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汶川地震后绵阳卫生防疫措施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卫生防疫措施与效果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巩固大灾之后无大疫成果和保障灾后重建顺利进行。方法搜集、整理绵阳传染病疫情资料、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回顾性总结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卫生防疫工作实践,描述并分析卫生防疫效果。结果总结出10条卫生防疫措施:统筹指挥、整合资源,医疗卫生防疫覆盖到村;统一技术方案,规范应急处置;狠抓环境整治和消杀防疫,消除疾病隐患;注重能力恢复,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分析;现场快检与实验室监测相结合,保证饮水安全;严格食品卫生监管,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进行应急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开展卫生学评价,控制危险因素;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救灾防病知识。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无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29.23%。结论汶川地震灾后绵阳采取的卫生防疫措施科学有效,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巴楚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措施与体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抗震救灾中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确保灾区军民的健康。方法根据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实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总结出重点落实的6项防疫措施:(1)制定灾区群众及救灾部队卫生防疫工作要点,大力宣传灾后防疫措施。(2)狠抓环境卫生治理,及时掩埋死亡动物。(3)进行现场水质检验,提高给水卫生质量。(4)严格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5)注重四害密度观测,防止医学昆虫孳生蔓延。(6)加强疾病监测分析,严防传染病暴发流行。由于采取这些措施,灾区无传染病暴发流行,无食物中毒,卫生状况得到改善。结论采取的各项预防措施是有效的,对非常时期卫生防病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与效果,旨在确保大灾之后三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方法搜集、整理绵阳震后传染病疫情资料及卫生防疫工作相关报表与专题调查及报告,提出相关卫生防疫措施: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卫生防疫工作覆盖到村;规范应急处置,统一技术方案;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和消杀防疫,消除病媒生物性疾病隐患;防止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发生,严格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保证灾区饮水安全,加强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加快能力恢复,注重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加强应急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开展灾民安置点及学校卫生督导检查,控制群体危险因素发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研究"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状况,分析卫生防疫工作效果。结果由于卫生防疫工作应对措施得当,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1月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及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4.0938/10万)较地震前(2008年)同期水平(29.1069/10万)下降了17.22%。结论 5.12地震后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科学有效,处置有力,确保了大灾之后3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对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抗震救灾中卫生防疫工作做法,确保灾区人民的健康。方法根据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实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总结出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卫生防疫6点做法:(1)疾病监测与巡诊相结合;(2)分层次培训防疫人员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3)消杀灭与环境治理相结合;(4)食品卫生监督与水质监测相结合;(5)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6)效果评估与检查指导相结合。由于采取的措施得当,任务区无传染病暴发流行,无食物中毒发生,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结论总结出的做法对特殊时期农村卫生防病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汶川“5·12”地震发生后,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震救灾卧龙防疫分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主导当地卫生防疫工作,进行技术监管,协调统筹多支卫生防疫力量,迅速改善了灾后卫生状况,确保灾区没有发生传染病疫情,为落实温总理“灾后九十天无大疫”的指示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遵照国家和军队的统一部署,第三军医大学多支卫生防疫队赴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理县进行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以确保灾区“大灾之后无大疫”。方法在认真分析、充分把握灾区乡村卫生防疫形势的基础上,依照地震后各时期不同的防疫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在短时间内恢复了灾区乡村防疫体系,并对灾区乡村防疫体系工作能力进行了强化和提升。结论在确保地震灾区无疫情的同时,也推动了灾区乡村卫生防疫事业的进步,为地震灾区乡村的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卫生防疫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做好部队进入地震灾区鼠疫自然疫源地防疫保障措施,严防部队疫情发生。方法派出防疫保障小组遂行部队,走访沿线及震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集资料,调查分析,全面做好抗震救灾部队卫生防疫措施的落实。结果玉树灾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动物种类较多,人间鼠疫以狩猎旱獭等染疫动物为主要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为感染方式。病例多散在发生,病死率较高。各项卫生防疫保障措施在救灾部队得到严格落实,截止2012年6月,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部队未发生一起疫情。结论部队进入鼠疫自然疫源地,普及防护知识,普遍接种疫苗,及时采取一系列的防疫保障措施是极其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渡海登岛演习防疫保障特点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确保渡海登岛演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和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有效提高保障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能力。方法:派出防疫专家,跟随演习部队,对参演部队实施全方位的卫生防疫保障。结果:演习中采取的如下四点防疫保障措施,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1)建立精干、高效的联合卫生防疫保障指挥组织;(2)提高卫生防疫保障机动能力;(3)制定完善的卫生防疫保障预案;(4)搞好流行病学侦察。由于措施得力,参演部队未发生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昼夜发病率控制在总部规定的范围之内,较好地保障了演习任务的顺利完成。结论:通过随行演习部队保障任务,探索联合渡海作战卫生防病措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湖南、广东、广西等部分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广州军区近日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做好灾区部队卫生防病工作:(1)高度重视灾区卫生防病工作。各级领导要切实增强疫情观念,结合驻地灾情、疫情和部队实际,加强以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重点的防治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执行抢险救灾任务部队要把执行任务和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结合起来,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和食物中毒。(2)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整治驻地环境,开展消杀灭活动;开展饮食饮水和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严把食品采购、加工、烹饪关;医疗防疫机构要组织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破坏性地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往往以突发的形式出现,造成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如果救援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当,会引起传染病疫情的发生。要做到大地震后无大疫,必须在地震发生的各个阶段广泛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传,制定及下发卫生防疫工作要点和卫生防疫措施;严格进行卫生监督、卫生检查及环境卫生治理;加强水质检测及食品卫生管理,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注重消灭四害,防止昆虫孳生蔓延;加强疾病的监测分析,防止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周全的防疫措施是取得卫生防疫成功的保证。地震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给人类带来瘟疫和传染病,但只要人类奋起与地震作斗争,只要我们把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抓早、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我们就可以将地震后可能发生的疫情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曹佳 《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15-318
理县紧邻“5.12”大地震震心汶川县,地震给理县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地震发生后,全国军、地近500人的防疫队伍派驻理县。作者作为理县军地卫生防疫指挥部总指挥,介绍了理县在灾后统筹军地卫生防疫力量,采取症状监测、严密监测饮水和食品安全、大搞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根据气温和蚊蝇密度随时调整消杀药量和密度,培训当地卫生防疫力量等经验和做法,确保了理县大灾之后,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学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九寨沟县"8.8"地震后灾区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措施和方法,探讨地震后消毒防疫工作的经验,为今后地震灾区消毒防疫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地震灾后消毒和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对灾区安置点、水源等环境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明确饮用水以及临时安置点、公共厕所等环境为消毒的重点。监测灾区饮用水,同时监测和控制蚊、蝇等病媒生物。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对重点环境进行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同时加强对饮用水监测控制病媒生物。结论通过以上多种措施的实施,灾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地震发生后什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的各项应急防控措施,为灾后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卫生防疫体系和机制;饮水的检测和消毒;环境消毒与除臭;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范;防疫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等综合卫生防控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防控措施,灾区未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和与地震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灾后所采取的各项应急措施是及时,果断、有效的,为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稳定社会秩序,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5.12"汶川地震灾害后德阳地震灾区卫生防疫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后,德阳地震灾区不同时期卫生防疫面临的状况、突出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对不同时期防疫策略、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对今后应对类似重大突发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借鉴和启迪。[结果]震后10个月,德阳地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重大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疫情、饮用水污染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区卫生防疫体系恢复常态,卫生防疫应急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提升。[结论]一系列防控措施行之有效,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5.
<正> 1998年依兰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但没有发生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这应归功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体医务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正是保证了灾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健康,才得以在抗灾自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可以放松灾后的防疫工作了呢?笔者认为,根据依兰县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以及某些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防疫工作仍需高度重视,并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广州军区抗震救灾防疫队赴四川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做法和体会,为今后参与类似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灾区防疫形势、特点和工作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在灾区防疫工作复杂的情况下,采取了4点做法:(1)严格落实饮食饮水卫生制度,预防肠道传染病;(2)加强环境消杀,预防呼吸道传染病;(3)注重心理疏导,预防心理疾病发生;(4)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广泛宣传防病知识。从而使卫生防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并取得4点体会:(1)卫勤保障要做深做细,实际工作才能搞好搞实;(2)科学分组,才能合理使用防疫力量;(3)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卫生防病要注意军地联合开展工作;(4)牢固树立卫生战备思想是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的根本保证。结论及时收集信息、准确判明疫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防疫措施,是在今后类似自然灾害中值得推广的卫生防疫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7.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遭到巨大改变.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务院提出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全国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深入四川地震灾区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由解放军疾病控制研究所、海南省卫生防疫队、吉林省卫生防疫队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组成汶川县三江乡灾后防疫联合工作队,在当地开展"生态防疫、保护家园"模式的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云南省宁蒗县地震灾区震后重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风险及影响,为震区灾后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07-2012年(截至6月24日)震前灾区的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数据;通过风险评估常用方法分析地震灾害对灾区传染病发生、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灾区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划分风险等级,提供防控建议。结果2007至2012年,宁蒗县主要报告病种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甲型病毒性肝炎和细菌性痢疾。综合评估判定细菌性痢疾和感染性腹泻在灾区发生局部暴发或流行的风险极高;甲肝、伤寒副伤寒和流行性感冒在灾区发生和流行的风险为中等至较高;肺结核、麻疹、风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险为低至中等。结论灾后重点防控的疾病是肠道传染病,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地震灾后学校卫生防病措施,为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地震后的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定性、定量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文作者根据"8.03"鲁甸地震后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实践,分析灾区学校采取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技术培训、疫苗群体接种、健康教育、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疾病监测等方面的卫生防疫措施,经初步评估,鲁甸县地震后3个月学校无传染病爆发,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论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效果显著,但校医配备、常规工作规范开展是确保地震灾后工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群众不仅面临着少食、缺水、无家可归的生存难关,同时,还经受着疾病的威胁。如何在大灾之后确保不发生传染病流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除了及时做好灾后灾民的生活安置和保障外,还必须积极采取强有力的科学有效的预防性消毒措施,来控制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次生灾害危害。现结合2008年参加四川省5.12大地震抗震救灾防病现场消毒工作,就地震灾区环境卫生消毒的方式方法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