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 1991年 10月至 1998年 4月间 6 1例患者 6 5支冠脉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资料 ,探讨冠脉闭塞病变PTCA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1)病例及分组 :急性冠脉闭塞组 (急性组 ) :10例 10支闭塞冠脉 ,系急性心肌梗塞后 12小时内PTCA ;亚急性冠脉闭塞组 (亚急性组 ) :2 9例 2 9支闭塞冠脉 ,急性心肌梗塞后 4周PTCA ;慢性冠脉闭塞早期组 (慢性早期组 ) :9例10支闭塞冠脉 ,推算冠脉闭塞时间大于或等于 1个月但小于 3个月 ;慢性冠脉闭塞晚期组 (慢性晚期组 ) :13例 16支闭塞冠脉 ,推算冠脉闭塞时间大于 3个月。 (2 )分析方法 :PTCA的成功率及与冠脉闭塞时间和冠脉闭塞局部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  (1) 6 1例患者PTCA后 6 5支闭塞血管经PTCA后 5 4支开通 ,病变成功率 83 1% ,病例成功率 85 2 % (5 2 6 1)。 (2 ) 4组病人的病变成功率分别为 :急性组10 0 % (10 10 ) ;亚急性组 96 6 % (2 8 2 9) ;慢性早期组 70 % (7 10 ) ;慢性晚期组 5 0 % (8 16 )。 (3)急性和亚急性组PTCA失败与病变形态无关 ,慢性组局部病变呈平齐截断或有桥连侧支者失败率高。结论 冠脉闭塞病变PTCA治疗是一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闭塞病变的时间和慢性病变局部形态特征是影响PTCA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和晚期冠状动脉造影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尿激酶和链激酶静脉溶栓后进行早期和晚期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结果发现:100例AMI溶栓再通成功60例,失败40例,再通率60.0%。CAG示有残留血栓的84例(84.0%),其中40例(47.6%)为冠脉完全阻塞。早期溶栓成功的60例及溶栓和补救性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均失败的8例,经3~4周后再次CAG发现,有8例狭窄加重,10例狭窄减轻。表明:AMI是由突然冠脉血栓性闭塞所致并可用溶栓剂或机械的方法使闭塞的冠脉再通。溶栓通常是不完全的,使用PTCA可作为改善严重残留狭窄病变的重要疗法。  相似文献   

3.
1996年 10月至 1998年 9月 ,我院对 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其中 3例置入冠脉内支架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7例、女 1例 ,年龄 47~ 6 8岁 ,发病 1~ 8小时。AMI部位为广泛前壁 2例 ,下壁、正后壁 3例 ,合并右室梗塞 2例 ,心内膜下心梗 1例。冠状动脉造影为多支病变6例 ,单支 2例 ,双支 3例 ,3支 3例。除 1例心内膜下心梗患者冠脉狭窄 95 %以外 ,其余均为 10 0 %闭塞。急诊 PTCA均置入临时起搏器 ,用 76 %泛影葡胺行冠状动脉造影。先行非IRA造影 ,经右侧股动脉方式。采用 7F、…  相似文献   

4.
老年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昌慧  王毅 《实用老年医学》2003,17(6):313-314,316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住院 40例冠脉闭塞病变CHD患者。老年组 2 8例 ,男性 ,年龄 60~ 91岁 ,平均 (68.96± 6.89)岁 ;非老年组 12例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41~ 5 9岁 ,平均 (5 1.17± 5 .4)岁。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诊断冠状动脉闭塞病变 ,作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 ,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疗效。  结果  血管病变情况 :老年组总病变血管 81支 ,其中全闭塞血管 3 3支 ,左前降支 (LAD) 2 5支、左回旋支 (LCX) 2 3支、右冠状动脉 (RCA) 2 6支、左主干 (LM) 1支、对角支 (Diag) 6支 ,作PTCA 3 9支 (其中全闭塞血管 12支 ) ,共置入支架 3 8个 ;非老年组总病变血管 2 9支 (其中全闭塞血管 12支 ) ,上述部位血管病变情况依次为 9、7、11、0、2支 ,作PTCA 17支 (其中全闭塞血管 12支 ) ,共置入支架 17个。  结论 老年人冠状动脉闭塞病变行PCI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急性心肌梗死 (AMI)闭塞血管病变直接PTCA比慢性闭塞血管病变PCI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腔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方法:以美国ACC/AHA专家组提出的冠状动脉病变B、C二型特征为复杂病变诊断标准,对37例复杂冠脉血管病变患者施行PTCA,其中34例患者冠脉内置入支架.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7.4%(36/37),无死亡病例.达到完全血运重建者21 例,部分血运重建15例,PTCA未成功1例.术后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结论:PTCA及冠脉内支架是治疗复杂冠脉血管病变的有效手段,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6.
岳强  李莉  赵瑞平  崔丽芳 《心脏杂志》2006,18(1):117-117
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与静脉溶栓相比,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再梗死率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但PTCA后,再缺血及梗死相关血管早期再闭塞率达10%~15%,约30%~50%患者于6个月内再狭窄。近年来冠脉内支架的应用,降低了再狭窄和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我院心内科于2001年9月至2003年4月对30例AMI患者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1临床资料AMI患者30(男22,女8)例,年龄32~74岁,Q波心肌梗死24例,非Q波心肌梗死6例。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Ⅰ~Ⅱ级24例,Ⅲ级5例,Ⅳ级1例。按常规操作完成冠脉造影(CAG)、P…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急性心肌梗死 (AMI)住院期间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情况 ,探讨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的因素。方法 选择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首次AMI接受急诊PTCA治疗的患者 4 3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3例 ,年龄 (6 0 5± 12 6 )岁。住院期间死亡 7例 (16 3%)。结果 伴有Killip 3级以上、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分别为 5 8 3%、4 4 4 %,明显高于没有这些并发症的患者 ;病变血管为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的死亡率 (2 0 6 %)明显高于非完全闭塞病变者 (0 %) ;术中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死亡率 (40 0 %)明显高于无血栓形成者 (9 1%)。结论 伴有心源性休克、Killip 3级以上心衰、以及病变血管为完全闭塞病变、术中并发急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TCA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冠状动脉再通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期(2~4周),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其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CA)处于完全闭塞及次全闭塞状态,全部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部分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CASI).其冠状动脉再通29例,成功率96.7%,其中完全性再灌注27支(90%),部分再灌注2支(6.7%),仅1例IRCA 钢丝不能通过而失败.29例冠脉再通者随访2~36个月(平均18.7个月)无一例死亡,心功能均在Ⅰ~Ⅱ级.本文说明AMI恢复期冠状动脉再通是降低死亡率和维持正常心功能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 (MI)后遗留冠状动脉 (冠脉 )完全闭塞临床较常见 ,急性闭塞可致心肌坏死 ,慢性闭塞可致心肌缺血 ,常规药物治疗难以减少因血管闭塞所致的危险因素 ,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 (PTCA)联合应用血管支架植入术 (Stenting)为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现将我院 1 997年 7月~ 1 999年 2月用此方法治疗 2 0例的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病例选择 :冠心病 2 0例 ,男 1 8例 ,女 2例 ,年龄 46~ 70 (平均 56)岁 ,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 1 0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 8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2例。冠脉造影 (CAG)显示完全血管闭塞 2 0支 ,左前降支 1 3…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LMI)静脉溶栓后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其演变。方法100例AMI病人应用尿激酶和链激酶溶栓后”分钟行早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3~4周后再次行晚期的CAG。结果100例AMI溶栓成功60例,失败40例,再通率%%。CAG提示有残留血栓的84例(84%),其中有40例(48%)为冠状动脉完全阻塞。溶栓再通病人经3~4周后再次CAG发现,8例狭窄加重,10例狭窄减轻。结论AMI是由突然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所致并可用溶栓剂或机械的方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溶栓通常不能使血栓完全溶解,使用PTCA已被建议为改善严重残留狭窄病变的重要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 8例发病在1 5~ 6 5小时的AMI患者行直接PTCA术 ,其中 2 2例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成功率 1 0 0 %。梗塞相关血管 (IRA)的TIMI 3级血流恢复率 96 4 % ,无住院死亡。 2例合并出血 ,2例术后急性左心衰。 1 8例术后出院前重复冠脉造影示IRA无血栓形成。术后随访 1 0 1 6个月 ,3例因多支病变再次行PTCA术 ,5例 ( 1 7 8% )复发心绞痛 ,无死亡病例。结论 AMI的直接冠脉内支架术是安全有效的 ,可以改善病人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 (Rotational atherectomy)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 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5例患者的 2 0处病变行冠脉旋磨术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治疗 ,部分病例并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进行 ,观察其治疗的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率。结果  15例施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 ,旋磨头均成功地通过了病变 ,平均狭窄程度由 88.30 %± 7.5 4 %降至15 .6 0 %± 10 .75 %。其中 6 0 .0 0 %的病例选择了 1.5 mm的旋磨头 ,13.33%的病例使用了 2个旋磨头。全部病例均联合应用了 PTCA,13例在行旋磨术后置入冠脉内支架 (余下 2例为支架内再狭窄病例 )。 1例患者术中发生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 ,经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后缓解 ;2处 (10 .0 0 % )病变出现了 B型以上的内膜撕裂 ,出现缓慢血流现象发生率为 3.8%。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及死亡病例。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及 PTCA可选择性用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 ,小血管长节段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前壁 AMI)及其临床预后。方法 :连续行急诊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及直接 PTCA的前壁 A MI患者 142例 ,分析其冠脉病变特点、直接PTCA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期与随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42例前壁 AMI中伴心源性休克 11例 ,溶栓失败后补救 PTCA 16例 ,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 75例 (5 2 .8% ) ,多支病变 6 7例 (4 7.2 % ) ,梗死相关血管 95 .8%为前降支。PTCA成功者 139例 (97.89% ) ,130例置入冠脉内支架 139个。住院期非致命性心力衰竭 10例 ,死亡 5例 (死于心源性休克 )。对 12 2例患者平均随访 (17.3± 9.8)月 ,非致命性再次心肌梗死 2例 ,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 9例 ,心脏性死亡 3例。结论 :直接 PTCA对前壁 AMI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且可改善这类高危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合并泵衰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发病至入院时间<12小时的28例患者行直接PTCA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结果28例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CA)均为左前降支(LAD)近端或起始部,TIMI血流0~Ⅰ级,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9例、三支病变4例,PTCA即刻成功率100%,IRA血流均达TIMIⅢ级灌注.1例未置入支架者手术后第二天再发胸痛,并发急性肺水肿死亡.27例存活病例随访1~36个月无死亡,LVEF59.8±6.5%.结论对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包括对升压药有反应的KillipⅣ级患者行直接PTCA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行为调整、药物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硝酸酯类药物、CABG和PTCA对大多数患者可最有效和最快地解除冠脉狭窄症状 ,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冠脉病变弥漫、多支病变或小血管病变、支架内再狭窄及慢性完全闭塞等  相似文献   

16.
老年病人多支冠脉狭窄的发生率很高,但行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的病人却大多为单支冠脉病变者。本文对多支冠脉病变的老年病人与较年轻病人的PTCA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多支冠脉病变的老年病人PTCA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冠脉病变处内经狭窄>70%的210例年龄72~92岁者为A组、210例年龄49~69岁者为B组,进行回顾性研究。两组病人均按标准方法施行PTCA。术后冠脉狭窄处内径增加>50%,且无急性冠脉闭塞、Q波型心肌梗死、死亡和未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了解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前后血小板、内皮功能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26例冠状动脉造影(CAG)阴性者为阴性对照,以16例CAG阳性但不宜行PTCA者为阳性对照,观察24例行PTCA术冠心病患者术前后P-选择素(Ps)、血栓调节蛋白(TM)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动态变化.结果PTCA组Ps、TM在术后5分钟较术前显著增加(P均<0.05),且较同时间点的阴性组有非常显著增高(P均<0.001);术后5minCAG阳性组Ps较CAG阴性组显著增加(P<0.02);在术前PTCA组和CAG阳性组PAI-1均高于CAG阴性组(P均<0.05).结论PTCA术后Ps、TM的增高,提示血小板的激活及内皮细胞的损伤,急性冠脉闭塞与PTCA后再狭窄可能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18.
1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应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11例(91.7%)梗塞相关动脉再通,再通者7例(63.6%)休克被纠正,6例(54.5%)出院时存活.随访13~55(平均30.3±21.1)个月,4例(36.4%)长期存活.表明,国人AMI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行PTCA可明显降低病死率至50%以下,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患者耐受操作良好,未发生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左主干闭塞、3支冠状动脉病变特别是非梗塞相关动脉亦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存在时病死率高,提示对这些患者可能需要更完全的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患者在手术后约有5~6%需施行急症冠状动脉旁路术,急症手术的二个主要原因是急性闭塞和冠状动脉夹层撕裂。PTCA 术后发生急性冠脉闭塞是急症旁路手术的最常见原因。早些时候凡急性闭塞都施行急症旁路手术。目前,作者等对急性冠脉闭塞并不再均作急症旁路术。本文复习连续20例急性冠脉闭塞病人的治疗及随访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干部心血管一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38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回顾性分析138例CTO患者血运重建治疗措施以及效果。结果 138例CTO患者,共162支慢性完全闭塞血管,主要累及前降支(LAD)52支,回旋支(LCX)27支,左主干(LM)9支及右冠状动脉(RCA)60支。145支慢性完全闭塞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行(PTCA)治疗,130支血管成功支架置入101个。1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结论 CTO临床表现多样,但缺乏特异性,可以选用PTCA及支架术或CABG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