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从80年代小儿胃肠道外营养在我国应用以来,尤其是1995年制订并实施新生儿胃肠道外营养常规[1]以来,重危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大大提高。1996年10 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对80例住院新生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2例,女28例;胎龄37~40周;日龄3~28天;出生体重1050~3000g。低出生体重儿中,足月小样儿5例,早产儿51例,其中单纯生活能力低下11例,合并新生儿肺透明膜症5例,频发呼吸暂停9例,新生儿硬肿症10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目前治疗上倾向于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液体及支持疗法。过去常因消耗过多 ,营养支持不利 ,并发症多见 ,死亡率极高。目前 ,在我国新生儿用全肠道外营养 (TPN)支持疗法报道不多。本文就其在NEC时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我院儿科新生儿组 1994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 36例NEC ,全部按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在控制未发生败血症的前提下 ,同时应用了TPN。TPN方案 :10 %的脂肪乳 1-2g/kg·d ,复方氨基酸 2 -3… 相似文献
3.
2000年2月至2002年8月,我们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辅助治疗危重症新生儿7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来我们将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用于肠道外营养的静脉输液,体会到这种方法方便,减少了污染和气体栓塞的机会,且能减轻护理工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是将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经静脉通道输入人体的方法。可使患者在不进食情况下 ,仍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行TPN治疗患者 70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胃肠手术后行支持 70例 ,男 4 2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5 9岁。其中贲门癌切除手术 35例 ,食管癌切除手术 2 6例 ,全胃切除术 2例 ,胃窦癌根治术 2例 ,Miles手术5例。护理 :1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及使用。 TPN的营养素不能单独直接输入人体 ,必须混匀稀释后输入 ,否则会发生并发症 ,也起不到最大营养作用。配… 相似文献
6.
7.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Mazur和Clark提出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以来,目前已成为病理学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发生于胃肠道外的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比较少见,其影像学表现在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EGIST的影像诊断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和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当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肠道间质瘤(G IST)和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EG IST)近3~4年临床上始有提及。G IST是指发生于胃肠道的间质性干细胞-Cajal细胞(ICC)性肿瘤。EG IST是指和G IST相似而发生在腹腔或腹膜后的软组织,且与肠壁或内脏浆膜表面无关的一类肿瘤。它们均属具有多分化潜能的Cajal细胞性肿瘤,均具有特异性的组织学特点和特定的免疫学表型,二者c-k it/CD117均阳性。1临床表现G IST和EG IST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以中老年居多,无明显性别差异。G IST好发部位可在食管<5%,胃60%~70%,小肠20%~30%,结肠直肠<5%,但以发生在胃的多见。EG IST发生… 相似文献
9.
郭江斌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6,1(4):326-326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atrition PN)已在外科广泛应用,挽救了无数肠功能衰竭的病人。这种方法已应用于内科系统,尤以消化内科为。根据我们经治的一些病人(如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短肠综合症、不完性幽门梗阻、各种胃肠肿瘤的化疗等)略谈心得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分解代谢性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更是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显然营养支持的介入是符合逻辑的。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轻症者所涉及的器官功能障碍少而轻,即使不用营养支持,患者也能很快自我恢复营养的摄入;但重症者常伴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局部并发症,治疗需要多学科的介入,其中营养 相似文献
11.
杜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6):764-765
目的 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在严重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对严重脑卒中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支持的能量、蛋白质供给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在对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作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前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感染性并发症率、胰岛素用量及住ICU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严重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胃肠内营养预后优于全胃肠道静脉营养患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脏器功能减退,老年病人常合并各种营养不良,因而对老年病人的营养支持,尤其是在胃肠道功能减退或障碍时,胃肠外营养支持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许多需要胃肠外营养的住院病人大于65岁,然而,在此年龄组患者营养需要的特异性却很少得到重视。老年病人的营养需要量必须根据其生理 相似文献
13.
14.
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六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近几年来临床及病理医师逐渐认识到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是与GIST相比较而言,指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GIST相似,但起源于腹腔或腹膜后腔的软组织,且与肠壁或内脏浆膜面无关的一类肿瘤[1].其发生率比GIST低,占腹部软组织肿瘤的4%~7%.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共收治6例腹内EGIST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7年5月间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首次进行外科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47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与本中心的254例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资料进行对比。
结果EGIST与GIST患者在年龄(χ2=6.394,P<0.011),肿瘤大小(χ2=60.941,P<0.001),组织学类型(χ2=30.081,P<0.001),CD117表达(χ2=52.99,P<0.001),CD34表达(χ2=37.21,P<0.001)、Dog-1表达(χ2=24.57,P<0.001),是否坏死(χ2=10.38,P=0.006)、改良NIH危险度分级(χ2=56.12,P<0.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GIST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78.3%、63.4%;接受R0切除的EGIST患者25例(53.2%)。R0切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非R0切除患者(χ2=5.104,P=0.024)。其中,25例R0切除的患者中显示不同核分裂像、不同肿瘤直径大小、是否伴坏死与EGIST患者的预后未体现统计学意义(χ2=2.067,P=0.151;χ2=1.355,P=0.244;χ2=0.912,P=0.34)。
结论EGIST患者症状隐匿,不易早诊断,首次就诊时肿瘤体积往往较大。是否R0切除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胰腺间质瘤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形式,文献报道较少.我们报道1例胰腺的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合并囊腺瘤,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8.
李增烈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8,(10)
克隆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的患者,由于疼痛、食欲不振等造成摄食减少;炎症、肠细胞转换率加快、出血等造成营养需要量增加;吸收面积减少,胆盐缺乏造成吸收不良;失蛋白质肠病造成蛋白丢失过多;某些治疗药物造成维生素的缺乏等,结果发生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贫血,电解质、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缺乏,氮的负平衡,低蛋白血症及代谢性 相似文献
19.
刘玉香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149-150
目的研究完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的效果,探索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营养支持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和对照组(完全胃肠外营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血清Ig M、Ig G、Ig 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下降率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与对照组(75.00%)比较,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临床疗效优,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0.
全胃肠道外营养与胆石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胃肠外营养可致胆囊结石形成,其原因主要在于长期TPN治疗使患者基本上处于空腹状态,CCK分泌减少,胆汁郁积。同时,TPN治疗可使胆汁中胆红素及钙离子浓度增加,TPN配方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乳剂均有明显减少胆盐分泌的作用,为胆囊结石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TPN治疗期间定期静注胆囊收缩素和定期行肝胆B超检查可预防和早期诊断此并发症。胆囊结石一旦形成,应早期施行胆囊切除术并尽可能恢复经口饮食更好的非手术疗法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