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 能够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的增殖,并且发现Wnt 信号途径参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故本课题将探讨 HBO 对 HIBD 新生大鼠脑内源性 NSCs 增殖分化过程中 Wnt-3 蛋白的变化的影响及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7 日龄 Sprague-Dawley 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BD)及高压氧组(HBO)。采用经典的 Rice 法制成 HIBD 模型,HBO 组在 HIBD 后 3 h 内进行 HBO 治疗(压力为 2 个绝对大气压,稳压 1 h,每日 1 次,连续 7 d)。采用 BrdU/nestin, Wnt-3/ nestin 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 HIBD 后 6 h,24 h,3 d,7 d,14 d,缺血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 SVZ)增殖的 NSCs 及 Wnt-3 蛋白的动态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M 510,Zeiss)分析细胞内 nestin 蛋白与 Wnt-3 蛋白的荧光强度,统计学分析二者相关性。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缺血侧大脑半球nestin、Wnt-3 总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 :SVZ 区 BrdU+ nestin+ 细胞于 HBO 治疗后 3 h 开始增加,7 d 达最高水平,显著高于 CON 组与 HIBD组(P<0.01),14 d 时 BrdU+ nestin+ 细胞数开始下降,但仍多于CON 和 HIBD 两组(P<0.05);NSCs 细胞膜表面 Wnt-3 蛋白于 HBO 治疗后 3 h 开始增加,3 d 时达最高水平,并维持较高水平至 14 d 时开始下降;直线回归分析示细胞内 Wnt-3 蛋白与 nestin 蛋白呈直线相关(r = 0.893, P<0.05);Western blotting 分析示缺血侧大脑半球Wnt-3 蛋白于 HBO 后 3 d,7 d 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至 14 d 时表达开始下降;nestin 总蛋白水平于 HBO 治疗后 21 h 开始增加(P<0.05),7 d 达最高水平,后下降。结论:高压氧可以促进 HIBD 新生大鼠内源性 NSCs 的增殖,其机制与 Wnt 信号活化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3):241-246]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高压氧(HB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有保护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从HBO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和髓鞘的影响来探讨HBO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HIBD组、高压空气治疗组(HBA)和高压氧治疗组(HBO)。HBA组和HBO组于缺氧缺血后1h内分别行HBA和HBO处理,每日1次连续7d。BrdU免疫组化检测在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Westernblot测定nestin的表达。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组化检测髓鞘损伤。结果:HIBD后3周,HIBD组缺血侧的室管膜下(SVZ)区和海马齿状回(DG)BrdU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HBO组SVZ区BrdU阳性细胞增多不明显,但DG区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与HIB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IBD组nestin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降,HBO组表达增加,HBA组增加不明显。HIBD后1周,HIBD组MBP免疫组化损伤评分增加,HBO组与HBA组损伤评分均有减轻,HBO组与HIB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与HB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O可减少新生大鼠HIBD后内源性NSCs的死亡和减轻髓鞘损伤,这可能是HBO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高压氧(HBO)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HIBD组、HBO组,其中HBO组义分为HBO l疗程组[HBO-1,在HIBD 2 h开始HBO治疗,HBO压力为0.1 MPa(2 ATA),稳压60 min,1次/d,7次为1疗程],2疗程组(HBO-2,予2个疗程HBO)和3疗程组(HBO-3,予3个疗程HBO).疗程结束后(鼠龄35 d)取脑组织标本,采用5-溴-2-脱氧嘧啶核昔(BrdU)/神经巢蛋向(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缺血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区)和海马齿状回区(DG区)的内源性NSCs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大脑半球Nes-tin蛋白变化.Brd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脑皮层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TUNEL法检测皮层神经细胞凋亡;并进行T迷宫试验、放射臂迷宫测试、足错误等行为学测试.结果 1.HBO治疗后SVZ区BrdU+/Nestin+细胞随疗程增加而逐渐增加,以HBO-3组的阳性细胞数最多;2.各组大鼠的海马DG区均仅有极少垦的BrdU+/Nestin+细胞表达,且随着HBO疗程的增加,BrdU+/Nestin+细胞表达无增加;3.大脑皮层BrdU+/NSE+细胞表达随HBO疗程增加逐渐增多,其中以HBO-3组的阳性细胞数最多;4.HIBD组可见较多GFAP+细胞,高于CON组和HBO组;且各组均仅有个别BrdU+/GFAP+细胞表达;5.Western blot显示HBO-3组Nestin蛋白表达高于其余各组;6.T迷宫、放射臂迷宫和足错误测试结果 均表明随着HBO疗程的增加,疗效愈加显著.结论 增加HBO疗程可促进HIBD新生大鼠SVZ区内源性NSCs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移植人神经干细胞(hNSCs)后高压氧(HBO)对外源性hNSCs体内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新生7 d的SD大鼠HIBD模型制作后3 d经脑室移植hNSCs,并分成移植组(n=8)和移植+HBO组(n=8)。移植+HBO组于移植后1 h进行HBO治疗,每日1次,10 d后断头取脑,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植入细胞在皮层、海马神经元分化情况。结果:移植后10 d,植入细胞分化形成神经元,分布以海马、皮层为主。统计学结果表明,在皮层,两组分化的神经元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海马区,移植+HBO组神经元分化存活的数量较单纯移植组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IBD新生大鼠移植hNSCs后HBO促进海马区外源性hNSC向神经元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对新生鼠HIBD模型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新生7日龄大鼠HIBD模型,在缺氧缺血后急性期给予2.0绝对大气压(ATA)的高压氧(HBO)治疗,每次1h,每日1次,共7d,在治疗后7d处死大鼠,用透射电镜观察受损侧脑组织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Western-blot检测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新生大鼠HIBD模型缺氧缺血后7d神经元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形态异常,表现为线粒体体积缩小。嵴结构模糊、紊乱,有的呈现空泡样变,且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升高;与HIBD组相比,HBO治疗后神经元线粒体的数量减少较HIBD组轻,线粒体的形态较规则,结构较完整和清晰,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降低。结论新生大鼠HIBD模型缺氧缺血后7d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有异常改变,从而使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释放入胞浆,导致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升高。HBO治疗后神经元线粒体数量的减少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减轻,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降低,其机制可能与HBO治疗改善了脑组织神经元的能量代谢,使线粒体因能量代谢障碍受到的损害减轻,最终使缺氧缺血对脑组织神经元的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发现早期高压氧(HBO)治疗可以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脑白质损伤。但延迟开始治疗的时间是否也有同样的作用尚不清楚。该文探讨不同时间窗 HBO 治疗对 HIBD 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影响,从而探讨 HBO 治疗 HIBD 的时间窗。方法:采用 Rice 法制成 HIBD 模型,分别于HIBD 后 3,6,12,24,72 h 开始给予 HBO 治疗,每日1次,连续 7 d。HIBD 后 14 天(生后21天)开始采用盲法进行T迷宫试验、放射性迷宫测试、足错误测试行为学测试;测试完毕,用髓鞘碱性蛋白 (MBP)免疫组化法检测胼胝体与纹状体区髓鞘蛋白。结果:HIBD 后 3,6,12 h HBO 治疗各组T 迷宫测试、放射性迷宫试验和足错误测试的测试结果均优于HIBD模型组(P<0.05)。HIBD 后24,72 h HBO 治疗组行为学测试结果与HIBD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IBD 后 3,6,12 h HBO 治疗各组大脑皮层胼胝体与纹状体区域 MBP 吸光度显著高于 HIBD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HIBD 后24,72 h HBO 治疗组与 HIBD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IBD 后 12 h 内HBO 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白质损伤, HIBD 后 24 h 治疗则疗效不显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4):308-31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褪黑素治疗方案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远期组织学的影响,以寻求褪黑素治疗的较优方案。方法 将96只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单剂量即刻褪黑素治疗(SDIT)组及7日连续褪黑素治疗(7DCT)组(n=24)。HIBD大鼠模型采用分离并电凝大鼠右侧颈总动脉,低氧舱(氧气浓度为8%±0.01%)内缺氧2 h的方法建立。造模后7 d,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及海马齿状回(DG)区内源性NSCs的增殖情况(n=8);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Ne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n=8)。造模后28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的组织病理学及锥体细胞数的变化(n=8)。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DIT组和7DCT组PCNA+Nestin+DAPI+细胞数均较HIBD组增加,且7DCT组显著多于SDIT组(P <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DIT组与7DCT组Ne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IBD组,且7DCT组显著高于SDIT组(P < 0.05);HE染色结果显示:SDIT组及7DCT组细胞损伤减轻;尼氏染色结果显示:SDIT组和7DCT组锥体细胞数均较HIBD组增加,且7DCT组显著高于SDIT组(P < 0.01)。结论 SDIT和7DCT均可促进HIBD新生大鼠脑内源性NSCs的增殖,减轻远期组织学损伤,且7DCT疗效优于SDIT。  相似文献   

8.
目的: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中的应用及疗效仍存在争议。至目前为止,HBO在新生动物HIBD中的实验研究不多,这些实验注重近期病理和生化结果的评价,缺乏远期功能评价指标。该实验评价早期HBO治疗对HIBD新生大鼠远期脑病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7日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8)、HIBD组(n=17)和HBO组(n=17,HIBD后0.5~1h开始2个绝对大气压HBO治疗,稳压30min/次,每日1次,共2d),以大鼠37~41日龄的学习记忆功能(Morris水迷宫实验)和42日龄的脑形态组织学(脑重量、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AchE纤维面积和NOS神经元数)来判断干预效果。结果:HIBD组学习记忆功能严重不良伴有脑形态组织学的明显缺损,与对照组比较水迷宫实验的平均逃逸潜伏期(EL)延长(56.35±22.37svs23.07±16.28s);搜索时间和搜索距离缩短(29.29±6.06svs51.21±4.59s)和(548±92cmvs989±101cm),左脑重量减轻(0.601±0.59gvs0.984±0.18g);CA1区存活神经元数减少(100±27个/mmvs183±8个/mm);AchE纤维面积减少(18.50±2.24)%vs(27.50±2.18)%,NOS神经元数减少(19.25±4.33个/mm2vs33.75±5.57个/mm2)以上两组比较均P<0.05。HBO组学习记忆功能不良改善,脑形态组织学缺损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EL为39.17±21.20s;搜索时间为36.84±4.36s;搜索距离686±76cm;脑重量0.768±0.85g;存活神经元数133±25个/mm;AchE纤维面积(21.94±2.73)%(均P<0.05)。结论:早期HBO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HIBD所引起的学习记忆功能不良并减轻了HIBD所导致的远期脑形态组织学缺损。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雨春  李松 《新生儿科杂志》1996,11(6):264-265,263
49只新生大鼠HIE模型分成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模型制作后48小时及七天处死,观察脑大体改变和脑含水量。结果显示,采用2.3ATA治疗三次有明显减轻脑水肿及脑软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移植的人神经干细胞(hNSCs)新生大鼠体内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 出生1周的Wistar大鼠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建模后分成2组:NSC移植组(N组,n=17)和NSC移植+G-CSF治疗组(NG组,n=16).NG组大鼠建模后1 h即皮下注射G-CSF,50 μg·kg-1,1次·d-1,移植前后连续5 d注射G-CSF.2组大鼠均于建模后第2天经脑室移植hNSCs.移植后1周、2周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2组植入细胞在皮质、海马部位神经元分化情况.结果 移植后1周,分化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大鼠损伤侧海马、皮质;移植后2周,神经元分化数量增多,并发出细长分枝.NG组海马各区神经元分化存活数量较N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1);NG组皮质神经元分化存活数量在移植后2周时较N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CSF有利于植入大鼠脑内的hNSCs的存活,并促进植入hNSCs向神经元分化,因此联合G-CSF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hNSC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疗程的高压氧(HBO)治疗对96 h时间窗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8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HIBD组和HBO组。HBO组根据HBO治疗时间窗的不同分为2H,48H和96H组,即分别于HIBD后2,48 和96 h给予HBO;各亚组又根据不同疗程分成1疗程组(HBO-1)、2疗程(HBO-2) 和3疗程组 (HBO-3 )。HBO组(压力为2 ATA)每天给予HBO 1次,连续7 d为一疗程,休息3 d后进入下一疗程。各组待96H组的3疗程亚组完成全部疗程后,即鼠龄38 d (HIBD后31 d)时一同处死。采用TUNEL染色检测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并采用NSE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皮层神经元数量。结果:① HIBD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高于CON组,同时NSE阳性细胞明显少于CON组(P<0.01)。② 随着治疗时间窗的延迟,单疗程HBO对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③ 在48H和96H HBO组,HBO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随着疗程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但2H HBO组经过一疗程HBO治疗后,凋亡细胞数量已经减少至CON组水平,而且NSE阳性细胞数量增加也接近CON组,随着疗程增加不再有明显变化。结论:① HIBD后2 h给予一疗程的HBO治疗即可明显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及保护神经元;② 增加疗程可增强治疗窗延迟的HBO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与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6):464-470]  相似文献   

12.
目的:神经元凋亡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过程中重要的病理改变,有研究证明地塞米松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起有效的保护作用,而中药黄芩苷的部分药理作用与地塞米松类似。该文旨在探讨黄芩苷对新生大鼠HIBD神经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6日龄SD新生大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IBD组、黄芩苷后处理组、黄芩苷预处理组、地塞米松后处理组、地塞米松预处理组。在6日龄行预处理,7日龄制作新生大鼠HIBD模型,10日龄时处死,取脑组织标本。用干湿法检测各组脑组织含水量,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数,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HIBD组动物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凋亡数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升高。黄芩苷、地塞米松预处理组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为(87.4±0.7)%,(87.3±0.5)%,较HIBD组(88.9±1.7)%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数分别为102±47;75±26,较HIBD组的251±28显著减少(P<0.05),而黄芩苷、地塞米松后处理组以上指标未见明显改善(P>0.05)。空白对照组脑组织结构正常,HIBD组可见明显的神经元丢失变性,而黄芩苷、地塞米松预处理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黄芩苷、地塞米松后处理组神经元损伤未见减轻。结论:黄芩苷及地塞米松预处理对新生大鼠HIBD产生保护作用,能减少神经元凋亡,而后处理无效。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对宫内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机制尚未明了,其在HIBD中的应用也一直存有争议。该课题试图从神经细胞存活数目和中枢神经电生理传导速度两个角度探讨HBO对宫内HIBD新生大鼠脑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建立HIBD新生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HIBD组、HIBD+HBO组、单纯HBO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10只。HBO组大鼠于术后24 h应用0.02 MPa的高压氧治疗,1 h/d,持续14 d。于大鼠4周龄时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苏木精 伊红染色、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功能和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经HBO治疗后,BAEP结果显示,HIBD+HBO组的II、IV波潜伏期(PL)及I~IV波峰间期(IPL)均短于HIBD组(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见对照组海马无异常,HIBD+HBO组海马轻度异常,HIBD组海马明显异常。神经元尼氏染色计数显示,HIBD+HBO组海马存活神经元数目较HIBD组多(P<0.05),单纯HBO组存活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疗可通过提高突触传递效率,影响中枢神经电生理传导速度和减少神经元死亡而促进宫内HIBD新生大鼠损伤脑的修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5):380-384]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动物模型中线粒体自噬情况,探讨其在缺氧缺血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120只新生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组、自噬抑制剂干预组(3MA组)。HIBD组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置于低氧仓(8%氧气和92%氮气)2.5 h,3MA组腹腔注射2μL 3MA 30 min后再进行结扎和低氧处理,假手术组不予结扎和低氧处理。在造模后提取各组单细胞悬液,用Mitotracker标记线粒体、Lysotracker标记自噬小体、LC3标记自噬进行免疫荧光共定位观察线粒体自噬情况;荧光探针JC-1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灶大小。提取皮质神经元中的细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HIBD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5),线粒体自噬增加(P0.05),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Fis1的表达升高,线粒体外膜蛋白受体Tom20与内膜蛋白受体Tim23的表达降低(P0.05);3MA组膜电位比HIBD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但线粒体自噬程度明显减少(P0.05)。3MA组大鼠脑组织梗死程度较HIBD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HIBD能够增加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抑制线粒体自噬会加重新生大鼠HIBD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皮层小RNA(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以研究其在HIBD的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14 d后,取皮层脑组织,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miRNA差异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26-26a、-674-5p、-21、-25、-290和miR-124、-125b-5p、-9a等9个miRNA。结果:miRNA表达谱芯片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HIBD大鼠皮层脑组织中27个已知miRNA表达上调2倍以上;60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实时定量PCR检测所选择的9个miRNA结果与miRNA芯片结果具有同样趋势。结论:HIBD模型大鼠miRNA表达有明显差异,这些改变可能在HIBD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5):373-37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 (BMSCs)脑内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HIBD组(n=12)和移植组(n=12),后两组大鼠结扎左颈总动脉后低氧暴露2 h制作HIBD模型,移植组大鼠在HIBD后24 h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下,将体外培养3~5代的SD大鼠BMSCs用Hochest 33324标记24 h后脑内移植于左侧海马。日龄45 d时处死大鼠,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在脑内的存活及BMSCs的O4的阳性表达。行髓鞘碱性蛋白(MBP)检测左侧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表达,行O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左侧侧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白质O4的表达。结果:BMSCs移植后37 d,移植部位及左侧皮层区(损伤侧)均可见到胞核蓝色的BMSCs,移植细胞表达O4的阳性率为(3.70±1.09)%。HIBD组左侧(损伤侧)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染色变浅,有不同程度的髓鞘脱失改变,左侧侧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白质O4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移植组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染色较深,部分有髓鞘脱失改变,相同部位O4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稍减少,比HIBD组明显增加,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BMSCs脑内移植对HIBD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中神经干细胞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NSCs)的变化规律。方法:取新生7日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和缺氧缺血组。每组再根据处死时间点随机分成3 h,6 h,1 d,3 d,7 d,14 d,21 d 7个亚组(n=10)。缺氧缺血组大鼠分离并结扎左颈总动脉,置于密闭缺氧箱2.5 h,缺氧组不结扎血管,仅缺氧2.5 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皮层及纹状体区阳性NSCs数。结果:正常7日龄大鼠脑组织存在NSCs,且呈明显的区域性分布,在10日龄后数目逐渐减少。缺氧组及缺氧缺血组大鼠NSCs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显著性,在缺氧后3d(10日龄)时达高峰,后逐渐减少,缺氧组在缺氧后21 d(28日龄)时仍高于正常组。结论:H IBD发病中早期NSCs增殖;NSCs随着病情的演变开始减少;早期采用NSCs干预治疗可能为临床治疗H IBD提供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