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AART和HIV感染的免疫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以引起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免疫缺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降低HIV的复制,使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数量和功能的改善,抑制异常免疫激活,改变了HIV感染的进程,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HAART在多大程度能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HAART恢复免疫重建的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HIV感染的免疫异常与HAART介导的免疫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IV感染造成CD4^+T细胞数量的下降和功能的改变及机体的异常免疫激活。有效的HAART治疗除抑制HIV病毒复制外,还可以部分地恢复CD4^+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起到免疫重建的作用。但HAART治疗免疫重建的机制及机体免疫力恢复的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HAART治疗对HIV感染引起诸方面的免疫异常的重建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巨细胞病毒(CMV)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病毒,主要表现为CMV视网膜炎,还可累及肺、肠道、肾上腺等器官,统称为CMV终末期器官疾病(CMV EOD)[1].在尸检中多达90%的AIDS病人存在有播散性CMV感染[2],CMV可能是HIV致病的一个重要辅助因素.HIV感染者在随访期内CMV检测阳性,患者艾滋病病情恶化的危险性增加一倍、死亡危险性增加四倍[3].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有效抑制了HIV在体内的复制,恢复了患者的免疫功能,CMV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AIDS患者发展CMV EOD的绝对数目仍然在增加[4].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中CMV并不具有明显毒力,且能逃脱宿主免疫攻击[5];在HIV感染者中CD4+和CD8+T细胞功能受损,CMV被激活.为了探究两者的相互作用,近年来HIV/CMV共感染的机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HIV感染者中CMV感染的分子机制及其对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影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以下简称HIV)感染过程中会造成包括B细胞在内的广泛而重度的免疫功能缺损,最终造成严重的淋巴细胞功能耗竭,使二次感染和机会性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更好地了解HIV感染过程中B细胞异常的致病机制,将能为提高HIV患者抗体应答,控制机会性感染提供更好的策略.现对近年来HIV感染过程中B细胞功能缺陷及其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有研究证实AIDS 患者皮肤的Langer-hans'细胞及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中均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复制,提示AIDS 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与抗原逞递细胞DC 异常有密切关系。本文作者通过体外实验,观察HIV 感染DC 对同种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AIDS伴发的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普通人群相比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患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机率都大有提高。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免疫重建功能使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大为下降,恶性肿瘤越来越成为AIDS晚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是AIDS患者中居第2位的恶性肿瘤,仅排在Kaposi肉瘤之后。近几年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使人们对这种肿瘤有了新的分类,且对它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都有了新的认识,治疗方法和预后得到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HIV/HCV共感染者HAART治疗过程中的血浆IL-18水平变化及与免疫重建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未接受治疗(CD4+T细胞计数<200 cells/μL),其中HIV/HCV合并感染者35例(以下简称合并感染组);HIV单一感染者37例(以下简称单一感染组),采集患者HAART前4、12、24、48、72周外周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CD4+和CD8+T细胞计数、IL-18表达量以及HIV RNA水平.结果 HAART治疗前,合并感染组患者血浆IL-18表达量明显高于单一感染组,P<0.05;在HAART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浆IL-18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合并感染组患者各监测时间点血浆IL-18表达量均高于单一感染组,P<0.05;HAART治疗前,两组患者CD4+T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2、24、48、72周,单一感染组患者CD4+T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合并感染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HAART第24周时,两组患者CD4+/CD8+比值呈上升趋势,单一感染组高于合并感染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ART 24周后,两组患者外周血HIV RNA载量均<40拷贝/mL,低于监测下限,病毒抑制成功.结论 HCV合并感染使艾滋病患者免疫紊乱加重,主要体现在IL-18水平提高等方面,导致患者免疫重建延缓,但国内外学者研究仍然存在争议,关于HCV上调机体IL-18水平的具体机制以及参与免疫重建的进程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佐剂对HIV 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资料,在艾滋病流行的20年里,全世界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中1/3已因艾滋病或HIV感染相关疾病而死亡。尽管目前公认疗效较好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抗HIV感染中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药物昂贵和HIV耐药株的产生影响了艾滋病治疗,限制了其在发展中国家使用。因此,最终将需要一种有效的疫苗来控制HIV感染的流行及传播。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了多种类型的HIV疫苗,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HIV—1 DNA疫苗(核酸疫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中国HIV/ AIDS患者淋巴细胞活化及CCR5、CXCR4表达的变化,探讨HIV感染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应答。方法 10例HIV /AIDS患者给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第3、6 个月T淋巴细胞活化(HLA DR、CD38表达)及第二受体CCR5、CXCR4表达情况,比较HIV/ AIDS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活化、第二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10例HIV /AIDS患者CD4+、CD8+ 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CD8+ T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CXCR4 的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5);HAART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活化水平随治疗时间明显下降(P<0.05),CD8+ T淋巴细胞表面CCR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 CXCR4 的表达升高;治疗6 个月时, CD38 CD4、HLA DRCD38 CD4、CCR5 CD8、CXCR4 CD8表达水平恢复至健康人水平;HIV AIDS淋巴细胞活化水平及第二受体CCR5的表达降低与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升高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HAART能够降低中国HIV /AIDS患者淋巴细胞活化水平,使第二受体表达水平趋于正常,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dficiencyvirus,HIV)能够直接感染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主要调节细胞CD4^+T细胞),从而导致CD4^+T细胞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导致感染者因免疫系统崩溃而死亡。目前广泛使用的高效抗病毒治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鸡尾酒疗法)尚不能彻底治愈艾滋病,且存在明显的耐药性,由于抗病毒药物存在副作用等原因,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较差[1],而免疫治疗如抗体治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是通过增强或恢复HIV感染者/AIDS患者免疫功能来抑制病毒复制或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它们能够克服现有治疗方法耐药性问题,且不需要经常服药从而解决了依从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严重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其主要的免疫病理学基础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选择性地侵犯 CD_4~+淋巴细胞,造成CD_4~+淋巴细胞减少和与此有关的免疫功能减退,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易患各种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OI)和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  相似文献   

1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主要利用CD4为受体、CCR5和CXCR4为辅助受体感染人CD4+T淋巴细胞,并在大多数感染者中引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1].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具有丰富的CD4+ CCR5+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组织.现已有研究表明,CD4+T细胞缺失和持续的免疫活化是HIV感染的主要免疫病理特征.病毒感染导致肠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黏膜屏障破坏,从而导致机体慢性免疫活化,这可能是HIV-1致病的重要机制[2-3].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NKT 样细胞衰老和体外增殖情况。方法:选取未接受HAART 治疗、接受HAART 治疗的HIV 感染者以及健康人的外周血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接受HAARRT 治疗前后的HIV 感染者NKT 样细胞CD57 的表达情况以及体外增殖能力。结果:HIV 感染者在HAART 治疗前NKT 样细胞的百分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AART 治疗后恢复(P<0.05);HAART 治疗前NKT 样细胞CD57 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AART 治疗后恢复(P<0.05);HAART 治疗前NKT 样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HAART 治疗后有所恢复。结论:经过HAART 治疗后,HIV 感染者NKT 样细胞的数量、CD57 表达以及体外增殖能力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4.
抗HIV药物自1987年HIV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问世后至今已开发出24种有效药物,高活性抗逆转录疗法(HAART)或复方制剂也已在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清除病毒、根治艾滋病的问题仍未解决。免疫调节药物作为辅助用药的可能性受到广泛的关注。据报道多糖类活性成分如香菇多糖,可使T细胞恢复活性,促进白细胞介素的产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在细胞内培养对HIV感染也有免疫调节作用。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在小鼠鼠白血病病毒感染和环孢菌素注射致小鼠免疫缺陷模型中,探讨抗HIV药物齐多夫定和免疫药物香菇多糖对鼠白血病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以便评价这两种药物在小鼠体内对病毒感染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HIV 感染时的免疫功能失常众所周知,在HIV 感染的相对晚期会出现CD_4~+辅助T 细胞选择性减少。尽管这是HIV 诱导免疫缺陷的主要机制,但已有报道艾滋病人另外还有CD_4~+和CD_8~+T 细胞质的功能性缺陷.不但艾滋病人中有免疫功能异常,而且在无症状者中也存在.在CD_4~+细胞被破坏消除之前,HIV 感染就已影响到T 细胞、B 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功能.体内和体外研究均表明: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可被HIV 感染并在其中复制。这些抗原辅佐细胞(APC)可能从两方面参与HIV 感染的免疫发病过程.首先,单核-巨噬细胞可能  相似文献   

16.
<正>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1]。本病常见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及合并免疫受损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阴性患  相似文献   

1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致使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和免疫细胞异常激活。为了了解艾滋病进展中不同T细胞亚群上CD28和HLA-DR分子的表达特征以帮助判断艾滋病(AIDS)的病情进展.我们观察了43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此二分子在CD4^ 、CD8^ T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发病者和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治疗者NK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方法取新鲜外周全血,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染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HIV感染者、发病者和HAART治疗者NK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HIV感染者、发病者CD56dimCD16+NK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HIV抗体阴性健康对照;CD56-CD16+、CD56briCD16-/+NK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HIV抗体阴性健康对照;HAART治疗者CD56dimCD16+、CD56-CD16+和CD56briCD16-/+NK细胞亚群的百分比与HIV抗体阴性健康对照相比不再有显著差异。结论 HIV感染改变了NK细胞亚群的构成,HAART治疗后NK细胞亚群的比例可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9.
滤泡辅助性T细胞(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Tfh )是近期发现的具有B细胞辅助功能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 对于生发中心形成、亲和力成熟、高亲和力抗体产生和记忆B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Tfh与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过程中, Tfh细胞数量、功能、病毒潜伏、Tfh/滤泡调节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 Tfr)比例平衡、中和抗体产生等方面均发生变化。文章综述Tfh在HIV感染及疫苗免疫后抗体应答中的作用及机制, 旨在为HIV疫苗的设计与免疫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预防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免疫机理尚未阐明。虽然HIV中和抗体可以限制HIV在细胞外传播,但是HIV还能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