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5年Blumberg首次发表应用琼脂双向扩散法发现澳大利亚抗原(现定名为Hepati-tis-associated antigen肝炎协同抗原,简称HAA)。此后对HAA的测定方法,国外学者相继有所报导,如补体结合试验、逆向电泳法、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萤光抗体法等,但每一种方法都各有优劣之处。我院于今年初开始对一些诊断为传染性肝炎及疑诊肝炎患者开展HAA的测定研究工作。由于检验室设备条件的限制,只能采用较简单的琼脂双向扩散法对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各种肿瘤中,胃癌约占30%,死亡顺位常居一、二。胃癌的诊断方法,多沿用x线、胃液分析、脱落细胞学检验、内窥镜检查等手段,难以大面积使用。关于胃癌抗原及其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有不少报道,但由于特异性不高,待检标本多系胃液,故难以采用,至今多不能应用于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我们自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以矽肺患者血清免疫家兔,制得抗血清,用双向琼脂扩散法检查矽肺病人,各期矽肺均出现一定比例的阳性反应。初步检查了单纯矽肺及矽肺结核病人共计48人,免疫反应阳性的35名,阳性率73%(见附表);同时检查了54名健康人做对照,除2名出现弱阳性反应外,其余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在含0.1μg/ml的溴酚蓝的凝胶琼脂板上,以鸡卵白蛋白为抗原,鸡卵白蛋白免疫血清为抗体进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结果:出现典型的沉淀线且与凝胶背景之间的反差明显。结论:加一定浓度的溴酚蓝可提高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敏感性;鸡卵白蛋白及其免疫血清既经济又安全,可作为教学实验中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5.
补体是一种非特异的免疫因素,积极参与炎症反应,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的生理与病理过程,补体组分C_3是补体中主要成分之一,它在肝中合成,因而测定血清中的补体C_3活性对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肝功障碍的疾病,肾炎以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予后可能有一定价值,为此,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对健康成人100例,以及经过临床确诊的乙型肝炎9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  相似文献   

6.
自从 Oudine 氏(1946)首先采用试管内琼脂扩散法以分析抗原抗体反应以来,此法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的研究。因为这个方法具有下述几个优点:(一)一种抗原溶液如含有复杂的抗原成分时(如动物血清或整个菌体等),在琼脂扩散法中可以显示一定排列的沉淀带,  相似文献   

7.
一、抗体的浓度为一定,扩散的时间为一定,若以不同浓度的抗原所形成的沉淀带的移行距离作横坐标,抗原浓度的对数值作纵坐标,所得各点可联成一直线,此直线与Oudin氏的实验方程式。相符合(式中h表沉淀带移行距离,g表抗原浓度,g_0表h/t~(1/2)=0时g的极外值,r表示大于零的常数)。二、抗原的浓度为一定,扩散的时间为一定,若以不同浓度的抗血清所形成的沉淀带的移行距离作横座标,以抗血清浓度的对数值作纵座标,所得各点可联成一直线,此直线与Oudin氏实验方程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卫氏肺吸虫病动物血清学试验的初步探讨,用于CIEP和AGD的肺吸虫庙虫与童虫的干粉去脂生理盐水浸液抗原的比较效应未见差异。同一浓度抗原(1/2000)的CIEP灵敏度显然高于AGD,若提高抗原浓度10倍(1/200)则血清的AGD阳性率高达81.60%,为CIEP的89.31%。二者均有应用于辅助诊断肺吸虫病的意义. 肺吸虫病血清对同种抗原的CIEP血清学试验呈强阳性或阳性,而与其他吸虫却存在一定程度弱阳性,若予高倍稀释或进行吸收试验和纯化抗原以探索其最特异“种”的抗原物质,可避免或减少交叉免疫反应。肺吸虫病动物的胸水、腹水及心包积液的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率甚高,似与Ig水平有关,可为临床的胸肺、腹与心包等型肺吸虫病征检验的借镜。  相似文献   

9.
在医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价值.有时候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材料或平时实验中的一些废弃材料灵活运用于实验教学中,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下面介绍笔者在免疫学的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实验教学中,采用2种创新材料取得了满意效果并进行讨论,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是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到琼脂板相对应的孔中,两者各自向四周扩散,若二者相对应,在比例合适处形成白色沉淀线。若同时含有多种抗原抗体系统,因其扩散速度不同,可在琼脂层中形成多条沉淀线。这项实验可用于多种抗原成分的分析和鉴定,如检测甲胎蛋白。用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检测甲胎蛋白需要肝癌患者的血清和健康人血清,为避免学生和实验教师接触患者血液标本,我们用模拟方法做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检出乙型肝炎抗原(HBsAg)及抗体(抗HBs)的新方法较多,主要应用于诊断乙型肝炎;研究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评价药物或疫苗对乙型肝炎的免疫作用,从献血人员或饮食服务人员等健康人群以及胎盘球蛋白等生物制品中,检测乙型肝炎抗原携带情况等。检查乙型肝炎最敏感的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反向被动血凝法。我们初步建立了固相免疫放射测定法,并对218份血清及32份胎盘球蛋白进行测定,实践证明此法既简便又灵敏,值得推广应用。本文着重介绍固相免疫放射测定法并与反向被动血凝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正> 补体是一种非特异的免疫因素,积极参与炎症反应、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的生理与病理过程。补体组分C_3(以下简写为C_3)是补体中主要成分之一,它在肝中合成,因而测定血清中的补体C_3活性对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肝功能障碍的疾病,肾炎以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为此,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对健康成人100例,以及经过临床确诊的乙型肝炎9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49例,肝硬化26例,急性肾炎15例患者进行C_3测定,发现正常人与上述几种疾病患者之C_3值有明显差异,初步认为此法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本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现介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用简便的方法检查人群中的乙型肝炎抗原(以下简称HBAg)的存在情况,简化取血手续,1975年以来我们取用微量末梢血作检查,发现在实际应用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检查方法、结果及对照结果介绍如下。一、检查方法在被检者的手指末端或耳垂处,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刺之使出血,然后用直径约2毫米左右的毛细玻璃管吸取血液约O.1毫升,约等于玻璃管长度2~3公分。静置至血凝后,将玻璃管之任何一端迅速浸入已溶解的白腊液中,立即拿起,使玻璃管的另一端封闭,血液就不会流出。放置24小时后,可见玻璃管中血  相似文献   

14.
HBe系统的检测近年来国内虽已广泛采用酶标免疫荧光测定法(EIA),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县以下基层单位仍采用琼脂双相扩散法(ID)检测HBe系统,但由于该法在操作技术和观察时间上尚有待改进,故其阳性检出率不高。为此,我们吸取了石炭酸显影法检测HBe系统的长处~[1],延长了常规ID法观察的时间。发现HBeAg的阳性检出率为常规法的1.8倍,抗-HBe的阳性检出率为常规法的1.6倍,故予报告。  相似文献   

15.
本单位开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测定,并用琼脂扩散法(AGD)、对流免疫电泳法(CEP)、反向被动血凝法(RPHA)作了比较。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AGD、CEP二法按上海市防疫站《病毒检验》一书中方法进行。 RPHA:先作初筛法,在有必要时再作中和法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乙型肝炎抗原(下简称HAA)阳性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经过及预后,现将1973年住院的HAA阳性第一次发病的急性黄疸型肝炎14例的临床经过及其中12例的追踪复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主要用以诊断乙型肝炎和研究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评价药物或疫苗对乙型肝炎的免疫作用,从献血人员或饮食服务人员等健康人群以及胎盘球蛋白等生物制品中检出乙型肝炎抗原携带情况等。目前,检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的新方法很多,其中最敏感的有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反向被动血凝法。最近,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初步建立了固相免疫放射测定法,并用以对人血清和胎盘球蛋白进行了抗原(HBsAg)、抗体(抗—HBs)的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法既简便又灵敏,值得推广应用。本文着重介绍固相免疫放射测定法并与反向被动血凝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王永新  吴桂贤 《中外医疗》2010,29(32):178-178,180
目的探讨黄疸型肝炎引发的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并发的黄疸型肝炎。方法两者均用5%葡萄糖、苷力欣、维生素C、菌栀黄、苷乐宁治疗。结果前者不久肝功能指标全部正常,两对半均转阴;后者肝功能正常,而两对半由原来的大三阳转变成HbsAg和抗-HBc阳性。结论黄疸与乙肝有密切关系,用治疗黄疸的药如菌栀黄对乙肝效果及佳。  相似文献   

19.
1965年发现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简称:HAA)现知它是乙型肝炎传染的一种信号,测定HAA的方法很多,最敏感的是放射免疫法(简称:RIA)。例如对流电泳阴性,RIA阳性的血液可能传染肝炎,因此制备人胎盘球蛋白(简称:胎球)的胎盘血液,虽经过对流电泳检查HAA,但弱阳性胎盘血液仍有可能混入。为了保证人民健康,进一步提高制品质量,了解明矾生产工艺能否除去HAA,以及制品有否占染HAA,我们采用了RIA方法检查。RIA可标记抗体,也可标记抗原来测定HAA。标记抗体固相  相似文献   

20.
1965年Rowe和Fahey应用抗骨髓瘤蛋白血清从患者体内分离出IgD,近年来国内亦相继发现IgD型骨髓瘤,因而对IgD的研究工作逐步展开。IgD分子量约为17.5万沉降系数约为6.1 S,其分子系由两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