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3例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病人的诊断情况。结果23例中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8例,降部14例,水平部1例。发生于降部者12例位于乳头区。病理均为腺癌。结论应提高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警惕性,诊断首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活检,操作时尽可能观察到十二指肠降部以下以提高诊断率,注意与十二指肠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中33例位于十二指肠降段,病理类型以腺癌最多见。临床表现以黄疸、腹痛或上腹不适、消化道梗阻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其中有3例并发胆肠瘘。检查方法以内镜结合病理检查再配合胃肠钡餐造影为主。外科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预后差,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患者及时行相应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对我院10a来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部位有乳头区7例,降段3例,其他部位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9例),黄疸(3例)和消化道出血(7例)。病理学类型以腺癌多见(10例),胃肠道间质瘤(1例)。8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手术。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以上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但缺乏特征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好发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降段。CT和B超及内镜检查是诊断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但预后甚差。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4年3月至1987年12月,应用纤维胃镜检查了29370人次,其中经内镜和病理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5例。一、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为30~75岁。(2)临床表现:上腹痛3例,黑便和(或)呕血3例,黄疸2例,出现梗阻1例,以及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3)病变部位及内镜所见:降部3例(其中乳头周围1例);球降交界处和球部各1例。胃镜所见隆起型3例,溃疡型和混合型各1例。病理报告均为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 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部位:乳头区7例,降段3例,其他部位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9 例),黄疸(3例)和消化道出血(7例).病理学类型以腺癌多见(10例),胃肠道间质瘤(1例).8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手术.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以上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但缺乏特征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好发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降段.CT和B超及内镜检查是诊断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但预后甚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提高对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3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36例中上腹痛、腹胀30例,体重减轻25例,贫血24例,肠梗阻呕吐宿食15例,黄疸伴皮肤瘙痒12例,呕血、黑便10例,上腹部包块6例,其他3例。6例患者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位于降部者21例,水平部6例,升部3例。十二指肠降部肿瘤中15例发生于乳头区。本组腺癌25例,类癌5例,平滑肌肉瘤4例,腺鳞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首选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和纤维十二指肠镜活检,必要时应用内镜下超声、CT、MRI及PET-CT等辅助手段,根据肿瘤部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预后,为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表现以腹痛、黄疸、肝胆肿大、大便潜血阳性、消瘦为主。手术患者大多有局部器官或组织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2%、19%。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检查方法以内镜结合病理组织检查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病变临床与内镜特征及内镜检查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方法 :对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 1930 8例患者常规进镜至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 ,观察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病变 ,对其临床与内镜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共检出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病变 14 3例 (0 .74%)。其中 ,<2 0岁组良性 5例 ;~ 40岁组良性 32例 (86 .49%) ,恶性 5例 (13.5 1%) ;~ 6 0岁组良性 34例 ,恶性 13例 ;>6 0岁良性 34例 ,恶性 2 0例~ 6 0岁组与青年组相比 ,恶性病变发病率明显升高 (P<0 .0 5 ) ,>6 0岁老年组与青年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而十二指肠降部、水平部病变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上腹痛是良、恶性疾病的主要症状 ,为 75例 (5 2 .45 %) ;19例梗阻性黄疸中 12例检出十二指肠乳头及其周围病变。结论 :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病变并非罕见 ,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 ,中老年组的十二指肠降部恶性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黄疸及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第二段,尤以乳头部居多,组织学上腺癌最多,内镜及胃肠造影是早期诊断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手段,CT可以确定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部位,且为无创检查,可以酌情选用。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预后,为早期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占同期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0.37%,临床表现以腹痛、黄疸、肝胆肿大、大便潜血阳性、消瘦为主,手术患者大多有局部器官或组织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检查方法以内镜结合病理组织检查为主。  相似文献   

11.
杨丽  郑鹏远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15-11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胃镜首次发现并经病理确诊的老年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及内镜特点。结果22例患者中8例乳头状腺癌,12例管状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均经病理证实。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对于老年患者有十二指肠巨大溃疡、结节隆起性病变应注意有无十二指肠癌肿。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内镜对十二指肠降部常规检查的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并评价内镜检查时常规检查十二指肠降部对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1991年1月至2003年3月经内镜插入至十二指肠降部检查结果和病理确诊的相关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结果 在15160例病例中共有46例患其十二指肠降部有明显病理变化,其中,乳头及乳头周围炎症12例,息肉14例,胆道蛔虫3例,钩虫2例,憩室5例,溃疡3例,肿瘤6例,异位胰腺l例,并对此进行病理分析。结论 内镜时常规检查十二指肠降部是提高消化道疾病的诊断率、减少和避免漏诊和误诊的有力手段,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充分依据,为患争取了有效时机。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内镜诊断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症状、常见发病部位、常见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发病部位以降部为多,病理以腺癌为主。本病诊断首选胃镜检查,活检亦很重要,是确诊的首要条件。胃镜检查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形态、部位、大小和范围,并可早期发现癌变,通过活检在术前作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14.
李瑞光  张瑾  王喆 《新疆医学》2005,35(6):126-127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报道较少,仅占上消化道肿瘤的0.4%,近来,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检出率也相应升高,据我院1989年2004年的病例统计,经内镜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6例,占同期受检人次(16500)的0.1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引言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较少见,我院1974年5月~1988年4月应用纤维内镜检查10453例患者,内镜活检或(和)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十二指肠癌6例,占受检者的0.06%,占同期胃十二指肠癌的0.61%(6/990例),报告如下。 2病历摘要见附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病理类型、临床特点、血清肿瘤标记物及影像学特征的诊断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共收治的4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和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以腺癌为主(86.0%),绝大多数位于十二指肠降部(78.0%)。性别比男:女为2.06: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有上腹痛、黄疸、消瘦、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和呕吐等。血清肿瘤标记物r-GT>500U为34.8%,AFU明显增高为26.0%,CEA阳性为8.7%,AFP阳性为6.5%,影像学联合检查术前肿瘤诊断率为95.0%,病理组织检查阳性率70.0%(21/30)。结论胃镜常规观察十二指肠降部并活检可早期发现肿瘤;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阳性可提示恶性肿瘤存在;联合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与确诊率。  相似文献   

17.
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ia,IL)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临床特点(内镜下形态特点及病理特点)报道较少,内镜医师对此病的了解十分有限,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现将我院1例肠淋巴管扩张症误诊为十二指肠降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2000年本院共收治的7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资料,平均年龄54.7岁,平均病程62天。其中良性25例,病理类型包括腺瘤(20例)、平滑肌瘤(3例)和腺肌瘤(2例);恶性48例,病理类型包括腺癌(41例)、平滑肌肉瘤(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类癌(1例)和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结果63例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良性者常呈外生性局限性生长,而恶性者常呈浸润性生长,并可出现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包括胆道梗阻症状、胃肠道症状和非特异性的发热贫血及消瘦等症状。在众多的诊断手段中,以胃肠钡餐、胃镜及ERCP应用尤为广泛且有较高的检出率。47例施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包括5例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3例位于球部的良性腺瘤于内镜下摘除,12例行肿瘤局部切除,2例行十二指肠局部及胃大部切除术,9例恶性病变浸润广泛或已有远处转移失去根治机会。结论十二指肠肿瘤多发于降部,良性中以腺瘤为主,恶性中以腺癌为主;早期常无明显特征;应有目的地选择检查方法并结合多种的检查手段来提高检出率及确诊率;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及内窥镜活检组织病理证实的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59例胃十二指肠肿瘤(52例胃癌和7例十二指肠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声像图表现,总结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隆起型胃癌14例,超声2例误诊为胃息肉;溃疡型胃癌17例,超声3例误诊为胃溃疡及幽门梗阻;浸润型胃癌21例,超声2例误诊为急性胃炎,十二指肠水平部癌4例,超声1例误诊为结肠肿物局部浸润;十二指肠降部癌3例。超声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符合率86.4%(51/59),误诊率13.5%(8/5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十分少见,诊断亦较困难,常至晚期甚至死后尸检才被确诊。我院自1974年10月至1987年8月收治10例,入院时均未考虑此病,后经内镜、手术及尸检才得以确诊。 临床资料 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4~73岁,平均52.5岁。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癌6例,恶性淋巴瘤2例,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球部1例,降部8例,全十二指肠1例。10例从入院至确诊最短10天,最长21天,平均12.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