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庆帅  赵宝珍 《上海医学影像》2007,16(2):180-182,185
脑中风是造成中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75%是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致。颈动脉狭窄及栓子脱落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据报道美国6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约70%患有颈动脉粥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CEA治疗前经CDFI检查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27例,其中12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CDFI显示40侧颈总或/和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34侧伴有斑状强回声,31侧管腔狭窄,程度为40%-95%,中位数是76%;2侧颈内动脉闭塞。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结果与CAG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FI在显示颅外段颈动脉管壁病变方面有很高的敏感性,并且能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可作为筛选CEA患者的可靠手段,也能用作CEA患者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心平  张媛 《天津护理》2002,10(5):233-234
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改善大脑循环并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通过16例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强调术前严格控制高血压,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保证患者安全并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产生反射性低血压和窦神经紊乱综合征给予及时处理;观察神志变化,警惕脑部再灌注损伤;观察颞浅动脉和眼动脉搏动,以便及时发现血管再阻塞;加强伤口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伤口局部有无血肿,以免压迫气管引起窒息;观察对侧肢体的功能等。通过围手术期多方面的护理配合,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病人舒适度高、并发症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因其置入导管较长、病人血管变异、穿刺者置入手法等因素,置管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导管异位。导管异位发生率为4.0%~9.8%,甚至达到12.5%。我科从2011年4月—10月行PICC置管术180例,其中发生颈内静脉异位10例,复位  相似文献   

5.
对于需急诊作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洗患者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成熟前 ,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行血液净化治疗时 ,我们选择颈内静脉插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 ,效果较好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0 8例 ,其中血液透析 6 8例 ,男 36例 ,女 32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年龄 4 1.3岁± 19.8岁 ,急性肾衰 2 2例 ,慢性肾衰 4 6例 ;血液灌流患者 4 0例 ,均为有机磷农药中毒 ,男 8例 ,女 32例 ,年龄 2 0~ 6 8岁 ,平均年龄 31.5岁± 2 0 .3岁。材料选择为美国 Quinten公司生产的双腔留置管长 13.5 cm,直径11.5 F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插管输液法在普外危重症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42例普外危重患者采用颈内静脉插管输液,静脉给药,采集血标本,完成了42例患者共1050天的输液、静脉给药、采集标本任务。结果42例颈内静脉导管全部待治疗完成后或因病情危重死亡后拔管,导管保留时间平均21天,无一例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颈内静脉插管输液法在普外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应积极提倡,但必须密切护理,并注意恰当操作。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过欧、美许多医疗中心协作研究证明具有肯定疗效,目前仍在广泛使用。鉴于国内这方面工作开展较少,有关这项工作的现状报道也不多。故本文对此加以综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 112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56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56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10 d、2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颈内静脉插管因具有穿刺点定位明确、并发症少的特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自1993年3月以来,我们在救治内科急重患者中共插管151次。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郭素花 《家庭护士》2007,5(4):86-87
高血压引起脑、心、肾改变最多,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与日俱增.1997年统计每11人中有1人患高血压.目前存在着"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个误区"(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继而出现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颈内静脉插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静脉造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传统通路 ,对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内瘘 ,包括血管移植建动静脉内瘘者 ,采用三腔导管插入中心静脉已成为长期血管通路的极好途径。中心静脉置管 ,常用途径有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三种 ,现将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2 6例病人 ,男性 1 7例 ,女性 9例 ,年龄 4 5~ 71岁 ,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 6例 ,糖尿病肾病 5例 ,多囊肾、多囊肝 5例。行颈内静脉插管原因 :( 1 )存在心功能不全 1 2例 ;( 2 )周围血管条件差 ,2次建立内瘘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降纤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具有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红细胞压积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 P〈0.0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致残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方法、药物,并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必要依据。随着神经病学和溶栓剂的研究和发展,溶栓治疗已经成为降低梗死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特别对中、重度神经障碍的病人疗效成为显著。随着医学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已经研发出更先进的新型溶栓药物。如国外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重组尿激酶原(rpro—UK)等进行的脑梗溶栓治疗的大规模临床实验。都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体化血压管理在降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2011年6月150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1年7月~2016年9月146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血压管理。比较两组过度灌注发生率及监护室监护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过度灌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监护室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患者术后过度灌注的发生率与血压控制密切相关,加强血压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血压管理措施,可减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的发生,缩短患者在监护室监护时间。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缺血的原因是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脑栓塞,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随着医学的进步,对该类病人施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和脑神经机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45例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本组45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进入ICU监护24~48 h,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及时提供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87-3088
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足患者92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肢体气压对其进行预防、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5%,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9%相比,前者效果较好,组间比较有一定的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与糖尿病足患者而言,给予其肢体气压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治疗后,能够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不断提升,且不会产生副作用,该治疗方法操作非常简单、使用安全性也比较高,患者较易接受,其还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增强,可以大量推广运用在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20.
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免疫淋巴器官,脾切除术是外伤性脾破裂、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脾原发性疾病及占位性病变、某些造血系统疾病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如何做好术后的观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脾切除术后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为了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模式预防脾切除术后并发症,2004年2月-2005年11月,我们对82例脾切除术后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