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附加腔静脉成形的背驮式原位肝植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腔静脉成形术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及在防止移植肝流出道阻塞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3例终末期肝病病人选为肝移植受者。供肝的下腔静脉及受体的肝后下腔静脉(包括肝静脉)均作了成形术,在单独股-腋静脉转流术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3例病人术中均较平稳,手术时间和无肝期缩短,出血量减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静脉成形术可防止背工肝移植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术中  相似文献   

2.
背驮式肝移植中肝静脉流出道阻塞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腔静脉成形术在背驮式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及防止移植肝流出道阻塞中的作用。方法  3位终末期肝病病人的供肝下腔静脉及受体肝后下腔静脉 (包括肝静脉 )均作了成形术 ,在单独股—腋静脉转流术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结果  3例病人术中均非常平稳 ,手术时间、无肝期缩短 ,出血量减少 ,术后肝功能恢复快 ,康复顺利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静脉成形术可防止背驮式肝移植肝静脉流出道阻塞 ,术中对受体血流动力学干扰小 ,缩短无肝期 ,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肝静脉流出道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中发生率为2%~4%。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2例接受右肝活体肝移植的患者术后出现肝静脉流出道狭窄,接受保守治疗或介入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术后疗效显示:保守治疗肝静脉流出道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介入肝静脉造影、球囊扩张以及金属支架置入能有效诊断和治疗肝静脉流出道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活体右半供肝移植中,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的重建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活体右半供肝移植中,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重建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通过了受者标准肝体积、供肝与受者体重比(GRWR)、供肝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及供肝内血管解剖等指标的综合评估.供肝在切取、灌注及修整后,51例采用尸体髂静脉作为重建材料,其他4例分别采用受者的大隐静脉、曲张的脐静脉、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作为重建材料,以串联的方式重建供肝断面Ⅴ、Ⅷ段静脉回流.肝移植时,供肝肝右静脉与受者肝右静脉开口吻合,重建的Ⅴ、Ⅷ段静脉与受者肝中、肝左静脉汇合部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者门静脉右支或主干吻合.门静脉开放血流后依次重建肝动脉及胆道.术后对供、受者进行常规监测.结果 1例受者术后发生流出道梗阻,术后第43天死亡;1例受者术后第7天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重型肝组织坏死,行尸体供肝肝移植后痊愈.其余53例受者恢复顺利,术后4周时腹部CT检查显示重建的移植肝Ⅴ、Ⅷ段静脉回流通畅.55例供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2周出院.结论 不含肝中静脉的活体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的重建在活体肝移植中是可行的,应选择合适的重建材料及手术方式.受者肝移植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在活体肝移植中,重建肝静脉的通畅回流是保证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手术成功,避免发生小肝综合征(small-for-size syndrome,SFSS)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epatic venous congestion,HVC)可以有效保护移植肝脏,提高活体肝移植疗效.现对我中心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施行的22例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中发生HVC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以左肝外侧叶(Ⅱ、Ⅲ段)为供肝的小儿肝移植的手术经验。方法对11例患有肝脏疾病的儿童施行左肝外侧叶移植,其中劈离式肝移植10例,亲属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1例,有8例患儿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存活。本组切取的左肝外侧叶的重量平均为276.2g,移植肝重量与受者体重之比平均为2.34%,供、受者的体重之比平均为5.42;供肝冷缺血时间平均为11.3h。受者的手术耗时平均为4.2h,无肝期平均为69min;6例患儿在肝移植完成之初采取了临时性关腹。1例患儿术后第15d发生胃幽门部穿孔,2例患儿因腹腔容积的限制在术后24h内发生肝动脉受压。本组病例未发生肝静脉流出道梗阻、肝动脉栓塞、移植肝无功能或坏死、供肝断面胆瘘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接受左肝外侧叶移植的效果良好;术中宜同时开放肝动脉和门静脉;临时性关腹优点显著,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7.
肝静脉狭窄是肝移植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率较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例成人活体肝移植术后肝静脉狭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肝移植术后肝静脉狭窄的诊断方法及介入治疗效果。经皮肝静脉造影术可确诊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经皮经肝球囊、支架成形术是治疗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静脉狭窄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的处理方法,1例采取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移植供肝和剩余肝脏各保留一半,既有利于保证供体左肝内叶静脉回流,同时供肝右前叶静脉回流也不受到影响;另1例则采取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中重建供肝右前叶肝静脉回流通道,使供肝前叶淤血明显改善。结果 两例供体均存活,术后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受体1例存活,1例术后20d死于急性重度排斥反应。结论 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的处理十分关键,要注意保持供受体肝流出道的通畅,既要保证供体的绝对安全,又要尽量为受体提供足够的肝容量。  相似文献   

9.
附加腔静脉成形的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腔静脉成形术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及在防止移植肝流出道阻塞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3例终末期肝病病人选为肝移植受者。供肝的下腔静脉及受体的肝后下腔静脉 (包括肝静脉 )均作了成形术 ,在单独股 -腋静脉转流术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3例病人术中均较平稳 ,手术时间和无肝期缩短 ,出血量减少 ,术后肝功能恢复快 ,恢复顺利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静脉成形术可防止背驮式肝移植肝静脉流出道阻塞 ,术中对受体的血流动力学干扰小 ,并可缩短无肝期和减少腔静脉梗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改进成人间活体供肝移植的手术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并改进成人间活体供肝移植的手术技术。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施行了16例成人间活体右半供肝移植。手术中改进了技术,包括右肝静脉重建、肝中静脉分支搭桥、肝动脉搭桥及胆道吻合等。结果所有供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移植肝与受者重量比(GRWR)为0.72%~1.24%,其中9例〈1.0%,2例〈0.8%。手术除了采用移植肝的右肝静脉与受者下腔静脉(IVC)直接吻合外,5例加行右肝下静脉重建、5例取自体大隐静脉行肝中静脉分支与IVC间搭桥,保证了右肝流出道通畅。最早手术的2例受者中,1例发生肝静脉吻合口狭窄,另1例发生小肝综合征,最终导致死亡。后阶段手术的14例受者均未发生小肝综合征;发生并发症5例,分别为急性排斥反应、肝动脉栓塞、胆漏、左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1例再次肝移植后因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结论活体供肝移植中采用改进的手术技术,特别是肝静脉流出道重建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发生小肝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含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的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静脉流出道重建技术的改进方法.方法 通过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完成的11例次成人间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对成人间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活体肝移植静脉流出道重建技术的改进进行总结.主要技术改进包括:采用供肝右肝静脉、受体腔静脉联合扩大成形吻合技术重建流出道;采用在4℃UW液中保存7 d以内的尸体同种异体静脉移植血管重建供肝Ⅴ、Ⅷ段肝静脉粗大属支以及右肝下静脉.结果 11例次成人间不含肝中静脉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中10例次采用了右肝静脉、腔静脉联合扩大成形吻合技术;利用尸体同种异体静脉移植血管架桥重建肝Ⅴ、Ⅷ段肝静脉以及右肝下静脉流出道的例数占同期实施的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总例数的81.8%(9/11),其中架桥重建1支肝静脉7例,架桥重建2支肝静脉1例,架桥重建3支肝静脉1例,11例病人中,1例病人术后14 d死于肾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超声检查血流通畅,未发现架桥静脉血栓,余10例病人术后随访9~15个月,右肝静脉均通畅,未发现静脉血栓,架桥肝静脉累计通畅率为:1个月100%(11/11)、3个月72.7%(8/11)、6个月54.5%(6/11)和9个月36.5%(4/11),移植肝脏再生均衡,右肝端面Ⅴ或Ⅷ段无明显充血和肝萎缩坏死,肝功能正常.超声检查未发现血栓,血流通畅,移植肝脏再生均衡,右肝端面Ⅴ或Ⅷ段无明显充血和肝萎缩坏死,肝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右肝静脉、腔静脉联合扩大成形吻合技术和在4℃UW液中保存7 d以内的尸体同种异体静脉移植血管重建肝Ⅴ、Ⅷ段肝静脉粗大属支以及右肝下静脉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成人间不含肝中静脉右半肝活体肝移植肝静脉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脑死亡供肝不足的难题 ,近年来逐步发展活体供肝和分肝肝移植。活体肝移植世界上首 2例活体肝脏移植是在 1988年由Raia在巴西采用左外侧叶为供肝为儿童病人进行的[1] 。但受者却未存活。 1989年 ,Strong成功完成了首例存活的活体肝移植[2 ] 。在日本 ,由于政府不允许脑死亡者捐赠器官 ,活体供肝是唯一来源。因此 ,日本成为世界上活体肝移植经验最丰富及发展最快的国家。活体肝移植手术因供肝采用左外侧叶或左叶(包括肝中静脉 )只能适用于青少年受者。对于成人受者来说 ,左叶供肝肝容量不足 ,而且小体积供肝可能在灌注后受…  相似文献   

13.
原位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776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的诊治经验.结果 776例肝移植患者中共发生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10例,发生率为1.29%.其中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6例,肝后段下腔静脉狭窄2例,肝静脉流出道梗阻2例.10例均进行了下腔静脉造影而明确诊断,8例患者在下腔静脉造影的同时施行了气囊扩张或放置血管内支架术,2例介入治疗效果不佳而中转再次肝移植术;该组因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而死亡3例,与静脉流出道梗阻相关的病死率为30%(3/10).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与腔静脉的吻合技术,腔静脉吻合方式以及供肝体积与受者肝床不匹配有关;术后尽早发现流出道梗阻的存在,并及时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如介入治疗或再次肝移植等是改善该并发症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诊成人活体右半肝肝移植在治疗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4至12月接受活体肝移植患者中,共有10例接受了急诊活体肝移植治疗(4例为慢性重型肝炎、6例为急性肝功能衰竭;9例为乙型肝炎、1例为药物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平均为33.22±6.55.ABO血型相同者8例,相容者2例,Rh不相容者1例.对术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 1例术后发生腔静脉血栓形成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致移植物失功能而死亡,余受者和所有供者均恢复良好,受者随访6~14个月,中位生存已达8.5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平均移植物重量和受者体重比值为(1.19±0.14)%,移植物容积和受者估计标准肝容积比为(65.13±8.75)%;带肝中静脉右半肝移植物3例,不带肝中静脉右半肝合并Ⅴ段和Ⅷ段流出道重建3例,不带肝中静脉右半肝4例.术后血清肌酐、内毒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及总胆红素分别在术后第3、7、14、28天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急诊成人活体右半肝肝移植治疗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效果满意,作为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抢救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活体肝移植受者的外科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受者术后外科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活体供肝原位部分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肝动脉栓塞2例(11.1%),其中1例手术取栓失败,2例均接受再次肝移植,获得成功;门静脉栓塞1例(5.6%),手术取栓失败,患者死亡;胆漏2例(11.1%),经置管引流、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流出道梗阻及胆道狭窄发生。住院期间死亡2例,分别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门静脉栓塞。结论:活体原位部分肝移植后的外科并发症重在预防,供肝的采取、修整以及手术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X)是目前解决供肝短缺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LDLTX术中为保证移植肝有良好的静脉流出道,许多情况下需用血管移植物重建移植肝的部分肝段静脉;20世纪70至80年代就有同种异体动脉移植物在肝移植中使用的报道,主要用于尸体供肝的动脉重建,随后血管移植物越来越多地用于肝移植的血管重建,同时也有相应的研究报道[1-4].我中心在一部分活体肝移植的肝静脉重建中采用了冷藏保存的同种异体动脉移植物,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活体肝部分移植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体亲属肝移植(living-related livertransplantation,IBLT)是80年代末开展的新的肝移植术式,历尽10年努力,解决了部分供肝短缺的矛盾和小儿肝移植供受体肝脏大小不相配的难题。该技术在日本、美国、德国尽管开展短短数年,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本文就近年临床进展作一综述。一、成人间活体部分肝移植1.活体肝部分移植:始于1989年,最初仅用于亲属供肝的小儿肝移植,特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行成人间活体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行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我院施行了16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中采用了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移植物,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改良的手术技术包括肝右静脉的重建,右肝下静脉的重建,肝中静脉分支的搭桥等改进。结果全组供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前2例受者中,1例发生肝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因发生小肝综合征,死于肝功进行性恶化。后14例受者中发生并发症5例:急性排斥反应,肝动脉栓塞,胆漏,左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各1例;1例再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死于MODS。14例中除肝右静脉与下腔静脉(IVC)直接吻合外,其中5例加行右肝下静脉重建,另5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搭桥行肝中静脉分支与IVC重建,保证了右肝的流出道通畅。移植物与受者重量比(GRWR)为0.72%~1.15%,11例<1.0%,其中2例<0.8%,无小肝综合征发生。结论采用了改进的手术技术,特别是肝静脉流出道的充分重建可有效的避免小肝综合征,从而使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活体右半肝移植成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三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apatic 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HVOO)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3例儿童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中2例于本院接受肝移植手术,1例于外院接受肝移植手术.3例均经腹部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及下腔静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HVOO,并接受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治疗后对患儿进行定期监测及随访.结果 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实施48例儿童肝移植,其中2例(4.17%)术后发生HVOO.3例患儿HVOO发生时间为术后2个月至1年不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纳差等.下腔静脉造影测压(共4例次)显示肝静脉及右心房压力差值为6~30 mm Hg.经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后,静脉压力差值为4~1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流恢复通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球囊扩张后,2例出现HVOO复发.其中1例经再次球囊扩张后,症状缓解;另外1例予以留置支架.术后无支架堵塞或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后随访2个月至9年.目前3例患者均存活良好.结论 虽然儿童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儿童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采用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中肝动脉的显微重建技术,以降低肝动脉栓塞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间实施的22例儿童肝移植病例,肝动脉显微重建采用10倍显微镜下的显微外科重建技术,分别观察儿童活体供肝肝移植和DCD供肝肝移植术后发生肝动脉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2例儿童肝移植中16例为活体部分肝移植(左外叶12例,扩大左外叶1例,不带肝中静脉右半肝3例),6例为DCD供肝移植。两组均无术后肝动脉栓塞的病例发生。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肝动脉重建能降低儿童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栓塞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