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14d。比较两组疗效、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丁略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丁略地尔注射液150mg,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m1,两组均静脉滴注,1次/日,14天为1疗程。监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眩晕症状改善迅速快,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而且治疗组NIHSS评分,后循环血流速度、搏动指数以及患者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能快速、有效地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参照组口服尼麦角林片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和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35/43)、97.67%(42/43),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水平及眩晕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65%(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麦角林可有效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分析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确诊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复方丹参组50例给予复方丹参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葛根素组51例给予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连续治疗7天后对比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葛根素组改善全血高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组改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和右椎动脉等血流速度指标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葛根素组总有效率90.20%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效果确切,能够通过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流速度指标改善脑微循环血流量,消除病因和环境眩晕症状,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与阿司匹林联合长春西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给予A组患者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长春西汀治疗,两组患者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查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使用欧洲眩晕评分量化表(EEV)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根据EEV评分变化,将治疗效果分成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并统计两组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均降低,且B组结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胶囊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动性质,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眩晕症状评分、近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眩晕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596、11.5229、4.3727、8.2758、7.1869,均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859、8.0863,均P<0.05)。结论 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使用丁苯酞联合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眩晕症状,提高近期疗效,促进病情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陶平德  范荣兰 《中医学报》2016,(7):1056-1058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外伤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外伤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每天30 mg,静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每次200 mg,每天2次,肌肉注射;4 d为1个疗程,休息2 d后行下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程度采用欧洲眩晕评价量表评价,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和治疗后30 d分别测评;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和舒服期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治疗组治疗后14 d、治疗后30 d欧洲眩晕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均显著下降,并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麻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颅底动脉血流速度,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调神醒脑针刺联合芪地理归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调神醒脑针刺联合芪地理归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次及持续时间、失眠、心慌、乏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醒脑针刺联合芪地理归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够很好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并行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临床症状评分、脑血流速度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眩晕、失眠多梦、头痛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和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脑血流速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临床症状评分,效果优于单纯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统计分析方法在中医疾病及证候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合理应用问题。方法应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Ridit分析、一元和多元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优化防治方案研究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组和中西组证候疗效、证候总积分均优于西药组;中医组在疾病综合疗效、降低血清肌酐、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肾功能方面优于中西组和西医组,中西组和西医组上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是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比较优化的治疗方案;合理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是进行中医疾病及证候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98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结合血液流变学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间关系。方法:98例银屑病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另用53例正常人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作为对照。结果:血燥型、血瘀型、血热型的全血黏度有显著差异。血热型的血浆比黏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燥型、血瘀型的血浆比黏度要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血燥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血燥型、血瘀型的血浆比黏度显著高于血热型P<0.01。血热型的血沉、血沉方程K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但未达显著意义。血燥型、血瘀型略下降P>0.05。结论: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有一定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心绞痛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血瘀阻型UA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抗凝、调脂、扩血管等),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d,2组均连续治疗14 d(1个疗程),于疗程开始前1d和结束后分别观察2组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疼痛强度、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静息心电图缺血改变、检测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血液流变学及Fg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UA可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降低心绞痛疼痛强度、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并能降低血液流变学及Fg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加重期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的90例COPD加重期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栓前状态参数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后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56%(P0.05)。两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较治疗前相比改善情况均较为显著(P0.05),且对照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西药对COPD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参数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112-11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门诊的高血压高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西药治疗+六味地黄汤加减)及对照组(单纯实施西药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疗效、血压控制情况、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疗效较常规西药治疗好,患者临床症状能得到更好更快的缓解,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且无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类中风眩患者的临床疗效及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水煎剂及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共治疗28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眩晕的有效率分别为87.18%、63.33%,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及D-二聚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D-二聚体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药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类中风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的症状,提示其作用途径之一是降低体内D-二聚体及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相似文献   

17.
岑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81-82,88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8.3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124、2.572、2.367、P〈0.05),而对照组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62,2.785,2.52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建立慢性肾小球肾炎单纯补肾化瘀利水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肌酐、尿 氮、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改善(P<0.05)。而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流失,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愈率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樊幼林  曾宏  唐茂清 《西部医学》2012,24(10):1946-194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改善上消化道溃疡症状和不良反应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消化道溃疡患者68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并进行快速尿素酶实验证实有幽门螺杆菌存在。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胶体次枸橼酸铋冲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治疗;治疗组除按对照组治疗外,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再给予相应中医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79.4%),有效7例(20.6%),总有效100%;对照组:痊愈18例(52.9%),有效10例(29.5%),总有效率82.4%。两组Hp非转阴率之间存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间关系。方法:98例银屑病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另用53例正常人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作为对照。结果:血燥型、血瘀型、血热型的全血黏度有显著差异。血热型的血浆比黏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燥型、血瘀型的血浆比黏度要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血燥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血燥型、血瘀型的血浆比黏度显著高于血热型,P<0.01。血热型的血沉、血沉方程K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但未达显著意义。血燥型、血瘀型略下降,P>0.05。结论: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有一定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