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渴络欣胶囊联合依那普利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3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模型组(DM)、渴络欣组(DM+K)、依那普利组(DM+E)及渴络欣与依那普利联合给药组(DM+K+E)。8周后,观测肾组织形态学和肾功能变化,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的变化,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细胞膜、细胞质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KC表达水平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各给药组均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指数(肾重/体重,KW/BW)、平均肾小球体积(MGV)、系膜面积比(FMA)、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P〈0.01),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P〈0.01)。(2)对糖尿病肾组织MDA含量增加及SOD、CAT与GSH-PX活性降低的改善作用,联合组优于单给药组(P〈0.05,P〈0.01);对糖尿病肾组织细胞膜PKC活性增加及细胞质PKC活性降低的改善作用,联合组优于单给药组(P〈0.05)。(3)糖尿病模型组肾组织TGF-β1、PKC蛋白及TGF-β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给药组上述指标与DM组比较,则有明显的降低(P〈0.01),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P〈0.01)。结论:渴络欣与依那普利联合给药对糖尿病肾脏保护作用优于单种药物治疗,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肾组织氧化应激增加及PKC、TGF-β1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阿魏酸哌嗪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阿魏酸哌嗪治疗组、厄贝沙坦治疗组,采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阿魏酸哌嗪组予阿魏酸哌嗪溶液50mg·kg-1·d^-1灌胃,厄贝沙坦组予厄贝沙坦溶液50mg·kg^-1·d^-1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同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8周。监测血糖,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行24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检查,称左肾重,行HE、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行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情况。结果:阿魏酸哌嗪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和FN的表达,改善肾脏病理变化。结论:阿魏酸哌嗪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GF-β和F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康灵在5/6肾大部切除大鼠模型中对残肾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治疗组(10nag·kg^-1·d^-1)、肾康灵高剂量组(15g·kg^-1·d^-1)和肾康灵低剂量组(5g·kg^-1·d^-1)。8周后观察大鼠24h尿蛋白、BUN、Scr、Alb及肾脏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pI(TGF—β1)、Col—Ⅳ、纤连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肾康灵高低剂量治疗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尿蛋白排出量、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病理上,接受肾大部切除术的大鼠均可见基质增生、肾小球硬化,但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减轻,其中肾康灵高剂量组肾小球硬化程度最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用药组TGF-β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肾康灵高、低刺量组与苯那普利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灵对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减少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降低蛋白尿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糖肾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验方糖肾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作用及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胰岛β细胞毒剂链脲佐菌素(STZ)诱导产生大鼠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发成糖尿病组、糖肾康治疗组、卡托普利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血、尿β2-MG水平,肾脏电镜超微结构及肾脏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糖肾康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肾重/体重比值(P<0.05);糖尿病模型大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明显减少,血β2-MG水平降低,尿β2-MG含量减少,减轻/延缓电镜下肾脏超微结构损害,抑制鼠肾组织中TGF-β1表达。结论:糖肾康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单纯大鼠血清蛋白组(RSP)、糖化血清组(AGEs)和氨基胍组(AG)。尾静脉注射AGE-RSP6周后,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杂交等方法检测AGEs对大鼠肾皮质TGF-β1和CTGF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及ECM蛋白成分表达的影响。结果与Con及RSP组比较,AGEs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ECM红染区增大。AGEs组大鼠肾皮质TGF-β1和CTGF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TGF-β1和CTGF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部位主要位于肾小球;肾小球ECM蛋白成分胶原(Col)Ⅳ和纤连蛋白(FN)合成也增多(P<0.05)。AG组上述所有变化均减轻。结论AGEs能明显诱导大鼠肾皮质CTGFmRNA和蛋白质表达增强,并使ECM蛋白成分合成增多。AGEs可能通过诱导CTGF表达上调引起ECM合成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切除5/6肾切除大鼠的肾上腺,探讨醛固酮对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及发展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er大鼠分成5组:(1)假手术组(SHAM组);(2)5/6肾切除组(SNX组); (3)SNX+双肾上腺切除组(ADX组);(4)ADX+地塞米松组(DXM组);(5)ADX+地塞米松+醛固酮组(ALDO组)。所有大鼠自由饮用生理盐水,于成模第8周测定大鼠收缩压、各项血尿指标及肾小球硬化程度。应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醛固酮受体 (MR)及保护MR的酶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SNX组大鼠表现为明显的白蛋白尿、高血压、肾小球硬化、肾皮质TGF-β1表达升高,血醛固酮水平是 SHAM组的4倍以上。与SNX组比较,ADX组大鼠血浆醛固酮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病变明显改善 [尿白蛋白(mg/24 h)19.7±2.0比31.7±1.7,P<0.01;收缩压(mmHg)173.8±4.3比210.4±4.1,P <0.01;肾小球硬化指数38.2±7.9比92.3±6.7,P<0.01;TGF-β1 3.8±0.6比10.3±1.2,P< 0.01]。ALDO组的血浆醛固酮水平为SHAM组的近2倍,与ADX组比较,以上病变又加重[尿白蛋白(mg/24 h)24.9±1.4,收缩压(mmHg)201.5±4.5,肾小球硬化指数88.1±7.2,TGF-β1 5.8± 0.6,P均<0.01]。肾脏皮质MR mRNA在SNX组的表达明显增加;在ADX组明显下降[SNX(复制数/百万GAPDH)39866.7±10579.0比SHAM 2366.7±446.3,P<0.05;比ADX 22100.0±4435.7, P<0.05]。然而,11β-HSD2 mRNA表达和MR相反,SNX组为9150.0±969.9,明显低于SHAM组 (48100.0±9315.2,P<0.05);而ADX组的表达比SNX组显著升高(30066.7±5150.2,P<0.05)。 4个实验组大鼠肾脏Ccr和肾重/体重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醛固酮参与慢性肾脏病变的进展, 其对肾小球损伤的作用除血流动力学效应外,还可能存在非血流动力学的直接致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8.
阿魏酸哌嗪对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阿魏酸哌嗪在肾大部切除大鼠模型中对残肾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 4组 :假手术组 (sham组 )、5 / 6肾大部切除组 (NX组 )、NX 阿魏酸哌嗪 (5 0mg·kg-1·d-1)组 (PF组 )和NX 福辛普利 (2 5mg·kg-1·d-1)组 (F组 )。 8周后观察大鼠 2 4h尿蛋白、BUN、血肌酐以及肾脏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了IV胶原、纤连蛋白 (FN )。用RT -PCR的方法测定了肾皮质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mRNA和组织性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1(TIMP - 1)mRNA的表达。结果 :PF组和F组大鼠的尿蛋白明显低于NX组 (P<0 .0 1)。病理上 ,接受肾大部切除术的大鼠均可见基质增生 ,肾小球硬化 ,但和NX组相比 ,用药组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较轻 ,其中阿魏酸哌嗪组肾小球硬化程度最轻 (P <0 .0 5 )。RT -PCR提示NX组肾皮质TGFβ1mRNA和TIMP- 1mPNA的表达明显较Sham组高 ,用药组上述指标也明显低于NX组 (P <0 .0 5 )。结论 :在 5 / 6肾大部切除模型中 ,阿魏酸哌嗪对 5 / 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它能下调TGFβ1mRNA和TIMP -1mPNA ,减少细胞外基质 ,减少尿蛋白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内皮素-1(E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缬沙坦与丹参联合治疗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单侧肾切除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单肾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丹参组(C组)、缬沙坦组(D组)及缬沙坦与丹参联合给药组(E组),8周后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陆微球蛋白排泄率(β2-MG)等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尿液及肾组织中ET-1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尿液中TGF-β1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血糖、HhAlc、Ccr、UAE、β2-MG,血、尿中ET-1、TGF-β1及肾组织中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B组血、尿中ET-1、TGF-β1,及肾组织中ET-1水平明显高于各给药组(P〈0.05)。③各给药组均可降低血、尿中ET-1、TGF-β1和肾组织中ET-1水平及Ccr、UAE、β2-MG(P〈0.01),联合组优于单给药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优于单药治疗。并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ET-1、TGF-β1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缬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分为UUO模型组(n=11),缬沙坦治疗组(n=11),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n=7)。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大鼠,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比色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UUO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肾脏病理改变加重,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下降(P〈0.05),肾组织α-SMA和TGF-β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缬沙坦治疗组与UUO组大鼠比较,肾间质纤维化减轻(P〈0.05),肾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SOD含量升高(P〈0.05);同时肾组织α-SMA和TGF-β1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缬沙坦可通过减少UUO组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显著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对糖尿病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 2周龄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不拘,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Post组);糖尿病大鼠后适应组(Dpost组);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组(DIR组);糖尿病大鼠空白组(DN组).将链脲酶素(STZ,美围Sigma公司)按65 mg/kg经大鼠腹腔注射,48 h后断尾法连续两次测血糖≥16.65 mmol/L,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脱毛等表现确定糖尿病模型成功.糖尿病模型制作成功后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观测心脏冠状动脉灌流量、心肌梗死范围,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P-Akt测定、电镜下观察心肌和线粒体改变.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平均为(23.15±2.16)mmol/L,非糖尿病大鼠为(4.16±0.31)mmol/L.两组大鼠血糖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后适应组(Post组、DPost组)较缺血再灌注组(IR组、DIR组)冠状动脉流量(ml/min)明显增加(6.5±1.2、5.6±1.0对3.4±1.0、2.0±1.3),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少(25.2±2.1、34.2±3.6对47.5±3.5、65.2±4.5),P-Akt的表达明显增强,心肌纤维和线粒体的完整程度明显较好.结论 缺血后适应在糖尿病大鼠离体心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Akt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作为供、受体行胰腺移植术,给予不同方式处理:假手术组(Sham):只行开腹术;对照组(Control):只行胰腺移植术,不行预处理;缺血预处理组(IPC):在供胰切取前阻断血供10min,然后再灌注10min;L-精氨酸组(L-Arg):行胰腺移植术,再灌注前先经下腔静脉注射L-Arg 10mg/kg体重;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L-NAME):供胰切取时阻断血供10min,再灌注10min;然后行移植术,在再灌注前,先经下腔静脉缓慢注射L-NAME 10mg/kg体重。各组手术完成后,于再灌注6h检测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水平,胰腺细胞凋亡指数、胰腺细胞bcl-2蛋白表达情况和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L-Arg和IPC都降低TNF-α水平(P〈0.01)和细胞凋亡水平(P〈0.01),NO水平升高(P〈0.01)。而L-NAME可阻断该保护效应。IPC和L-Arg均能激活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L-Arg可以模拟IPC对大鼠胰腺移植I/R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合成NO,激活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大量实验证据表明缺血后处理和药物后处理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理想的吸入性麻醉药,被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实验证明七氟烷后处理可以保护心肌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目的 通过对近年研究进展的总结对七氟烷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予以阐述.内容七氟烷后处理可以减少再灌注心肌的梗死面积、线粒体损害和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七氟烷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复杂且涉及多个方面,如阻断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激活线粒体ATP敏感性K+通道(mitochondrial KATP-channel,mKATP),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以及磷酯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atidylin ositol-3-kinase-serine/threonine,PI3K-Akt)信号通道等. 趋势 未来的研究除进一步探究七氟烷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同时应加强七氟烷后处理的临床应用,为实际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枳术汤加味对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0只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造模组(20只)术前连续7d饮水灌胃0.35ml/次,每天2次,治疗组(20只)术前连续7d中药灌胃0.35ml/次,每天2次,大剂量治疗组(20只)术前连续7d中药灌胃0.7ml/次,每天2次.大鼠按2.5ml/kg体重的剂量给予腹腔内注射5%水合氯醛进行麻醉.进腹后血管钳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持续30min后恢复血供,使肠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别在再灌注1、24h后进行以下检测: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率;回肠黏膜病理变化;外周血浆D-乳酸浓度、二胺氧化酶浓度;回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缺血-再灌注1、24h后细菌移位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浓度,造模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于造模组(P<0.05);大剂量治疗组和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回肠膜黏重量、绒毛高度及宽度,造模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于造模组(P<0.05);大剂量治疗组和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造模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于造模组(P<0.05);大剂量治疗组和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枳术汤加味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可以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5.
PPARγ激动剂对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PAR-γ激动剂作为胰岛素增敏剂除能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外,还在脂质代谢、抑制细胞因子、抗炎、免疫调节和血压调节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近来研究发现PPAR-γ激动剂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就其对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斯伐他汀对大鼠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斯伐他汀(simvastatin)对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RFB)和5/6肾切除动物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原代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培养和建立大鼠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放射性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技术,观察simvastatin对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及对RFB的影响。结果:simvastatin治疗组大鼠血脂、血肌酐、尿酸及体重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尿素氮变化不明显。治疗12周后,光镜观察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降低。simvastatin可抑制RFB的增殖活性(A值),减少RFB层粘连蛋白(LN)的合成,使c-fos 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浓度加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imvastatin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以及阻断与细胞增殖有关的c-fos依赖性有丝分裂途径等机制对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缺血预处理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肾脏缺血预处理的动物实验模型中,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小白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IP),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处理后再灌注组(IP+I/R),分别检测各组动物血液中肌酐(Cr)和一氧化氮(NO)浓度,肾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eNOS,iNOS,nNOS)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急性肾缺血60min再灌注60min时,发现IP组及IP+I/R组血液中Cr浓度变化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I/R组(P<0.05),在IP组和IP+I/R组血液中,N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I/R组,eNOS阳性表达在IP组和IP+I/R组明显高于I/R组和对照组(P<0.01),iNOS和nNOS在肾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组织学变化发现I/R组肾细胞发生明显变性坏死,而IP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缺血预处理在肾脏缺血再灌注中具有保护作用。而NOS可能参与了该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Gln)对脂多糖(LPS)诱导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分成四组:G组,给予5 mM Gln; GL组,给予5 mM Gln+4μg/ml LPS;L组,给予4μg/ml LPS;C组(对照组)给予等量双蒸水.细胞干预处理6 h后,测定各组心肌细胞生存率、心肌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70及胞核热休克因子(HSF)-1蛋白水平和心肌细胞核HSF-1转录活性.结果 四组心肌细胞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L组、L组细胞培养液LDH活力明显高于C组(P<0.05),L组高于GL组.G、GL、L组细胞HSP 70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核HSF-1蛋白表达水平及转录活性明显高于C组(P<0.05),GL组明显高于G组和L组(P<0.05).结论 Gln减少LPS诱导鼠心肌细胞的损伤,可能与Gln增加心肌细胞核内HSF-1水平及转录活性,进而促进HSP70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彭勇|李敬东|肖江卫|龚建平|刘作金|李寿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1):48-52
目的探讨NF-κB诱骗寡脱氧核苷酸对大鼠内毒素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LPS)组、诱骗寡核苷酸(decoy ODNs)处理组。取各组大鼠肝组织检测NF-κB蛋白结合活性(EMSA),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及肝细胞凋亡(TUNEL)。取静脉血检测AST(自动生化仪)以及TNF-α,IL-6的表达水平(ELIS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NF-κB活性明显升高,诱发大量肝细胞凋亡,肝脏损伤明显;同时血清AST,TNF-α及IL-6明显升高(P0.01)。与内毒素组相比,NF-κB诱骗寡核苷酸处理组NF-κB活性受抑制(P0.01)、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凋亡明显减轻,血清中TNF-α和AST表达水平降低(P0.01),但IL-6表达与内毒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诱骗策略能高效抑制NF-κB的活性,抑制其下游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内毒素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