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蛋白激酶C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高糖诱导蛋白激酶C(PKC)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并促进DN发生、发展的研究倍受关注。本文综述了糖尿病肾脏PKC活化的机制及PKC活化对肾脏功能、结构的影响,说明PKC与DN密切相关,PKC抑制剂的使用为DN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蛋白激酶C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ophropathy,DN)早期表现为肾脏肥大、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及肾小球内高灌注、高跨膜压,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地缓解,可逐渐发展为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进行性积聚,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门。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的普及,DN的发病机制已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已知众多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物质的共同信号传导途径或其作用往往通过蛋白激酶(ploteinhin856C,pKC)介导[Zj,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抑制PKC的活性能延缓甚至逆转…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高糖诱导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并促进DN发生,发展的研究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升高、继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基质沉积,最终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形成为特征.高血糖是DN损害的主要因素,而在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 蛋白激酶C (PKC)的激活是进展性DN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中肾小球蛋白激酶C(PKC)同工酶的表达变化及其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STZ-DM模型组,在模型成功后2周,4周和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PKC同工酶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肾小球内,PKCα在DM发病2周,4周,12周时表达显著上升;PKCβ1,PKCⅡ在DM发病2周时表达明显下降,4周,12周时逐渐上升,PKCε的表达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在DN发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PKC各同工酶在肾小球内的表达变化不同,对DN的发生,发展也有着不同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6.
PKC-β是一种在糖尿病相关肾病起重要作用的信号分子。抑制PKC-β的表达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能够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虽对人的糖尿病肾病效果尚需进一步临床试验,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肾小球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人们发现众多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物质的共同信号传导途径或作用往往通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介导。我们利用γ-32PATP底物磷酸化的方法,探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的不同阶段肾小球PKC活性变化规律。 一、材料与方法 1.糖尿病实验模型的制备和分组:取体重 150~170 g SD系雄性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2周、4周、12周组,糖尿病大鼠2周、4周、12周组,共6组,每组各16只。经…  相似文献   

8.
PKC-β是一种在糖尿病相关肾病起重要作用的信号分子,抑制PKC-β的表达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能够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虽对人的糖尿病肾病效果尚需进一步临床试验,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关细胞内信息传导与细胞功能调节在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二酞基甘油(DAG)和蛋白激酶C(PKC)是细胞内重要的信息传导系统,DAG-PKC通路活性异常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1]。以往研究发现,维生素E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2]。本研究中,我们探讨维生素E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是否同纠正DAG-PKC通路活性异常有关。 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制作:体重200~250 g,雄性 WSISI大鼠50只(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正常对…  相似文献   

10.
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的调节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酰基甘油(DAG)和蛋白激酶(PKC)是细胞内重要的信息传导系统,基胍是否对PKC活性有抑制作用尚无论。本研究中,我们旨在利用ATP底物酸化法检测糖尿病大鼠肾小球PKC活变化,以探讨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肾小PKC活性的调节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主要试剂和仪器:链脲菌(STZ)、氨基胍、Ⅲ-S型组蛋白、二酰基油和磷酯酰丝氨酸(美国Sigma公司犤γ-32P犦ATP(>185×1012Bq/mmol)(北亚辉生物医学工程公司),BeckmL7-65型低温超高速离心机,同位素检仪(BeckmanInstruments,Ins.),透射镜(JEOL800E)。2.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分组及本收集:体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磷脂肌醇信号途径/二酰甘油(protein kinase C/diacylglycerol,DAG/PKC)信号通路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到2014年1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住院、并且经肾活检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16例患者,住院后给予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随后抽取患者血液15 ml,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肾功能,相关试剂盒检测血脂、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sα,TNF-α)等,比较治疗前后DAG/PKC信号通路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酶蛋白表达。结果 16例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血尿酸三个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肌酐清除率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个指标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炎性因子IL-1α、IL-1β、IL-6以及TNF-a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KG-η及PKC-ζ蛋白及mRNA表达,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MAPK、MKK以及MAKK蛋白和mRNA表达,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DAC-PKC及MAPK信号通路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性SD 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氟伐他汀治疗组(C组),分别于第4、6周末收集24h 尿液、血清及肾脏组织标本,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白蛋白、肾重/体重、肾脏细胞膜及细胞浆PKC活性,并进行 形态学观察。结果:C组大鼠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肾重/体重、尿白蛋白及细胞膜PKC活性均高于同期A组,但低于 同期B组(P<0.05);C组大鼠细胞浆PKC活性高于同期B组,但低于同期A组(P<0.05);细胞膜PKC活性与肾重/体 重、尿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772,P<0.01;r=0.353,P<0.05);肾脏组织学观察B组银染区及PAS红色染区 明显扩大,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足突部分融合,系膜区基质增多,C组较B组减轻。结论:氟伐他汀具有降脂、下调PKC 进而保护肾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PK)Cα亚型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成模5周后分别采用PAS染色、免疫组化、RT-PCR、Westem blot方法检测单个肾小球面积,肾皮质PKCα的定位和定量以及PKCα mRNA的水平.结果同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单个肾小球面积增加,但细胞数并无明显变化;肾皮质PKCα的表达明显增强,并且有自胞浆向胞膜的转位;而肾皮质中PKCαmRNA的表达也增加了1.67倍.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PKCα亚型表达和转录水平上调,提示PKCα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迄今为止,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除了蛋白激酶C(P KC)学说、氧化应激(OS)学说、细胞因子学说及遗传分子学说之外,许多实验和临床资料均提示糖尿病肾病还存在炎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水平上升,炎症可能单独或作为上述机制的下游环节在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脏病变(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是指临床考虑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如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证实则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病变(diabetic glomerulopathy),其中最特征性的乃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即所谓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  相似文献   

16.
野黄芪甙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目的研究野黄芪甙原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肾功能及肾脏结构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野黄芪甙原治疗组(C组),分别于4、6周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肾脏PKC活性;同时测定尿蛋白、Ccr、Scr及肾脏肥大指数,以光镜及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结果C组尿蛋白排泄率、Ccr、肾脏肥大指数及细胞膜PKC活性均低于B组(P均<0.05);光镜、电镜病理改变C组较B组有所改善.结论野黄芪甙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下调肾脏PKC活性.  相似文献   

17.
蛋白激酶C与疼痛的中枢敏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多种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中枢敏感化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蛋白激酶C(PKC)在中枢敏感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PKCγ亚型为神经系统所特有。PKC抑制剂GF10920X可产生强烈而持续的抗痛觉过敏效应。PKC可增加脊髓兴奋性氨基酸、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释放,调节缓激肽的效应,使μ受体去敏感化等。总之PKC可能是致痛物质发生作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且糖尿病肾病在大多数国家也是成为肾衰竭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的病程延长和代谢控制紊乱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水蛭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已列为世界上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的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一旦发生肾损害,出现持续性尿蛋白时,就难以逆转,最终进行性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方法能防止其发生和恶化。自1997年以来,我院使用水蛭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49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状态下肾小球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与蛋白激酶C(PKC)的关系及其对肾脏的影响。方法给予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和氨基胍治疗,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肾小球AGE(GTEAGE)、蛋白激酶C(PKC)、肾小球基底膜厚度(GBMT)和尿Pr/Cr比值。结果糖尿病大鼠在血糖、HbA1C和AGE水平增高的同时,PKC活性、尿Pr/Cr比值和GBMT都显著增加(P值小于001);胰岛素可减少HbA1C和AGE形成,恢复PKC活性,氨基胍可减少AGE形成,但对PKC活性无影响。两种药物均可减缓尿Pr/Cr比值和GBMT增加(P<001或P<005)。结论慢性高血糖可增高肾小球PKC活性,非酶促糖基化可能未直接参与PKC活性改变,但PKC可加强AGE对肾脏的影响。减少AGE形成,改善PKC活性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