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2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住院患者的病因、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观察期间住院患者共108 744例次,其中ARF患者320例,老年ARF患者135例,占42.2%。ARF主要病因为感染、心力衰竭和药物。ARF患者总体病死率为31.9%,老年人病死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恶性肿瘤是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接受肾替代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低于保守治疗组(23.2%比35.6%,P < 0.05)。 结论 住院患者中ARF的发生率、病死率高,替代治疗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急性肾衰竭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临床转归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ARF 61例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人ARF肾前性因素占62.2%,其中脱水电解质紊乱占34.4%,血压控制不佳占18.0%;肾性因素占24.6%,其中ATN为22.9%(包括肾毒性药物如丁胺卡那,尿酸性肾损害各占21.4%,感染、甘露醇性肾损害各占14.2%,其余为抗癌药如顺铂等),肾小血管炎肾损害占3.3%;肾后性因素(前列腺增生症、神经性膀胱)占13.2%.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4例,占7.4%,均死亡.结论:老年ARF病因仍以肾前性因素为主,及时纠正脱水、调控好血压,是防治老年人ARF的关键;老年人ARF肾性因素除传统肾毒性药物致肾损伤外,尿酸性及小血管炎性肾损害因素不容忽视;老年人ARF伴系统性疾病和合并症多,预防和治疗MODS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我院收治的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ARF116例,年龄5~91岁,平均(64.5±19)岁;65岁以上占55.2%;80岁以上占20.7%。病因:肾前性32例(27.6%);梗阻性肾病26例(22.4%);多脏器功能不全12例;药物肾毒性1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4例;造影剂肾病5例;肾炎8例;严重感染9例;横纹肌溶解3例;尿酸性肾病和酒精中毒各1例;5例原因不明。合并感染者42例(36.2%);肿瘤患者25例(21.6%)。预后:死亡40例,占34.5%;痊愈42例,占36.2%;好转23例,占19.8%;维持性透析4例;转院3例。结论ARF是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尽早解除梗阻是治疗肾后性ARF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对本院1997年6月至2001年6月493例心血管手术患者术中TEE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经TEE更正诊断20例(占4.1%),补充诊断51例(占10.3%),因此而改变手术模式52例(占10.5%);发现手术失败24例(占4.9%),发现血流或心功能异常17例(占3.4%);漏诊21例和误诊6例;操作过程中发生口、咽粘膜出血7例,老年患者牙齿松动1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无上消化道穿孔或出血等与TEE检查有关的并发症。TEE技术是一种直观、功能全面的监测手段,对手术操作和麻醉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可列为心血管术中常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总结1990年5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180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结果:病因中肿瘤88例,占48.9%,肠粘连32例,占17.8%,腹外疝21例,占11.7%,肠扭转18例,占10%。术后并发症41例,占22.8%。死亡12例,占6.67%。结论:①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肠扭转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②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③一经结肠灌洗后再行肠吻合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患者开胸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58例年龄〉65岁、术前有重要器官合并症和行大手术的开胸手术患者(实验组)进行围术期呼吸、循环监测,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同期收治的56例(65岁开胸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差(P〈0.05)。实验组死亡4例,术后并发症、功能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8.6%(34/58)vs.17.9%(10/56),P=0.000;51.7%(30/58)vs.12.5%(7/56),P=0.000],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呼吸系统合并症(OR=5.4)和肥胖(OR=4.9)是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术前合并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是老年患者术后易发生呼吸、心血管系统功能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老年重症患者开胸手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术前呼吸系统合并症、肥胖是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术前有心血管合并症是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密切监护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指标及液体出入平衡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呼吸循环异常,提高老年患者开胸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衰竭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总结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00例ARF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00例ARF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48.14±17.80)岁。肾前性ARF20例,感染 特别是急性胃肠炎占很大比重。肾性ARF 70例,其中急性间质性肾炎(AIN)9例(12.9%),急性 肾小管坏死(ATN)33例(47.1%),小球及微血管病变28例(40.0%);药物导致的肾损害33例 (47.1%),包括AIN 7例及ATN 26例;35例行肾活检。肾后性ARF10例,病因为妇科、泌尿道、 胃肠道肿瘤和结石。病因分布在3个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老年组的Scr值、Hb和红细胞比容 (Hct)均低于中年组,而ATN-ISI评分值、存在高血压和肾脏病史的比例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 少尿、血尿、蛋白尿、GFR等参数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中死亡5例(病死率5%),57例治 愈,29例好转,9例无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蛋白尿、血清白蛋白、Hb、Hct、器官衰竭的数 目、ATN-ISI评分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器官衰竭的数目是影 响病死率的因素。结论 急性胃肠炎和肾毒性药物导致的ARF需要引起关注。早期诊断有助于 ARF的治愈,提高存活率。在已经进展到ARF阶段后,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特别是多脏器功能不 全综合征(N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一项调查(大连市中心医院)在ICU收治除外已经发生慢性和急性肾衰竭的2067例病人中,复合急性肾衰竭(ARF)诊断标准的213例,发病率为10.30%,需进行血液净化者占ARF的41.32%,无ARF患者的病死率为10.34%,ARF患者的病死率为33.12%,需进行血液净化患者病死率为51.14%。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ERC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应用情况,分析和探讨ERCP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本中心进行ERCP操作的患者301例,按年龄分组,其中≥70岁的患者(老年组)102例,〈70岁的患者(年轻组)199例。记录患者ASA分级、基础疾病、ERCP操作以及并发症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1例患者进行了313次ERCP操作。老年组患者ASA分级比年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临床症状中黄疸和胆道感染占30.4%.年轻组患者非特异症状占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生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P操作成功率为96.7%(96.1%vs97.0%),取石成功率94.6%(94.8%vs94.4%),结石取尽率94.9%(94.5%vs95.1%).41例患者采用了预切开术(12.7%vs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P结果显示,胆总管结石是最常见的诊断(56.9%vs54.3%),恶性肿瘤(20.6%)和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37.3%)多见于老年患者。并发症14例,老年组5例(4.9%),年轻组9例(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进行ERCP操作能够取得和年轻人一样的疗效.尽管老年人ASA分级较高,但ERCP并发症并不高于年轻人。ERCP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影响经手术治疗的小肠梗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93例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小肠梗阻的病因中肠粘连占38.9%,疝占37.8%:发生肠管绞窄者42.0%,肠管坏死者23.3%。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术后30d内死亡率为4.1%。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3d。70岁以上老年人(P=0.033)、糖尿病(P=0.017)、恶性肿瘤(P=0.003)、WBC超过15×10^9/L(P=0.017)和入院与手术间隔时间(P=0.039)是绞窄性肠梗阻高发生率的独立因素;老年(P=0.031)和恶性肿瘤(P=0.013)是手术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因素;老年(P=0.016)和肠切除(P=0.017)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小肠梗阻的肠管绞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65岁以上老年人及50岁以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ICA)在院主要并发症及在院死亡率,初步判断疗效及预后,为老年AMI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行直接PTCA的AMI患者根据年龄分成两组,其中包括37例65岁以上老年组及45例50岁以下青年组,分析各年龄组一般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比较在院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在一般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面,随年龄老化,不利因素显著增加,在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总例数率,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65岁为46%,≤50岁为7%,P<0.05),在院期间死亡率(≥65岁为16%,≤50岁为2%,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65岁以上老年患者直接PTCA有较高的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在院期间直接PTCA预后与年龄密切相关。合并心源性休克可能是AMI患者直接PTCA治疗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急性。肾衰竭(ARF)患者逐渐增多,为此我们对老年ARF的病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提高老年ARF的防治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败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败血症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APACHE Ⅱ和ATN-ISI积分,并与非败血症ARF进行对比,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由败血症引起ARF的临床和主要生化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败血症并发ARF者66例,占同期ARF患者的15.6%。多脏器衰竭发生率为87.9%,病死率高达69.7%。单因素分析发现外科原因的败血症、并发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辅助呼吸、少尿、昏迷、多脏器衰竭、在ICU中出现ARF以及慢性疾病数目为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尿、在ICU中出现的ARF、慢性疾病数目和多脏器衰竭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败血症所致ARF患者预后差,其高病死率与少尿,在ICU中出现ARF、合并慢性疾病数目和多脏器衰竭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探讨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治疗对策;方法:选择经我院行胃镜检查的65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同期非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出血病因;结果:老年组消化性溃疡占首位(51.85%),其次为急性胃黏膜糜烂(29.63%),胃癌排第3位(11.11%),远远高于非老年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疾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糜烂及胃癌;缓解老年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慎用非甾体类药,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性、手术及预后。结果老年胃癌以分化型腺癌为主(70.65%);病理分期以中晚期为主(89.6%);术前营养条件差、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总手术切除率占97.8%,住院病死率4.3%。结论围手术期加强对各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和合并症的治疗,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老年人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与血清胎球蛋白A及冠脉钙化的关系。方法对38例ESRD初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清胎球蛋白A及相关因素检测,对其中的29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钙化评价研究。所有3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8个月。22例非ESRD慢性肾脏病(CKDⅡ~Ⅲ期)患者人选对照组。结果38例ESRD初始透析患者在18个月随访期内出现心血管事件30例次,因心血管事件死亡者6例,占15.79%,而非ESRD患者心血管事件仅3例次(P〈0.01)且无一例死亡(P〈0.05)。ESRD血清低胎球蛋白A组心血管事件显著高于ESRD血清高胎球蛋白A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血管事件与血清胎球蛋白A(P〈0.01)、C反应蛋白(CRP)(P=0.0014)及低密度脂蛋白C(LDL-C)(P=0.008)密切相关。18/29例(62.07%)有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患者心血管事件比无冠状动脉钙化患者显著增多(P〈0.01)。冠脉钙化的ESR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较无冠脉钙化的ESRD患者明显下降(P〈0.01)。冠脉钙化与胎球蛋白A下降及高血磷有关(P〈0.01,P〈0.01)。结论ESRD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或)心血管事件死亡可能与血清胎球蛋白A下降及冠状动脉钙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信息动态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急诊患者明显增多,老年急腹症达同时期急腹症总数的26.4%[1].老年急腹症围手术期风险极高,并发症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同龄平诊手术患者.大于65岁的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病率达35%[2],病死率达15% ~42%[3].老年急腹症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心血管事件、急性肾损伤、静脉血栓栓塞症、术后早期肠梗阻、手术部位感染等.本文将结合自身经验阐述其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  相似文献   

18.
老年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我国已步人老龄化社会。目前,老年患者在外科住院患者中比例逐渐增多.其中65岁以上者约占手术总数的40%,他们有较高的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急诊患者,其原因是老年人生理功能和应激能力都降低,对治疗的反应较青壮年弱.而这些均与已存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急性肾衰竭(ARF)发病率明显增加,且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我们总结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63例老年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46例青年ARF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ARF的临床特点以便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肾衰竭(A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剧进行性减退,血肌酐(SCr)平均每天升高超过44.2~88.4μmol/L,临床出现氮质储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尿毒症症状。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是ARF的常见类型,是由肾缺血、缺氧或肾中毒诱发小管细胞损伤,导致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是ARF的最常见病因,约占ARF的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