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5例青壮年(年龄≤40岁)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资料作了总结,占同期CSDH的13.30%,88%的病例与头部外伤有关。作者认为青壮年CSDH的临床表现以头痛或颅高压症状为常见,且出现较早,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吴敏 《江西医药》2008,43(11):1197-1198
目的总结微创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应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针对32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穿刺引流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应用YL-I型微创穿刺治疗硬脑膜下血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转化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陶志强  惠国桢  朱志刚  胡茂通  丁胜鸿 《江苏医药》2006,32(6):534-536,i000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TSE)转化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H)的机制。方法 CT或MRI随访TSE患者,并对部分积液和血肿的包膜作组织学检查以明确各期膜中细胞的类型。结果 TSE总数96个,转化为CSH44个,其中无症状31个。外膜显微解剖:TSE为幼稚成纤维细胞,少或无炎症细胞浸润。血肿初期: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形成及局灶出血;中期:仍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浆细胞,血管增多,红细胞呈弥漫性逸出;后期:多种炎症细胞并存尤是嗜酸性粒细胞出现。结论 CSH是部分TSE转归中的一个阶段,有症状只是少数病例。蛛网膜破口和TSE是局部炎性修复反应的始因,新生膜出血是修复蛛网膜的一种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4.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文峰  蔡学见 《江苏医药》1998,24(11):849-849
我院于1988年至1996年,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161例,占同期住院颅脑外伤病人3141例的5.13%,占颅内血肿1308例的12.31%。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1例中男156例,女5例。年龄17个月~90岁,平均年龄为56.3岁。其中小于30岁的10例,~50岁37例,~70岁95例,70岁以上19例。血肿部位:左侧94例,右侧54例,双侧13例。有明确外伤史者占81.08%。受伤到就诊时间为14天~13年。临床表现:头痛122例,肢体乏力70例,头昏22例,意识障碍17例,眩晕17例,言语不清4例,双侧耳鸣2例,视野缺损1例,轻度精神症状1例。入院时根据Bender氏分级…  相似文献   

5.
张杰 《中国医药指南》2005,3(4):382-383
目的报告分析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易误诊的原因.方法将我院2000-2003年50岁以上老年人经头部CT证实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24例误诊原因及CT改变的特点进行分析.结论为避免老年人(CSDH)诊断的误漏,笔者提出对以下情况如颅压增高或轻微的脑损害征象,而主诉多于体征者;进行性嗜睡及波动性意识障碍者;缓慢发展的精神障碍以运动性抑制,智能减退伴尿失禁表现为主者;单侧头痛显著者,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其症状反而加重者应详细询问有无头颅外伤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62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根据患者病情,行钻孔引流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62例。结果IV级3例全部死亡、Ⅲ级轻残生存、Ⅱ级和Ⅰ级恢复良好。结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应根据情况制定手术方式,并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8.
江自强  添远星 《江西医药》2000,35(6):330-330,376
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至1999年治疗的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4例,全部由CT或MRI作出诊断,并施行了钻孔引流术。结果 97%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14例术后3周内复查了CT,全部在原血肿部位有不同量的残余积液,未再次手术而痊愈。结论 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预后良好,但容易误诊为老年性痴呆,应及早作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头部外伤3周以后出现脑受压症状,常因症状不典型而被误诊。我院1995年5月~1997年5月共收治23例。结合献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颅骨部位的嗜酸性肉芽肿通常是不侵犯硬脑膜的,近日我院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改良内镜(MES)手术技术,在气环境下清除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65例CSDH患者,采用MES手术治疗27例(A组),钻孔冲洗术38例(B组),术后3d内复查头颅CT,随访3个月~1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术后3 d内中线移位完全回复率为92.6%,高于B组的71.1%(P<0.05).B组血肿复发率为23.7%;A组无复发病例.B组中第1次治疗失败4例,其中3例改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包膜切除术治愈;9例复发后再次钻孔冲洗治愈.结论 与钻孔冲洗术比较,MES技术操作简便、微创、视野清晰、血肿清除满意、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13.
14.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常见,约占颅内血肿的10%。随着血肿体积的增大,一旦大脑受压引起症状时即应手术治疗。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普遍认可的首选方法。随着锥颅微创的兴起,一些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经神经内科治疗,出现了诸多并发症。笔者对我院1998~2004年间收治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手术治疗的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216例,女性130例,年龄17~83岁,平均50岁。病程:最短18天,最长4年。临床表现:年轻组主要症状是头痛、恶心、呕吐,其次为偏瘫和智能精神障碍等;老年组最常见症状是偏瘫和(或)反射不对称,…  相似文献   

15.
邰云飞 《江苏医药》2005,31(5):359-359
例1,男,12岁。因反复头痛伴发热2周拟诊“脑炎”收入本院儿科。外伤史不明显,进食后恶心呕吐。体检:T38℃,神清,精神萎,面色苍白,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V级,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示;右额颞顶等低密度区,中线明显左偏,右侧侧脑室受压明显。即转脑外科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术中引出陈旧性血性液体约100ml,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我院自1999年12月至2004年2月,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清除慢性硬脑膜下血肿40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6例患者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型和中性粒细胞型,分别对两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皮肤点刺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型外周血内嗜酸性的粒细胞所占比率高于中性粒细胞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血清中总IgE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皮肤点刺试验、免疫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型患者治疗难度更大,必须要扩大手术范围,增加激素使用量,需要更长时间随访。  相似文献   

20.
张勇  周幽心  王中  朱凤清  周岱 《江苏医药》2002,28(11):867-867
本科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6月收治脑积水患者 2 32例 ,均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 ,术后并发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12例 ,占 5 17%。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加以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3例 ,女 9例 ,年龄 8~ 5 8岁 ,平均 2 5 7岁。其中交通性脑积水 8例 ,梗阻性脑积水 4例。均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 ,采用美国PSMedical中压分流管 ,术后发现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最长 2 0周 ,最短 3周 ,平均9 5周。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肢体活动无力 ,占 88% ,患者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活动无力。 (2 )头痛 ,占 6 6 %出现轻度头痛。 (3)恶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