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预测遗传终身高的方法在中国上海青年的正确性。并作出中国上海青年预测身高的新方法。方法中国上海青年,男〉20岁(n=160),女〉18岁(n=160)。以中国上海青年的终身高和他们双亲的平均身高对FPH(the Final Heightfor Parental Height)和CMH(theCorrected Midparental Height)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和线性逐步回归得出计算公式。结果中国上海和瑞典的研究人群的身材是不同的(P〈0.001)。中国上海人比和他们相对应的瑞典人都矮。瑞典人的父母分别比中国上海人的父母高7cm和6cm。瑞典人的男女青年的终身高比中国上海人男女青年都高5cm。中国上海二代人身高男女分别增加3.5cm和2.2cm,而瑞典人仅增加0.7和1.0cm。FPH方法的平均剩余终身高接近于0(0.04cm,P=0.85).而CMH方法的平均剩余终身高明显的高于期望值0(2.87cm,P〈0.001)。FPH方法的平均绝对剩余终身高(3.0cm)明显小于CMH方法(4cm),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0)。中国上海青年预测身高的新方法男性:Y=0.5213’X+89.225;女性:Y=1.0458’X-11.499。Y表示预测终身高,X表示父母的平均身高,单位均是cm。结论FPH公式优干CMH方法.新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孙兆霞  程辉  吴德野 《解剖学报》2019,50(1):111-118
目的 探讨山东淄博高校在校汉族青年大学生的体型、面侧貌软组织轮廓的差异以及同类型体型中面侧貌软组织轮廓的差异。 方法 选取在校大学生804名(男326名,女478名),年龄18~23岁之间,男女性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进行体型分类判定,采用FreeHand MX软件,对男女性青年的面侧貌软组织进行角度测量。 结果 面侧貌符合Ricketts、Steiner审美平面的汉族青年男性体型为3胚层中间型(3.52-3.28-3.40),女性体型为均衡内胚层体型(4.52-3.03-3.23)(P<0.05),样本总体身高、体重、上臂围、小腿围、肱骨内外上髁间径与鼻额角成负相关,身高与鼻尖角成正相关,上臂围与鼻唇角成正相关。同种体型中男性身高与颏沟角成负相关,体重、内因子、小腿围与鼻额角成负相关,外因子与鼻额角成正相关,上臂围与鼻唇角成负相关;女性内因子与鼻唇角成负相关,与鼻尖角成正相关(P<0.05)。20岁组体型差异明显(P<0.05),年龄与男女性鼻唇角成负相关,与女性颏沟角成负相关(P<0.05)。 结论 汉族青年大学生的鼻额角有性别差异;体型对汉族青年大学生的面侧貌形态影响不同;汉族青年大学生的鼻额角、鼻尖角、唇凸角随年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南方汉族体重的差异。方法 2009年~2013年在中国50个地区测量了26 954例(乡村成人16 503例,城市成人10 451例)汉族成年人的体重值,比较中国北方、南方汉族体重的差异。 结果 u 检验显示,北方汉族[乡村男性为 (66.3±10.7) kg,城市男性为(70.9±11.0)kg,乡村女性为(58.4±9.6)kg,城市女性为(59.5±9.2) kg]体重均大于南方汉族[乡村男性为 (62.6±10.1)kg,城市男性为(65.7±10.1) kg,乡村女性为(53.6±8.4) kg,城市女性为 (55.4±8.6 )kg ](P<0.01)。 结论 北方汉族男性身材较高,腹围较大、背部皮下脂肪较厚是其体重重于南方汉族男性的原因。北方汉族女性的身高、上肢骨宽度、腹部和胸部的围度、四肢与躯干的皮下脂肪大于南方汉族,是其体重重于南方汉族女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粤西地区汉族大学生身高与指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为人类学、法医学及选拔体育人材提供体质学资料。方法 本文采用吴汝康人体测量方法及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的方法,对粤西地区汉族大学生861人(男342人,女519人)身高与指距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粤西地区汉族大学生身高和指距的均值、差值、差值分型、指数等材料相关度较密切,由此推算出回归方程。结论 粤西地区汉族大学生身高、指距测量值及身高指距差的计算和分型均符合国人体型及身高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新疆塔塔尔族青年体重足长与身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疆塔塔尔族青年体重、足长与身高的关系,为临床、体育选才、法医学、人类学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新疆奇台县塔塔尔乡塔塔尔族青年132人(男68人,女64人)体重、足长、身高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得出了体重、足长、身高的均人主相关系数,全部相关系数介于0.68-0.76之间,足长与身高之间相关系数男性0.76,女性0.75,二者高度相关,体重与身高之间相关系数男性0.69,女性0.68。结论 由此推算出四个回归方程,由足长推测身高及由体重推测身高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本对祖籍为四川的360例汉族健康老年人的身高、体重、指距、胸围、腹围、坐高、胸横径、胸背腹径等体格指标作了活体测量;统计了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各项均值及其与老年人体质相关的指数;分析了老年人体质、体型、胸廓类型及胸围大小的变化;并初步讨论了几项老年人解剖测量参数与地域环境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1991—2011年广西18~65岁居民身高、体重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2011年在广西开展的8次“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追踪调查资料,以广西6市(县)18~65岁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共调查7365人次,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居民的身高、体重变化趋势。结果广西18-65岁居民身高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身高均值从1991年(157.5±8.0)cm,增至2011年的(158.8±8.2)cm,增高了1.2cm,其中城市居民增高2.2cm,农村居民增高0.9cm;男性增高了1.3cm,女性增高了1.1cm。居民体重呈快速增长趋势,体重均值从1991年(51.1±7.7)kg增至2011年的(56.7±10.0)kg,增重了5.6kg,其中城市居民增重5.5kg,农村居民增重5.7kg,城市居民体重均值略高于农村,但农村居民增长幅度大于城市居民;男性增重了6.3kg,女性增重了4.8kg,男性增长速度大于女性。结论1991—2011年间广西居民身高、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尤其是体重增长速度过快,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避免因体重过重而导致超重肥胖呈快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海南文昌城市汉族成人Heath-Carter法体型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海南城市汉族体型特征。方法 采用Heath-Carter 人体测量体型方法,对海南文昌城市汉族成年人315例(男为150例,女为165例)进行体型评定。结果 1.海南城市汉族平均体型男性为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4.9-5.3-2.0),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5.5-4.6-1.9)。2.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内因子值、中因子值显著增长,外因子值下降,尤以30岁前后这种变化最突出。女性体型30~39岁时较20~29岁身体的充实度有所提高,40~49岁以后则更加结实、丰满。3.男女间体型除20~29、30~39岁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外,40~49岁以后男女体型差异不显著。4.与其他城市族群比较,海南城市汉族男女平均体型点与山东汉族最接近(男性SAD=0.60,女性SAD=0.40)。结论 海南城市汉族体型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中的汉族青年体型特征以及差异。方法:选取在校男(n=448)、女(n=620)青年学生,年龄18~23岁之间,年龄有性别的统计学差异,身体无残疾、疾病、畸形。本研究采用以方创琳等研究的中国人文地理规划为引导,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进行体型分类判定。结果:Ⅰ、Ⅷ地理区男女体型分散程度大,Ⅳ、Ⅵ、Ⅶ地理区体型分散程度小,男性体型Ⅰ地理区为均衡内胚层体型,Ⅱ~Ⅶ地理区为三胚层中间型,Ⅷ地理区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性体型特征为Ⅰ~Ⅷ地理区中因子(3~4)高于女性、Ⅱ~Ⅶ地理区外因子(2~4)高于女性;女性体型Ⅰ~Ⅲ地理区为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Ⅳ、Ⅵ、Ⅶ地理区为均衡内胚层体型,Ⅷ地理区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女性体型特征均为内因子(4~6)高于男性。东部Ⅰ~V地理区,汉族青年男女身高、体质量均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西部Ⅵ、Ⅷ、Ⅶ地理区,汉族青年男女身高和体质量均降低。结论:相同地理区域的汉族青年体型有性别差异,女性体脂率高,男女性身体质量指数基本正常范围。Ⅰ~Ⅲ、Ⅴ、Ⅷ地理区中男性之间体型分散程度大于女性。我国青年人身高及体质量北方高于南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与南方汉族人身高和身体比例的差异。方法:2009年~2013年在67个地区按照Martin等和《人体测量方法》规定的方法,测量了26 952例汉族成年人(乡村汉族16 501例,城市汉族10 451例)的身高等5项指标值,计算了身高下肢长指数等3项指标指数,比较了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身材高度和身体比例的差异。结果:北方汉族的身高、坐高、下肢全长均大于南方汉族。北方乡村汉族的身高下肢长指数、下身长坐高指数值也大于南方乡村汉族。北方城市汉族的身高下肢长指数也大于南方乡村汉族。结论:北方汉族下肢全长在身高中的比例超过了南方汉族,而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小于或接近南方汉族。在整个身材比例上,北方汉族下肢显得更长些,躯干显得更短些。  相似文献   

11.
MMPI-215临床量表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MMPI-215中的3个临床量表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MMPI-215对全国14028名男性青年进行测试。结果:各临床量表的区域间和区域内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a、Pt、Sc得分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分数逐渐降低;农村青年得分均高于城镇;汉族和少数民族在Pt量表上有显著差异,汉族高于少数民族。逐步回归显示,文化程度和城乡都对Pa、Pt、Sc三个量表的T分数有显著影响。结论:MMPI-215中的Pt、Pa、Sc量表在制定检测标准时,需要考虑文化程度和城乡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广东粤语族群汉族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广东粤语族群汉族的体质特征。方法 调查了广东省茂名地区452名(男195,女257)城市汉族和839名(男347,女492)乡村汉族成人的83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结果 广东粤语族群汉族男女上眼睑皱褶、蒙古褶率较低,眼裂窄且多呈眼外角高。鼻根高度中等,直鼻梁,鼻基部水平,鼻翼中等,鼻孔最大径水平。上唇皮肤高度中等,红唇较薄。发色黑,眼色多为黑褐色或褐色,男性肤色较女性深。广东粤语族群汉族男女均以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re and arm span of young and middle aged adults of rural Han nationality in Liaoning. Methods A methodology and a standard of anthropology were used to measure arm span and stature of 769 young and middle aged adults (males 386, females 383) of rural Han national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original data were analyzed by medical statistic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stature and arm span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he mean, difference, typing of differences, exponent and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determined for young and middle aged adults of rural Han nationality in Liaoning. Conclusion The measurement and typing among the stature and arm span have uniformity with Chinese stature and the difference of height and sex. The stature has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arm span. It is reliable to use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to estimate the stature or the arm span.  相似文献   

14.
浙江汉族的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浙江汉族人的体质特征并分析其在蒙古人种中的分型地位。方法 采用国际学术界规定方法,在浙江绍兴地区调查了330例男性(城市男性为144例,乡村男性为186例)和357例女性(城市女性为153例,乡村女性为204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浙江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浙江汉族人上眼睑有皱褶率较低,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狭窄型,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背侧面观多为直型,颧部突出度男性多为微弱型,女性多为中等型;鼻基部多呈水平;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较宽;耳垂多为圆形;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低,红唇男性中等型较高,女性中等型率最高、薄型率次之。发黑,肤黄、眼褐。总体说来,浙江汉族头面部测量指标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浙江汉族头面部指数值介于南亚、北亚类型族群之间。浙江汉族的体部指标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体部指数值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但亦有南亚类型族群特点。从指数均值来看,浙江汉族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按体部指数均值,浙江汉族男女性均为长躯干型、窄肩型、中骨盆型;男性为中胸型,女性为窄胸型;城乡男性和城市女性为中腿型,乡村女性为亚短腿型。结论 浙江汉族体质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汉族族群未能聚在一起。汉族族源的多元性,导致不同地区汉族体质的较大差异。将整个汉族笼统地归入一个体质类型,可能并不恰当。  相似文献   

15.
The menarcheal age of Chinese girls was analysed based on a national survey in 1985. A total of 162,902 girls, aged 7–22 years, of Han nationality and 34,232 girls, aged 7–18, of 27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ere sampled. Data wer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urves of menstruating percentage in each of the subgroup were in long sigmoid shapes. The menstruating rate (MR) of Han girl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nority girls in almost every age group. The median menarcheal age (MMA) of Han girl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inority girls. In Han nationality the urban girls showed higher MR and lower MMA than the rural girls. The influence of hereditary, cultural and economical factors on menarcheal age in Chinese girls is discussed. The data of this study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research reports from other world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The menarcheal age of Chinese girl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menarcheal age of Chinese girls was analysed based on a national survey in 1985. A total of 162,902 girls, aged 7-22 years, of Han nationality and 34,232 girls, aged 7-18, of 27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ere sampled. Data wer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urves of menstruating percentage in each of the subgroup were in long sigmoid shapes. The menstruating rate (MR) of Han girl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nority girls in almost every age group. The median menarcheal age (MMA) of Han girl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inority girls. In Han nationality the urban girls showed higher MR and lower MMA than the rural girls. The influence of hereditary, cultural and economical factors on menarcheal age in Chinese girls is discussed. The data of this study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research reports from other world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江西汉族城市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江西307人(男151,女156)城市汉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2项围度值,分析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与国内的18个族群进行比较。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在年龄组间的差异显著。此外女性前臂围在年龄组间的差异显著。相关分析显示,男性腹围与年龄呈正相关,小腿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胸围、呼气围、腹围、上臂围与年龄呈正相关。腹围、臀围、大腿围值不存在性别间的显著性差异,其余9项围度值在性别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男性值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江西汉族城市成人围度值具有我国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河南汉族人群的头部形态特征,探讨人体头部长度指标与身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手册(第2版)>方法,对河南汉族成人1 050名男女的头长、头宽、面宽、额最小宽、下颌角宽、眼外角宽、眼内角宽及身高进行体质测量,与国内其他民族聚类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河南汉族成人头部7项长度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除头宽和眼内角宽外其余均有性别差异;男女头部7项长度指标与身高存在一定线性相关,下颌角宽相关较大;聚类分析表明,河南汉族成人头部特征与东乡族、土族、回族和苗族相近.结论 河南汉族成人头部7项指标具有北方民族的特征;单项长度指标推算身高误差较大,多项长度指标分析相关系数及调整决定系数偏小,对身高推测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的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江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乡村汉族人的体质特征。方法 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江苏省淮安市、郊调查了370例男性(城市男性157例,乡村男性213例)和362例女性(城市女性154例,乡村女性208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6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1.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女均表现为上眼睑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中等型;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梁侧面观多为直型;鼻基部多为上翘;颧骨多不突出;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耳垂三角形率与圆形率接近;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厚度以薄型率为主;发色几乎均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以黄色为主。鼻翼宽度男性多为宽阔型,女性多为中等型。2.按头面部、体部指数均数,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女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宽胸型。此外男性为阔面型、宽肩型、宽骨盆型,女性为中面型、中肩型、中骨盆型。3.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与乡村男女均为超中等身材。结论1.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围度和皮褶厚度大于农村,而女性则结果相反。2.头面部、体部主要指标、指数,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但也具有一些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国城市汉族人的身高、体质量与纬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随机采样原则,按照《人体测量方法》的规定,2009年~2013年在中国22个省共31个地区测量了10 451例城市汉族人的身高、体质量等20项指标值,并计算了7项指数和体脂率。结果:随纬度增加,男性、女性的头部、面部、躯干、下肢的高度值均增大,共同导致身高与纬度呈正相关。下肢全长增加的速度均超过身高增加的速度,北方汉族人的下肢占身高的比例大于南方汉族。随纬度增加,汉族城市人身体脂肪逐渐增多,胸腔、腹腔内脏器官和脂肪的体积增加、躯干宽度增大、躯干骨骼增重、臀部肌肉及脂肪增多;女性上臂、背部、腹部、小腿的皮下脂肪厚度呈线性增加,男性背部皮下脂肪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呈线性增厚,男性大腿骨骼、女性上臂骨骼变得粗大,女性上臂肌肉逐渐发达,这些变化共同导致了体质量与纬度呈正相关。结论:汉族城市成年男性、女性的身高、体质量均与纬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