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腰椎反角度CT扫描技术对椎弓崩裂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220例腰椎椎弓崩裂患者,病人行反角度椎弓CT检查。结果:腰椎椎弓峡部崩裂均可见椎弓宽窄不一的低密度裂隙,边缘不规则,椎管骨性面表现环状骨质不连续,椎管横径变小,前后径变长。结论:反角度椎弓CT扫描是椎弓峡部崩裂诊断的一个可靠手段,可以将椎弓峡部崩裂与椎小关节同时清晰地展示于一个层面,对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腰椎峡部裂三种CT扫描方法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三种CT扫描方法对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探讨避免漏诊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12例椎弓峡部裂病例,36例采用平行于椎间隙扫描;55例先常规扫描椎间盘,再采用椎弓反角度扫描病变椎间隙;21例行L3~S1螺旋CT扫描再作多平面重建(MPR)或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 平行于椎间隙扫描17%腰椎峡部裂漏诊或显示欠佳,但对继发椎管狭窄及硬膜囊、神经根的受压情况显示良好.椎弓反角度扫描清楚显示全部腰椎峡部裂,但对椎管和椎间盘情况显示欠佳.螺旋扫描结合三维后处理清楚显示全部腰椎峡部裂,对椎管、椎间盘及椎间孔的情况亦显示良好.结论 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后处理可多方位、全面、直观地显示腰椎峡部裂及其所引起的继发改变,是避免漏诊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后处理技术诊断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准确性。方法 36例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行多排螺旋CT扫描后对原始数据进行MPR后处理,比较椎间盘CT轴位图像与MPR图像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显示率。结果 椎间盘CT轴位图像及MPR图像共发现椎弓峡部裂67个,峡部裂位于L32个,L424个,L541个;椎间盘CT轴位图像对椎弓峡部裂的显示率为68.66%(46/67),MPR图像为1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 MPR技术可较好显示椎弓峡部裂特征,对指导治疗方案制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腰椎峡部裂的病因主要有先天性发育缺陷、重复性损伤及应力造成的疲劳性骨折及先天发育性因素与后天损伤共同作用。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CT常规轴位检查较普通X线摄片有较大优势,但也常发生漏诊、误诊。反角度CT扫描能清晰显示环裂征及双关节征等特征性表现,CT常规轴位扫描结合反角度CT扫描可避免对腰椎峡部裂的误诊和漏诊。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或表面遮盖成像等图像重组,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观察窗条件真实全面地反映腰椎峡部裂的结构特征,确诊率达100%,是目前诊断腰椎峡部裂理想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5.
64层CT不同角度MPR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64层CT不同角度MPR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方法利用64层CT扫描的50例腰椎弓峡部裂病例的各向同性扫描的容积数据,采用不同角度的多平面重组(MPR)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对照分析:利用MPR模拟出四种扫描模式:①常规的椎间盘扫描方式的断面图像;②腰椎横断面图像;③沿椎弓峡部方向的斜横断位(椎弓反角度扫描)图像;④沿腰椎长轴的矢状断面图像。分析四种方法的峡部裂隙检出率、峡部裂断端错位检出率、碎骨片检出率、假关节形成检出率。结果峡部裂隙检出率以矢状位MPR图像、斜横断位MPR(100%)最高(u=8.51,P<0.05);峡部裂断端错位检出率以矢状位MPR图像(90%)最高(u=4.18,P<0.05);碎骨片检出率以斜横断MPR(28%)和矢状位MPR图像(20%)最高(u=2.08,P<0.05);假关节形成检出率以斜横断MPR(18%)最高(u=2.237,P<0.05)。结论64层CT MPR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平面分析椎弓峡部裂的各种征象,对于提高CT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腰椎峡部裂的病因主要有先天性发育缺陷、重复性损伤及应力造成的疲劳性骨折及先天发育性因素与后天损伤共同作用。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CT常规轴位检查较普通X线摄片有较大优势,但也常发生漏诊、误诊。反角度CT扫描能清晰显示环裂征及双关节征等特征性表现,CT常规轴位扫描结合反角度CT扫描可避免对腰椎峡部裂的误诊和漏诊。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或表面遮盖成像等图像重组,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观察窗条件真实全面地反映腰椎峡部裂的结构特征,确诊率达100%,是目前诊断腰椎峡部裂理想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7.
腰椎峡部裂的病因主要有先天性发育缺陷、重复性损伤及应力造成的疲劳性骨折及先天发育性因素与后天损伤共同作用.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CT常规轴位检查较普通X线摄片有较大优势,但也常发生漏诊、误诊.反角度CT扫描能清晰显示环裂征及双关节征等特征性表现,CT常规轴位扫描结合反角度CT扫描可避免对腰椎峡部裂的误诊和漏诊.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或表面遮盖成像等图像重组,可以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观察窗条件真实全面地反映腰椎峡部裂的结构特征,确诊率达100%,是目前诊断腰椎峡部裂理想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8.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峡部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椎病变,约5%的成人可患此病,它又称为腰椎椎弓崩裂,为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狭细部分的断裂.由椎弓峡部裂及其所致的脊椎滑脱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传统的X线平片和CT轴位平扫是诊断该病的常用检查手段,这方面的报道较多。但由于腰椎峡部与三维空间上的任何一个平面均不平行,常会出现漏诊的情况。随着近年来多层螺旋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明显提高了该病的诊断率,拓展了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本文通过对38例峡部裂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旨在提高对峡部裂CT重建图像征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腰椎峡部裂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峡部裂(spondylosehisis,SS)是指腰椎椎弓峡部关节间部骨质缺损,亦称椎弓崩裂或椎弓峡部不连;峡部裂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大约95%的病人发生在腰5椎峡部;腰椎峡部裂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国内报道发病率5%~7%日。X线平片虽为一种必要的检查手段,但容易出现假阴性情况出现漏诊;单纯的椎间盘CT扫描亦不能发现未出现椎体滑脱的腰椎峡部裂;螺旋CT扫描基本可避免出现遗漏,在诊断腰椎峡部裂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在腰椎椎弓峡部不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提高检出率。方法用PICKER-1200CT机检查,总结56例不伴有明显椎体移位的腰椎椎弓峡部不连患者凹征象,并结合定位像进行分析。结果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特征性表现是椎弓骨性环连续性中断。在CT诊断明确的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病例中,37例在侧位定位像上,同一腰椎上、下小关节突问出现骨质不连续,19例局部骨质结构紊乱、增粗。结论常规CT检查腰椎间盘病变时,在不伴有明显椎体移位的情况下,如果定位像上腰椎椎弓部上、下小关节突间出现骨质不连续,类似椎体“断尾征”,以及局部骨质结构紊乱、增粗时增加扫描范围,对腰椎弓峡部不连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CT扫描角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评价不同的倾斜角度CT扫描对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 对21个突出腰椎间盘以多个不同倾斜角度CT扫描,所测得的向后突出的数值与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 相切于上下椎体缘层面之延长线的夹角的平分线层面符合性最好,其次为平行于椎间盘中心层面和相切于下椎体上缘层面,三个层面能最佳显示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的多角度CT扫描应常规包括上述三个层面,同时减少其他不必要的扫描层面,降低X线辐射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CT表现,提高CT对诊断脊柱结核重要性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51例脊柱结核进行CT扫描,13例做了静脉增强,5例做了CTM扫描,均有常规脊柱正侧位片。均经穿刺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穿刺活检11例,手术证实40例。结果:病变部位分布:胸椎18例,腰椎25例,骶椎3例,胸腰段3例,腰骶段2例。其CT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死骨及新生骨形成、椎间盘的溶解破坏或退变、椎旁软组织肿胀朋中块和腰大肌脓肿、骨性椎管狭窄。结论:应用CT扫描不仅能显示脊柱结核的形态特征,而且能发现早期骨质破坏。对脊柱结核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的方法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在椎体内的影像学分布。方法  15个新鲜腰椎椎体随机分成三组 ,经椎弓根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PMMA。结果  2∶3浓度的PMMA强化效果好。结论 CT引导下的经皮椎体强化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口服增强造影剂对体内FDG代谢的影响。方法:63例行PET/CT检查且显像图像未见异常FDG摄取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显像前未口服任何造影剂;增强组26例,显像前40 min服1%的泛影葡胺溶液1 000ml;饮水组(阴性对照组)17例,显像前40 min服清水1 000 ml。静脉注射18F-FDG 0.15 mCi/Kg后45 min进行全身PET/CT显像。在PET横断面图像的左侧小脑皮质、主动脉弓、右肺、肝右叶、第5腰椎椎体和臀部肌肉位置勾画圆形感兴趣区(ROI),计算ROI内的标准摄取值 SUV,并将3组病人各部位SUV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增强组病人肺、主动脉弓、肝脏及肌肉的FDG摄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饮水组)(P<0.05);而对照组和饮水组间各部位FDG摄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ET/CT检查时口服造影剂泛影葡胺有可能影响体内FDG的代谢水平,从而可能影响肿瘤组织对FDG的摄取,在进行诊断和对SUV值分析时应加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CT扫描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 5mm。结果 脊椎胸腰段爆裂骨折的CT表现如下 :椎体向心性爆裂 ,椎体高度减低 ,椎体纵或横形骨折崩解 ,碎骨片向后移位导致椎管狭窄 ,椎板骨折 ,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 /或椎体骨折。椎管狭窄的程度与神经损伤有关。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脊椎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 ,对胸腰段爆裂骨折的诊断 ,评价脊髓的损伤及选择治疗方法上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术式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4年第2期)、Cochrane协作网专业试验数据库(2004年第2期)、MEDLINE(1966~2004),EMBASE(1980~200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2004),手工检索中文文献(截至2001年6月),收集所有外科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对其逐个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4篇RCT,包括277例患者.3篇比较了不同术式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1篇对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进行对比.由于纳入的研究及病人太少,且结局评价指标差异较大,不能进行Meta分析,只能进行描述性系统评价.所有研究都显示,外科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能够缓解疼痛和改善临床结局.其中1个研究认为,后外侧融合较保守治疗能更有效地缓解疼痛和改善临床结局;另一个研究认为,器械辅助的后外侧融合没有提高融合率,却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率,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术中及术后的失血量;两个研究讨论了椎板减压对融合率的影响,得出矛盾的结论.结论腰椎后外侧融合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能够缓解疼痛和改善临床结局.内固定没有提高腰椎后外侧融合率,腰椎后外侧融合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有无必要常规使用内固定尚缺乏足够的证据.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赵菁 《华西医学》2012,(8):1201-120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受累骶髂关节、腰椎小关节及髋关节的病变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2011年1月-10月对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4例骶髂关节、28例腰椎及14例髋关节行CT扫描,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腰椎小关节及髋关节的CT表现。结果 AS患者的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腰椎小关节及髋关节则表现为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及囊状破坏、面下骨硬化或吸收等改变。结论 AS骶髂关节、腰椎小关节及髋关节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胸椎旋转和椎弓根径线变化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0例,运用16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相关CT数据测量统计。结果:(1)脊柱胸椎侧凸的顶椎及邻近椎体均向凸侧旋转、后份向凹侧旋转,以顶椎旋转最重,且凹侧椎弓根径线小于凸侧,与侧凸程度及方向具有相关性。(2)上、下终椎椎体旋转及椎弓根径线变化则较复杂,其椎体无旋转或向相反方向旋转,椎弓根径线可凸侧小于凹侧,以上终椎明显。结论:16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显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旋转及椎弓根径线变化特征,可提供临床拟订手术方案的重要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CT影像学在踝关节骨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扫描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踝关节骨折病例38例,均行X线、CT常规轴位扫描,分析比较二者的检查结果,评价CT扫描技术在踝关节骨折类型及术前术式选择中的分析评估作用。结果:X线片诊断漏诊10例,常规轴位CT扫描38例骨折均显示良好,对52.6%的患者提供额外的信息,如无移位的骨折线、更多的骨折块、更加严重的压缩或粉碎,尤其对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及有合并跟骨骨折者有明显优势。因此,根据CT扫描后的影像资料对26.3%患者调整了治疗计划。结论:踝关节CT扫描技术能显示踝关节骨折的具体部位、类型、严重程度及移位情况,能提高踝关节骨折的检出率,是踝关节骨折术前评估和术前术式选择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0.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附19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  19例X线平片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11例 (5 6% ) ,行椎管造影 15例 ,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11例 (73 % ) ,19例CT平扫显示 18例 (95 % )。结论 X线平片是检查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基本方法 ,CT平扫是检查诊断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最有效手段 ,结合CTM能更准确地显示椎管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