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存在、发生、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存在于荒漠草原、草原及高山草原之中,具有独特的流行规律,国内学者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理分布、动物鼠疫流行因素进行了有关调查与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首先从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活跃程度入手,分析了疫源地动物间鼠疫的流行特点;接着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角度阐述了鼠疫自然疫源地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疫源地的隐伏状态、鼠疫菌的突变改变了动物间鼠疫的流行状态等.提出在人口密集区域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干预措施:通过综合防治手段使相对独立鼠疫自然疫源地→基本稳定控制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长期静息鼠疫自然疫源地→逐步缩小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消除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原发于啮齿动物并能引起人间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 ,传播媒介主要是蚤类 ,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特点是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 ,病死率高 ,曾席卷全球广大地区 ,造成深重灾难。至 2 0 0 1年底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 1 9个省 ,2 77个县 ,疫源面积达 98万平方公里[1] 。鼠疫防治现状新中国建立后 ,经过大规模的防治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基本控制了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鼠疫疫情在局部地区重新活跃 ,近两年人间鼠疫呈现小的局部暴发流行。并呈现动物鼠疫流行范围不断扩大 ;局部地区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上每年仍出现2 0~30起鼠疫疫情[1 ] 。我国广泛分布着鼠疫自然疫源地,近年来,疫源县数增多,疫源面积扩展,流行强度加大,发病人数上升,鼠疫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为指导今后的鼠防工作作者将若尔盖县多年来的防治情况归纳整理,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本站疫  相似文献   

5.
摘要: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自然疫源地指在合适的地理景观条件下,由鼠疫耶尔森菌、宿主、媒介在长期的共同进化中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构成成分及其作用,对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性质和结构,维持鼠疫生态系统平衡,有效预防和控制鼠疫疫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蒙古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及流行趋势和防治概况。[方法] 收集历年鼠疫流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已查明蒙古国现有旱獭、布氏田鼠、沙土鼠3种类型疫源地,分布于16个省市内,与中国交界的有5处疫源地。人间鼠疫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主要是捕猎旱獭而引起的。[结论] 蒙古国鼠疫自然疫源地是中亚地区鼠疫疫源地的主要部分,对此蒙古国对鼠疫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鼠疫监测系统,每年定期开展监测工作,在鼠疫研究及控制方面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鼠疫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曾在历史上发生过3次全球大流行。2019年内蒙古鼠疫疫情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大,类型复杂;经过长期的防控,我国鼠疫防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和江西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已被消除,全国疫情目前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复燃的不确定性和远距离传播的危险仍然存在,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阐述了鼠疫的病原学、临床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回顾了世界和中国鼠疫的发生情况和防治史,介绍了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种类与分布,以及应急防控情况,提出了应对的预防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伊犁鼠兔生态学及与鼠疫自然疫源地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米对分布于新疆灰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中的新定种动物——伊犁鼠兔进行了生态学及与鼠疫自然疫源地关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伊犁鼠兔的分布区恰与北天山的疫源地带相重迭,该鼠兔的栖息分布与旱獭疫源地高山带疫点的宿主动物有联系,但从生态学和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可排除伊犁鼠兔作为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内蒙古边境口岸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特点和鼠疫流行情况以及不同疫源地所采取的不同捡疫方法,提出了疫情发生时必须按照有关法律采取相应的卫生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10.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暴发和流行极易造成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鸟类作为鼠疫的偶然宿主,其以啮齿动物为食,与啮齿动物之间存在着鸟鼠同穴、寄生蚤互换现象以及对啮齿动物尸骸的搬运等方式对鼠疫的流行、传播和陈旧疫源地疫情的再次发生以及新的疫源地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鸟类及其寄生蚤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鼠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各种景观要素对鼠疫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综合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评价。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技术,结合1:5万地形图、数字化仪等方法对疫源地景观进行研究。结果农田开垦、植树造林、口岸建设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内蒙古边境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地貌、土壤及植被等地理要素直接影响鼠疫主要宿主动物的数量和分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各种景观要素对鼠疫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综合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评价。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技术,结合1:5万地形图、数字化仪等方法对疫源地景观进行研究。结果农田开垦、植树造林、口岸建设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内蒙古边境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地貌、土壤及植被等地理要素直接影响鼠疫主要宿主动物的数量和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中蒙口岸鼠疫疫情监测与突发疫情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蒙口岸多年鼠疫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掌握疫源地鼠疫动物病流行规律,以便进一步监控疫情和应对鼠疫突发卫生事件。方法按照动物鼠疫监测标准、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开展监测。结果在早已证实的长爪沙鼠疫源地(二连口岸地区),1984~2003年有8个年份判定疫鼠27只,疫蚤32组74匹,该地区鼠间鼠疫每隔3~4年有一次流行,每次流行都可在鼠、蚤体内检到鼠疫菌。连续3年从蒙古国进口的旱獭皮采样监测1431份,检出鼠疫F1抗原阳性15份,最高滴度达1:10240。2003年对该口岸地区发生的鼠疫动物病流行进行了疫情处理。结论在一些处于鼠疫疫源地的口岸系统的、长期的开展鼠疫监测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中蒙口岸多年鼠疫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掌握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规律,以便进一步监控疫情和应对鼠疫突发卫生事件。〔方法〕按照动物鼠疫监测标准、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开展监测。〔结果〕在早已证实的长爪沙鼠疫源地(二连口岸地区),1984~2003年有8个年份判定疫鼠27只,疫蚤32组74匹,该地区鼠间鼠疫每隔3~4年有1次流行,每次流行都可在鼠、蚤体内检到鼠疫菌。连续3年从蒙古国进口的旱獭皮采样监测1431份,检出鼠疫F1抗原阳性15份,最高滴度达1:10240。2003年对该口岸地区发生的动物鼠疫病流行进行了疫情处理。〔结论〕在一些处于鼠疫疫源地的口岸,系统的、长期的开展鼠疫监测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自然疫源地是宿主、媒介、病原体3者之间经过长期相互竞争与适应而形成的一个特定生态区域。1981年炉霍县被省、州确定为四川省鼠疫监测县,开始了鼠疫自然疫源地查源及监测工作。为更好地指导鼠疫防治工作,明确防控目标,对炉霍县鼠疫查源及监测工作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6.
山口、沙田鼠疫疫源地监测王柏环鼠疫是我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新中国成立后,我区在合浦县山口镇建立了鼠疫防治站。建站以来,在我区的山口和沙田地区进行了40多年的监测调查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在历史上给疫区人民带来了...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条件下,研究生物群落的演替对疫源地的影响,可以从深层次认识鼠疫自然疫源性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提示预测将来演变的趋势,使根除鼠疫自然疫源的工作更符合客观自然规律,极大地去掉盲目性。本文根据近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生物群落改变与疫源地的变化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1 生物群落改变导致疫源性的消除在疫源地原始植被条件下,生物群落的稳定结构保证了疫源性的存在。当通过造林、垦植、水利等人类经济活动,使植物群落首先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而影响到动物群落,使鼠疫的主要贮存宿主及其传播媒介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18.
湛江口岸所在地雷州半岛历史上曾流行鼠疫80多年,解放后才扑灭。近年疫源调查仍从鼠类血清中查出血凝阳性,该地区发生鼠疫因素仍然存在。有人认为可能存在着一个固着的鼠疫疫源地。船舶从东南亚现鼠疫疫区抵港仅在1.5~7天之间,处在潜伏期内。货物运输(尤其是集装箱运输)也完全可能把染疫鼠蚤带入境内。因而有必要探讨鼠疫在湛江口岸发生的可能性,并制订出鼠疫检疫、监测和防治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青海省鼠疫疫源地的分布特征及人间鼠疫流行态势。方法利用青海省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对青海省33个疫源县进行建库及制图。结果通过系统的查询检索和制图功能,显示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及西宁市和海东地区的33个县(区)。结论青海省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直观地显示了青海省鼠疫疫源地及人间鼠疫的分布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鼠疫防治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郭红梅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08-1509
目的从我国实际出发,探讨青藏铁路沿线鼠疫的危险性。方法回顾性评估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的危险性,探讨控制鼠疫的防治策略及措施。结果青藏铁路沿线鼠疫疫情势态严重,疫源地面积达22360km^2,旱獭中分离出鼠疫菌;1975~2001年共发生动物鼠疫流行26起,死亡9人。结论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自然疫源性疫情严重。鼠疫控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