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研究了5α-双氢炔诺酮的性激素活性、抗着床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有显著的抗孕激素作用,孕激素活性微弱。基本无雌激素活性,雄激素活性弱。10mg/kg 5α-双氢炔诺酮可完全抑制大鼠着床,并显著降低假孕大鼠卵巢静脉血孕酮水平。与大鼠子宫胞浆孕酮受体的相对结合亲和力(RBA)为孕酮的13%。其抗着床机理系在受体水平拮抗孕酮以及直接或间接抑制卵巢孕酮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寻找具有抗真菌和抗生育双重作用的化合物,为研究具有抗真菌作用的避孕药物提供先导结构.方法:以3,4-二甲氧基苯乙胺为原料,经Pictet-Spengler 反应、碱中和、取代反应、HBr裂解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并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和杀精实验. 结果:共合成14个目标化合物,它们是2-正辛烷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1)、2-正壬烷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2)、2-正癸烷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3)、2-正十二烷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4)、2-正十二烷基-6,7-二乙酰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5)、2-正戊烷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6)、2-正己烷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7)、2-正庚烷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8)、2-正辛烷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9)、2-正壬烷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10)、2-正癸烷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11)、2-正十二烷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12)、2-正十四烷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13)、2-十六烷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14),其中化合物5~14均未见文献报道.实验结果显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有抗真菌活性, 6个目标化合物具有抗真菌和抗生育双重作用,其中化合物11、12的活性最强.结论:发现一类具有抗真菌和抗生育双重作用的新型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为研究开发具有抗真菌活性的避孕药提供了先导结构.  相似文献   

4.
对姜黄烯类倍半萜进行了研究。全合成得到(±)α-姜黄烯、(±)β-姜黄烯,脱氢-α-姜黄烯三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经药理初筛,表明都具有一定的抗早孕生物活性,还探索了倍半萜姜烯的合成,由6-(4′-甲氧基-1′,4′-环己二烯)-2-甲基-2-庚烯经酸性水解得重要中间体6-(4′-羰基-1′-环己烯)-2-甲基-2-庚烯(姜烯酮)。经光谱解析,确证在所用酸性水解条件下,β,γ-碳碳双键并不随同转位。这与甾体合成中,相应的酸性水解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异喹啉、喹啉为原料,经季铵化、环合合成了2-芳基咪唑骈[2,1-a]异喹啉(Ⅰa,Ⅰb)及2-芳基咪唑骈[1,2-a]喹啉(Ⅱa,Ⅱb),并发现化合物(Ⅱ)可由喹啉季铵盐(V)在AcONH_4-AcOH-FeCl_3或NH_2OH·HCl-H_2O体系中直接环合制得.药理试验表明:上述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口服抗早孕活性,其中以2-联苯基取代物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倍半萜类化合物——β-桉烯、衍生物Neointermedeol以及1,2,3,4,7,8-六氢-5,8-二甲基-3-异丙烯基萘的合成。初步药理筛选结果表明,这三个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生育活性。化合物还未见报道,它的化学结构在本文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7.
新型CDDO-Me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齐墩果酸(OA)为起始原料,经9步反应合成了C环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2-氰基-3,12-二氧代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甲酯(CDDO-Me)活性类似物1,再将不同的脂肪羧酸和芳杂环羧酸分别与其C-3位羟基酯化,设计、合成了新型CDDO-Me类似物(2a~2e),并进一步将C-1位溴代,得到化合物3a~3e。采用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HepG2以及肺上皮细胞BEAS-2B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HepG2细胞和A549细胞的增殖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化合物3b3c的抑制活性最强[IC50=(6.13±1.16)μmol/L,IC50=(5.49±1.03)μmol/L],优于先导物1,与CDDO-Me相当。此外,目标化合物对正常细胞BEAS-2B的抑制活性显著小于对上述两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显示了较高的肿瘤细胞选择性,其中3e对HepG2的选择性最高,其抑制作用是正常细胞的10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抗早孕药抗孕唑(DL-111lT)的合成路线及在多种动物中的抗早孕活性.抗孕唑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早孕菌,它是由2-乙基苯甲酰肼(6)和3-甲氧基苯甲亚胺酸乙酯(7)反应而得.中间体(7)的制备,以3-甲氧基笨甲酸(13)为起始原料,经氯化亚矾处理,后再与氨气反应,经相转移脱水反应和于乙醇中用氯化氢处理而得.另一中间体(6)的制备是以2-乙酰基苯甲酸(9)为原料,经氩化、甲酯化和肼解而得.  相似文献   

9.
α1受体拮抗剂DDPH类似物的合成及其降压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苯酚、取代苯酚Ⅵ和2-氯丙酸为原料,经中间体2-取代苯氧丙酰胺(X1.9),用ZnCl2(KBH4/THF)/C6H5CH3体系还原、再成盐得9个新的DDPH类似物(Ⅱ1.9)。目的物和酰胺中间体X1.9的结构都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持谱确证。大部分目的物的急性降压试验表明有不同程度的降压活性,其中Ⅱ2和Ⅱ5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了52个Methyl Xestospongoate类似物并初步研究了其抗肿瘤活性。以炔基甲酯和二炔为原料,经过Cadiot-Chodkiewitz偶联和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52个Methyl Xestospongoate类似物4(a~m)-7(a~m),并利用1H NMR、13C NMR和HREI-MS法确定其结构,采用CCK-8法测定了部分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6k对A549和P-388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9.36和9.62 μmol/L。  相似文献   

11.
It was reported that the compound ORF-9371 has anti-implantation and early-pregnancy-terminating effects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approach for  相似文献   

12.
取代异喹啉与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高效抗血小板药物,本文依据某些天然和合成的抗血小板药物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7-取代异喹啉、8-取代喹啉和烯胺及肟醚的衍生物共16个。初步药理试验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显示,化合物I_(10),I_4,I_7等对花生四烯酸引起的小白鼠突然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I_(10)作用最强,在10mg/kg剂量下保护率为72.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成一氧化氮(NO)供体型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甲酯,并检测其体外释放NO的能力和抗炎活性。方法通过酯键和醚键将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甲酯分别与NO供体结构偶联,利用Griess试剂检测其释放NO的活性,并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初步研究其抗炎活性。结果合成了6种化合物,其中4种在体外具有良好的NO释放能力,6种化合物均保持有抗炎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MS、^1H-NMR确证,呋咱环型化合物体外能有效释放NO,NO供体结构的引入对其母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熊果酸A环进行结构修饰,并研究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以熊果酸(1)为原料,合成A环不同的熊果酸衍生物2-13,并用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枯草杆菌这6种细菌对熊果酸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筛选.结果 大部分熊果酸衍生物显示很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6.3μmol/L,化合物8和化合物9对藤黄微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2.5μmol/L和6.3μmol/L,化合物11对六个菌种的MIC值均为3.1μmol/L,化合物12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值为3.1μmol/L.结论 熊果酸A环化学结构修饰能够有效提高其抗菌活性,尤其是A环引入双键或环氧基,可为熊果酸抗菌衍生物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参二醇衍生物及其舒张血管活性。方法通过酰化反应合成人参二醇衍生物,其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质谱确证,再进行舒张血管活性评价。结果合成10个人参二醇酰化产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经舒张血管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3,4,7具有一定的血管舒张活性。结论筛选到4个衍生物有舒张血管活性,这些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dl-18-甲基炔诺酮是现用的避孕药之一。甾体化合物引入[2,3 d]异噁唑环或C_(21)卤代后生物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参考文献方法,合成了dl-18-甲基炔诺酮-[2,3 d]-异噁唑2;并采用简便的方法,合成了化合物2的卤代物3、4及炔诺酮的C_(21)  相似文献   

17.
dl-18-甲基炔诺酮是现用的避孕药之一。甾体化合物引入[2,3 d]异噁唑环或C_(21)卤代后生物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参考文献方法,合成了dl-18-甲基炔诺酮-[2,3 d]-异噁唑2;并采用简便的方法,合成了化合物2的卤代物3、4及炔诺酮的C_(21)  相似文献   

18.
二苯丙烯腈类化合物为新型的前列腺素生成酶抑制剂,本文报道以相应取代的苯甲醛和苯乙腈为原料,应用液-液相转移催化合成了5个二苯丙烯腈类化合物,并用硫叶利德在液-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将其环丙烷化,得到3个相应的环丙烷类衍生物供进一步药理筛选。所得环丙烷衍生物经薄层检测,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初步确证了其结构,并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新型靶向抗肿瘤小分子。方法:通过高通量筛选得到先导物,合成其衍生物,采用MTT法对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并通过细胞周期实验、体外抗 HCT116细胞(p53-/-)活性实验以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探索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9对 HCT116细胞抑制活性达到9.382μM、化合物1对MCF7细胞抑制活性达到3.636μM、化合物7与化合物10对 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分别为6.677μM和8.746μM,均优于阳性药 Nutlin-3a 与5-Fuorouracil。并推测出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为 p 53-MDM2相互作用。结论:1,4二羰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为p 53-MDM2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2-(4′-硝基苯乙烯基)苯并恶唑及其5位甲基、硝基、乙酰氨基和苯基取代的衍生物,利用差热分析和多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它们的受热行为并鉴定了它们的同质多晶性。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是热不稳定的,一经受热便会发生晶型的转变,主要原因在于α晶型熔点较低并且晶格能较小,受热熔融后的熔体相对β晶型是过冷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