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索准确的乳腺后间隙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长钝针穿刺,进入乳腺后间隙,一点注射麻醉药及水凝胶.结果为869例患者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满意率达98.3%.结论准确的注射层次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并发症,是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的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准确的乳腺后间隙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长钝针穿刺,进入乳腺后间隙,一点注射麻醉药及水凝胶。结果 为869例患者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渴意率达98.3%。结论 准确的注射层次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并发症,是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的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准确的乳腺后间隙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长针穿刺进入乳腺后间隙,一点注射100~200 ml麻醉药,后进行软剥离,观察乳房大小形态及手感,满意后,采用一点连续注射法,每侧乳房注入50~150 ml水凝胶.结果 96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乳房形态及手感佳.结论乳腺后间隙软剥离法注射隆乳术,可将水凝胶注入在一个完整的腔隙内,避免发生注射后硬结,且在必要时,容易将水凝胶抽出.  相似文献   

4.
乳腺后间隙软剥离法注射隆乳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准确的乳腺后间隙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长针穿刺进入乳腺后间隙,一点注射100-200ml麻醉药,后进行软剥离,观察乳房大小形态及手感。满意后,采用一点连续注射法,每侧乳房注入50~150ml水凝胶。结果96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乳房形态及手感佳。结论乳腺后间隙软剥离法注射隆乳术,可将水凝胶注入在一个完整的腔隙内,避免发生注射后硬结,且在必要时,容易将水凝胶抽出。  相似文献   

5.
假体置入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并发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经腋路胸大肌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后与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乳腺后间隙一点注射法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分析两种手术的优缺点。方法:对2001年-2002年间在本院行隆乳手术的183例患者(经腋路胸大肌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者130例、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乳腺后间隙注射隆乳术者53例)进行随访观察,了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假体置入组130例,平均年龄31.25岁±6.13岁,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发生率3.85%;水凝胶注射隆乳组53例,平均年龄33.66岁±5.27岁,发生各种并发症12例,发生率22.64%。结论: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注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假体置入组,假体置入法隆乳术仍应作为目前隆乳术的主流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37例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的多种并发症,采用肿胀稀释后低负压吸引及切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浸润的腺体组织等方法处理。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自觉症状消失,乳腺组织柔软、均匀,辅助检查示无明显可见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效果满意。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肿胀稀释后低负压吸引及切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浸润的腺体组织,是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切实有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37例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的多种并发症,采用肿胀稀释后低负压吸引及切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浸润的腺体组织等方法处理。结果 本组37例患者,术后自觉症状消失,乳腺组织柔软、均匀,辅助检查示无明显可见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肿胀稀释后低负压吸引及切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浸润的腺体组织,是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切实有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
乳腺后间隙剥离一次性注射隆乳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注射隆乳方法。方法 对 69例适合做直接注射隆乳术的患者使用高频电剥离器剥离乳腺后间隙 ,再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到剥离好的腔隙内隆乳。结果 应用 69例 ,除 4例 6只乳房在术后出现血肿 ,其中 3只乳房更换水凝胶 ,3只乳房经保守治疗痊愈外 ,其余乳房外形及手感俱佳。结论 乳腺后间隙剥离注射隆乳术可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入在一个完整的腔隙内 ,避免了术后可能发生的注射后硬结 ,且在必要时能将水凝胶完全取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的乳腺彩色超声表现,提高对隆胸后乳腺变异的认识及诊断水平,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09年6月~2012年6月181例在外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术后来我院进行彩色超声检查,显示乳腺结构及其充填物的形态,有无并发症。结果: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135例,异常46例,出现不适后取出28例(56个乳房)。结论:乳腺彩色超声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超声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乳腺超声表现,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查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在外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术后出现并发症到我院取出者101例(202个乳房),将其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注射层次紊乱98例195个乳房;急性血肿1例1个乳房;乳腺炎和乳腺脓肿5例7个乳房;注射隆乳合并纤维腺瘤3例3个乳房;注射隆乳合并乳腺癌2例2个乳房。结论乳腺超声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66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半年以上者 ,进行随访 ,对其并发症、外形、手感、乳房感觉及肾功能进行总结及分析 ,做出远期效果评价。结果  3 66例患者中 ,出现硬结 11例 (手感不满意 10例 ) ;外形不对称 3例 ;无乳房感觉不满意者 ;无肾功能异常者。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安全简便 ,远期效果满意 ,未见肾脏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聚丙烯酞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对28例聚丙烯酸胺水凝胶注射隆乳者,采用显露抽吸、刮除、部分腺体及肌肉切除等方法,清除其注射物,消除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症状较术前有明显好转,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切开是处理聚丙烯酸胺水凝胶并发症较合理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取出注射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5例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于注射物取出及残腔灌洗后,应用乳腺下平面与胸肌下平面双平面隆乳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2例术后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1年,平均6.8个月,无假体移位及畸形出现,10例(20只)乳房形态良好,2例(3只乳房)可触及假体边缘,1例(1只)乳房轻度硬化达BakerⅡ级。结论双平面隆乳术是治疗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后即时置入假体的适应证。方法对226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及症状和体征归纳总结,结合取出术中所见具体情况及患者意愿等判断即时置入假体的适应证,对于符合即时置入条件者共61例实行假体置入术。结果行单纯注射物取出术的165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即时置入假体的61例,术后乳房塑形满意,效果良好。结论对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者,根据磁共振以及物理检查,结合术中具体情况,以及患者有无置入假体要求等,符合者可以即时置入假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经乳晕切开皮肤、乳腺组织,切开水凝胶囊腔,先向切口方向挤压出部分水凝胶,由示指在囊腔内探查分开纤维间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抽吸;最后用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腔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0d,术前症状均消失,切口愈合良好。10例患者随访6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经乳晕切口可将大部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恢复快,瘢痕不明显,是治疗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并发症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经乳晕切开皮肤、乳腺组织,切开水凝胶囊腔,先向切口方向挤压出部分水凝胶,由示指在囊腔内探查分开纤维间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抽吸;最后用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腔隙。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10d。术前症状均消失,切口愈合良好。10例患者随访6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 经乳晕切口可将大部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恢复快,瘢痕不明显,是治疗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并发症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直视下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并同期行假体隆乳的适应证。方法:通过对接受注射者症状、体征归纳总结,分别行MRI检查,并采用手术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等综合治疗手段,分析63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及同期置入假体的适应证。结果:本组63例治疗效果基本满意。MRI复查显示无明显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其中41例同期置入假体,效果良好。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对受术者可造成后严重后果;MRI是目前最好的检查方法;手术直视下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去除术是目前治疗并发症的最好方式;严格把握同期置入假体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手术干预对其心理的影响。方法:用SCL-90对60例年龄在23~54岁水凝胶注射隆乳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手术干预后其心理障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应及时对有症状及心理障碍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患者进行手术干预,这能改善她们心理及生理上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腔镜辅助下注射式隆胸填充物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9例共17只乳腺注射式隆胸填充物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在腔镜辅助下行取出术,对切口选择、手术效果及手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7只乳房注射式隆胸填充物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在腔镜辅助下绝大部分被取出,术中镜下观察创腔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术后3~6月随访,B超检查14只乳腺未发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2只乳房外下象限见少量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1只乳房腺体内见低回声结节.结论:微创腔镜辅助下注射隆胸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可去除大部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手术损伤小,安全、可靠,术后切口美观,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隆乳后广泛采用抽吸游离凝胶的方法,仍有相当一部分注射物残留。本文阐述并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后清除的方法。方法 2005年2月至2013年12月,共170位曾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的患者要求去除注射物。我们使用乳晕下边缘切口,尽可能清除游离注射物,然后沿注射物外部的包囊进行分离,尽可能地去除浸润变性的包囊和筋膜组织。结果除5位患者对术后乳房较为平坦的外观不满以外,其余绝大部分患者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乳房包块、疼痛、上肢活动不适感及乳房手感变硬等并发症都减轻或消失。结论为解决注射隆乳术后乳房包块、疼痛及乳房偏硬造成的上肢活动不适等并发症,尽可能地去除游离凝胶及浸润有凝胶的周围组织,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我们推荐采用将游离的凝胶及浸润周围包囊和/或筋膜一起去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