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烈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 0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强烈化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TH)的水平,并以2 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结果 完全缓解(CR)后的AL患儿,强烈化疗后总甲状腺素(TT4 )和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明显低于强烈化疗前及健康对照组(P <0.0 0 1 ) ,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强烈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 >0.0 5 )。结论 强烈化疗可引起AL患儿TH水平的变化,且此变化可反映强烈化疗后患儿的全身状况,有条件应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2.
探讨小儿初治达完全缓解 (CR)的急性白血病在以后定期化疗中 ,测定化疗前后外周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血浆丙二醛 (MDA)的变化。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测定红细胞SOD活性 ,硫代巴比妥比色法测定血浆MDA含量。结果显示 :30例CR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化疗前SOD正常 ,MDA升高 ;化疗后SOD明显降低 (P <0 .0 1 ) ,MDA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SOD、MDA的变化 ,可作为反映化疗药物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小儿性白血病血清NO_2/NO_3和cGM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本文研究目的。应用镀铜镉还原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中NO的代谢产物NO_2/NO_3和cGMP含量。结果表明:小儿急性白血病急性期血清NO_2/NO_3和cGM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期组(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NO的检测可用于判断小儿急性白血的病情和监测化疗效果的指标之一,揭示了临床选用NO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为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水平,探讨VEGF /ES (V/E) 比值与儿童AL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5例AL患儿化疗前后血清VEGF、ES水平及V/E比值,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前AL患儿血清中VEGF和ES水平分别为196±66 pg/mL和 31±7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9±10 pg/mL、19±4 ng/mL; P0.05)。35例AL患儿化疗前血清VEGF、V/E 比值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呈正相关 (r=0.301和0.411,P<0.05)。结论:血清VEGF和ES与儿童AL的发生发展有关,V/E比值能更准确反映AL患儿疾病动态变化情况,有利于指导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化疗对垂体、性腺、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AL)及联合化疗对其垂体、性腺、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测定37例(男23例,女14例)AL患儿化疗前后和20例对照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AL患儿FSH、LH、T、E2、GH、FT4、TSH水平化疗前后及对照组各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RL水平治疗前高于对照组(P<0.01),男童PRL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FT3治疗前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趋于正常(P>0.05)。结论AL本身及联合化疗对患儿垂体-性腺轴功能及GH水平无明显影响。AL本身可使PRL水平升高,而化疗药物可抑制男童PRL的分泌。联合化疗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FT3水平对判断AL患儿病情变化、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KDR)表达差异,分析其与儿童AL临床特征关系及化疗前后变化。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AL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骨髓VEGF/Flt-1,KDR表达情况,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0例;对照组21例为骨髓像正常非恶性血液病患儿,抽取骨髓肝素抗凝,应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结果VEGF、Flt-1、KDR在AL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AML组表达高于ALL组。化疗后完全缓解(CR)40例患儿,其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后较化疗前显著性降低;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AL患儿VEGF的表达与骨髓中幼稚细胞百分比、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骨髓VEGF、Flt-1、KDR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有无髓外浸润无差异。高表达VEGF组缓解率低于低表达组。结论VEGF、Flt-1、KDR在儿童AL中高表达,提示可能与儿童AL的发生过程、发展、疾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41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在发病初期、部分缓解期及完全缓解期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猛──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并与21例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血清MDA含量在发病初期明显升高(P〈O.01),部分缓解期有所下降,完全缓解期接近正常水平(P>0.05)。Mn──SOD活力在发病初期则明显下降(P<0.01),部分缓解期有所回升,完全缓解期呈继续上升趋势,但尚未达正常水平(P<0.05)。本研究提示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参与了小儿AL的发生、发展;Mn──SOD活力改变与肿瘤形成有密切关系;血清MDA与Mn──SOD的动态观察有利于了解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9例AL患儿骨髓细胞PCNA和VEGF表达,比较不同类型白血病、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治疗缓解组与未缓解组间的表达差别。选择同期住院15例非白血病患者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组。结果PCNA、VEGF在AL患儿中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59,6.67 P均<0.05);PCNA在初治ALL中表达显著高于ANLL(t=2.681 P<0.05),VEGF表达无差异(t=0.970 P>0.05);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缓解组与未缓解组两者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PCNA和VEGF在儿童AL中存在高表达,以不同机制参与AL发生、发展,与疾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患儿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2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周围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OD降低,LPO增高。其中8例经化疗完全缓解后SOD回升及LPO降低达正常范围。提示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中起作用。SOD及LPO的这种变化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病情恶化与转归的监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中的表达,以及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5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 ia,ALL)33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 ia,AML)20例,对照组21例为骨髓象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患儿。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骨髓中VEGF/VEGFR(包括Flt-1和KDR两种)的表达。结果VEGR、Flt-1、KDR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AML组中的表达高于ALL组。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40例患儿,其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P>0.05)。同时VEGF、KDR在儿童ALL中化疗后有明显的降低,但Flt-1无明显改变;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化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①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增高。提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表达比ALL高。VEGF可以作为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的指标,同时说明ALL与AML可能具有不同的血管新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