼痛伴气短3日入院。患者3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伴气短,每次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无放射痛,多于夜眠中出现,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84次/分,血压20 kPa/12 kPa,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84次/分,心律不整齐,期前收缩3次/分,无杂音,心音低钝,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V3~5导联T波倒置,V6导联T波低平。胸片无异常…  相似文献   

2.
1病例 例1:女,75岁。患者以间断心前区疼痛一年加重半日入院,近一年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前区疼痛且向左肩背部放射,曾于前一年入我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经治疗心电图由V1~V4 ST段弓背向上抬高至V1~V4呈Qs型,ST段向上抬高,好转出院后不规则在家间断用药治疗,可从事日常活动:此次又再次出现心前区剧痛,服药无缓解,故又来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差,表情痛苦,抬入病室。Bp150/90mmHg,Hp72次/分,心界略向左扩大。  相似文献   

3.
1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伴晕厥一次于1995年2月1日来院。心前区闷痛,常于上午3~7时发作,与劳累及情绪改变无关,持续约3~5min,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查体: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心电图、脑电图、CT及核磁共振无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冠脉主干普遍偏细,前降支近端及回旋支近端狭窄80%~90%,右冠脉中段狭窄90%。入院诊断:①冠心病、心绞痛;②晕厥待直。经扩冠脉治疗,仍每天3~7时出现心前区疼痛,发作时心电图示V1~V4ST段下移0.1mV,疼痛缓解后心电图正常。隔2~3周是厥发作一次。住院第68…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立民  迟贤国 《临床荟萃》2005,20(11):617-617
例1,男,44岁,因反复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0年,再发1天入院。10年前曾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本次人院前1天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向左肩背放射,经静点硝酸甘油2小时后缓解,因反复发作来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入院查体:血压180/140mmHg(1mmHg=0.133kPa),心肺腹未见异常。心电图示Ⅱ、Ⅲ、avF呈QR型,T波倒置,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例1】 女,60岁。主因心前区发作性刺痛伴心悸、胸闷5年,于1998年1月入院。6年前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行甲状腺切除术,间断服用甲状腺粉。近5年间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心前区疼痛,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相应治疗,心前区发作性疼痛不缓解而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50/min,血压16/11kPa。面部虚肿,皮肤粗糙;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双下肢呈非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各导联T波倒置。血脂明显增高。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0.17nmol/L,甲状腺素(T4…  相似文献   

6.
男,51岁。因心电图异常26年,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伴心慌、气短9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26年前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T波Ⅱ、Ⅲ、aVF倒置),但无不适,10年后无诱因出现发作性心前区刺痛,疼痛持续数秒钟至2小时不等,伴心慌、气短,含服硝酸甘油有效,近1个月运动时上述症状较明显,故人院。查体:血压130/80mmHg。一般状况好,两肺无啰音,心界叩诊向左扩大,心律齐,心率68/min,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6岁。因反复发作性心前区疼痛4年余,加重1月,于1997年9月入院。患者于1992年底起反复出现重度劳动后心前区疼痛,呈闷痛,有时向左背部放射,自行休息5分钟后缓解,无明显心悸,气短,无出大汗。发作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未作进一步诊治。近1月来由于经常情绪激动,发作较前频繁,每遇劳累或激动即出现心前区闷痛,伴有头昏不适,无晕厥或抽搐,服"消心痛10mg"5~10分钟内可以缓解。自发病以来患者睡眠较差,常失眠,饮食、大小便正常,未出现过心悸、气短,无晕厥或抽搐,无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无咳嗽、咳痰。患者既…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0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5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h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呈持续性,休息后不能自行缓解,向左侧肩部放散,伴大汗,并呕吐胃内容物1次。既往:关节痛病史3年,无畸形及活动障碍,未正规诊治;脱发病史2年;近2年月经不规律。入院查体:T36.0℃,P90次/min,R20次/min,BP130/80mmHg。口腔有两处溃疡,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正常,心率80次/min,律齐,  相似文献   

9.
男,17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年余,重伴呼吸困难7天入院。病人1年余前因剧烈活动出现心悸、胸闷,无心前区疼痛、晕厥、黑蒙,至某医院就诊,做ECG后诊断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予以异搏定静推后转复为窦律,症状缓解,以后反复多次发作,药物治疗均有效。入院前7天开始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发作,坐起后可以缓解,且症状逐渐加重,故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9岁,主因心前区疼痛20rain而入院。20rain前,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呈持续性,难以忍受。伴胸闷,急查心电图示V1~V4 ST段抬高,T波高耸,导联Ⅰ,Ⅲ ST段压低。查体:体温36.4℃,脉搏86次/min,血压150/100mmHg,急性痛苦面容,烦躁不安,心率86次/min,心界不大,余(-)。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初步诊  相似文献   

11.
小时前体力劳动后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左肩部放射,伴心慌、胸闷、大汗淋漓,无昏厥,服用硝酸甘油2片疼痛不见减轻,入院后疼痛始缓解。既往有劳累后发作性头晕病史1年,无心绞痛、高血压病史,家族中无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入院体检:脉搏 85次/分。血压 15 kPa/10 kPa。一般情况尚好,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率85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示: V1至V3导联ST段呈弓背状抬高。查心肌酶谱均在正常范围。诊断为:冠心病,急…  相似文献   

12.
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32岁,发作性心慌、胸闷已9年,近期加重,并伴短暂意识障碍1天而入院。9年前无明显原因而出现心慌、胸闷,呈发作性,每次历时约2~3小时,多于活动或情绪改变时诱发,能自行终止。患者伴头晕、乏力,曾于当地就诊,给以心得安、肌苷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几年来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入院前1天于活动时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呈持续性,重时心率达150~200次/分;发作时头晕剧烈,窒息感,有短暂意识障碍,约几秒钟;发病后伴呕吐数次,呕吐后症状可缓解。入院查体;脉搏100次/分,血压16/13kPa(1kPa=7.5mmHg);…  相似文献   

13.
[病例1]患者女,76岁,因“间断心前区疼痛20年,加重2月余,喘憋13小时”入院。患者自1975年出现血压高,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及降压0号,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自1979年起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症状,发作逐渐频繁,2000年10月后血压控制不佳,最高达180/80~90mmHg,心前区疼痛发作频繁,1周来达每日2~3次。2001年1月16日凌晨出现血压增高,急性左心衰,  相似文献   

14.
男,17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年余,重伴呼吸困难7天入院。病人1年余前因剧烈活动出现心悸、胸闷,无心前区疼痛、晕厥、黑蒙,至某医院就诊,做ECG后诊断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予以异搏定静推后转复为窦律,症状缓解,以后反复多次发作,药物治疗均有效。入院前7天开始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发作,坐起后可以缓解,且症状逐渐加重,故来院就诊,门诊以“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收住院。拟行射频消融手术(RFCA)治疗。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1岁,因反复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个月而入院。既往4年前有心肌梗塞病史。查体:脉搏每分70次,血压18/10kpa,呼吸平稳,口唇无紫绀。心界向左下扩大,听诊二尖瓣区收缩期Ⅲ级杂音。心电图示:陈旧性广泛后壁心肌梗塞。冠状动脉造影:左回旋支完全...  相似文献   

16.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20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有缺血病因却不同 --1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误诊误治的教训 患者,男,34岁.因心前区疼痛3小时收入院.患者3小时前体力劳动后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左肩部放射,伴心慌、胸闷、大汗淋漓,无昏厥,服用硝酸甘油2片疼痛不见减轻,入院后疼痛始缓解.既往有劳累后发作性头晕病史1年,无心绞痛、高血压病史,家族中无肥厚性心肌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例1:女,75岁。患者以间断心前区疼痛一年加重半El入院,近一年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前区疼痛且向左肩背部放射,曾于前一年入我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经治疗心电图由V1~V4 ST段弓背向上抬高至V1~V4呈Qs型,ST段向上抬高,好转出院后不规则在家间断用药治疗,可从事日常活动:此次又再次出现心前区剧痛,服药无缓解,故又来人院。查体:一般状态差,表情痛苦,抬入病室。Bpl50/90mmHg,Hp72次,分,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电图:V1~V5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几天来血压不稳,状态不见好转,故查彩超,应用美国Hpr-14500型彩超仪。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性,62岁.以反复心前区疼痛两年,加重14天入院.患者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疼痛向背部放射,持续5~10分钟,伴全身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但未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在当地医院按心绞痛治疗10天无明显变化.半年前疼痛发作频繁,有时一日发作两次,多于进餐后发作,在某医院查B超示胆囊结石,考虑疼痛与结石有关,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但此后仍有疼痛发作.入院前14天,心前区疼痛再次发作,为进一步检查以心绞痛收入院.  相似文献   

19.
张靖言 《新医学》2004,35(5):308-308
患者女,65岁。因发作性心前区不适4日、晕厥1次于2001-09-23入院。入院前4日患者起床后突感心前区不适、头晕,后即意识丧失。乡村医生给予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肌内注射,约30分钟后症状缓解;之后上述症状时有发生。既往患高血压1年。入院体格检查:血压23/13kPa,慢性病容,无颈静脉怒张,颈无抵抗。双  相似文献   

20.
1病历摘要 男,6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h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元吸烟、饮酒史。入院前3h发生心前区疼痛,查体:BP130/80mmHg,神志清楚,双肺无哆音,HR80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