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流芳 《家庭医药》2014,(4):35-35
说到养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吃·点好的,补补身子。其实,“补”未必人人皆宜,对有些人来说,“泄”也是一种养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在今天人们的脑海中,也已不再陌生。从数字化影院、数字化图书馆,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医院。“数字化”正在一天天的进入我们的视野,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样,养生也离不开数字。那么,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养生领域,数字化又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所谓“数字化”养生,就是把一些与健康相关的数字融入到养生的活动中去,通过数字来调动积极地心理因素,量化各项保健措施的指标,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养生”成了公众的热门话题。五花八门的养生学说及养生节目、书籍充斥市场。重视养生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但现在不少人把养生作为生活的绝对重心,给自己的衣食住行制定一整套“养生程序”,如果哪天没按程序执行,漏掉其中一项,或者身体有一丁点不适,就会感到焦虑。  相似文献   

4.
清代医家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中总结出了最容易导致疾病的“四大患”,指出:“此四者,人常犯之,虽智者慎之,亦难免无一伤也.”可见“四大患”伤人致病的普遍性与危害性.延长健康快乐的美好生活是医学的灵魂,也是养生的目的.因此,远离“伤身“四大患”不但是养生要旨,也是根本之法.  相似文献   

5.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千真万确的。可饮食养生要讲究方式。这就是说,不光要吃的营养,还要真正懂得吃的科学和方法。以下18种饮食方法均能养生,但应该注意用得合理,用得巧妙。  相似文献   

6.
养生须养心.养心,是人健康少疾、抵御衰老的首要条件.古人养生追求6种心境:正心正心就是道德之心,仁义之心.“仁者寿”就是“仁德者高寿长命”的意思.静心就是要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高雅境界.明代《养生四要》一书中说得更为透彻:“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  相似文献   

7.
中青年时期勤于用脑,有规律的读书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养生之道。古今中外的学问家们,把读书视为人生的一大乐趣,他们寓养生保健于读书写作之中,乐而忘忧,老当益壮。我国西汉时期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从养生保健方面来说,就是使人开朗、消怒和化郁;通过读书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增强防病抗病的信心和在社会上更好生活下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昕明 《家庭医药》2013,(11):80-80
作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养生文化,辟谷发展到今天,虽然已经成为了都市人时尚的养生话题,但却一直没有被更多的人认可。究其原因,其根本上是因为许多人骨子里一直受古代先贤的名言束缚——“民以食为天”,似乎成为了从古至今亘古不变的真理。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养生?说得直白一点,养生就是讲究如何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争取健康长寿。健康专家洪昭光教授说,要想健康长寿其实也很简单,照着“八个八”来做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0.
李迪 《健康管理》2014,(2):110-111
如今。人们对养生保健的追求越来越精益求精,甚至希望像治病那样,可以“个体化养生”。的确,就像热播电影《私人订制》那样,很多医院也打出了“中医调体”、“订制养生方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有些老年人喜欢赶时髦学新潮,听说老年人冬季游泳好,立刻参加冬泳;今天还练气功,明天又改练香功;有人说蛙功好,马上满地爬起来。兴什幺练什么,完全不顾自身条件是否适宜,结果不但没练好身体,倒得了一身病。因此,老年人养生必须因人而宜,不要跟着感觉走。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养生?简单地说,就是保养身体。养生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庄子》中的《养生主》篇,介绍了一个名的典故,叫“庖丁解牛”。庖丁是一名厨师,他的宰牛刀用了19年。还同新磨砺的刀一样锋利,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用刀得当,保护了刀刃。惠君知道了这些情况,感慨地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里讲的“养生”,是指保养刀刃。  相似文献   

13.
在资讯发达、各种“科学技术”已经深深渗入日常生活的今天,我们应该具备一双慧眼,“拨开云雾见红日”,懂得吃、会吃,才能吃得安全又养生。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论养生     
现代生活节奏高度紧张,大多数人根本无暇顾及琐碎的养生之道,甚至有人反问“无病何须养生”?出门坐车,上下楼有电梯,办公室之间有事即一个电话过去,劳累了一天后即上床呼呼大睡,一些疾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因素下潜滋暗长,人的抵抗力也日渐被蚀,直到有一天量变导致质变,才懊悔“平时不烧香”。 其实,养生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家庭医药》2010,(7):8-13
“中医食疗第一人”、“京城最贵中医”,张悟本几乎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学历造假、身份造假、养生观点误导公众,张悟本又在短短几周之内声名狼藉。  相似文献   

16.
林林周末回家看望老爸老妈,一进门就看到了一桌丰盛的佳肴。老妈笑眯眯地对他说:“以后我也要注意养生保健了,要多吃蔬菜、水果和鱼虾,少吃粮食。”我听后很惊讶,原来不少人在饮食观念上存有误区:重视食用各种莱肴,却忽略甚至不吃主食。  相似文献   

17.
《医药保健杂志》2011,(8):17-17
Q:近来崇尚养生的人士越来越多,关于养生的方法也是众说纷纭。比如,很多人都说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好.也有人说喝淡盐水是最好的,可是后来又有人反驳了淡盐水这一说法。我也听人说过喝柠檬水.蜂蜜水的……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以及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中医养生康复有悠久的历史。上古时期的砭石刺激等可以说是今天针灸疗法的雏形。但是,“中国式康复”却是一个新名词、其概念和内涵是在传统中医养生康复保健及传统特色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康复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各取所长,有机融合。因此,“中国式康复”具有更丰富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在临床上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微饿”的养生理念,在祖国传统养生保健宝库中比比皆是。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记载,食取补报,不饥即已,饱生众疾。也就是说“微饿”(轻微饥饿)能使人健康长寿。这是因为轻微饥饿会激发体内的潜能,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减少老年慢性病的发生。当然,轻微饥饿是指吃得少而精,如吃低热量、高营养,  相似文献   

20.
养生先养心     
健康长寿一直都是人们共同的追求目标。汉武帝刘沏是中华养生医学的开拓,他主张自我珍重,预防在先。医学界早已把预防医学提到了与临床医学并重的高度,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自我保健应采用哪些方法,养生宜在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都是时常困扰人们的疑难问题。在古代医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年四十,阴气自半”。意思是说,人到四十岁左右,体内阴精已经自耗过半,精力体力都开始呈现衰退趋势。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