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的 CT 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75例 HCC 患者资料,术前行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对病理标本进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常规 HE 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 法,检测其 VEGF 蛋白的表达。将 HCC 的 CT 表现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并统计分析 CT 所见与 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①75例 HCC 患者,术前 CT 所表现的肝硬化和淋巴结肿大与手术病理所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HCC 的肿瘤长径、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的 CT 表现与手术病理所见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HCC 的假包膜、肿瘤长径、病理血管、瘤内坏死与 VEGF 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C 的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肝硬化、肝内病灶(单发或多发)、淋巴结肿大与 VEGF 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CC 的 CT 表现与 VEGF 表达密切相关,CT 征象虽然可以大部分反映 HCC 的病理及生物学特性,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肝切除手术相关因素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影响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手术相关因素.方法 1991年1月~2002年6月实施根治性肝切除、随访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HCC患者234例,回顾性分析医源性肝癌被膜破裂、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大小程度、肝门阻断次数和术后并发症(胆漏、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等手术相关因素对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生存时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各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医源性肝癌被膜破裂、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手术持续时间可影响HCC预后(P<0.05).输血量与手术大小程度呈正相关(P<0.05),但出血量与后者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减少出血和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肝癌被膜破裂是改善HCC预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二十几年,肝细胞癌(HCC)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手术切除仍是肝癌首选的治疗手段。70%~80%的HCC病人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因此错过手术时机。而介入治疗可改善此类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并且疗效与手术切除早期肝癌的相当。介入治疗分为血管和非血管介入治疗两类,综述HCC非血管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原发性肝癌(HCC)仍然是最难治疗的癌肿之一。外科手术切除虽是首选的方法,但由于肝硬化,或发现太晚,已失去手术时机,肝硬化的患者行手术切除有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危险。仅有15%~30%的 HCC 患者适于手术切除,而其复发率又很高,在36%~66%之间。对不能手术的 HCC,全身化疗的效果不佳无助于生存期的延长。尽管动脉内插管化疗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腹腔内破裂的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US、CT、DSA及MRI设备的迅速发展使肝细胞癌(HCC)的早期诊断率明显上升,随之发展的肝动脉内介入放射学治疗的普及也相应增加了HCC 腹腔内破裂的机会。肝动脉栓塞术(TAE)应用的普及,已可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HCC破裂的手术治疗。一、HCC腹腔内破裂的原因据日本第八次全国HCC调查组资料,HCC有16.4%死于破裂出血,仅次于HCC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确定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预测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病人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诊断效能。方法共纳入15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HCC  相似文献   

7.
正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基于MRI的影像组学特征对术前肝细胞癌(HCC)分级预测的意义。方法 170例手术病理确诊为HCC的病人被分为训练组(125例)和测试组(45例)。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和肝动脉造影,检查26例患者共28个病灶,男22例,女4例,年龄49~76岁。均伴有肝硬化,其中19个肝细胞癌(HCC)、9个腺瘤样增生结节(AHN)。11个HCC为手术切除、4个为US导引细针活检和4个为血管造影所证实;2个AHN为手术切除、7个US随访2年以上并为US导引活检所诊断。全部病灶直径小于2.5cm,均位于腹壁下7cm以内。肝动脉造影在动脉期显示8个HCC(42%)的肿瘤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10个HCC(53%)的入肿瘤血管,有动脉搏动呈单峰血流速度形式,为肝动脉特点;显示10个HCC(53%)  相似文献   

9.
随着影象诊断的进步,与肝癌类似的肝限局性结节性增生(FNH)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FNH的血管造影和CT表现与肝细胞癌(HCC)报为相似,鉴别困难。作者将FNH和HCC的血管造影及CT表现进行比较,探讨对两者鉴别有价值的征象。FNH经手术证实6例8个病灶。HCC经手术或活检证实48例72个病灶,其中血管造影检查41例59个病灶,CT扫描36例50个病灶以与FNH对比研究。FNH 7个病灶,HCC59个病灶的血管造影均采用立体摄影。FNH 5个病灶,HCC平扫39个病灶。增强扫描50个病灶,比较肿瘤的密度及增强前后的表现。为研究病灶的边缘及内部结构,对FNH 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和评估手术切除和微波固化两种治疗方法对肝癌细胞血行性播散的影响。方法 应用巢式RT PCR检测治疗前外周血AFP mRNA、MAGE 1 mRNA和MAGE 3 mRNA表达均为阴性的92例TNMⅡ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及10例良性肝病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上述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 直径≤3cm的TNMⅡ期HCC微波治疗后外周血AFP mRNA、MAGE 1 mR NA和MAGE 3 mRNA表达总阳性率为4 35%(1/23),手术治疗后总阳性率为30 43%(7/2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 05)。直径>3cm的TNMⅡ期HCC微波治疗后外周血AFP mRNA、MAGE 1 mRNA和MAGE 3 mRNA表达总阳性率为21 7%(5/23),手术治疗后总阳性率为34 8%(8/2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对照组三项指标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手术与微波治疗均可能导致医源性癌细胞血行播散,直径≤3cm的TNMⅡ期HCC微波治疗引起的肝癌细胞血行性播散概率较手术治疗低,但对直径>3cm的TNMⅡ期HCC而言,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典型的CT征象为平扫显示(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速升速降"型强化,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为HCC由肝动脉供血且血供丰富.而乏血供型HCC较为少见,增强扫描强化形式多样,容易导致误诊.本文对经过手术病理/肝穿刺活检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2例乏血供型HCC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加深对此类HCC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无外科手术指征,即使能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率亦较高.近年来,随着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影像引导下的局部微创治疗已经成为HCC重要的治疗手段,并得到蓬勃发展,在不能手术切除的HCC、HCC术后复发、甚至小HCC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确评价HCC局部微创治疗的疗效对于制定及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的1H-MRS和DWI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hepatoceliular carcinoma,HCC)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评价HCC代谢物变化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30个HCC病灶分别进行DWI及单体素波谱分析,测量HCC胆碱峰(Cho)、脂质峰(Lip)的相对浓度及HCC的ADC值,对Cho/(Cho+Lip)比值与ADC值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30个HCC的Cho/(Cho+Lip)比值及ADC值分别为(0.25±0.21)和(1.49±0.27)mm2/s.HCC的Cho/(Cho+Lip)比值与ADC值呈负相关(P<0.05).质地均一、无明显出血坏死HCC(n:10)的Cho/(Cho+Lip)比值明显升高,ADC值明显下降;不均质局灶出血坏死HCC(n=13)的Cho/(Cho+Lip)比值轻度下降,ADC值轻度升高;明显脂肪变性(n=2)及透明细胞型(n=2)HCC的Cho/(Cho+Lip)比值很低,但是ADC值无明显升高;纤维基质丰富、无明显坏死、质地均一HCC(n=3)的Cho/(Cho+Lip)比值及ADC值均较低.结论 1H-MRS与ADC值结合能基本反映HCC的肿瘤组织成分变化,有助于HCC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活体肿瘤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影像学征象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深入认识影像征象的意义,为临床设计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搜集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资料.65例HCC患者术前都进行CT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影像学征象包括肿瘤包膜、大小、肿瘤血管、门静脉癌栓、肿瘤坏死、合并肝硬化、肿瘤数目(单发或多发)等情况,将上述影像征象与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例HCC手术患者,手术前行影像学扫描,发现其中有包膜43例,无包膜22例;≤3 cm 19例,>3 cm 46例;MSCT或MRI多期增强扫描,HCC在动脉期显示肿瘤血管41例,未见肿瘤血管显示24例;门静脉癌栓15例,未见癌栓50例;肿瘤坏死51例,14例未见坏死灶;合并肝硬化16例,未见肝硬化49例;肝内出现多发结节53例,单发结节12例.65例术后随访2年,肿瘤转移或复发26例,未见转移或复发39例.HCC影像所表现的肿瘤包膜、大小、门静脉癌栓、合并肝硬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征象如肿瘤血管、肿瘤坏死和肿瘤数目与预后的相关性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影像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的手术预后情况,为术前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或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摘要目的钆增强MRI判断肿瘤包膜、分隔以及T_2高信号灶对区分较大肝细胞癌(HCC;≥5 cm)与肝内胆管癌(ICC)的额外价值。方法这项研究纳入经手术证实的HCC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累及门腔间隙CT、MRI特征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累及门腔间隙(PCS)的CT、MRI表现特征和解剖基础.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41例HCC累及PCS的随机性病例.其中CT检查22例,MRI检查17例,CT MRI检查2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标准确诊.观察HCC累及PCS的CT、MRI表现,PCS病变与原发灶及HCC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HCC累及PCS的CT、MRI表现包括:门腔淋巴结(PCN)肿大(26/41,63.4%),原发于肝尾状叶的HCC(3/41,7.3%),HCC原发灶直接侵犯PCS(16/41,39.0%),HCC累及肝十二指肠韧带(6/41,14.6%)、PCS血管(2/41,4.9%)、PCS内胆囊管(2/41,4.9%),HCC合并网膜孔区域腹水(2/41,4.9%).PCS下段病变多为PCN肿大,上段病变多为原发灶直接侵犯.PCS病变与HCC原发灶可直接相连(18/41,43.9%);经肝十二指肠韧带间接相连(3/41,7.3%);不相连(18/41,43.9%);直接相连并经肝十二指肠韧带间接相连(2/41,4.9%).HCC累及PCS时,原发灶多为巨块型(22/41,53.7%).结论 HCC可使PCS受累,主要表现为PCN增大.HCC累及PCS的CT、MRI表现与原发灶的位置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正摘要目的探讨经手术切除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病人术前CT增强检查影像纹理参数能否预测术后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方法对本中心2010—2015年HCC切除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血供分型与其病理分化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我国是发病率居第3位的恶性肿瘤,每年确诊患者达11万之多,预后甚差。HCC的血供特性对影像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中,一直把血管造影作为能反映肝癌血供特点的检查手段,介入医师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OSA)的表现进行HCC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多项动态增强参数进行分析,并与其病理分级进行对照,探索二者的相关性,评价MRI动态增强参数在评估HCC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HCC患者,分别测量不同时相肿瘤实性区与正常肝实质感兴趣区的多个参数(SEE、TTP、SIpeak)值,分析不同病理分级的HCC的动态增强参数特点及其与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病理学分级的HCC的多项动态增强参数,如SEE、TTP、SIpeak值存在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级较高的HCC,SEE、SIpeak值较高,组织病理学分级较低的HCC,SEE、SIpeak值较低,二者呈正相关(P0.05);高级别HCC的TTP值较低,低级别HCC的TTP值较高,二者呈负相关(P0.05)。结论 HCC的多项MRI动态增强参数与其组织病理学分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EE、TTP、SIpeak值能够反映HCC的组织病理学分级。  相似文献   

20.
<正>1共识形成背景在我国肝细胞癌(HCC)多由慢性肝病发展而来,往往伴有肝脏糖原合成及储备功能下降,因此,HCC合并糖尿病(DM)的比例较其他癌种更高。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作为中期HCC的一线治疗方案,可有效延长HCC患者生存期[1~3]。但TACE本身会损伤肝功能,而DM导致的葡萄糖代谢异常,也会进一步造成肝功能损害,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另一方面,患者行TACE治疗时的应激状态,可能会引起应激性高血糖,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4],加重病情。TACE围手术期有效的评估、监测及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