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岩斜脑膜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例岩斜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门诊、电话和微信进行随访。对患者的临床结果、KPS评分和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评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GTR)8例(66.7%),次全切除(STR)4例(33.3%)。12例得到随访,无肿瘤复发,无死亡病例,5例症状较术前改善,GOS评分较术前提高,6例无显著改变,1例较术前变差。结论 岩斜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手术不应过分强调肿瘤全切,应在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肿瘤全切除或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显微手术切除镰窦旁脑膜瘤回顾分析,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改进手术方法、技巧及术后辅助治疗措施。方法对显微手术治疗21例镰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肿瘤21例,按脑膜瘤切除Sinpson分级法:Ⅰ级切除者15例(71.43%),Ⅱ级切除者5例(23.81%),Ⅲ级切除者1例(4.76%)。术后随访1~2年,患者生活自理,均未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术后辅助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镰窦旁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晋生  范波  李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78-179
目的提高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1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显微外科治疗结果。结果肿瘤全切率为87.1%,术后视力改善20例,无变化者9例,恶化者2例。4例出现暂时性尿崩,1例因下丘脑功能紊乱死亡。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仔细辨别并保护蛛网膜界面是保障肿瘤切除、术后视力恢复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小脑幕脑膜瘤临床并不少见,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5%[1]。以往全切除率较低而死亡率较高,但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现已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2~4]。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应用显微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1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天幕脑膜瘤的分型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幕脑膜瘤87例资料.87例中,采用幕下小脑上入路23例,乙状窦后入路36例,枕部幕上入路21例,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颞下入路4例.3例血供丰富的巨大脑膜瘤,采用了射频热凝辅助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除54例,次全切除31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一例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视野障碍6例、脑神经损害3例、偏瘫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 天幕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MRI和CT.显微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6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鞍结节脑膜瘤(tubercu lum sellae m en ingiom a)是颅内常见肿瘤,占颅内脑膜瘤的5%-10%[1]。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好发于女性,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由于肿瘤位于颅底毗邻视神经、下丘脑、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大。我院对48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朱进  杭春华  王汉东  史继新 《江苏医药》2001,27(11):869-870
我院 1985年 6月至 1995年 12月收治 12例侧脑室脑膜瘤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6例 ,年龄 10~ 6 4岁 ,平均 39岁。肿瘤位于左侧 8例 ,右侧 4例 ,其中位于侧脑室三角部 11例 ,体部 1例。临床症状 :头痛 10例 ,恶心、呕吐 5例 ,视力减退 2例 ,肢体运动障碍 4例 ,发作性眩晕 1例 ,记忆力下降 2例 ,智力减退 1例 ,精神症状 1例。体征 :视乳头水肿 9例 ,同向偏盲 3例 ,中枢性面瘫 2例 ,感觉障碍 1例 ,共济失调 1例 ,失语 1例。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扫描 ,表现为侧脑室内高密度占位病变 ,其中 8例有钙化 ,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鞍上脑膜瘤的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方法对37例鞍上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起源于鞍结节l8例、鞍隔10例、前床突6例、蝶骨平台3例,大小2~6cm。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显微手术治疗,额外侧入路21例、单侧低位额下入路16例。SimpsonⅠ、Ⅱ级切除肿瘤34例(91.9%),SimpsonⅢ级切除肿瘤3例(8.1%),术后视力障碍改善率为86%。结论比较额外侧入路与单侧低位额下入路切除鞍上脑膜瘤,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在开颅的创伤和时间方面,额外侧入路优于单侧低位额下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脑自发性出血的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其中恢复良好18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6例,其中恢复良好4例,重残1例,死亡1例。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6例,其中恢复良好5例,重残1例。结论对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要根据病情轻重、头颅CT表现等各方面,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36例鞍区脑膜瘤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单/双额下入路12例,翼点入路21例,纵裂入路3例.结果36例中,显露满意22例(61.11%),全切26例(72.22%),痊愈32例(88.89%),无死亡,预后良好18例(94.74%)。结论翼点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有益于鞍区脑膜瘤全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4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切除程度:按Simpson分级标准:Ⅰ级切除25例,Ⅱ级切除8例,Ⅲ级切除9例。术后视力和视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31例,6例视力无改变,5例视力下降。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经治疗后在7d内好转。无垂体低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鞍结节脑膜瘤位置深,血供丰富,解剖关系复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运用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操作,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5年9月收治直径>5 cm向双侧发展的大型嗅沟脑膜瘤患者9例,经显微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并总结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回顾性总结经锁孔显微手术治疗111例各个不同部位的颅底脑膜瘤,其中经额眉上或眉间上额纹切口切除双侧颅前窝底脑膜瘤25例,鞍区脑膜瘤(含鞍结节、前床突及鞍隔)23例;经额下或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8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和脑桥小脑角脑膜瘤18例;经改良的乙状窦前-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7例。15例小脑幕脑膜瘤和4例镰幕区脑膜瘤,经相应部位开颅切除。全切除肿瘤104例,次全切除7例,无死亡。结论:锁孔显微手术是切除颅底脑膜瘤的一种损伤小和效果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患者38例进行总结。结果 38例鞍结节脑膜瘤,获全切除35例(92.10%),次全切除3例(7.90%)。术后恢复良好者31例,优良率为81.57%;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2例。结论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充分囊内切除肿瘤,小心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术中注意视神经及重要血管的保护,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后颅窝天幕脑膜瘤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分析我院近12年间收治的39例后颅窝天幕脑膜瘤。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具体选择了手术入路,并参照五型分类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 果按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本组根治性切除(Ⅰ~Ⅱ级)28例,次全切除(Ⅲ级)5例,无1例死亡,仅1例术后偏瘫。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地选择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技术地运用;科学地处理残留的肿瘤的方法及术者的经验与耐心,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降低术后死亡及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年间20例侧脑室脑膜瘤的手术资料。结果 20例均获肿瘤全切,其中6例完整切除,14例分块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术区血肿2例,脑室炎4例,失语2例,对侧肢体轻瘫3例。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 CT、MRI是诊断侧脑室脑膜瘤最可靠的方法,血管造影可明确肿瘤的供血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可达到肿瘤的全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天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要点及其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显微手术且经病理证实为天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天幕脑膜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颅高压症状。该肿瘤依据基底附着部位和主体生长方向常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本组18例天幕脑膜瘤中SimpsonⅠ级和Ⅱ级切除的患者高达94%(17例),临床症状改善率达83%(15例);轻度周围性面瘫和低热各1例,无脑干损伤,无脑脊液漏和局部积液。结论天幕脑膜瘤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治疗首选显微手术切除,显微手术术后SimpsonI级和II级切除率高,副损伤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9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5例鞍结节脑膜瘤临床资料。结果翼点入路21例,单侧额下入路10例,双侧额下入路4例。肿瘤全切27例,次全切6例,部分切除2例。未能全切的肿瘤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手术无死亡、无偏瘫、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颅内积气、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改善19例,无变化10例,视力减退6例。术后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结论在鞍结节脑膜瘤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运用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精细的术中操作,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除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共32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17例,SimpsonⅡ级切除12例,SimpsonⅢ级切除3例,肿瘤位于窦前1/3者的15例,窦前1/3之后者17例,术后1~2周评估神经功能,6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的功能障碍加重,11例无明显变化,15例有改善,术后29例随访1a~4a,其中3例复发。结论窦旁脑膜瘤为颅内常见的肿瘤,由于肿瘤比邻上矢状窦,单纯追求根治性切除,可能导致或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所有病例术后均应定期复查,对于有复发迹象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伽马刀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