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因各种原因引起腹内高压导致心血管、肺、肾、胃肠道及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1],常发生于肠梗阻、腹腔出血、腹部闭合性损伤、出血性胰腺炎、腹腔感染等情况时.临床上以严重腹胀合并少尿、呼吸窘迫为主要特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往往导致心血管、肺、肾、内脏和颅脑等脏器的功能障碍或衰竭导致病人死亡.我科自2007年以来收治了5例重度ACS的病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导致心血管、肺、肾、腹腔内脏、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ACS以腹内高压、严重腹胀合并少尿、呼吸窘迫为特征。严重创伤后ACS发生率为2%~15%,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ACS的发病率更高,可达31.4%。  相似文献   

3.
腹腔高压症(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在ICU危重病人中发生率分别为35%和5%,被看作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IAH终将发展为AC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直至死亡.ACS发展迅速、预后较差,需要医护人员有充分的认识,并及时发现、认真处理,始能获得有效的救治[1].  相似文献   

4.
急性腹腔间室综合征及其护理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论述了急性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形成原因、发病率、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及其预防、治疗与护理要点。对于各种原因导致急性腹内压增高的病人,强调早期、动态监测腹内压,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腹内压,维持循环、呼吸等系统和肾脏的功能,防止发生下肢静脉受阻、全身炎症过度性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脓毒血症;当腹内压>25mmHg时,应考虑实施剖腹手术敞开腹腔,以迅速降低腹内压。  相似文献   

5.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由于腹内压(IAP)非生理性急剧升高导致腹腔脏器、心、肺、肾、脑等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1-3].有研究表明, ACS发生后3 h内及时治疗的病死率在10%~30%, 超过24 h后处理的患者,病死率>66%[4].而腹内压增高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能有效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现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33例严重腹腔感染伴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由于腹内压(IAP)非生理性急剧升高导致腹腔脏器、心、肺、肾、脑等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1-3]。有研究表明,ACS发生后3h内及时治疗的病死率在10%~30%,超过24h后处理的患者,病死率〉66%^[4]。而腹内压增高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  相似文献   

7.
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艳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19-222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IAP)急剧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引起了包括心、肺、肾、脑、胃肠等多器官、多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1984年,Kron等[2]首次提出腹腔间室综合征这一名词;1997年Meldrum等[3]将ACS定义为IAP大于20mmHg(1mmHg=0.133kPa)并伴发以下情况之一:①呼吸系统表现为气道峰压(PAP)大于40cmH2O(1cmH2O=0.098kPa)。②循环系统表现为氧输送指数(DO2I)小于600ml O2/min·m2。③泌尿系统表现为尿排出量(UO)小于0.5ml/(kg·h)。据文献报道,在ICU收治的患者中,腹内高压(I…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患者腹腔开放暂时性腹腔关闭(TAC)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和心理护理;术后创面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腹腔压变化,加强保温护理、液体平衡管理、腹部覆盖网片敷料创面管理、腹腔双套管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功能锻炼等.结果 37例ACS患者腹腔开放行TAC治疗,治疗时间31~47 d,平均(39.5 ±5.9)d.在TAC期间,发生肠瘘3例,腹腔双套管引流期间发生双套管引流不佳16例次,出血8例次,均被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无一例因引流不佳护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35例患者TAC治疗均达到预期效果,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1概述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导致腹腔脏器、心血管、肺、肾、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ACS以腹内高压、严重腹胀合并少尿、呼吸窘迫为特征。正常情况下腹腔内压0~0.49kPa。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测定方法很多,可分为直接测压法和间接测压法。直接测压法通过腹腔穿刺置管测压,间接测压法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及膀胱测压,以膀胱测压法最为常见。膀胱测压因其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最常用的IAP监测方法。腹内高压严重程度可分为4级:Ⅰ级0.98~1.4kPa、Ⅱ级1.5~2.4kPa、Ⅲ级2.5~2.9kPa、Ⅳ级〉3.5kPa。临床上IAP〉2.5kPa高度怀疑ACS可能,IAP〉2.9kPa可诊断为ACS。  相似文献   

10.
总结28例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膀胱测压,及时处理并发症等,认为及时发现腹腔间室综合征,合理治疗及全面有效的护理可促进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腹腔间室综合征伴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护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告了25例腹腔间室综合征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的方法和护理特点。根据患者自主呼吸的能力选择持续气道内正压-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通气或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由专职气道护理人员进行气道护理。根据腹内压、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快速吸痰,并给予有效的气道湿化和肺部物理治疗。本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均值为18.3±4.1,且均>15分,并发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者1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治愈19例,死亡6例。  相似文献   

12.
11例特重烧伤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11例特重烧伤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患者的监测与护理。烧伤早期严密监测腹内压每天2次,危重时每小时1次;重视循环系统、呼吸功能和肾功能的监护,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动脉收缩压鉴别ACS和血容量不足;根据尿量调整输液速度,在进行液体复苏的同时注意水分过量的问题。对于实施开腹减压和腹壁减张手术的患者,术后认真做好烧伤创面和手术创面的护理,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本组有2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分别于发生ACS5、6h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另9例患者接受了开腹减压或腹壁减张术,在ACS被治愈后1例死于烧伤合并脓毒血症,2例合并呼吸道损伤者死于ARDS,其余6例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危重症患者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概述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导致腹腔脏器、心血管、肺、肾、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总结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动态监测腹内压,加强脏器功能监测与护理,做好腹腔减压护理。6例中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5.
腹腔间室综合征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1.1 2002年5月至2005年3月,我们接诊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病人共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8~62岁;腹腔感染3例,重症胰腺炎1例,外伤性腹膜后血肿1例。其中4例并发一个器官功能障碍,1例并发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治疗结果:治愈3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腹腔宣隔综合征是由于虞压增高引起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征,是机体一种危重征象,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若延误诊断及治疗不当.病死率极高.本文对其病理生理,病因、诊断及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腹腔开放减压治疗严重腹腔高压病人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11例腹腔开放减压治疗腹腔间室综合征严重腹腔高压病人的护理。腹腔开放后,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给予心理支持,注意预防压疮和感染,保持正常体温,妥善保护暴露的腹腔脏器,维持肠管和创面覆盖敷料湿润,后期加强营养支持。本组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0例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患者复苏后,待肠水肿消退、肠道恢复通畅后经空肠途径实施肠内营养,观察营养指标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结果 21例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血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均高于肠内营养前;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腹泻14例(67%)、胃反流5例(23%)、呕吐2例(9、5%)、腹胀5例(23%)、高血糖2例(9.5%),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无不良后果、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和误吸。结论 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护理工作中严密观察、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肠内营养顺利实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对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做好尿道膀胱内压的监测、严密监护各脏器功能变化.及早发现腹腔间室综合征并及时做好各项护理、恢复肠道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背景: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为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需要合适的动物模型。目的:就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制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制备模型的标准、方法、动物的选择及监测腹压的方式。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及CNKI数据库1990/2011有关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及腹腔高压及相关动物模型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一个成功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动物模型最好能保持腹腔压力的稳定,并能持续一定的时间,同时尽可能少的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无论选择腹腔灌注气体还是灌注液体模型的测量腹腔内压并维持压力的稳定是关键。腹腔灌注液体模型无法动态监测腹压,且压力波动较大,与之相比腹腔灌注气体模型测压较为方便,若使用电子供气系统动态监测则更为理想。生理模型是前瞻性的实验,但现有的生理模型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