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学习总是浅尝辄止,英语单词记上一遍,就认为记下了,第二天一问,又全忘了,再复习,也是只肯一遍,不愿意有第二遍。考试时成绩不理想,批评他,他还不服气:“我背了!”我对他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我又对他说:“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讲了一大堆道理,他还是像从前一样不以为然。如果我逼着他学习,  相似文献   

2.
只要你在     
当初他和她的结合,是经历了一番磨难的。她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劝她,孩呀,他爹是瘫子,他娘是疯子,你跟着他,不是自己把自己推进火坑吗?她爹更是铁青着脸:你敢跟着他,我就打断你的腿!一向孝顺的她,这次却异常决绝与果断,她跟定了他。  相似文献   

3.
镜大侠信箱     
《医学心理指导》2008,(7):62-63
来信:我是一名大三医学生,平时成绩不错,我宿舍有一人成绩考得总是没我好,感觉他比较嫉妒我,所以我也有意和他比,但他总是没有我的成绩好。这学期一开始,他搬出去住了,但老是有总告诉我他夜里学到一点多的,结果我老是想到他在学习,夜里睡不好觉,上课也老想他学习的样手,一点精神都没有了,老是感觉他要超过我了,我不行了的感觉,好痛告!我学不下去,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Q:我是一个离异女性,最近认识了一位30多岁的男人,他曾因为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而受到处分,并为此丢了工作。妻子离他而去,他整天情绪低落,四处闲逛,也不肯找个活干。我和他相识后,劝他做点事,他说没有资金。我也曾给过他一些钱,是想感动他,让他打起精神来,好好做点事。我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帮他,不忍心看他这个样子下去。  相似文献   

5.
感谢误解     
上个世纪30年代,有一个中学生在一次作文课上,按照老师的命题写了一篇散文,这是他最满意的习作,以为—定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老师却给了他这样的批语:“此文是否出自本人之手?”显然,老师在怀疑他抄袭别人的文章。然而他没有怨怒老师,反倒更加勤于练笔,终于就此走上了文坛。  相似文献   

6.
《心理与健康》2008,(3):62-62
Q:我儿子今年13岁,在市内一所比较好的寄宿制中学读初一,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近段时间我们发现他变得特别敏感,比如:如果某个学习不好的同学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想:我是不是会变笨呀?在路上看见旁人吐唾沫,他又想:口水要是溅到我身上,我会不会变傻了呀?许多我们认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到他那里都会有一些联想。作为家长我们也经常开导他,但是没有什么效果。  相似文献   

7.
他和她都曾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心里都对婚姻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怕再一次走进错误的婚姻。所以,在对待再婚的问题上都谨小慎微。他对她说:“我什么都没有,和前妻离婚时把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她,自己是净身出户。”她说:“这不是问题,有人就行!”  相似文献   

8.
《心理与健康》2008,(12):56-57
Q:我与先生已经结婚三年了。最近一年多以来,我们之间完全没有了恋爱时的甜蜜和浪漫,代之的是无休止的争吵。主要是他看我不顺眼,我看他也都是毛病。我是个爱干净并且喜欢秩序的女人,婚前没觉得他那么邋遢,现在才发现,他的生活习惯真是一塌糊涂,臭袜子竟然能和领带扔到一块儿!以前打扫卫生时,他会帮我做这做那,可现在他完全不搭手……结婚前我们也度过了无数幸福时光,  相似文献   

9.
他们是在一次诗会上认识的。她是一个爱诗的女孩子,平常、朴素、娴静。其实他也并不是个很擅长说话很喜欢说话的人,但那个晚上他显得很光彩。他朗诵的那首诗叫《一只草蜢的等待》。侧光打在他有点忧郁的脸上,他的声音有点颤抖,但语感很好。下来的时候,他就坐在她的旁边,坐在他们班的男生中,和他们聊得挺欢。在男孩子们的窃笑声中,她无心记住了他的名字,却有心记住了他孩子般忧郁的侧影,记住了他念的那首诗:一只草蜢总在寻找,一只草蜢总在等待,等待那时花开……  相似文献   

10.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他初到工作单位时的几次表现:刚刚到一个单位,朋友很是想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他第一次积极表现的时候,领导表情漠然,什么话都没说;第二次表现的时候,领导似乎有了反应,微微点了点头;第三次表现的时候,领导赞许地说“不错”;第四次再表现的时候,领导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很好。”  相似文献   

11.
《医学心理指导》2008,(10):16-17
牛津大学校长:他/她必须是自己学习的主人,他/她真的很想,而且很愿意去学。 当记者问道:“什么样的学生在牛津大学能够获得成功”时,牛津大学副校长科林·卢卡斯(Colin Lucas)教授思考了一阵,然后回答:“首先他/她必须非常聪明,脑子很好使,这意味着他/她能够在考试中获得很好的分数。更重要的是,他/她必须很严肃。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碰巧遇到一位“前辈”级的人物,由于长得太年轻了,刚开始被自己误认为只是一般的同学。聊天后知道他已经工作了很多年,于是向他咨询关于自己未来方向的问题。本想他会滔滔不绝一番,不料他却给了个再短不过的答案:“这个更多的应该是问问你自己。”  相似文献   

13.
精神的高度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牧师在家准备第二天的演讲稿,可儿子的吵闹让他无法静下心来。牧师无奈,随手拿起—本杂志翻阅,一幅世界地图锁定了他的视线。他扯下这页地图,撕成碎片撒在地上,然后对儿子说:“如果你能把这些碎片拼成一幅世界地图,你就可以得到2角5分钱。”  相似文献   

14.
一日风雨将至,我与一友立于窗前,看西方的天空乌云翻腾。他说;我只要不带伞。准下雨,就像老天爷看着我似的。我瞥了他一眼,缓缓说道:你以为你是谁呀?!  相似文献   

15.
一位母亲带着儿子来到我的咨询室,她觉得儿子太贪玩儿不用功,说他他又不听,最近竟发展到说谎,借着学习的名义跟同学出去踢足球。儿子已经高二了,再有一年就要高考,母亲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儿子的成绩,十分焦急。可是,从儿子那里我了解到的却是另外的情况:他是重点中学的学生,成绩在班上算中上游,他自己也是很在意学习成绩的,并且也很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一位朋友是个写字好手,在圈子里特受追捧和尊崇。一次他赶饭局,和一个道外人不期而遇同桌就餐。席间,为了一句话争起风头来,双方两不相让。那个不识他本来面目的陌生人言语间颇为不敬,他也毫不客气反唇相讥,双方唇枪舌剑,把和谐的气氛破坏殆尽。这时候一位识得他的朋友出来圆场,指着他向对方介绍说: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咱们著名作家xxx,发表作品不计其数,在国内文坛享有很高的声望,你怎么可以这样放肆!  相似文献   

17.
于勇 《心理与健康》2014,(12):32-32
去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统的鬼节,也是阳历的8月21日。晚九点,儿子埋头做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和老公的手机同时响起了短信铃声。看完后,我“哎哟”了一声,眼泪立刻涌出眼眶。沉默了一会儿,老公把儿子从书房叫到我们卧室,让他看短信内容:“警钟:我班王宸同学今天溺水身亡……”房间里的空气凝滞了几分钟,儿子说:“不可能,王宸不会游泳,老班肯定弄错了。”继而回到自己的卧室。过了一会儿,他又出来,开电脑,上QQ,消息被确认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8.
深秋。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又寒冷的下午,我刚刚结束一次心理咨询,一个身穿灰色衣服的男生走了进来。表面看上去,他似乎挺平静,面对我开口就说:“我早就想找心理老师聊一聊,今天有空,所以没预约就来了,有失礼貌……”我一时无法从这不成不淡的开场白中明确他想表达什么,先请他坐下,等待着他告诉我为什么早就有意来咨询,却偏偏选择这个时刻。  相似文献   

19.
与一位颇有成就的朋友聊天,谈到机遇与成功的问题时,朋友扳着手指,向我列举成功道路上助他一臂之力的贵人:高中的班主任首当其冲,可以说没有这位贵人,就没有他的今天。那年高考落榜,正是这位可敬可爱的班主任,步行了几十里山路,说服父亲让他返校补习。朋友至今还记得老师当时的模样:戴着一顶草帽,裤脚挽到膝盖,在炎炎烈日下走了将近3个小时,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孩子诞生了,充满了希望。他本身就是希望,他就是一颗小小的种子,一颗将来要开花结果,成为参天大树的种子。可是,种子的生长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钻牛角尖了怎么办?孩子做事缺乏意志力怎么办?他“心术不正”。一紧张就抓小“鸡鸡”怎么办?……你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帮助他调整自己。你会说,好累啊!是的。但是,当你看着他一天天茁壮成长,你会欣慰。你会说——不管在心里还是骄傲地说出来:为了孩子。一切辛苦,值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